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6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書呆子很苦惱、望春庭(重生)、重生后前夫每天來求娶、我養(yǎng)大了真千金和真少爺、將臺美人、反派的豪門親媽穿回來了、七零年代技術(shù)員美人、寒門學(xué)子的市井生活、我在豪門商戰(zhàn)文里靠沙雕躺贏、浪柳鳴蟬(重生 1V1 )
還真別說,要論玩心眼玩手段,著實沒多少人玩得過李林甫。 制衡辦法什么的,對他來說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嗎? 一番討論之下,算是把關(guān)于邊關(guān)節(jié)度使的安排敲定下來了。 三娘雖不至于對這些內(nèi)情了解得一清二楚,卻也知曉了朝廷這些年來的種種安排。 既然安祿山已死、太子安然無恙,一切與夢中已經(jīng)截然不同,她自然是放下心來全力應(yīng)試。 只要盡力爭取過了,便是不成功也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翌日一早,三娘便在家人的目送下踏入考場,迎接今年科舉最后一場試策。 策問這種東西其實很考驗閱歷和辯才,按照三娘的年紀(jì),這本來應(yīng)該是她的短板才對。但凡事都有例外,她就是那個最大的例外。 首先辯才這東西,三娘從小就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連李隆基這個皇帝都遭受過她的“十萬個為什么”攻擊。 所以這種主要考驗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主觀題,對三娘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其次是閱歷這玩意,她雖稱不上把全天下的書都看了個遍,可秘書省那些藏書確實都被她翻了個底朝天,書上有的人事道理她都讀過。 至于書上那些沒寫的,她也見識了不少。 主要是李白、杜甫他們的游歷經(jīng)驗給了她極大的啟發(fā)。 他們出游可謂是貫徹了“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都是先從家里薅一波出游路費(fèi),接著每到一個地方就奉行“哪里有朋友,哪里就有我的家”的原則,跑人家家里連吃帶喝還兼免費(fèi)住宿。 你看李白到嵩山找元丹丘玩耍,便是接連寫詩夸元丹丘牛逼,元丹丘待他情深義重,元丹丘讓他把嵩山北面的潁陽別業(yè)當(dāng)自己家。甭管元丹丘說的是不是客氣話,他反正是信了! 三娘與杜甫他們探討了幾回,徹底悟了。 只要你臉皮厚還嘴甜,暢游五湖四海都能擁有回家般的享受。 三娘不僅學(xué)會了,還積極付諸實踐。比如她說過要去虎牢關(guān)找王昌齡后來就真的去了,屁顛屁顛跟著王昌齡在汜縣玩耍了好些天,不僅見識了虎牢關(guān)這一著名戰(zhàn)略要地的別樣風(fēng)光,還了解了縣尉的具體工作內(nèi)容。 這次成功的“四海為家”實踐活動令三娘頗有成就感,每逢節(jié)假日便要找個親朋好友禍害——哦不,拜訪一下。 就像王維的弟弟王縉在洛陽一帶為官,她這個學(xué)生和小伙伴們?nèi)グ菰L師叔不過分吧? 反正這些年她把能扯的關(guān)系都扯了個遍,成功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個遍,雖不能像李白他們那樣花個十年八年的功夫到處遠(yuǎn)游,卻也達(dá)成了環(huán)長安洛陽周邊游的巨大成就。 要論眼界和見識,她還真不比許多常年閉門讀書的考生差。 眼前這些策問題對三娘來說簡直是閉起眼睛都能寫。 不過她還是認(rèn)認(rèn)真真把五道考題都抄了下來,并且按照前兩場的答題習(xí)慣先寫好草稿再謄抄到答卷上。 即使是這么謹(jǐn)慎小心,她還是比大半考生完成得快。 她照例等到有人交卷才不動聲色地混入“提前批”里面離場。 這次她沒有去吃考場準(zhǔn)備的廊下食了,因為她和蕭戡他們說好了考完第三場要聚一聚。 出考場時又碰上了呂諲,他這次也沒在考場里吃飯,不過他……打包了一個餅子揣出考場。 勤儉節(jié)約這事兒,當(dāng)真是刻進(jìn)了他骨子里。 瞧見三娘,呂諲還和她感慨說他妻子今天不許他吃飽再出來,說是一家人要一起好好慶祝他順利考完三場。他拗不過妻子,只能遺憾地揣個餅子離場。要是他留下來吃的話,可以吃三個! 三娘:? 都說越摳越富,就你這股子摳勁,你們家不富誰富。 正說著,三娘也瞧見了候在場外的朋友們。 令她意外的是不僅蕭戡和李俅兩個活躍分子來了,連李泌、李騰空兩個沉迷修道、偏愛清靜的家伙都來了。 三娘本就喜歡熱鬧,瞧見人來得這么齊自是高興不已。 她揮別自己的新朋友呂諲,開開心心地跑過去與她的老朋友們會合。 即使她這些年交的朋友多不勝數(shù)(主要是她碰上誰都想上去嘮兩句),心里最親近的還是這批幼年時期最先交上的好友。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預(yù)定好的酒樓準(zhǔn)備大搓一頓。 等遠(yuǎn)離了禮部南院,李俅才和三娘說道:“大哥也來了,不過他不好露面,所以在妙香樓那邊等著我們?!?/br> 妙香樓開在崇仁坊,崇仁、平康兩坊都挨著東市,大多都是酒樓酒肆等娛樂場所,達(dá)官貴人時常流連其中通宵達(dá)旦地宴飲。 崇仁坊相對來說還是干正經(jīng)營生的,頂多只是有人唱唱小曲兒,平康坊那邊則大多是些聲色場所。既然是朋友相聚,還有兩個女孩子在場,自然沒人會選平康坊。 三娘等人抵達(dá)妙香樓,果然見到了早早等在雅間中的李儼。 她們都是七八年的老朋友了,私底下沒那么多講究,很快便圍坐在一起邊閑聊邊等著酒菜上桌。 第71章 李儼已經(jīng)十六歲, 瞧著俊秀挺拔,憑著這長相確實能得李隆基的青眼。 李隆基此人極其以貌取人,張九齡病逝后旁人推薦卿相, 他都會問一句“可有張九齡那般風(fēng)采”。 充分詮釋了他那人在的時候猜來猜去、人不在了以后又分外惦念的帝王心思。 李俅向來多話,慶賀完三娘順利考完三場,就把話題轉(zhuǎn)到李儼的婚事上頭。 李唐家向來早婚早育, 只是早幾年他們年紀(jì)還小,去年又碰上寧王李憲去世,所以李儼的婚事也就耽擱下來了。今年忙完了改元事宜,禮部便騰出空來籌備皇孫的婚事。 李隆基給李儼定的是竇家女兒, 也就是他生母的娘家。當(dāng)初李隆基生母死得不明不白, 一大家子人都被流放到嶺南,還是他登基以后才追封了生母, 并把幾個舅舅扒拉回來。 竇家乃是關(guān)隴大族, 哪怕當(dāng)初遭逢大難,底蘊(yùn)還是擺在那里的。何況李隆基一直追念生母, 對竇家向來多有優(yōu)待。 李隆基命人安排李儼娶竇家女兒, 足見他對這個皇長孫有多滿意。 三娘聽了這樁婚事也覺不錯,竇家?guī)讉€小娘子她都見過,個個都長得很好看,屬于她在宴會上忍不住多看幾眼的存在,更別提她們有著竇家悉心培養(yǎng)出來的學(xué)識與眼界。 得知好朋友喜得良緣,三娘由衷為李儼高興, 倒了盞米酒向李儼祝賀。 得益于賀知章他們的培養(yǎng),她如今已能喝不少酒了。私底下也會邀蕭戡他們一起練酒量, 與其將來一不小心被人灌醉,倒不如來個先下手為強(qiáng)。只要她能把其他人統(tǒng)統(tǒng)灌倒, 酒桌上就沒有什么人能為難她了! 其他人也紛紛舉酒向李儼道喜。 一時間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李儼最初舉起杯時動作還有些緩滯,后來也跟著他們喝了個痛快。 到夕鼓響起,他們才各自散去,趕著回宮的趕著回宮,趕著回坊的趕著回坊,哪怕崇仁坊這邊入夜后依然燈火通明,他們也是不能隨便在外過夜的。 如今李儼兄弟倆都隨太子李瑛住在東宮,離崇仁坊倒是不遠(yuǎn)。 他們伴隨著一聲接一聲的夕鼓走回嘉福門外,李儼突然止步看向高高的宮門和往兩邊延伸開去的宮墻,有些安靜地站了好一會兒,似是喝醉了,又似是根本沒醉,連旁邊的李俅都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俅問:“哥你怎么不走了?一會東宮也要關(guān)門了?!?/br> 雖然他們已經(jīng)進(jìn)了外門,但東宮晚上也是要閉門的,他們總不能在嘉福門外露宿一宿吧! 李儼“嗯”地應(yīng)了一聲,邁步走進(jìn)嘉福門,沿著點著宮燈的小路往自己的住處走去,顯見是還保留著一絲清明。 李俅跟著他的兄長往前走,直至遇到岔道兄弟倆才終于分開。 等回到自己所住的院落,李俅沒有馬上回房,而是倚著廊柱仰頭看著天上慢慢顯現(xiàn)出來的月亮。 年少的時候遇到艷若驕陽、皎如明月的人,誰敢說自己沒有攬之入懷的心思。 只是那也只能暗自想想而已,一來他們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二來困入宮墻非她所愿。他們是看著她如何一點點努力生出羽翼來的,如何能去當(dāng)那折斷她翅膀的人? 他們十八叔在咸宜公主婚宴上對楊氏一見鐘情,苦苦央著武惠妃去讓李隆基同意讓他迎娶楊氏為王妃,結(jié)果如何呢?如今楊氏在道觀中不明不白地待著。 連備受寵愛的十八叔尚且如此,他們又有什么底氣認(rèn)為自己可以例外。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旁人可能不知曉他們那位祖父的本性,他們可是知道的,那是能“一日殺三子”的狠心人。 即使后來知道是錯殺了,他也沒有說過半句后悔。 這何止是伴君如伴虎。 若能自由自在地活著,那當(dāng)然是自由自在地活著最好。 李唐家這一攤子渾水,他們兄弟倆攪在里頭就夠了。 李俅看了好一會的月亮,回到房中倒頭就睡。 接下來小半個月,長安城都籠罩在考生們的期待與焦躁之中。 第三場考的是試策,五道策問題的答案字?jǐn)?shù)不少,而且還要綜合考慮個人名氣、家庭出身、舉薦人地位等等因素才敲定最終名單,所以真正的放榜日約莫要到三月初了。 考生們哪怕再急著等結(jié)果也無可奈何,只能數(shù)著所剩無幾的盤纏等候放榜日到來。 三娘身邊的幾個小丫鬟也很焦急,除了年紀(jì)較長、性格沉穩(wěn)的繞梁,幾個活潑的小丫頭每天都要輪流跑一趟曲江池,告訴三娘那邊的杏花開得怎么樣了。 要知道進(jìn)士及第后都要在曲江那邊慶賀高中,最有名的宴飲地點就是杏園,那邊植有杏花千株,每到二三月便開得燦若煙霞,正是最吸引游人前去游春的好時節(jié)。 進(jìn)士們也會趁此好時好景在那邊舉辦聞喜宴,趁著春和景明派出兩位探花使,遍游曲江園林采來最好的花枝供同年們戴花暢飲。可想而知那一日該是何等快意! 小丫鬟們經(jīng)過前面兩場的兩榜第一,對她們家娘子充滿信心,生怕放榜時杏花已經(jīng)謝盡了,不能叫她失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機(jī)會。 好在今年的杏花似乎開得晚一些,還有好些杏樹正含著花苞呢,一準(zhǔn)是想等放榜以后再開,特別懂事! 繞梁聽著小丫鬟們每日嘰嘰喳喳地匯報著曲江池那邊的花信,無奈地?fù)u著頭說道:“你們少跑幾趟,旁人要是知曉你們見天跑去看杏花,少不得要說我們娘子狂妄自大?!?/br> 繞梁從小跟著三娘一起習(xí)武,站在那兒比武師傅還有氣勢,小丫鬟們聽她發(fā)話以后登時鵪鶉似的不敢再吱聲。 三娘倒是很沉得住氣,只在考完當(dāng)天和蕭戡他們聚了一次,后頭便是每天出門遛遛彎、找賀知章他們下下棋,多余的事一點都不干,專心等著放榜日到來。 賀知章看過三娘帶出來的草稿,覺得她試策這一場問題不大,只是進(jìn)士科的錄取往往有諸多考量,所以他也沒法確定結(jié)果如何,只能陪三娘多下兩場棋打發(fā)一下漫長的等待期。 與此同時,禮部北院正進(jìn)行著一場關(guān)于進(jìn)士名單的討論。 禮部衙署分為南北兩院,北院是平時上衙干活的地方,南院則是主要作為貢舉場所來使用。 主考官韋陟老神在在地坐在那兒聽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等眾人爭論得面紅耳赤了,韋陟才慢條斯理地給眾人分析起這次貢舉三場考試的結(jié)果來。 “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不對的地方?” 韋陟悠然提問。 眾人都在討論該不該在改元這一年弄個女進(jìn)士出來,聽韋陟這么一發(fā)問都認(rèn)真看起擺在自己面前的三試名單。 說實話,上頭都是考生名字和籍貫,光靠這個他們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