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489節(jié)
在眾人議論的時候,張繼先閉目養(yǎng)神般,聽聞發(fā)問這才睜眼,“若是以往,我或不知道,不過時至今日,我想差別無非放下、放不下?!?/br> 夜星沉緩緩點頭,這正是他想說的話。隨即想到,我若進了天子基,或許和蕭楠一般的情況,因為放不下、有所執(zhí),這才持續(xù)生塵。天子基雖在幫忙清洗,可自身卻在不停的新出意塵,那縱有天子基,又有何用? 琴絲瞥了夜星沉一眼,輕嘆道,“不錯,其實我見蕭楠如此,就感覺我和夜先生入天子基,只怕是一樣的情況。那道長呢?是否已能放下?” 張繼先緩聲道,“得夜先生諒解,夜浮生不怨,我牽掛已少。這些天來,日夜對著紋鏡修行,見前塵往事,慮當下今生,著實不盡感慨。若能助你們一臂之力,我是絕不會推辭??蓪τ诋斈昱f案,我仍舊百思不得其解。呂才人見我到來時,滿是驚恐之意,跪在貧道面前,說她所懷絕非妖孽,請貧道網(wǎng)開一面?!?/br> 眾人想到呂才人當時的清醒,微有欷歔。母愛極為偉大,無論如何,呂才人肯定是想保住自己的骨rou。 “貧道那時沒有定論……” 張繼先回憶道,“可勸慰呂才人,說貧道只是保她母子平安,傷及無辜的事情,絕不會去做。呂才人這才稍有安寧,很快到了臨產(chǎn)之日,然后貧道……” 眼角微有抽搐,張繼先竟有驚恐之意道,“然后貧道看到了一面鏡?!?/br> 眾人均怔,哪怕琴絲都沒想到的樣子,“什么鏡?紋鏡?” 張繼先猶豫片刻,這才搖頭道,“或許又不是鏡?!?/br> 第2219節(jié) 鏡像 張繼先有了那么一刻恍惚。 什么叫做鏡?為什么又不是鏡? 沈約沒有催促,他知道有人是故作妄語,但有人是真不明白。 對于當初的情形,張繼先肯定仍未想通。 張繼先終于再度開口,“在我的認知中,鏡子和水面類似,都有照出人的面貌的功能?!?/br> 眾人保持沉默,任由張繼先整理邏輯。 張繼先繼續(xù)回憶中,“因為都子俊總說瘟神會降,貧道倒也不敢怠慢。在呂才人臨產(chǎn)那幾天內(nèi),貧道始終養(yǎng)氣打坐,維系精氣神的巔峰之境?!?/br> 沈約點頭贊許。 事實上,真正的解決問題,靠的是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清醒的頭腦從哪來?自然是精生氣,氣出神,清升濁降。養(yǎng)精蓄銳,讓身體轉為清明是所有問題的真正解決之道。 污濁會掩蓋清明,同時能掩蓋問題。 “可在呂才人臨產(chǎn)那日……”張繼先皺下眉頭,“貧道在凝神的時候,發(fā)現(xiàn)呂才人被一面鏡子切割?!?/br> 知道所說很讓人迷惑,張繼先認真解釋道,“當然,那不應該是真實的鏡子,因為鏡子若是真實的,呂才人就會被切成兩半。可那又像真實的鏡子,因為在那個鏡子的作用下,呂才人變成個……對稱的模樣。” 說到這里,張繼先額頭微有冒汗,顯然是努力形容,卻又無法完整表達。 琴絲一揮手,空中又出現(xiàn)出現(xiàn)個女人的影像,向沈約解釋道:“這是呂才人的影象?!?/br> 沈約發(fā)現(xiàn)長大后的詩盈,和呂才人很有幾分相像。 “我重構了當初的情況……” 琴絲說話間,呂才人影像周邊有宮殿形成,一切看起來如同仙法般,沈約卻知道琴絲不過是在建模。 宮殿形成,呂才人躺在房間的一張床上,周遭倒有不少宮女伺候,還有兩個看起來準備接生的穩(wěn)婆傳出如何準備的命令。 房間內(nèi)有道屏風,屏風那側赫然端坐著一個張繼先。 張繼先這般安排倒也是用心良苦,畢竟在古代,接生有著太多的忌諱和避諱,他雖然身為道人,避嫌還是在所難免??升堊育埮錾钟刑喈愊?,鬧得人心惶惶,張繼先又不得不親自鎮(zhèn)場。 張繼先望見,倒是微有恍惚,仿佛一切發(fā)生在昨日般。 隨即有面鏡子從天而降,從呂才人上方落下,切入?yún)尾湃说纳眢w,將呂才人從中剖開左右兩半。 琴絲望向張繼先,“當初是不是這個情況?” 這很符合張繼先的說法,不想張繼先搖頭道,“不是這樣。” 夜星沉終于忍不住了,“那是怎樣?” 沈約突然道,“當時你用眼睛來看,是看不到什么鏡子的?若是那樣,呂才人身邊只怕一個人都沒有了。因此……你是用神識感知到了鏡子?” 張繼先立即點頭,“不錯,我是用神識觀察到一面鏡子如眼下這般切入?yún)尾湃说纳眢w??梢驗槭晴R子,因此眼下的情形……” 不等他說完,琴絲意識到問題所在,立即調(diào)整了參數(shù),呂才人瞬間成為了對稱體。 “就是這樣!”張繼先激動道。 沈約、琴絲互望一眼,沉默下來。 這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這世上也沒有完全對稱的一個人。 一個人軀體的左右側,或多或少都是有點區(qū)別的。為什么?因為人體的內(nèi)部就不是對稱的,依托人體內(nèi)部產(chǎn)生的外部,不對稱是理所當然,對稱才是極不合理的存在。 呂才人那一刻卻是對稱的? 終其原因,是因為琴絲將呂才人做個鏡像! 所有人也都明白了張繼先的描述——就和一個人照鏡子般,和鏡子形成對稱影像般,當時的情況是,因為一面神識才能觀察到的鏡子,呂才人以那面鏡子為基準,形成了一個對稱體。 為什么會這樣? “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鏡子?”夜星沉皺眉道,“宮中的別人無法看到嗎?” 張繼先搖搖頭,“只有我能看到?;蛘哒f,只有我能感到。” “那都子俊呢?”琴絲問道,“他是否知道?” 張繼先猶豫下,“在那時候,都子俊似乎很興奮,說魔童就要降臨了。我不清楚他是否知道有那面鏡子?!?/br> 琴絲緩聲道,“你那時是懷疑他的?因此沒有告訴他那件事?!?/br> 張繼先默然片刻,點頭道:“是。”隨即又道,“我不再是那個八百年前一心除妖的道人,對世間的人心,開始有了清醒的認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者未見自知,明者不見得知人。 因為前者是對外的認知,后者是對內(nèi)的發(fā)現(xiàn),兩種認知不但不同,有時候甚至可說是截然相反的。 張繼先修行有成,但在八百年前,是局限于內(nèi)部認識,在經(jīng)歷過慘痛的教訓后,他才開始真正的觀察人心導致的區(qū)別。 “出現(xiàn)鏡子之后呢?”夜星沉追問一句。 張繼先回憶道,“伊始我以為自己入魔。嗯,入魔就會產(chǎn)生幻覺,但我隨即查到自己神明,一直如同郎朗晴空” 沈約點頭道,“我們相信你的判斷,同時相信你的清醒?!?/br> 張繼先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清醒,只因為他遇到的事情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聽沈約這么說,張繼先微吁一口氣,“我謹記天師道修行要法,保持身口意合一清明。就發(fā)現(xiàn)那鏡子伊始的時候,是偶然出現(xiàn),但在我的專注中,卻變得清晰起來,不但清晰,而且由照出呂才人的外表,到了更細微的內(nèi)在。我很快開始通過那鏡子看到呂才人的內(nèi)臟。” “秦皇鏡?”夜星沉失聲說了句,可隨即搖頭道,“不是秦皇鏡?!彼狼鼗淑R雖能照出人體的內(nèi)臟,但和張繼先說的也有不同。 張繼先隨即道:“然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詭的事情,呂才人懷的是雙胞胎,但那個雙胞胎卻分別在鏡子兩側?!?/br> 眾人不由看向兩個昏迷的孩童——賽月和初月。 張繼先皺眉又道,“鏡子兩側的呂才人是對稱的,可鏡子內(nèi)的兩個孩童卻是相反的?!?/br> 琴絲蹙眉道,“怎么個相反?” 她一時間無法明白那種情況,因為鏡像的世界本來看起來就是相反的,你舉起左手,但看鏡子中的人,舉的卻是右手! 第2220節(jié) 定勢 人的六根是有欺騙性的。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yè)隨身! 根據(jù)佛法而言,人死后是什么都帶不走的,只有業(yè)才會隨著靈識兜兜轉轉的進行六道輪回。 業(yè)類似一人的習氣痕跡,可看做無明之根。無明起,行、識隨,名色生,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根對內(nèi)外的觸,受,又產(chǎn)生世人對整個世界的愛、取、有等緣起,將愛取有三個動作不停的重復在生、老死這段線性生命過程中。 此為十二因緣。 “愛、取、有”終究一無所有,無法帶走,可因為愛取有三個行為帶來的業(yè)卻固定下來,隨同靈識進入下一次六道輪回。 業(yè)不同,六入有所區(qū)別。 業(yè)為無明根,有人因為業(yè)重,導致無明重、因此表現(xiàn)為癡,有人名色迷,貪婪屬性加強,若非遇機緣化解,就會下意識的將癡、貪屬性繼續(xù)加強,這就是加重了業(yè),直到降到下三道,轉為畜生、餓鬼、地獄之層次。 這種考核并非如考研考公般,考研考公有反復重來的機會、最少有上一次的經(jīng)驗,十二因緣產(chǎn)生的六道輪轉卻很殘酷,因為習氣難覺,反成桎梏,每一次輪轉都帶著上一次的枷鎖。 枷鎖多一層,突破扭轉就難上一層。 容易的時候你都無法扭轉局面,絕境重生的事情,如何能落到你的身上? 是以修行最強調(diào)的就是當下一刻——只有這一刻才是你可以控制的,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努力的去破解枷鎖,每去除一層枷鎖(問題),就消掉了一個業(yè),你在下一次輪轉中,才可能向上而行,直至脫離六道輪轉。 當然了,這種解決問題是建立在你自身清楚認知上,你若只是聽別人哄騙,說你前生制造了什么什么冤孽的,需要破財、放生來解決你的業(yè)障,那絕對是遇到了騙子。聽從這些所謂的解決而行動,只會增加你自身的癡迷,反倒更入惡道。 你將一群沒有野外存活能力的生靈放生,那非放生,而是殺生。 你破財只為消解你的罪業(yè),甚至挪用公款來消業(yè),更不過是癡迷墜入惡行,和消業(yè)無關。 酒rou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方法才是真正解業(yè)之法。 真正的消業(yè)是清醒審視自己的習氣,漸漸改變那些傷害他人、不利自身的舉動。 如何清醒?當然要靜行去塵。 因為無明影響了六根,因此六根是在業(yè)習氣的影響下對外界進行感知。 有情緒的判斷就偏離了公正,有習氣的感知自然會產(chǎn)生心性的背離。 在世人的下意識中,鏡子是還原一人全貌的東西,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實則不是! 因為你在面對鏡子舉起左手的時候,你若細心觀察,加上些許的邏輯分析,你就會發(fā)現(xiàn)鏡中人舉起的是右手! 那鏡子反應的是你的真實情況嗎?當然不是! 是你的邏輯認知出現(xiàn)的問題? 鏡子中事物若不真實,我們以它為參照物,如何能得到真實的認知?你的邏輯出了問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正確。 只憑這簡單的一個現(xiàn)象,你若真正細心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六根有著極強的欺騙性,六根讓你認為你通過它們獲取的一切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