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市重返年代 第18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邊關(guān)廚娘發(fā)家記(美食)、七十年代甜媳婦兒、電競第一綠茶指南[電競]、團寵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際農(nóng)場、從無限游戲回來后、我從冥府退休后進了無限游戲、春動蓮房、嫁鶯嬌、俯聽聞驚風
十幾分鐘后,散了會。 蘇國安一看這門開了,立馬跟離了弦的箭似的,嗖一下子就沖上去了。 “謝書記,可等到您了,您上午有安排不?能跟我去一趟紅星大隊不?” 一旁的蘇向成直接傻眼,他可是親兒子,可是人家一進來,壓根兒就把他當空氣了。 謝文則是隱約猜到了什么:“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情讓我看?” 果然,蘇國安嘿嘿笑了兩聲:“您果然是有先見之明!的確是好事兒,大好事呢!不過這得您親自去看看才做數(shù)呢?!?/br> 謝文點點頭,又叫上了公社的會計和蘇向成,再叫上了一名干事,一起去紅星大隊。 謝文還是知道這個蘇國安的性子的,除非是類似于種植蘑菇這樣的大好事,要不然,他不會這么激動,而且還這么急迫。 等謝文帶著人看了好幾圈的木耳之后,仍然有些難以置信。 “蘇小軟同志,這真是你自己弄出來的?” 蘇小軟大大方方地點頭道:“是呀,我之前瞎鼓搗,覺得既然蘑菇能人工種植,那這木耳肯定也是可以的。而且,這法子也不能說完全就是我琢磨出來的,我還是走訪了很多老人家,知道了這木耳的一些生長特性之后,才弄出來的。” 第262章 現(xiàn)在不能種植 蘇小軟把自己從一些老山民那里打聽到的關(guān)于木耳和菌子的事情說了,謝文等一干人聽了也是紛紛驚嘆不已。 畢竟,誰能想到人家隨口說的話,這小丫頭竟然就能記得這么認真呢? 當然,要不是蘇小軟認真,這種黑木耳只怕也是種不出來的。 “謝書記,您看看這兩種干木耳?!?/br> 蘇小軟拿出來兩種,分別讓謝書記看。 謝文看了看顏色之后,又下手摸了摸,在手里頭掂了掂。 “這種好像是份量稍重一些?” 謝文自己說的也不是很肯定,畢竟,他對這些東西,還真地是一竅不通。 蘇小軟心情極好的解釋道:“嗯,您說的沒錯。這種就是黑木耳了,這比其它的木耳更厚,口感更佳,哦,我還聽一些老山民說,這種黑木耳吃了對身體特別好,尤其是一些貧血的人吃這個特別補?!?/br> 謝文點點頭,他雖然不懂這些事,可是吃木耳能補身子的事情,他還是聽長輩們提過的。 “不錯,這木耳要多久才能收?二三十天?” 蘇小軟搖頭道:“這可不行!如果是咱們?nèi)斯しN植的話,大概的周期也要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三十天呢,這個要看具體的cao作了?!?/br> “你屋里的這些種了多久?” 蘇小軟翻了翻手里的小冊子:“我這些培育了一百一十天,采耳期大概在一個月左右。不過謝書記,這個木耳咱們現(xiàn)在是不能人工種植的?!?/br> 蘇國安一聽就急了。 這都培育好了,咋還說不能種呢? “軟寶呀,你這是啥意思?你屋里這不是都長得好好的?” 蘇小軟不緊不慢道:“堂伯,現(xiàn)在天已經(jīng)開始冷了,很快就要上凍了,這個時候并不是木耳的生長期。不過咱們現(xiàn)在可以先做種植木耳的準備工作,比如說選址、砍伐木頭以及準備料袋等等。” 謝文看了一眼旁邊的會計,這位也是土生土長的鄉(xiāng)下人。 “謝書記,小蘇同志說地沒錯,現(xiàn)在的確不是木耳的生長期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木耳冬天是收不了的。” 跟在后頭的一位村里的老者也點頭道:“黑木耳采收分春、夏、秋季三個階段。從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從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這個,還是以前我們在山里謀生的時候才積累到的經(jīng)驗呢?!?/br> 聽到這些老人們?nèi)绱苏f,謝文和蘇國安相視一眼,覺得的確是可以先做一些準備工作了。 “伐木準備要根據(jù)樹木大小和含水量的不同靈活掌握砍伐時間。咱們這里樹木砍伐宜選在大雪至冬至期間,此時樹木處于休眠期,樹中貯藏的養(yǎng)分較多,樹皮與木質(zhì)部結(jié)合較牢固?!?/br> 謝文到底還是有文化底子在的,所以他沒有急著來做什么決定,而是先從省城找來了幾位老師和同學幫忙給提些意見。 經(jīng)過幾天的忙碌之后,謝文也收集到了不少的資料,然后再寫了相關(guān)報告,然后去縣城向生產(chǎn)部部長做匯報。 這么大的事情,還是要經(jīng)過主管農(nóng)林生產(chǎn)的耿浩然來做決定的。 謝文也可以自己來張羅,可問題是,他初來乍到的,不能一下子就把生產(chǎn)部部長耿浩然給拋到一旁。 再說了,這樣的政績出來了,地址在他們公社,他這一份兒功勞無論如何都是跑不了的,沒必要太小心眼兒了。 耿浩然認真地看完了他寫的報告,又問了一些關(guān)于木耳的技術(shù)知識。 “我還特意請了省城的幾位專家看過的,他們分析蘇小軟同志做出來的料袋各方面配比都是最佳的,而且用椴木來培植黑木耳,也是可行的。我想著如果我們要大力培植的話,從省城也借調(diào)兩名技術(shù)人員過來,您覺得呢?” 耿浩然覺得沒問題。 畢竟這是一條可以讓大家都能吃飽飯的路子,而且木耳這東西,又容易保存,可以運到全國各地去。 先不說這木耳的營養(yǎng)價值,只說對于農(nóng)民們來說,有了這個,以后就能換成錢或者是糧,這都是能讓人熱血沸騰的事。 “可以,技術(shù)方面,我覺得咱們也不能虧待了蘇小軟同志,畢竟這是她琢磨出來的,只是她現(xiàn)在年紀小,又上著學,你們也看看到底用什么方法能不讓小姑娘吃虧。” “是,領(lǐng)導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研究的?!?/br> “提到技術(shù)方面的事,我記得紅星大隊里有一位姓牛的老同志,他以前好像是種過藥材,你們也可以找他請教請教。雖然是被送來接受再教育的,可是能為咱們農(nóng)村出把子力氣,那才是他們來到農(nóng)村的價值?!?/br> “您說的是,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耿浩然嘆口氣道:“今年咱們以及周圍的幾個縣都因為蝗蟲的事情受到了影響,咱們這里算是受到影響最小的??墒羌幢闳绱?,也會讓一些百姓心頭發(fā)慌。這個黑木耳的事情,咱們可以多下些功夫。另外,我聽說蘇小軟弄出來的幾種蘑菇是可以做成干蘑的?” “是,之前我們試著往省城送了一批過去,反響很好。而且我們公社最近又在為民大隊也建了蘑菇屋,想著能加大蘑菇的生產(chǎn)量,然后也可以供應給周圍的其它省市。” 耿浩然心情大好。 “好!好呀!小謝,你雖然年輕,但是在這方面的干勁兒還是很足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帶領(lǐng)公社的社員們一起蒸蒸日上的。” 謝文謙虛道:“您快別這么說,我對于種地方面沒有什么研究,這還是多虧了蘇小軟同志以及紅星大隊不藏私的高貴品格呢?!?/br> 耿浩然覺得這話沒毛病。 如果人家不聲不響地自己做,估計這會兒也早已經(jīng)賺得盆滿缽滿了。 可是蘇家沒有藏私,有了新的技術(shù)之后,第一時間就上報了,而且還讓他們看到了真實的cao作成果。 這才是真正的好同志呀! “那蘇家有沒有提一些條件?” 謝文猶豫了一下道:“蘇小軟同志說,如果可以的話,想讓她父親也負責技術(shù)方面的工作。另外,就是明年她二哥畢業(yè),蘇小軟的意思是想讓蘇向南同志去學學開車?!?/br> 第263章 批準了 耿浩然,也就是生產(chǎn)部部長想了想,問道:“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 “也沒有特別堅持,蘇小軟也只是順口一說,而且她二哥明年才畢業(yè)呢。不過我聽著她的意思,好像是打算先請幾天假,把這個技術(shù)先教給她爹娘和幾個親戚,我覺得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兒?!?/br> 耿浩然倒是沒有覺得過分。 畢竟人家自己鼓搗出來的技術(shù),教給自己的親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蘇建業(yè)現(xiàn)在主要就是負責蘑菇屋?” “是,為民大隊那邊的技術(shù)支持也結(jié)束了,發(fā)展得不錯,蘇建業(yè)現(xiàn)在的工作還是比較輕閑的。我問過蘇國安了,他的意思是讓這木耳種植還得有人在山上守著,估計得安排人輪班。” 耿浩然還注意到了安全問題。 “山上有猛獸嗎?我記得有一年紅星大隊可是還有狼群下山了。” “哦,這個問題我們也討論過了,要在距離木耳種植基地往上大概二十米的位置弄上圍欄,他們借用一些老山民的法子,會弄出一些荊棘類的植物,這樣既能防野獸,還能防賊?!?/br> “只是這樣?” 謝文愣了一下后又道:“蘇建業(yè)說可以在圍欄外圍再布置一圈陷阱,不過這些都還沒有仔細地商量過。” 耿浩然點點頭:“嗯,生產(chǎn)重要,可是人命更重要。咱們主要還是要先保證社員們的安全。另外,陷阱的話,還是要注意通報給社員們,不要誤傷了老鄉(xiāng)。” “是,您放心,我們一定都計劃周全。” 接下來,關(guān)于建造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公社這邊怕其它大隊有意見,也提前就給大家伙喂了定心丸,只說紅星大隊先一步進行嘗試,具體這木耳的產(chǎn)量如何,大家現(xiàn)在還沒有準確的數(shù)據(jù),所以一切都得看最后的結(jié)果。 天氣冷了,地里也沒有多少農(nóng)活,整個大隊的漢子們都行動了起來。 有負責弄圍欄的,有負責伐木的,還有負責從山下往山上運東西的。 別的大隊這會兒基本上都已經(jīng)歇了,沒活干了,可是紅星大隊的記分員卻是比以前還要忙碌。 “大家小心一點兒呀!伐木及搬運過程中要防止損傷樹皮,原木運到栽培場地后鋸成長一米一左右的段,盡量做到齊整啊?!?/br> 蘇小軟沒上來,因為現(xiàn)在在山上干活的都是漢子,蘇建業(yè)怕閨女受委屈,自己上來了。 蘇向兵在幾天前清理出來的場地里干著活,主要就是負責在鋸好的木頭的兩頭斷面刷上石灰水,然后根據(jù)直徑大小分開架成“井”字型,待兩頭斷面出現(xiàn)明顯細裂紋時即可接種。 別的大隊的社員們羨慕不羨慕他們,他們不知道。 可是紅星大隊的社員們是高興的,往年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活了,自然也就掙不到工分,不可能再多分到糧食和錢了。 可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工分越多,他們越有盼頭呀。 整個木耳培植基地,從最初的清理場地一直到完全落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個月。 現(xiàn)在因為天氣冷,所以沒有辦法培植木耳,但是仍然讓大家伙的心里頭都期待不已。 木耳可是好東西呢。 以前也就是山里下了雨的時候,能采到好些個,沒想到還能自己種。 那不是以后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了? 今年蘇建國又不能回來了,不過照樣還是寄了兩個大包裹回來。 蘇小軟不用猜就知道,其中一個包裹里頭一定全都是衣服。 因為明年開春后就要開始培植木耳了,所以這段時間,蘇小軟就建議大隊部可以多向大家宣傳一下吃木耳的好處,以及什么樣的木耳不能吃,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免得到時候再出現(xiàn)了中毒的情況。 其實他們這里的人都是吃過木耳的,也知道如果木耳泡水隔夜后會中毒,不過,總有些小年輕,或者是知青不懂這個的,多宣傳一下,總歸是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