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魚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1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七零嬌嬌知青太會撩,糙漢臉紅了、色色網(wǎng)紅的大肌肌飢渴癥、委芳塵
第16章 同窗 ◎看見里面有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公子,衣衫干凈整齊,生的很好看,尤其是眼睛,只是神色有些拘謹(jǐn)?!?/br> 闔府上下的主子,穿戴地整整齊齊,兩刻鐘后去了門口,一起等老公爺和老夫人回來,這回連燕國公的幾個妾室都在,身邊站著的是各自的子女。 因?yàn)檠鄧袢丈下?,燕明軒等人還在書院,所以沈氏身邊只有披著青色斗篷的燕明玉和穿了一團(tuán)火紅的燕明蕎。 府上每個主子每季兩件新衣兩匹料子,但燕明蕎的冬衣已經(jīng)有六件了,多的都是沈氏讓人做的。 她脖子上還戴了個金項(xiàng)圈,梳的還是花苞頭,但因?yàn)橐路伾r艷,所以只戴了銀制的蓮花釵子,看起來像年畫里的娃娃。 沈氏有意把她往招人喜歡里打扮,燕明蕎長得也好看,眼睛大,鼻梁高挺鼻尖小巧,嘴巴紅潤潤的,臉白里透粉,是水靈靈的長相。 而且在正院待了一個多月,姿態(tài)越發(fā)地落落大方,不說人見人愛,那看著也是靈動可人的小娘子。 沈氏拉著燕明蕎的手,又等了半刻鐘,眾人聽見馬蹄噠噠的聲音。 燕國公府門前的道路寬敞,但馬車把路占了大半。 總共三輛馬車,最前頭的一輛最輝煌大氣,深褐色的車廂,拉車的馬也高大威猛,棗紅的顏色,停下時抬了抬馬蹄。后頭兩輛車廂是普通的青蔥色,每輛車旁邊跟著兩個丫鬟。 門房小廝眼疾手快地搬來踩凳,扶著第一輛車?yán)锏娜讼聛怼?/br> 祖父還是燕明蕎記憶里的模樣,很是高大。 老國公穿著墨色暗紋長袍,頭戴玉冠,只不過黑發(fā)摻著銀絲,尤其兩鬢處,已經(jīng)斑白,一臉威嚴(yán)。 老國公下車后,老夫人寧氏便下來了,沈氏見狀上前,親自扶著寧氏,“父親母親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寧氏看起來比老國公更年輕,雖也有白發(fā),可臉上皺紋不多,人看起來和善,并非精瘦的身材,大約在蕭陽過得好,比去年走時氣色好了些。 沈氏欲扶著寧氏進(jìn)府,但卻聽寧氏道:“還有一人,是你父親故友的孫兒,這次一塊跟著回來的?!?/br> 剛才寧氏下車,沈氏并未往里面看,所以未曾注意里面還有一人。 她掀開車簾,看見里面有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公子,衣衫干凈整齊,生的很好看,尤其是眼睛,只是神色有些拘謹(jǐn),似乎是想下車,但顧及著外頭人說話,不知該不該下。 他見了沈氏點(diǎn)頭行禮,“見過伯母?!?/br> 沈氏不知這孩子是老公爺哪個故友的孫子,她沒多問,讓丫鬟扶小公子下來。 后頭兩馬車一輛坐著丫鬟廚娘,還有一輛裝著從蕭陽帶回來的禮物和幾人穿用的東西。 燕明玉帶著meimei們給寧氏和老國公行禮,老國公和寧氏從前就喜歡燕明玉,拉著她的手說了好些話,信大約是沒收到,因?yàn)檫€過問了燕明玉的功課。 燕明玉能怎么辦,只能抿唇笑笑。 沈氏上個月就讓人收拾好壽安堂了,如今多了個孩子,她問過之后才知道,雖然看著才七八歲,但實(shí)際已經(jīng)九歲了。 府上的姑娘十歲自己住一個院子,而公子們,六歲大就自己住了,就算年后還會回蕭陽,也不能跟著住壽安堂。 于是,沈氏讓人又打掃了間院子,丫鬟小廝撥好,東西該添置添置。 只是沈氏從未聽過有這么個孩子,不免多留意些。 那孩子叫沈元景,和她還是本家,據(jù)老國公說,是故友的孫子,遭了難。從前在蘭陵住,今年夏天才投奔老國公,一直跟著他們生活。 瞧著人清清冷冷的,也不太愛說話,也是個可憐人。 沈氏心疼燕明蕎,卻沒閑心心疼旁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苦,城外還有吃不飽飯的人呢。 總之,盡了禮數(shù)就好。 進(jìn)府之后一行人就去了正院正堂,寧氏看樣子是不知道燕明玉落水一事,沈氏特意說了一聲,還道:“明玉落水之后身子不大好,傅先生那邊就不去上課了,如今是明蕎去上課。明蕎聰慧,傅先生很喜歡她?!?/br> 幾句話,寧氏便明白沈氏的意思了,明玉以身子為重,以后有什么事讓明蕎來,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難怪剛在門口時,燕明蕎站在沈氏身邊。 看沈氏的樣子是很滿意這個庶女的,今日燕明蕎穿的好看,挺合寧氏的眼緣,不過,從前沒相處過,她不可能對這個孫女掏心掏肺。 寧氏對燕明玉道:“身子最要緊,說起來元景也是因?yàn)樯碜硬缓茫圆艣]去書院的?!?/br> 話音一落,眾人又看向坐在寧氏旁邊的沈元景,他頭總是微微低著,人也瘦弱,看起來的確是身子不太好。 世家子弟,男子三歲啟蒙,六歲去書院。 燕明月偷偷瞧了一眼,又把目光收了回來,這種場合,祖母也不會把目光放在她身上,而沈元景,并非世家子弟,只是一個借住在國公府的人罷了。 燕明蕎也偷偷看了沈元景一眼,他就安靜聽著她們說話,好像說得不是他一樣。 沈氏明白婆婆是什么意思,不去書院,到了讀書的年紀(jì),估計(jì)想在府里讀,她順著寧氏的話道:“是該以身子為重,不過元景也該啟蒙了?!?/br> 寧氏喝了口茶,“明年我和你父親還會回蕭陽,不如跟著家里的姑娘們一塊兒念書,入夏再和我們一道回去?!?/br> 沈元景今年九歲,和燕明月燕明茹年齡相仿,寧氏不太放心,怕沈元景模樣好,招惹兩個姑娘。 正好燕明蕎剛啟蒙,年紀(jì)又小,跟著傅先生一塊兒讀書也好。 本來從前請傅先生就是看在老國公的面子上,沈氏道:“那和明蕎一塊兒吧,兩個人也好有伴些?!?/br> 燕明蕎一句話沒說,就多了個同窗。 沈元景謝過了寧氏和沈氏,又端坐在一旁不吭聲了。 倒是個老實(shí)的。 只不過,沈氏擔(dān)心的是另外一件事,燕明蕎聰明,一塊兒學(xué)怕是容易跟不上…… 總之,她該做的事做了。 這事定下后,寧氏問了問燕明蕎的功課,燕明蕎最不怕的就是答功課,她看的書多,也不怵這事兒,對答如流。 寧氏覺著這個孫女還不錯。 家宴在晚上,兩位老人舟車勞頓,吃過中午飯后就去休息了。 沈元景也回了自己的院子。 沈氏還需要準(zhǔn)備晚上的家宴,閑下來的只有府上姑娘們。 下午不用上課,但燕明蕎自己在屋子里看書。 看了一會兒,她想著那個哥哥也要讀書,而且還得啟蒙,便把自己用過的書找了出來,從《三字經(jīng)》、《百家姓》到《千字文》,燕明蕎用書很愛惜,所以這幾本書都是簇新的。 若是沈元景用不到,燕明蕎就不給他了,反正備上總比不備著強(qiáng),而且,她啟蒙就晚,明白想讀書的心思,但是倘若沈元景不喜歡讀書,那就另說了。 燕明蕎知道并非所有人都喜歡讀書,也并非所有人都像她一樣記得快,以己度人,不是這種度法。 晚上家宴,寧氏和老國公給孫女兒們準(zhǔn)備了見面禮。 原本給燕明蕎準(zhǔn)備的和燕明月她們幾個一樣,但如今燕明蕎已經(jīng)搬到正院了,禮就得厚上一層。 老國公喜歡聰慧的孫女,所以準(zhǔn)備了一刀澄心紙幾塊上好的徽墨,寧氏準(zhǔn)備了一塊從前戴過的玉佩。 總之禮做的很足。 而給庶出姑娘們準(zhǔn)備的禮物的都一樣,一人一根金釵,老國公送的則是硯臺。 看起來差了一大截。 燕明月雖然心里不高興,但也沒辦法,從前就是這樣。只不過,從前只有燕明玉得的東西多,如今多了個燕明蕎。 燕明月轉(zhuǎn)念一想,她現(xiàn)在有鋪?zhàn)?,下個月月初就能拿到銀子了,干嘛還計(jì)較那些。 最主要的是,她敢跟燕國公抱怨,卻不敢對著祖父祖母發(fā)牢sao。 給了見面禮,一家人坐下吃飯。 寧氏和老國公坐主位,沈氏和燕國公各坐兩邊,國公府的姑娘們挨著沈氏坐,而沈元景則是坐在燕國公身邊。 沈元景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吃飯的時候也安安靜靜,夾菜只夾面前的菜,不會讓丫鬟給他布菜。 燕明蕎瞧了兩眼,雖然有些感觸,可祖父祖母在,她有點(diǎn)怕,就低著頭吃自己的飯。 若說什么時候的菜最好吃,那必然是每月一次的家宴。 首先是食材好,沈氏提前好幾日準(zhǔn)備,用的食材都是各地運(yùn)過來的。 桌上就擺著一條海魚,吃起來特別鮮嫩。 還有燉的花膠雞,湯汁極其濃稠,八珍鴨能吃到八種不同的食材,連炒飯都是用特別彈牙的蝦仁炒的。 最后燕明蕎喝了碗魚湯,魚湯顏色奶白,估計(jì)也是用海魚燉的,鮮咸的味道和別的魚湯不太一樣。 飯桌上話都不多,世家吃飯講一個食不言寢不語,吃過飯,寧氏留燕明玉待了會兒。 寧氏從前最喜歡的是燕明軒,如今燕明軒在書院,只有這個孫女合她心意。 至于燕明蕎,也沒法在這短短半日生出什么感情,但對這個孫女,寧氏還是滿意的,燕國公府的確需要一個能站的出來的嫡女,既然沈氏都沒意見,寧氏自然不會說什么。 可對燕明玉來說,這一刻鐘極其難熬,寧氏喜歡的是原身,她要小心別露餡兒,好在母親說過她身子不好,說了一陣子話后寧氏就放她回去了。 兩位老人回來后,和平日沒什么不同,不過每日要去壽安堂請安。 但只請了一日,寧氏便說她喜靜,以后不用來了。 冬日冷,也省著孩子們多跑一趟。 而這日,也是燕明蕎和沈元景一塊上課的日子。 老國公親自去說的,傅仲宴和老國公有交情,曾同朝為官過,所以當(dāng)即答應(yīng)了,只不過他多問了一句,“這是誰家的,我可認(rèn)識他家長輩?” 老國公的故友,他也該認(rèn)識才對。 第17章 祖孫 ◎就燕明蕎一人吃得香噴噴的,看得寧氏不由多吃了幾口菜?!?/br> 傅仲宴和老國公曾同朝為官,有此疑問也是常事。 若是故友,那合該照顧幾分,但別給自己招惹禍端。 老國公低下頭,嘆了口氣,道:“沈自諶你可還記得?他是沈自諶的孫子,他家出事,這個孩子因?yàn)槟暧滋舆^一劫,后來輾轉(zhuǎn)到了我身邊,稚子無辜?!?/br> 沈家數(shù)年前出事,倒也沒什么隱情,沈自諶貪贓枉法,落了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但依照越朝律法,凡十六歲以下者可免罪,但日后不能參加科舉,更不可入朝為官。 雖留有一命,但這輩子只能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