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第3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帝王白月光(雙重生)、和黑紅親弟上綜藝后爆紅了、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吳峰搖頭輕笑:“長安自是要去的,但不是現(xiàn)在?!?/br> 現(xiàn)在去長安,目的太過明顯,怕是會弄巧成拙。吳峰自認是聰明人,當然不會做蠢事。 ******** 一覺醒來,李承乾沒瞧見李淵,詢問伺候的抱春。抱春說:“觀中弟子午后有道法課,吳道長雖未正式入觀做道士,但對道家學說頗有研究,觀主請他為弟子講學論道。圣人聽聞后,前去觀看了。小郎君可要去?” 李承乾點頭,當然得去。他要去看看那個吳峰還能說出什么花來。雖然吳峰之前態(tài)度不錯,講得也很有道理,李承乾基本已經認可了他的“觀察之說”。但這不表示李承乾就信了他。吳峰這個人怪怪的,讓李承乾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不太舒服。 來到前面,殿中烏壓壓坐了許多小道士,觀主與吳峰居首,他阿翁坐在一邊聽得意興闌珊,頭一點一點的就差打瞌睡了。 李承乾走過去,坐在李淵身邊,很快也陷入了跟李淵一樣的狀態(tài)。什么《道德經》,什么《沖虛經》,什么《南華經》,這都是什么鬼? 他一句都聽不懂。 李承乾風中凌亂,李淵還能堅持著瞇一會兒,聽一會兒。他剛睡足了,哪還睡得著?無聊至極,屁股下仿佛長刺一般,躁動不安。 李承乾后悔了,他就不該來湊熱鬧。他又不去當?shù)朗?,這論道有什么好看的。他隨便干點什么不行,偏要來受罪。 好在煎熬的時間沒持續(xù)太久,論道結束,李承乾大是松了口氣。吳峰目光掃過來,仿佛看透了他的局促,笑而不語。李承乾齜牙瞪回去,轉而拉住李淵的手:“阿翁,我們今夜留宿觀里可好?” 李淵:“嗯?” “我想等一等明日府衙應招考核的結果?!?/br> 李淵了然,瞄了眼吳峰,也存了幾分自己的心思,遂點頭應下。 一行人就這么留了下來,但李淵李承乾沒再去找吳峰,吳峰也沒來找他們,可以說他回院后就再沒出門,次日早上更是沒有發(fā)牌算卦,只讓小道童出來給前來的每個人發(fā)了張平安符,勸大家往后不要來了,吳道長即將離開。 李承乾大感訝異,就在他琢磨著對方是不是又在耍什么花樣的時候,午食過后,吳峰前來同觀主告辭。 李承乾皺眉:“你要走?” 吳峰點頭:“已在此地停留快一個月,該走了?!?/br> 李承乾嗤鼻:“你該不會是怕昨天那個男子沒被選中,自己失算了丟面子吧?” 吳峰頓感無奈,沒承認,卻也沒反駁,一副大方包容他無理取鬧的姿態(tài)。李承乾牙癢癢:“若不然你為何不敢等結果出來再走?” “結果未時末才出,若等那時再走,恐錯過下個城鎮(zhèn),需露宿野外了?!?/br> 李承乾啞然。吳峰與觀主拜別,又看向李淵:“不知貴人何時離去?” 不等李淵回答,吳峰接著說:“貴人若無事,還請早些離開得好。若是平日,貴人有興致,倒可以多留幾天。水云觀雖比不得別的大道觀,但上下皆是善心之輩,觀主學識不凡,與之閑聊,總有一番收獲。 “觀內負責做食的小道長手藝頗佳,燒得一手好素菜。這點貴人當是已經品嘗過了。后山還有一澗泉,泉水叮咚宛如仙樂,周遭青翠環(huán)繞,別有一番景致 。貴人有時間也可去走走。只是……” 吳峰稍頓,抬頭看了眼天,微微閉眼,片刻后又睜眼:“倒也無妨,有驚無險罷了。貴人自便。” 說完揚長而去。 李淵蹙眉:什么意思? 他看向錢九隴,錢九隴亦是搖頭。 李淵推了推李承乾:“既然后山有澗泉,不如你去玩玩?” 李承乾:???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就是想把我支開。 李淵確實是此意,李承乾走后,就與錢九隴回到客舍,問道:“他那話是不是說此地會有危險?” 錢九隴搖頭:“可要微臣追上去問清楚?” 吳峰是不是真有本事,能不能信還另說呢,這么做不妥。李淵搖頭:“不必,派人跟著他?!?/br> “是,那圣人今日還留宿嗎?” 李淵蹙眉,手指敲擊桌案,他本來并不在意,覺得留不留都無所謂,但現(xiàn)在…… “晚些時候再說吧。你去吳峰住過的院舍查查,看有沒有什么端倪。還有這水云觀里的人,也都查一查?!?/br> “是?!?/br> ******** 后山。 此處確實如吳峰所說有澗泉,泉水叮咚,宛如樂章,四周青翠環(huán)繞,幽雅靜謐。但這些在李承乾眼里都不算什么,最讓他驚喜的是泉中魚兒游來游去,一條兩條三條,四條五條六條…… 吸溜,好多好多! 李承乾眼睛亮起來,將褲腿一挽,直接跳下去。 抱春大驚:“小郎君快上來,衣服都濕了,小心涼。” 李承乾不以為然:“六月酷暑,又是正午,哪里會涼?這里有風,可清爽了。抱春,你身上帶網(wǎng)兜沒有?咱們來網(wǎng)魚吧?!?/br> 抱春哭笑不得:“婢子怎會隨身帶著網(wǎng)兜?!?/br> 李承乾點頭,沒網(wǎng)兜也不打緊,他把袖子捋上去,直接彎腰用手抓。沒抓中也不氣餒,再接再厲,在泉水里奔跑翻騰,魚兒被他追得四下亂竄。折騰得熱火朝天,硬是一條都沒抓上來,反而將自己弄成落湯雞。 抱春止不住偷笑。 李承乾叉腰:“不是我的錯,是這些魚太滑溜了!” 不解釋還好,一解釋,抱春笑聲更大了,就連侍衛(wèi)也忍俊不禁。為首者拔刀往水中一刺,再提上來,劍尖掛著一條魚。 李承乾:…… 不行,肯定不是他的問題,絕對是因為他手中沒兵器。 李承乾伸手:“把刀給我?!?/br> 刀可不好使,侍衛(wèi)恐他拿在手中傷了自身,哪里敢給他,只從旁邊撿了跟樹枝削尖了些遞過去。李承乾也不介意,拿著木棍刺來刺去,又一番折騰,還是沒中。 眾人:…… 李承乾:……很好,這莫非就是表姐常掛在嘴邊的“世界的參差”? 侍衛(wèi)輕咳一聲,安慰道:“小郎君不必喪氣。抓魚是有技巧的,小郎君不曾學過,刺不中很正常。微臣家鄉(xiāng)就在河邊,自幼在河里玩耍,當然不同。小郎君若想要魚,微臣幫你叉可好?” 李承乾應了,讓叉兩條,又吩咐抱春燒火烤魚。 抱春為難:“小郎君,咱們身上沒帶佐料?!?/br> “那就回觀里拿,我在這等你。記得多拿幾樣?!?/br> 抱春:……行吧。 “順便看看阿翁在做什么,若他有空,問問他可要過來吃魚?!?/br> 抱春應下,再度回來時,不但帶了佐料,帶了李淵,還帶了更換的衣物。 李淵皺眉:“就這么一會兒工夫,你怎么就把自己搞成這樣了?渾身**的,也不怕受涼?!?/br> 李承乾一邊讓抱春伺候著更衣,一邊說:“我身體好著呢,才不會受涼。阿翁快來,我 們烤魚吃。觀里的素食雖然不錯,但比起素,我還是更喜歡吃葷?!?/br> 李淵睨他一眼:“在道門清凈地殺生,虧你做得出來?!?/br> “這泉是天然山水,里頭的魚也是天生天養(yǎng),又不是道觀的東西。而且這是后山,雖然距離道觀近。但早就不是道觀的地界了,算不得道門清凈地。再說,佛門還說‘酒rou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呢。道門指不定也有‘酒rou穿腸過,道尊心中留’的說法?!?/br> 李承乾理直氣壯,李淵哭笑不得,輕輕敲了他一下:“想吃就是想吃,偏要杜撰些渾話,也不怕佛門道門的人聽了來打你?!?/br> “他們打不著。”李承乾笑嘻嘻嘚瑟,拉著李淵一起烤魚。爺孫倆手藝不太行,好在有抱春照看,兩人不過做個樣子。 此地魚兒身肥rou鮮,烤上幾圈,皮焦里嫩,再撒點胡椒,還沒吃,李承乾便已聞到了香鮮美味。 他迫不及待伸手揪了一塊扔進嘴里,燙的張大嘴哈氣,就是不舍得吐出來,還笑瞇瞇將魚遞到李淵面前:“阿翁也吃??珊贸粤??!?/br> “就知道吃?!弊焐狭R著,手已經接過了烤魚。 比起李淵還注意形象,李承乾跟土匪似的,大快朵頤。 “你慢點,小心有刺?!?/br> 李承乾嗯嗯應著著,嘴上卻沒停。正吃得歡呢,不知打哪兒冒出一個老嫗,沖上來就要搶奪李承乾手里的魚,面上十分急切,口中啊啊亂叫:“啊啊,不,啊啊……” 她很努力想要說什么,卻發(fā)音艱難,啊啊的聲音嘶啞低沉地仿佛是“咔咔”。 侍衛(wèi)倏然起身,將李淵李承乾護在身后。 老嫗看上去年紀頗大,衣衫襤褸,懷中抱著個破籃子,里頭滿滿當當,也不知都裝了些什么。衣服上的臟污都成了大塊大塊的硬痂,也不知多久沒洗了,一股難聞的怪味,眾人忍不住皺起了眉。 老嫗被侍衛(wèi)們嚇了一跳,瑟縮了一下,到底記掛著魚,仍想上來搶,不斷發(fā)出咔咔地壓抑在喉頭的聲音,見怎么也說不出來,急得團團轉,唯有指著魚不停擺手。 李淵與李承乾莫名其妙,既聽不懂也看不懂。 他們不動,老嫗開始跺腳,繼續(xù)上來搶,然而不管她怎么努力,都沒能沖破侍衛(wèi)的防線,只能急得大哭,可即便是哭,聲音也很低,且十分怪異。 這番動靜引來路過的小道士。小道士上前將她拉?。骸瓣惼牛闶遣皇怯址覆×??他不是你孫子。” 老嫗一愣,偏頭仔細打量李承乾,好似慢慢回過神來,撲通坐在地上,掩面哭泣。 籃子里的東西散落一地,有野菜有山果還有雜草以及破了的木偶與風箏,其中一個不規(guī)則小圓球骨碌碌滾到李承乾腳邊。李承乾覺得眼熟,順勢撿起來。 ——叮,發(fā)放土豆種薯x1,請宿主注意查收。 李承乾:??? 小道士好容易安撫住老嫗,這才得空同眾人解釋:“貴人莫怪,陳婆不是有心冒犯?!?/br> 李淵疑惑:“她是觀里的人?” “不是。陳婆原本住在附近村子里。她是個苦命的。早年死了丈夫,前朝的時候,兒子又被抓去修運河,自此一去不返,音訊全無,怕是早就死了。兒媳等了三年,最終在娘家的勸說下改了嫁。 “之后陳婆帶著唯一的孫子過活。好容易把孫子養(yǎng)到八歲,有次孫子想吃魚,她便做了一條。誰知孫子吃魚的時候被魚刺卡了喉嚨,沒能及時吐出來,就這么去了。 “陳婆總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孫子,受了大刺激,重病一場,好轉后腦子就不太清楚了。那會兒陳婆夫家公婆還在,覺得她克夫克子又克孫,命犯孤煞,把她趕了出來。她沒地方去,只能到處流浪,偏偏又瘋瘋癲癲,便是小乞丐都笑話她,打罵她。 “幾年前,她游蕩到觀里,師父見她可憐給了她些吃食。此后她就經常來要東西吃,還自己在這邊找到間破屋。這里原是個獵戶住的,后來獵戶走了就空下來。雖然破敗了些,但好歹是個棲息之地。 “師父知道后,讓我們幫著修繕好,陳婆就長住了下來。師父說這里離道觀有段距離,陳婆的腳力有限,不用擔心她胡亂跑去觀里驚擾香客。但又不算太遠,我們可以時常過來照看,送些吃食。” 小道士往前一指,不遠處的山坡上確實隱約有座木屋。此地偏僻,離道觀不算太遠也并不近,平日沒什么人來,于陳婆而言,是個好去處。 小道士彎腰把灑落的東西一一收回籃子里:“陳婆有時會上山摘點東西,像這樣的野菜山果,好歹能吃。但這些木偶跟風箏,都破了爛了有什么用。 “偏偏陳婆一直記掛著,說要給乖孫玩,每次都非要撿回來,舍不得扔。有時還撿人家扔掉的果核和瓜皮等等,說她乖孫沒吃過這些。如今她那屋子里囤了一堆廢物,那味道別提多難聞。我們勸了不知道多少次,陳婆就是不聽?!?/br> 小道士苦笑:“貴人勿怪,她不是故意冒犯你們。大約是見你們吃魚,這才……哎,這些年她最見不得別人吃魚。” 李承乾指了指喉嚨:“她的聲音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