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女尊:重生紈绔王女,奪嫡追嬌夫、回到現(xiàn)代后,我成了學神、風月窈窕、暴發(fā)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然而江玉珣的慢待,卻使使臣堅信大周實力非凡。 他終于按捺不住了。 使臣起身行了一個禮,用帶著極其濃重口音的大周官話說:“巧羅國雖然戰(zhàn)力不足、無力應敵,但是富庶不缺錢財。若大周愿意,我們可以把金銀送到你們的皇帝手中。” 江玉珣:?! 他會說大周官話??? ……使臣在外交活動中使用對方國家的語言,是一種示弱與臣服。 巧羅國的姿態(tài)放得很低,并且已經著急了起來。 冷靜,冷靜! 拿出點大國的氣勢來。 江玉珣給自己狠狠地打了打氣,他一邊回憶應長川平常的樣子,一邊學天子輕輕放下手中茶盞向對方搖頭。 同時以退為進道:“我大周并不缺金銀,陛下也對這種俗物沒有興趣?!?/br> 江玉珣身上的金銀玉石伴隨著動作發(fā)出璀璨光亮,這句話因此顯得格外有說服力。 巧羅國使臣當即重重地點了兩下頭:“是,是大人?!?/br> 語畢,便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擦頭上的汗。 折柔人一貫嘴硬,稱應長川是憑借運氣取勝。 受此影響,使臣也曾懷疑過大周的實力。 直到現(xiàn)在,見到江玉珣這愛答不理、冷冷淡淡的樣子,他終于徹底定下心來:大周的實力絕對比自己想象的強! 這樣的大腿現(xiàn)在不抱還等什么時候? 巧羅國使臣小心問道:“不知大周對何物有興趣?” “這樣吧……”江玉珣心中已經開始瘋狂偷笑,但還是強忍著假裝不經意地說,“我昨日在折柔帷帳中,看見了一些西域來的奇花異草……比如菠菜、小麥什么的。相比起金銀,這個倒算得上新鮮?!?/br> 巧羅國使臣連忙點頭,并一臉殷切地向江玉珣看去:“自然自然!” 見他答應這么干脆,江玉珣忽然虧了似地皺了皺眉:“這些東西遠遠不如金銀珍貴……” “江大人放心,巧羅自然不會吝嗇于數量,”像是擔心江玉珣反悔,使臣立刻把自己規(guī)劃好的路線說給江玉珣聽,“東行之路雖受折柔阻隔,但是我們還可以繞道克寒,從那里將貨物運到大周啊!” 好家伙?! 江玉珣聽到這里都不禁震撼起來。 大周西北接壤折柔,西南緊鄰克寒高原。 巧羅人這是要繞個大遠路,帶著貨物翻過整片高原,將東西送到昭都??! 這番話將他聽得目瞪口呆。 見江玉珣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那使臣以為他還在猶豫。 使臣當即表示:“口說無憑,王子殿下來折柔為質的時候,帶了十石麥種和菜種。折柔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如今還余下大半。若大人不嫌棄,可以先將它們帶走?!?/br> “若巧羅國違背盟約,您只需將此種交給折柔,那我們便是回天乏術了!” 周時的“一石”約等于現(xiàn)代三十斤。 這些麥種用來吃的話自然不多,留種用卻不少了。 江玉珣的呼吸不由一滯。 使臣小心翼翼地問道:“江大人,您看如何?” 見他這模樣,江玉珣忍不住心虛了一下。 ……我果然是和應長川學壞了。 墮落,真是墮落! 轉眼已是午時。 不想再為難對方的江玉珣朝著巧羅國使臣笑了一下,緩緩起身道:“時間不早,大人也該回去休息了?!?/br> 使臣睜大眼睛,無比忐忑地向江玉珣點頭。 兩人并肩向帳外走去,女官抬手拉開帳簾。 將要出門的那一刻,江玉珣終于停下腳步,他笑著朝巧羅國使臣說:“巧羅既如此有誠意,那我大周自然不會辜負?!?/br> 今日天空萬里無云,整座王庭都曝于烈日之下。 說著,他瞇了瞇眼睛向半天看去:“時間不早,還請大人快些準備麥種,不要驚動折柔更別誤了我們的行程?!?/br> 春風吹起碧色的衣擺,更顯得江玉珣身姿挺拔。 那使臣竟在瞬間生出錯覺——眼前人身上的光亮,似有一剎那壓過了這烈烈白日。 “是,大人——” 巧羅國使臣當即后退一步,無比恭敬地朝江玉珣行了一禮。 他并不像從前那般把手放在胸前,而是如周人一般舉手加額,似已有臣服之意。 ※ 下午,去往伊延草原打獵的折柔王終于回到了王庭。 或許是知道了自家臣子在周人面前丟人的事,他終于忍不住把江玉珣一行人叫到了王庭外,看樣子是想借“賽馬”來找回場子。 還是個半大小孩的折柔王帶人騎馬走在最前。 使臣與隨行的大周士兵,則跟在他們背后向王庭以西的沙地而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頗為壯觀。 此時大概下午三四點的樣子,正是一天內最熱的時候。 烈日當空照下,曬得人頭皮刺痛。 “江大人,喝水嗎?”士兵把水壺遞來。 江玉珣輕聲道謝,一口氣便將壺里的水喝了個干凈。 咽喉間的干澀,終于得到了緩解。 見折柔人還在向沙地中走,與江玉珣并肩而行的湯一蒙不由皺眉看了江玉珣一眼。 ——這群折柔人到底想做什么??! 不知何時,折柔王庭已經消失于地平線那一頭。 擔心再向前走會出意外,江玉珣終于忍不住上前問道:“不知折柔王究竟想帶我們去哪里?” 譯官剛將這句話譯出,走在前面的折柔王就拽緊了馬韁。 見狀,那個會講大周話的折柔官員當即道:“全都停下來吧!” 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轉身向江玉珣笑道:“江大人,看到前面那片湖了嗎?讓你們的士兵和我折柔戰(zhàn)士一道賽馬,誰先騎馬到湖邊取到信物再折返便是誰勝?!?/br> 說著便用手中馬鞭指了指前方。 最前方的折柔王也在這時笑著朝背后的人看來。 圣湖? ……我怎么沒聽過相關傳聞? 江玉珣與其他周人一道朝著那人所指的方向看去。 此刻他們正位于戈壁沙地的正中央,四周除了黃沙便是嶙峋的碎石。 這里的一草一木均寫著“干旱”二字。 唯獨地平線上有片湖泊正在烈日下泛著粼粼波光。 看到那片湖后,隨行大周士兵立刻整裝,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與折柔人一較高下。 除此之外,隨行幾名精通騎術的使臣也躍躍欲試。 折柔官員放下馬鞭,仰頭喝了一口水不屑道:“現(xiàn)在認輸還來得及?!?/br> “為何要認輸?”湯一蒙道,“大人未免過分自信。” 士兵也紛紛激動了起來。 “就是!比就比——” “何時開始?” 折柔官員放下水壺,把前路上了開來:“哦?既然不怕,那不如現(xiàn)在——” “等等!”他話還沒說完,便被江玉珣打斷。 身騎白馬的江玉珣抬眸向前方看去。 停頓幾息后,他忽然蹙眉笑了起來:“湖?敢問大人那‘湖’叫什么名字,占地幾何?距我們所在之處又有多遠?” 周遭突然靜了下來。 折柔官員愣了一下:“呃……叫,叫……” 江玉珣拽了拽馬韁,冷笑著向他看去:“你也不知道。對嗎?” 說話間,忽有一只老鷹鳴叫著從眾人頭頂飛過。 江玉珣的聲音并不大,卻滿是迫人之意。 見那折柔官員真的答不上來,大周的使臣與士兵們不由竊竊私語: “這是怎么回事……” “折柔人怎能不知他們圣湖的名字?” 江玉珣回頭看了隨行的譯官一眼,接著壓低了聲音道:“恕我直言,前方壓根沒有什么湖泊。遠處的水面不過是蜃景罷了!” 這番話在同一時間被譯官翻成折柔的語言,高聲說了出去。 兩道聲音伴著頭頂的鷹啼,一遍一遍地在沙地上回蕩。 在場眾人均目瞪口呆定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