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3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diào)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chuàng)業(yè)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chǎn)乳,校園H)
都會被其收集起來,凝聚相應(yīng)的概念,來奉養(yǎng)這些靈神。 如儒家的禮制思想、墨家的非禮思想,就能為禮神提供相應(yīng)的道理。 許行所講的道理,自然也在其中。 稷神的變化除了靈青和許行看的清晰明白,就只有姬延有所感應(yīng)外,其余人毫無察覺。 靈明堂中依舊堅持自家學說的一眾百家學子。 紛紛看了看許行,又看了看排在第一位的明經(jīng)堂堂丞寶座,心中若有所思。 明經(jīng)堂,明百家經(jīng)典。 若是哪一家學派當上了這明經(jīng)堂的堂丞,那豈不是能夠壓下其他學派一頭? 至少在靈國來說,定然是如此。 平日里大家自然不甚在意,這區(qū)區(qū)的小國中有什么風頭。 然則,現(xiàn)在竟然有了一位在世的圣賢加入靈明學宮,并成為了明稷堂的堂丞。 那這意義可就大有不同了。 且靈國不過短短一年余時間,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日后若是能夠吞并行將就木的邾國,哪怕只是大半的疆土。 也足以使得靈國一躍成為這山東之地,僅次于齊、魯兩國的大國。 依著國君靈青的年齡和本事,想來能夠在位數(shù)十年不成問題。 這么長的時間內(nèi),足以使他賢名傳四野,將靈國治理的國勢強盛,名震天下。 甚至就此參與爭霸,亦不是不可能。 這靈國可是一個巨大的潛力股。 遠的且不說。 最近風傳,邾公曹孔答應(yīng)了靈公,以沂南之地換回太子曹胳的要求。 也就是說,這靈國的國土又要拓張兩倍有余了。 不說這樣的國土面積,在山東之地已經(jīng)能夠排得上名號了。 驟然得了這么多的土地,靈國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參與治理。 如今學宮中的國子尚未長成,除了再次舉行靈臺選才外,就只能廣招百家弟子了。 這就是大家的機會。 當下各家學子紛紛聯(lián)系自己的師長輩,準備先占個先機。 尤以儒、墨兩家的弟子更甚。 “上次慘敗,可謂是將我儒家的臉面給丟盡了?!?/br> 上次參與辯論的那個儒門學子對著其余三位說道。 他們的修為和學問,已經(jīng)是儒門在靈國境內(nèi)最高的了。 “若是憑著上次的敗績,在靈公面前肯定是比不過墨家那幾個豎子的?!?/br> 他砰的一聲拍在面前的案幾上,“你我?guī)兹巳舨辉盖悠湎?,就只能灰溜溜的回去,讓人恥笑了。 如此倒還罷了,只怪你我等人學藝不精。 只是這樣一來,給師長抹黑,丟了儒門的人,你我的罪過卻是萬死莫能贖了?!?/br> “是極,我這就書信子奇師兄,讓他前來。 我等顏面事小,儒門清譽事大?!?/br> 其余幾人也紛紛贊同,并廣邀好友師長,要一振儒門風采,至少要壓倒墨家的幾人。 另一邊,墨家諸生亦是如此。 墨者與其他學派不同,乃是有領(lǐng)袖、有組織的學派。 一切以首領(lǐng)的意見為主,靈國自然以那位辨者為首。 他們亦是正在討論該如何行事。 不過他們倒是沒有將與儒家的較量放在心上,畢竟懟儒家也是他們的老本行了。 他們所看重的是如何依靠靈國的靈明學宮,來進一步拓展墨家的影響力、宣揚子墨子的思想。 “如今山東之地的墨者大都在齊、魯兩國,為除兩國弊害而做努力?!?/br> 那位辨者說道:“不過這兩國只是看重我墨者的守城之術(shù)。 以之為盾抵擋別國攻擊,然后大肆攻伐他國。 已然與子墨子的非攻理念不合。 而靈國國君卻重視實踐,幾次領(lǐng)土拓展皆是邾國啟釁戰(zhàn)敗之后的賠償。 且不論貧賤、高低,具以靈臺擇才,與子墨子兼愛理念頗有相合之處。 因此我將請首領(lǐng),另行開辟一支,以靈國靈明學宮為主宣揚我墨家思想。” “就依兄之見?!逼溆嗳思娂姂?yīng)道。 他為靈國墨者首領(lǐng),既然他做出了決定,其他人也不會反對。 況且?guī)兹说南敕ㄒ捕际且话恪?/br> 第三百五十一章 問道于許子 齊魯之地的墨者大多為相夫氏一脈,以辯論為為主,講授墨家的兼愛思想。 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獲得和平,反對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而靈國注重民生,重視學問的態(tài)度,卻是頗合他們的胃口。 不說別的,單是對于靈青設(shè)立實驗課題來辯證自家思想的想法,就令他們大為贊同。 除此兩家之外,亦有其他學派持同樣想法,欲要以靈明學宮為根基,推廣自家的學說。 特別是那些在稷下學宮沒有嶄露頭角的小學派,更是將希望放在了這里。 當然,在面對眾多道藏典籍后,道家和陰陽家亦是深刻的認識到靈青傾向于何派。 因此兩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有著成熟典籍的靈國和靈公。 這些且不說,自許行就任了明稷堂堂丞之后。 就開始著手以自家理念為主,吸收德魯伊的自然之道和靈青所記載的一些經(jīng)典,來整合新的農(nóng)家思想。 有這么一個大能在,靈青自然也不會置若罔聞。 他自得了德魯伊的傳承之后,也曾不斷的思考什么是自然之道。 然則這個命題實在是太過宏大了。 以狹義的來說,是森林、是山地、是平原、是沼澤。 是植物之間的平衡、是動物間的優(yōu)勝劣汰、是生物的生老病死等等。 而廣義上來說,天下間又有何物不是自然? 與植物交集最少的沙漠,號稱鋼鐵叢林的城市,僅有孢子、蕈類的地下世界。 甚至是整個星球的意志,天空中的太陽月亮,遙遠的宇宙星空等。 都可以稱之為自然。 然則并不是說你說那是你的自然,就能成的。 你得做得到,能夠?qū)ζ溆兴斫?,有所影響,才能獲得相應(yīng)的自然饋贈。 因此,他起先是以樹木、森林入手,以平衡草木生態(tài)為自然,以平衡植物來獲得自然的饋贈。 畢竟,一說起自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廣袤的叢林,竟生的植物。 這對于他來說,更符合自己對于自然的定義,也更合乎他的理解,也知道該怎么對其施展影響。 而后在得到了異生植物權(quán)柄之后,更是以培養(yǎng)、獲得奇異的植物為主。 取諸自然,用諸自身。 然則這只是基礎(chǔ)。 也正是在嶗山期間,他接觸到了大道,求道也有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者,師法自然。 這個自然乃是自然而然之意。 為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根本屬性。 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的規(guī)律。 那么德魯伊能不能以這個“自然”,來作為“德魯伊的自然”來理解呢? 自然是可以的! 德魯伊能從大自然獲取力量,這個力量自然蘊含著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在其中。 道法自然的自然,當然也能作為德魯伊的自然來理解。 同時他所煉就的先天一炁,乃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原始之炁。 是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素質(zhì),萬事萬物無不在這一炁之中。 如此一來,這先天一炁即是道,是自然。 然則這樣一來,就有了一個非常尷尬的情況。 從起先的森林是自然,到之后萬物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