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市重返年代 第17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邊關(guān)廚娘發(fā)家記(美食)、七十年代甜媳婦兒、電競第一綠茶指南[電競]、團寵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際農(nóng)場、從無限游戲回來后、我從冥府退休后進了無限游戲、春動蓮房、嫁鶯嬌、俯聽聞驚風(fēng)
可是眼下這種情況,不管是蘑菇屋還是養(yǎng)殖場,都只能是國家的,或者是集體的。 總不能某一家自己躲起來偷偷發(fā)財吧? 這要是被發(fā)現(xiàn)了,那可是要被教育的。 蘇國安有想擴大這蘑菇屋的種植,并且想著再選一個大隊一起合作,可是眼下這合作的對象,卻是不太好決定。 按說這種植蘑菇的技術(shù)是蘇小軟最先弄出來的,包括上個月剛培植出來的新蘑菇,那也是蘇小軟主動把技術(shù)公開出來的。 而蘇小軟的娘和嫂子都是為民大隊的,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這為民大隊就是他們首選的合作對象。 可問題是,除了為民大隊,還有其它的大隊也都跑過來找他想合作呢,他一時間就沒了主意。 比如說紅旗大隊吧,人家那個大隊里可是出了一位干部呢,如今在縣里工作,也不好得罪。 再比如說東方大隊,那個大隊長跟蘇國安又是打小一起混出來的兄弟,這都是面子情,他也不能不聞不問呀。 如此,蘇國安才覺得為難了。 “堂伯請示過謝書記了沒有呀?” 蘇國安嘆了口氣:“我找了謝書記兩次,一次是他去縣里開會了,我沒見到人。第二次倒是見到了,可是謝書記說這種事情我們紅星大隊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沒必要非得讓公社來定。而且我聽著謝書記的意思,如果公社再摻和進來,恐怕只會更麻煩?!?/br> 蘇向東聽懂了。 公社里的人際關(guān)系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堂伯,咱們可以這樣,眼下就先和為民大隊合適,再建一處蘑菇屋,對外呢,您就把咱們明年要建蘑菇加工廠的事情說出來,只說是要等到蘑菇屋有一定規(guī)模了,這個蘑菇加工廠才能開得起來,否則,這廠子開起來三天兩頭的停工,還有啥意思?” 蘇國安一想,這法子好呀! 而且原本謝書記也是支持他們明年辦蘑菇加工廠的,他們紅星大隊也的確是有著這個計劃的。 “只是有一樣,咱們不管跟哪個大隊合作,這種植蘑菇的技術(shù),咱們都得牢牢地抓在手里?!?/br> 蘇國安聽出來一些門道:“具體說說?” “這各種的菌包配比,咱們只能讓自己人掌握,如果說跟為民大隊合作,那就讓他們出錢來買咱們的菌菇包,再或者,讓他們用蘑菇來換。總之,這菌菇包的制作,還得是在咱們紅星大隊,而且也得是核心人員才知道的?!?/br> 蘇國安一下子就明白了,再看蘇向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你這個說法有點兒意思。我明白了,咱們這等于就是只做蘑菇菌包,都能讓咱們大隊有不少的進項了?” “沒錯!到時候,咱們先把自己做菌菇包的人手培養(yǎng)起來,然后才可以讓其它的大隊也加入到一起富裕的道路上來?!?/br> “哈哈!不錯!不愧是跟在了耿部長身邊的得力助手呀,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現(xiàn)在天氣還不算是太冷,這地也沒有上凍呢,所以為民大隊這邊一聽說得了準(zhǔn)信兒,那些漢子們個個都干勁兒十足! 誰不知道紅星大隊八月十五分糧分錢的事兒呀! 聽說到了年底下能分到的錢還更多呢。 如今他們?yōu)槊翊箨犚材苌w蘑菇屋了,而且人家說了,可以蓋地更大一些,房子只要是蓋起來了,立馬就能用,這蘑菇包也好照顧,只是需要天天灑上幾遍水就成,有個十來天就能長出來,這可都是錢呀! 為民大隊的大隊長也姓趙,這事兒能談成,趙隊長還是覺得應(yīng)該感謝人家趙紅梅的爹娘的。 要不是因為兩邊兒是親家,而且這技術(shù)又是趙紅梅的閨女給鼓搗出來的,紅星大隊哪能輕易地就選了他們大隊合作? 趙大隊長想的也簡單,人家愿意給他們這個面子,他們也得好好配合。 只要是能讓大隊的社員們都吃飽穿暖,其它的都不是事兒! 為民大隊的蘑菇屋不過幾天的功夫就都建好了。 莊稼漢子們別的沒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氣。 而另一邊,紅星大隊一直趕工做出來的菌菇包,也總算是差不多了。 蘇國安跟趙大隊長都商量好了,年前,他們用的菌菇包就都由紅星大隊提供,而為民大隊則是負(fù)責(zé)回饋一定數(shù)量的菌菇,至于余下來的,則是為民大隊的利潤。 為民大隊剛開始種蘑菇,還是蘇建業(yè)帶人過去教了兩天,又囑咐了他們一定要注意濕度,溫度方面的要求不高,可是一定不能忘了灑水。 終于,等到了十一月底的時候,為民大隊收獲了第一批的蘑菇。 除了平菇之外,還有香菇和白玉菇,這些都是緊俏貨。 紅星大隊的人先過來把自己的酬勞那一部分收走,之后余下的,便開始結(jié)算。 紅星大隊的會計還是很給力的,畢竟這第一批的蘑菇量也不是很大,很容易算清楚。 “老趙呀,你們大隊自己也商量一下,這后續(xù)的蘑菇是由我們紅星大隊一起賣,還是你們自己找銷路。如果是我們紅星大隊一起往上送的話,那咱們就得簽協(xié)議。如果是你們自己往收購站送,那也是可以的。我們都沒有意見?!?/br> 蘇國安這話說得敞亮,可是趙大隊長腦子也精明著呢。 他可是知道紅星大隊在外頭的人脈有多廣,之前的那些手工編織品,就是他們想法子給弄了高價送到省城去的。 別小看這幾批手工編織品,為民大隊也跟著沾了不少光呢。 所以趙大隊長已經(jīng)想清楚了,他自己的能力有限,眼下有紅星大隊這條大腿在,他必須得抱緊了,可不能撒手。 “老哥這是哪里話呀!你們愿意帶契我們大隊,那是我們的大恩人呢,我們雖然是粗人,可是感恩這個詞還是知道的。這樣,以后就全都給你們紅星大隊,我們?yōu)槊翊箨牼椭还芊N,你看咋樣?” 蘇國安當(dāng)然是很高興的。 蘑菇的量越大,他這邊跟收購站談價錢的酬碼就越高呢。 畢竟,能這么大量供應(yīng)蘑菇的,目前就只有他們紅星大隊了。 第261章 這是你自己弄出來的? 省城的收購站每過一個星期就會派一輛車過來收這里的蘑菇。 蘇小軟又給蘇國安出了主意,讓他們把蘑菇分成了兩種,一種就是新鮮的,比如說平菇和白玉菇這種。 還有一種就是干蘑菇,比如說香菇、茶樹菇等等,這樣的蘑菇更容易保存,而且就算是省城的國營商店一時間賣不了也不不怕什么。 另外,蘇小軟又弄出來了可以培植木耳的技術(shù)。 木耳在他們鄉(xiāng)下還是比較常見的。 這東西寄生于陰濕、腐朽的樹干上,生長于櫟、楊、榕、槐等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勃勃生機的銀杏樹上也可生長。 而蘇小軟則是根據(jù)木耳的生長特性,再加上了自己超市里有那個木耳的培植包,再想辦法一點一點分析出來的配比。 人工培植木耳,則是可以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為基體,潮濕地帶生長比較多。 椴木是椴樹加工后的材料。 椴樹在山里是很常見的,具有油脂,耐磨、耐腐蝕,不易開裂,木紋細(xì),易加工,韌性強等特點,蘇小軟隱約記得,椴木應(yīng)該是十多年后,會廣泛應(yīng)用于細(xì)木工板、木制工藝品,樂器,家具等等。 現(xiàn)在嘛,還是差了些。 黑木耳在山里還是比較多見的,而且其口感細(xì)膩清脆,滑嫩可口,味道鮮美,蘇小軟記得好像是還有一串的美譽,不過她現(xiàn)在都記不太清楚了。 當(dāng)然,重點也不是這個,而是可以大量的培植木耳了。 木耳則是一定要往外走干貨的,這樣的話,那他們的銷路就更為寬廣了,而且基本上是沒有保質(zhì)期這一說法的。 木耳只要保存得當(dāng),什么時候想吃什么時候泡發(fā)就可以了。 蘇小軟記得上輩子就有地方專門以椴木栽培方式生產(chǎn)的黑木耳,這種黑木耳風(fēng)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比一般的木耳賣得要貴,而且還深受歡迎。 不過,這種黑木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培植出來的。 首先,就是栽培場地和椴木的選擇,這是關(guān)鍵。 場地選擇一般選擇在海拔三百米往上的山區(qū),但是又不能太高了,場地要求開闊、避風(fēng)向陽,水源充足,便于人工噴水管理,排水良好但又不受洪澇的田塊、山腳地和緩坡地帶。 光是場地,就比較讓人頭疼了。 山上有水源的地方不是沒有,可問題是這山是國家的,可不像十幾年后是可以讓老百姓承包的。 所以,這個場地使用上,不僅要得到上頭的支持,還得讓其它的幾個大隊也沒有意見。 畢竟大家都是靠山吃飯呢,你憑啥就把這好地方給占了? 另外,就是對椴木的要求了。 適宜栽培黑木耳的樹種很多,理想樹種如楓香樹、樺木、山核桃樹、榿木、楊樹類等,可是具體產(chǎn)出的木耳到底品質(zhì)是否相同,那就得實際種了才能知道了。 沒有實際的cao作和結(jié)果,蘇小軟也不敢夸下???。 而關(guān)于伐木這方面,那至少也得是公社的謝書記批準(zhǔn)才行。 弄不好,這事兒還得讓生產(chǎn)部部長點頭。 思來想去,蘇小軟還是事先在自己的一樓辦公室那里弄了一截鍛木,那里面的東西生長特別快,這成熟周期也會大大縮短。 蘇小軟看著黑木耳和用料袋培植出來的木耳個頭都差不多了,便弄出來放到了老屋那邊,然后把蘇國安找過來瞧了瞧。 蘇國安這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蘇小軟簡直就是他們紅星大隊的福寶呀! “軟寶呀,這料袋是你弄的?” “嗯,我自己瞎琢磨的。就是想著既然這蘑菇咱們可以自己種,為啥木耳就不行呢?” 蘇國安樂得這臉上的褶子都抖了抖。 “好呀!軟寶真是好樣的!你這些東西先放著啊,別收,千萬不能收!我這就去公社找謝書記。你一定得等我回來再看啊?!?/br> 蘇國安邊說邊往外跑,人都出了院門了,還囑咐蘇建業(yè)千萬不能動那些耳子。 蘇小軟看他這火急火燎的樣子,也只是微微搖頭。 蘇奶奶笑瞇瞇地坐在了屋里的炕上,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誰還會只盯著他們蘇家一家? 蘇奶奶現(xiàn)在明白了乖孫女一直瞎鼓搗的初衷了,只有全大隊的人都能吃上rou了,那他們蘇家才不會顯得格格不入了。 謝文正在開會,蘇國安只能在外頭等著,他這是又急又興奮,人也坐不住,在院子里不停地轉(zhuǎn)著圈。 屋里開會的謝文自然也看見他了,然后歪頭問身邊正在做記錄的蘇向成。 “這是來找你的?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蘇向成心里咯噔一下子,然后快速地往窗外望了一眼,心里也沒譜了。 “應(yīng)該不是吧,我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家里一切都還好好的?!?/br> 謝文點點頭,也不準(zhǔn)備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