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dāng)捕快那些年 第6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男團他此路不通[娛樂圈]、甜醋
趙行所說,也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李家直系產(chǎn)業(yè)之外,其余與李家有關(guān)的產(chǎn)業(yè),都被貼上謀逆的標(biāo)簽充公,也正是這一場大抄家,讓當(dāng)年羸弱空虛的國庫,一下子充盈起來,從而有了登基后的十年盛世。 范小刀問:“那李家到底犯了什么謀逆之罪?” 趙行苦笑一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知道,李家在朝野中勢力頗大,甚至能夠左右內(nèi)閣頒發(fā)的政令,也正是因為如此,被某些人忌憚,遭人陷害,據(jù)說李家家主在六十大壽之時,有人密報,他的家人給他送了一套龍袍,這件事驚動了錦衣衛(wèi),最后領(lǐng)了陛下密旨,查抄李家,不但翻出龍袍龍椅,還私藏兵甲弓弩,陛下大怒,一代顯赫的世家,就此覆滅。” 范小刀有些不解,若真如趙行所說,以李家的財富,堪稱富可敵國,就連皇帝也未必能如他們一般逍遙自在,又為什么會造反呢?趙行道,“咱們乃公門之人,有些事,只能按朝廷公布的東西來說,至于其他說法,當(dāng)年就是眾說紛紜,你若有興趣,不妨查一些稗官野史,我是不方便說的。” 二十年前,金陵李家抄家案,深究起來,十分蹊蹺。幾百年來,李家生意遍及天下諸國,若說唯一的原罪,那便是手中沒有兵權(quán)。 坊間傳聞,陛下初登基之時,連登基大典的錢也拿不出來,一來是因為常年征戰(zhàn)國庫空虛、二來的朝中百官與皇權(quán)的較量,新皇帝跟天下各大家族攤派,金陵李家捐了十萬兩銀子,這才辦成了登基大典,然而正是這次借錢,陛下看到了這些大家族的能力驚人,心中有些不忿,自己才是一國之君,怎得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還不如江南的一個地主? 這種事,就怕有人琢磨,有人看透了皇帝的心思,趁機制造了一些“證據(jù)”,坐實了李家謀反的罪名??蓱z李家,滿族上下三千余人,滿門抄斬,罪魁之人,梟首示眾,據(jù)說秦淮河的水都染紅,數(shù)月不清。 范小刀是聰明人,在京城幾個月,對人情世故,也有了較深的了解,像這種事,歸根到底,還是利益惹得禍端。他問道,“那你說的李知行,又是何人?” 趙行道:“李知行,正是當(dāng)年李家家主李中顯的幼子。此人天資聰穎,少年成名,文武雙全,又以詩賦聞名,十五歲時,所作《劍神賦》,名動京華,一時間洛陽紙貴,十八歲科舉,乃陛下登基初年欽點的狀元,同年進了翰林院。李家犯案之時,他正在外面游歷,連夜出逃,到了北周,改名為塔木兒李,這個名字,你應(yīng)該聽過。” 范小刀點了點頭。 當(dāng)日在松鶴樓,薛應(yīng)雄當(dāng)著蕭義律的面,問過此人行蹤,范小刀還特意問了一句,薛應(yīng)雄沒仔細說,只是沒想到,這個常年潛伏在北周,一直與大明作對的塔木兒李,竟是當(dāng)年金陵李家的后人,而他真正的名字,叫做李知行。 只是他覺得奇怪,一直以來,李知行在替北周出謀劃策,更是與蕭義律關(guān)系密切,為何昨夜在裕泰油坊,他會以如此殘忍的方式,將蕭義律殺死?殺了他,挑起兩國紛爭,破壞大明的和談?還是他與蕭義律之間有個人恩怨? 若真如更夫所說,他回來報仇。 那就不會只殺一個蕭義律,在北周隱姓埋名若干年,偷偷回到京城,必然是有了謀劃,否則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據(jù)說,當(dāng)年李家抄家,長達數(shù)月,朝廷之中許多官員都以此為肥差,富了一大批官員,有些甚至看中了李家的女眷、婢女,將之據(jù)為己有,丑態(tài)百出。李知行回京,以他的才智,隱忍二十年,這件事絕不會輕易罷休! 眼見那更夫說不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趙行交代了幾句,便讓他走人。 趙行問:“你覺得他的話,有幾分可信?” 范小刀道:“若真是李知行回來復(fù)仇,有幾個問題說不通。第一,裕泰油坊的馮六指與李知行什么關(guān)系?按更夫的說法,應(yīng)該是他與李知行早就認識,他們設(shè)計將蕭義律弄到油坊,而且將有下一步動作。但按藍知禮的說法,他們只是普通的生意伙伴;第二,馮六指到底是怎么死的,在哪里死的?馮的尸體是在藍宅中發(fā)現(xiàn),孫仵作卻在蕭義律的尸塊中找到了馮的六指,可藍知禮卻說次日清晨,還親眼見過馮六指,這件事上,藍知禮說謊了,他又在掩蓋什么?” 趙行道:“不過,總算有些眉目了。且不說更夫說的對錯,至少我們有個大概方向,那就是找到李知行。” “京城這么大,我們又不知李知行的相貌,若他想要刻意隱藏行蹤,咱們要找到他,怕是有些難度?!?/br> 趙行道:“李知行回京城是為了復(fù)仇,自然會有下一步行動,當(dāng)務(wù)之急,我們得先找到當(dāng)年的卷宗,查出當(dāng)年參與抄家的一眾人,擬定個名單出來,一來預(yù)測他的下個目標(biāo),二來也給他們提個醒?!?/br> 一直在旁默默不語的丁一,忽然道:“你們算漏了一件事。” “什么事?” 丁一道:“這個案子與北周使館牽扯其中,已經(jīng)夠復(fù)雜了,若是再跟二十年前對李家謀逆案牽扯上關(guān)系,那事情怕是會超出控制,要知道,李家謀逆造反的罪名,是陛下親自定的……” 趙行忽然醒悟過來,以丁一的做事風(fēng)格,話能說到這個份上,已經(jīng)很夠意思了。 蕭義律被殺,陛下將這個案子拋給了趙行和范小刀,本來以為是個燙手的山藥,現(xiàn)在看來,那簡直就是燒紅的烙鐵啊! 范小刀也覺得頭大。 只是,他的膽子更大。 來京城之前,他的眼界,只有一個黑風(fēng)寨,那就是他的江湖。沒想到,進入六扇門之后,一個個案子接踵而至,結(jié)識新的朋友,認識了大人物,當(dāng)然也招惹了不少麻煩,惹來幾個敵人,這是他來京城闖蕩之前從沒想過的。 這種新奇刺激的經(jīng)歷,反而讓他覺得更加有趣。 試想一下,幾個月前,他還在破落的山寨之中,為山寨中的兄弟們下一餐吃什么犯愁,為收不到過路費、保護費而唉聲嘆氣,如今卻已在京城站穩(wěn)腳跟,雖然不能呼風(fēng)喚雨,跟錦衣衛(wèi)的頭領(lǐng)談笑風(fēng)生,跟兵馬司指揮使斗得不亦樂乎,在朝廷權(quán)監(jiān)面前也不卑不亢,當(dāng)然,也有了當(dāng)朝駙馬這種敵人,這幾個月的經(jīng)歷,比范小刀以前在山寨中幾年經(jīng)歷的都要多。 這不就是以前義父走過的路嗎? 既然進入了這個游戲,那就按照游戲規(guī)則,好好的大干一場。 他看到趙行、丁一等人面露難色的模樣,大聲道:“怕什么怕,咱們是捕快,查案是我們的職責(zé),天塌下來,有個高的扛著,后面牽扯的人、事,與我們無關(guān),誰攔在前面,我們就把他推開,查到真相,抓住兇手,才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至于其他的,輪不到我們cao心,讓官比我們大的人,去處理吧!” 說罷,就要往門外走去,“我去找薛應(yīng)雄,他們耳目眾多,應(yīng)該知道那個塔木兒李的下落!” 趙行見他仿佛換了個人一般,問:“他究竟怎么了?” 牛大富無精打采道:“估計是打雞血了吧?!?/br> 第78章 捕快的使命 薛應(yīng)雄并沒有見范小刀。 據(jù)說是得到朝中某些人的授意,北周使團的命案,錦衣衛(wèi)不得插手,也不得提供任何幫助,聽說范小刀來訪,薛應(yīng)雄直接來個閉門不見。范小刀軟磨硬泡,無奈慕容鐵柱和軒轅鐵錘一直攔在外面。 “不見?”范小刀嘟囔,“前幾日還一起喝茶拍著胸脯保證,有什么事需要幫忙盡管開口,看來我跟薛大人,也不過是紙面交情啊!” 慕容鐵柱尷尬笑道,“薛大人不能見你,也是有難言之隱啊。不過……”話鋒一轉(zhuǎn),慕容道:“當(dāng)年金陵李家的案子,我還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于公我無法告訴你,于私,咱倆又沒什么交情,所以你懂的……” 范小刀聽出言外之意,“要錢,我可沒有。”轉(zhuǎn)手一個馬屁送上,“慕容大哥,你們錦衣衛(wèi)手眼通天,整個北周使團的人,都在你們眼皮下沒有一點隱私,聽說連送菜的大嬸、挑糞的伙計,都是你們錦衣衛(wèi)的人,如果你們愿意,就連使館中的蒼蠅蚊子,都是你們的眼線,隨便給點消息,等我發(fā)了餉銀,去百花樓請你喝花酒!” 慕容問:“那你什么時候發(fā)餉?” 范小刀道:“半年后!” 上次兵馬司之事,范小刀和趙行被罰俸半年,最近一段時間,又沒有撈外快,好在趙行、牛大富對銀錢之事也不計較,范小刀過得很是拮據(jù),好在說是罰俸,但出門查案,六扇門依舊會有些辦案補貼、餐補等,倒也不至于餓死。 慕容道:“一下子給支出半年了。你說蒼蠅蚊子的事兒有些夸張,不過,使館中的狗,卻是我們六扇門訓(xùn)練出來的。我們六扇門有監(jiān)察之責(zé),使團內(nèi)確實有我們眼線,使館眾人的行蹤,也在我們掌握之中,這點北周也知道,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只是,昨日蕭義律和塔木爾李外出之事,我們卻沒有掌握?!?/br> “為什么?” 慕容鐵錘神色凝重,道:“昨夜,我們安插在使館的三名眼線,悉數(shù)遇難?!?/br> 這件事極為隱秘,與蕭義律這種使者被殺不同,錦衣衛(wèi)安插在北周使館的眼線,身份相當(dāng)于間諜,他們的死,朝廷只會低調(diào)處理而不會宣揚。數(shù)月以來,大明與北周除了談判之外,雙方諜報人員的交鋒,也沒有落下。雙方都在對方身上用間,獲取情報,截獲信息,從而確保在談判之中掌握主動。 “原來如此!”范小刀心道,那么蕭義律之死,極有可能與這件事有關(guān),可是既然如此,錦衣衛(wèi)也有查案之職,宮里為何將這件事放在六扇門身上?這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慕容鐵錘從懷中掏出一張紙條,交給小刀。 紙條三寸長,半寸寬,打開一瞧,上面寫了剪短的一行字,以北周語寫成,范小刀并不知什么意思,他疑惑的望著慕容鐵錘,聽得慕容解釋道:“這是我們得到的一份情報?!?/br> 在情報工作上,錦衣衛(wèi)工作可謂是不遺余力,他們聘請了專門的訓(xùn)鷂之人,訓(xùn)練出一批鷂子,專門用來生擒天上用來傳遞消息的信鴿,抓到之后,并不殺死,而是將信鴿帶回錦衣衛(wèi),將鴿子身上帶的情報謄抄下來,然后將鴿子放行,甚至還可以以假情報迷惑對方,通過鷂子控制制空權(quán),截獲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說,在京城之中,所有通過飛鴿傳書的情報,都在錦衣衛(wèi)的監(jiān)視者下,他們將此稱之為天網(wǎng),取意為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范小刀道:“寫得真好,就是不認識。” 慕容鐵錘道:“北周皇帝病重,宜緩?!?/br> 范小刀頭皮發(fā)麻,他并不懂北周與大明的政局形勢,但是慕容鐵錘將這么一個消息告訴自己,無異于在說,蕭義律之死,還有錦衣衛(wèi)的眼線被殺,與這件事有著脫不了的干系。 這一切,都是因為北周政局動蕩。一直以來,北周勢力分為了兩大派,以拓跋姓為首的皇族,還有以蕭姓為首的貴族,他們爭斗多年,互有勝負,卻都沒有滅掉對方的能力,北周政權(quán)比較松散,不是中央集權(quán),蕭姓家族,控制著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他們名義上向拓跋稱臣,但實際上有很大的自治權(quán)力。 蕭義律之死,會不會是兩大勢力斗爭的延續(xù)? 這個案子中,找到失蹤的塔木兒李,才是當(dāng)務(wù)之急,就算他不是兇手,而馮六指已死,他就是這件事的唯一知情人,他問道:“怎樣才能找到李知行?” 慕容有些出乎意料,道:“沒想到,你們竟也知道李知行。他是逆賊之后,偏又天資聰穎,有過目不忘之能,當(dāng)年他在翰林院待過,記住了不少朝廷機密,投靠北周之后,改名塔木爾李,出賣情報、投敵獻策,專門用來對付我大明,更有甚者,五年前,靠著一張菜單,將我大明安插在北周的諜報組織,一窩端掉,導(dǎo)致現(xiàn)在依舊無法恢復(fù)?!?/br> 說到李知行,慕容鐵柱雖然滿是憤然,但語氣中依舊有些佩服之意,此人以一人之力,給朝廷帶來了巨大損失。五年前,更是讓朝廷在北周的布局毀于一旦,而這一切,皆因為一份菜單,他祖籍金陵,卻偏愛辣椒,逃到北周之后,北周人極少吃辣。有一次,他去一個客棧吃飯,偏偏在菜單上看到了一個帶辣椒粉的菜,而店主分明是北周人,這引起他的注意,于是偷偷記下此事,之后北周暗影突襲客棧,抓到了客棧中隱匿的一名大明諜子,誰料此人正是大明潛伏在北周諜報的重要頭目,被抓之時,甚至來不及銷毀名錄,結(jié)果可想而知,大明在北周的諜報網(wǎng),被一舉殲滅。這些年來,北周在局勢上壓制大明一頭,屢有南犯之舉,這位李知行,可謂‘功不可沒’。 “這名字,在我朝鋤jian錄中,排行第一,殺死他之人,賞銀萬兩!這次他跟使團的人進入京城,就已被我們盯上了,不過,不知道他此次前來目的,所以一直沒有輕舉妄動,誰料昨夜,事情忽然脫離我們掌控,導(dǎo)致蕭義律被殺,李知行失蹤,為此薛大人被陛下叫進宮中,申飭了一頓,如今正在書房中反省,不見你,也是無奈之舉?!?/br> 范小刀問:“他長什么模樣,可不可發(fā)出海捕文書?” 慕容鐵柱道:“二十多年前,他中狀元夸街之時,曾見過一面,確實是是迷倒一片的翩然美男子,出事之后,逃亡之時,為了防止被人認出,他自毀容貌,生吞熱炭改變聲音,到了北周之后,一直戴面具,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就算要抓他,也不知他模樣。”他苦笑一聲,“上峰有令,嚴禁錦衣衛(wèi)插手此事,我跟你說了這么多,只是個人交情,跟我家大人,并無關(guān)?。 ?/br> 范小刀明白,他雖如此說,但這番話,肯定是薛應(yīng)雄通過慕容的口,將這些消息轉(zhuǎn)告自己的,既然不肯見他,自然有他的原因,范小刀并不強求,拱手道謝,又許了慕容鐵柱一頓好酒,才告辭離去。 裕泰油坊的命案,嫌疑人李知禮不知所蹤,但鑒于北周政局不穩(wěn),蕭義律被殺,也不排除是拓跋一刀動手,轉(zhuǎn)移矛盾,破壞和談,畢竟北周兩大勢力之中,拓跋氏主戰(zhàn),而蕭氏是主和,若非拓跋野遇刺,說不定此刻北疆早已打起來了。 回到六扇門,趙行已調(diào)到了當(dāng)年李家滅門案的卷宗。只是卷宗過于龐大,而參與部門又多,六扇門也只是一些輔助工作,所以留下的記錄,都是一些旁枝末節(jié)的東西,饒是如此,此案的卷宗,足足有數(shù)十卷之多。 范小刀將在錦衣衛(wèi)得到的消息,說與趙行,又問趙行卷宗中有無發(fā)現(xiàn),趙行嘆道:“翻了卷宗才知道,難怪李知行對我大明朝恨之入骨,當(dāng)年金陵抄家一案,有些人做事太絕,李家男丁,幾乎悉數(shù)被殺,梟首示眾,女眷幾乎無一不遭毒手,我看了一些記錄,有些抄家的兵丁,捉了李家女眷,在金陵城內(nèi)販售,只要幾十文到數(shù)百文,就可與百年名門望族的千金小姐行茍且之事,而李家三小姐,也是李知行的親姐,乃當(dāng)年金陵第一美女,竟賣到了三兩的價格,城中百姓,竟趨之若鶩,有些人竟靠此,日進斗金,李三小姐,不堪羞辱,自殺身亡。別說他是李家后人,就連我一個外人,看到這種事,都覺得人神共憤!” 范小刀也翻閱了一些資料,看到了對那些事的記錄,忽然覺得李知禮有些可憐。本是名門之后,狀元之才,卻落得家破人亡,流離在外,對朝廷的憤怒、對國家的嫉恨,讓一個人變成了這樣,大明朝當(dāng)年因為抄家,國庫充裕了數(shù)年,可隨后的數(shù)十年,李知行展開的報復(fù),也讓大明吃盡了苦頭。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不過,范小刀和趙行明白,他們是捕快,捕快的職責(zé)是緝兇追盜,殺人便是殺人,兇手便是兇手,無論李知行有多少理由,他們終究是要將此人繩之于法的,這正是他們的使命。 作為一名捕快的使命。 第79章 真相在尿中 只是茫茫人海之中,要找到一個“已死”之人,談何容易? 李知行投靠北周之后,常年以面具示人,就連錦衣衛(wèi)這種無縫不入的特務(wù)組織,費勁了許多功夫,也沒有得到只言片語,想要刺殺于他,結(jié)果派去的人都有去無回。那次薛應(yīng)雄在松鶴樓薛應(yīng)雄向蕭義律的問話,是他們得到一個隱約的線報,對北周的一次試探,結(jié)果從蕭的反應(yīng)中,猜中了個大概,這幾個月來,先后向北周使館派了無數(shù)細作,依舊沒有任何結(jié)果,剛得到一點消息,還未等采取行動,錦衣衛(wèi)的人悉數(shù)被殺。二十年來,只知道他自毀音容,化名塔木兒李,隱藏在北周,與大明作對。唯一的線索,就是四十多歲,一頭白發(fā),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范小刀、趙行翻遍了金陵李家的卷宗,里面許多記錄確實是觸目驚心。當(dāng)年的天下第一家族,號稱可以買下半個江南的金陵李家,一夜之間,全家覆滅,產(chǎn)業(yè)充公,而對李知行的描述,筆墨不多,畢竟沒人會在卷宗中過多的記錄一個漏網(wǎng)之魚,可是就是這條漏網(wǎng)之魚,在之后的二十年,給大明帶來了無盡的災(zāi)難。 案發(fā)一日,線索不多。按趙行的說法,事就不怕人做,就怕擱下來,范小刀也憋著一股勁,這個案子,若是能告破,以后便算在六扇門徹底站穩(wěn)腳跟。趙行說,真相就藏在細節(jié)之中,兩人看了十幾卷卷宗,也沒找到真相的影子,抬頭一看,已是深夜,才記起直到現(xiàn)在,兩人是米粒未盡,趙行合上卷宗,“人是鐵,飯是鋼,卷宗咱們回家再看,先去找點吃食,祭奠一下五臟廟?!?/br> 抱著卷宗,才一出門,就看到楊得水站在院中。 趙行道:“這么夜了,楊大人還沒歇息呢。” 楊得水摸了摸腦袋,把官帽擺正,道:“這個案子,陛下親自督辦,落在我們六扇門頭上,你們沒有下值,我又哪敢歇息,剛看你們房內(nèi)亮著燈,也沒敢進去打擾你們。” 范小刀打量著楊得水,以前他說話都愛打官腔,對他們也是頤指氣使,怎得今日像是換了個人一般,奇道:“您是六扇門的總捕頭,又是我們頂頭上司,這么說話,太折煞我們了。再說了,辦差的是我們,就算打板子,也是我們挨?!?/br> 楊得水卻道:“這話說得有些見外了,再怎么說,咱們都是一個衙門的人,就算我不替你們著想,也得替自己腦袋上這頂帽子著想?!?/br> 他算看出來了,這兩個小子看似平常,但能量驚人,短短兩個月,又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又是宮里的大太監(jiān),這些都是京城權(quán)貴,平日里八百年都不來一次的主兒,已經(jīng)多次替兩人出頭,他在京城不過是一個五品官,要想把代理總捕頭上的代字去掉,自然得巴結(jié)一下他們。 趙行道:“你倒是實在?!?/br> 楊得水哈哈一笑,“我這人平時雖然有些臭毛病,但還是識大局、謀大體的人,當(dāng)下這個案子,辦得好了,對咱們都有利,辦不成,丟了烏紗還是次要,要是陛下動怒,小命怕是保不住,我已下令,如今六扇門其他案子,都先放一放,所有資源,都供你們調(diào)用,你們可得好好表現(xiàn),為咱們門長臉?。¢e話不說,我備了一些酒菜,今日我這當(dāng)大哥的,好好款待一下你們?!?/br> 在官場一道,講究職級對等,更講究論資排輩,最忌諱的便是稱兄道弟,楊得水今日表現(xiàn),不得不讓兩人心生警惕,“吃飯就不必了,楊大人有話直說便是?!?/br> 楊得水卻是不肯,半軟半硬,將兩人邀到了總捕房,桌上菜品風(fēng)盛,可見下足了功夫。楊得水?dāng)P退了伺候的下人,取出一壇泥封的酒,拍開酒封,頓時房內(nèi)香氣四溢,替兩人倒了兩杯酒,又把自己酒杯斟滿,道:“嘗嘗這酒如何?” 兩人云里霧里,飲了一杯,趙行是喜酒之人,連道:“醬香純釀,醇而不辣,入口即化,這是什么酒?” 楊得水又連斟滿,道:“在下祖籍廣西南丹,此酒名為丹泉,也算是天下名酒了。這壇酒是當(dāng)年我中進士之時,從老家?guī)淼木疲徊亓耸畨?,就剩下這一壇了,這些年來,當(dāng)過知縣,干過臬司,后來一直在京城為官,眨眼已經(jīng)是三十年了,三十年來,一直沒有回去過。” “一直沒回去過?” 楊得水道:“在京為官,沒做出點成績來,無顏見父老啊?!?/br> 吃了幾口菜,喝了幾杯酒,一說起故鄉(xiāng),三人之間的氣氛立即活絡(luò)起來,楊得水道:“趙捕頭乃京城名門,這一點我知道,小刀你祖籍是哪里?” 范小刀心說,敢情他這是要套我話呢,他入職之時,也都填過祖籍,好在當(dāng)初離開黑風(fēng)寨前,宋金剛已幫他弄了假身份,他們當(dāng)山賊的,有些身家清白的,在地方都有正經(jīng)身份,楊得水肯定已經(jīng)看過,范小刀也沒隱瞞,“楊大人,屬下祖籍青州,父母雙亡,自幼隨叔父游學(xué)在外,極少回鄉(xiāng),說起來,與大人有些類似哩?!?/br> 楊得水點頭,“也難怪你沒有太多青州口音,倒是有些隴西、關(guān)東的口音。” 當(dāng)初入京之時,趙行只一眼就聽出他的口音來歷,這一點無法隱藏,山寨之中,宋金剛是關(guān)外人,金算盤胡三是隴西人,平日里跟他們接觸最多,也難免沾染一些他們的口音,沒想到,楊得水單竟能聽出來。范小刀也不知楊得水如此說的意思,只得含混過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