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dāng)場拜師 第40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zhǔn)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xué)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面塑?就是用面做壽桃的那種?” “既然是面塑就用面來做?。繛槭裁匆梅??” “哈哈!看到有人說逸哥,藝菲著急了?!?/br> “材料不同,那還是一回事嗎?” “翻糖不好吃,還不如用面來做,不過確實可塑性比較強(qiáng)?!?/br> “我家這邊過寒食的時候,就會做寒燕兒,那也是面塑吧?” 看著直播間的彈幕,劉藝菲一眼就從彈幕里發(fā)現(xiàn)了那條調(diào)侃她著急的彈幕,忍不住看了眼李逸。 見她有些不好意思,李逸掃了眼彈幕,就笑著接過了話頭,解釋:“這種翻糖的確是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一個澳洲人發(fā)明的,叫糖皮,sugar paste。 后來被鷹國引進(jìn)后,成為了皇室專屬,所以火了起來。 但用糖和面做成糖面塑形的方式,咱們在上千年前就已經(jīng)在用了。 南宋的《東京夢華錄》里就對捏面人有記載,描述捏面人的小販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靨兒。 而民間傳說里,面塑的起源甚至能追溯到三國時期,出自孔明之手。 我用的這種翻糖,其實嚴(yán)格來說,應(yīng)該算是糖面。 西式的翻糖,是用打發(fā)的蛋白和糖粉,加羥乙基纖維素,也就是泰勒粉來當(dāng)增稠劑,制作出來的。 但我做的這塊翻糖,是用炒熟的淀粉當(dāng)增稠劑的。 所以,你們說這塊東西,到底該算西式翻糖,還是中式糖面呢?” 李逸說著,一邊拍了下翻糖,笑道:“咱們從來不干那種把別人家的文化拿來,據(jù)為己有的缺德事兒。 既然借鑒了翻糖的做法,那我就叫它翻糖好了。 不過就算是翻糖,我做的也不會比任何人差?!?/br> 觀眾聞言,紛紛發(fā)著彈幕贊嘆。 “說得好!咱們不是偷國,從來不干偷別人家文化的事兒!” “哈哈!逸哥好罵!” “牛嗶!就算做翻糖,也比任何人都強(qiáng)!這就是我逸哥的自信!” “那這么看的話,這塊應(yīng)該叫糖面??!為什么要叫翻糖?是咱們的就是咱們的,沒必要顧忌外人怎么說???”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加了打發(fā)蛋白吧?這樣的確不能算糖面了,不過也沒事,逸哥的手藝,怕過誰?” 見李逸解決了質(zhì)疑,劉藝菲也松了口氣。 這時候,她才好奇問:“你剛才說的那個什么素,增稠劑,做翻糖必須要用嗎?” “對?!?/br> 李逸一邊揉著翻糖面,一邊解釋:“翻糖之所以可塑性好,就是因為加了這種增稠劑,它會讓翻糖更有延展性,也更容易定型。 不過這個是從天然的植物原材料里提取的,是可食用的添加劑,不用太擔(dān)心的。 只是我做面塑,更喜歡面的手感,所以就把面和翻糖搭配起來了。” 說話間,李逸已經(jīng)將幾塊翻糖面都揉搓成了需要的形狀,然后就開始動手制作了起來。 他提前烘烤了一批人型干面骨架。 這些干面骨架沒有發(fā)酵,純粹是死面,又被烤得干硬。 在制作骨架的時候,李逸也參考了人體結(jié)構(gòu),做出了許多不同的造型。 有舉起一只手的,有走路的,還有坐著的。 他在捏翻糖的時候,也根據(jù)骨架動作,給翻糖人偶捏出了不同的造型來。 看著李逸雙手十指靈巧翻動,而面偶也一點點從粗糙變得精細(xì),很快就出現(xiàn)了人形。 當(dāng)人形具現(xiàn)后,李逸就拿著纖細(xì)的抹刀,開始處理起了人偶的面部。 抹刀只有牙簽粗細(xì),頂端扁平彎曲,看上去像是一柄微型的雕刻刀。 在他的處理下,很快,人偶的面部就出現(xiàn)了具體的形狀。 眉眼,鼻子,嘴巴,清晰無比。 “哇……” 劉藝菲在一旁看著,忍不住輕聲驚嘆。 李逸只是跟她說過這人偶怎么做,但卻沒告訴她居然會這么精致。 蔡師傅也在一旁拍攝著特寫。 直播間觀眾看著李逸手下精致的人偶,也都在驚嘆連連。 “好精致??!這和我知道的面塑怎么不太一樣?” “好強(qiáng)!逸哥還會這一手?” “這應(yīng)該屬于雕塑的范疇了吧?怪不得叫面塑呢!這是用面雕塑!” “誒?這個人偶的臉型看上去好熟悉??!” “這不是藝菲嗎?” 有觀眾認(rèn)出了李逸手中人偶的面型,那分明就是劉藝菲的眉眼! 很快,李逸就已經(jīng)雕好了人偶的面容。 這時候,人偶已經(jīng)可以看出和劉藝菲有三分相似了。 但它通體都是白色,沒有顏色的區(qū)分,而且還是罐頭,看上去和真人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 制作頭發(fā)的翻糖面李逸已經(jīng)做好了,切成了小條,壓成了片狀。 將黑色翻糖條沾在了人偶頭部,用抹刀抹出了頭發(fā)的形狀后,人偶瞬間就生動了很多。 有觀眾在彈幕中驚呼。 “這不是小龍女的造型嗎?” 很快,就有更多的觀眾認(rèn)出了這頭長發(fā)的發(fā)型,正是劉藝菲之前演的小龍女。 劉藝菲自己也認(rèn)了出來,笑著看了眼李逸,在一旁好奇打量著。 做好頭發(fā)后,李逸就拿出了個小刷子,他要給人偶上妝了。 之前制作的胭脂還有一些底子,他用小刷子蘸著胭脂,給人偶上著顏色。 先是皮膚,再是嘴唇,臉頰。 最后是眼睛。 國畫之中,畫活物像時,眼睛往往都是最后畫的。 因為古人認(rèn)為眼睛是人的神韻所在,要在最后畫,才能點睛傳神。 成語畫龍點睛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dāng)李逸給小龍女人偶像畫上了眼睛之后。 整個人偶仿佛一下就有了神韻,像是活過來了一般。 “哇!” 看到成型的人偶頭部,就連劉藝菲都忍不住贊嘆了起來:“這個好像我啊!” 第460章 角色人偶 “臥槽!這個太牛了!真的像??!” “怎么做到這么像的?” 直播間里,無數(shù)觀眾也在驚嘆。 李逸做的是q版的人偶,但即便如此,人偶的面容和劉藝菲也極為的相似。 觀眾有時候要比演員更熟悉自己的角色,因為都是帶著濾鏡的。 所以,當(dāng)直播間里無數(shù)觀眾都在驚嘆人偶的精致和栩栩如生時,就可以知道,李逸的手藝,到底有多精湛了。 但這只是個頭部而已,很快,李逸就將身子也做了出來,還做出了一身白色的紗裙,以及兩條白練絲帶。 那是劉藝菲飾演的小龍女在劇里的武器。 當(dāng)全身造型都做出來之后,直播間觀眾已經(jīng)徹底被驚艷了。 “太帥了!小龍女??!” “姑姑!我是過兒??!” “逸哥請收下我的膝蓋!” “這是怎么做到的?” “天啊啊啊啊真的好厲害!” “連手都能捏劍訣?太精致了!” “這個我想要!多少錢我都買!” 一時間,直播間里的觀眾都被這個精致玩偶刺激得瘋狂了起來,彈幕洶涌。 “好好看??!” 劉藝菲也在眼巴巴的看著人偶。 李逸從她的眼神中就知道,她也想要這個人偶。 “這個是給觀眾的?!?/br> 李逸開口安撫:“你要是想要,回頭我再給你做一個?!?/br>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