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23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劉藝菲平時不怎么喝酒,節(jié)目組一起吃飯的時候,偶爾會喝一些紅酒,但喝一點就上臉。 聽到趙金麥的調(diào)侃,劉藝菲沒在意,給自己又盛了一碗后,就小口小口的喝著,一邊笑道:“要是酒都這么好喝就好了?!?/br> “是呀!” 趙金麥很贊同:“我就很討厭喝酒,白酒那么辣,啤酒又苦,想不通有什么好喝的。 要是所有的酒都像這種酒一樣好喝,我天天喝都愿意!” 將碗中的酒喝完,李逸把碗放到一旁,才笑道:“這種甜米酒本來就比較適合咱們國人的口味,在古代,這種甜米酒叫醴,就是甘之如醴的那個醴。 在古代,醴的意思是酒一宿孰也,就是釀造了一晚上而成的酒。 這種酒的釀造時間短,所以葡萄糖含量就比較高,酒精度數(shù)就比較低,喝起來口感更好,比較適合女孩子口味?!?/br> “哈哈!那逸哥你多釀一點吧!以后我就喝這種酒好了?!?/br> 趙金麥將碗中的酒水喝完,又去舀了一碗,笑道:“以后聚會喝這種酒,我一點壓力都沒有。” “你可別小看這種甜酒,它雖然度數(shù)不高,但喝多了后勁可是很大的?!?/br> 李逸指著碗中的酒水,解釋:“這一罐還不算完全釀好,完全釀好以后的米酒是和蜂蜜一樣的淡黃色,要是陳夠了時間,就會變成暗紅色,味道甘甜,但不知不覺間就上頭了?!?/br> 第265章 蒸酒 看著鏡頭前的幾人一碗接著一碗的喝著桃花釀,直播間觀眾議論紛紛。 “逸哥還有什么不會的嗎?” “做點米酒也還好吧?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會做?!?/br> “自釀酒可不興喝??!” “看著針不戳,要是能嘗嘗就好了?!?/br> “有沒有客家人說說,客家米酒真的這么好喝嗎?要是真好喝,我可下單了?!?/br> “我就是客家人!土米酒真是從小喝到大,從來都喝不膩,而且對身體也很有好處。 不過我們喝的都是自家釀的土米酒,外面賣的米酒,我們也很少買,不過你可以試試孝感的生龍米酒,它生產(chǎn)的都是接近于飲料口感的米酒,哪怕是不喝酒的人都能接受?!?/br> 劉藝菲也能看到直播間的彈幕,見有人提到生龍米酒,也跟著點頭說道:“生龍米酒真的很好喝,我也喝過它家的一口米釀,甜甜的,很開胃的。” 聽到她的話,趙金麥看了她一眼,忽然指著她問:“藝菲姐,你的臉怎么這么紅?” 劉藝菲正喝著米酒,聞言一愣:“有么?” “有啊!你是不是喝醉了?好像是上臉了。” 趙金麥拿出手機,打開相機當鏡子,給她照了下。 劉藝菲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發(fā)現(xiàn)臉頰果然有些緋紅,就像是喝多了酒一樣。 “誒?我也沒喝多少?。俊?/br> 她有些疑惑。 “你喝幾碗了?”李逸問她。 “這是第三碗?!?/br> 劉藝菲拿起手中的碗示意。 李逸看去,碗中已經(jīng)只剩下一個碗底了。 “你喝太快了,別喝了?!?/br> 李逸拿過了她的碗,解釋:“三碗已經(jīng)相當于一瓶啤酒了,你喝得這么快,當然很快就上頭了?!?/br> “我都沒感覺到?!?/br> 劉藝菲看了眼碗底,她還是第一次對喝酒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 “嗝!” 吳壘打了個飽嗝。 他一直沒說話,但卻一口氣喝了四碗。 “你也別喝了,一會兒都喝醉了可咋整?” 李逸把一旁的甑桶和天地鍋拿了過來,遞給他吩咐:“你把這些都洗干凈,我們試著蒸點酒?!?/br> 跟著,他就去儲藏室又拿了一罐桃花釀出來,在劉藝菲和趙金麥的協(xié)助下,把酒水原漿都倒了出來。 重新倒了滿滿一盆酒水后,吳壘那邊也把甑桶和天地鍋洗好了。 從他手中接過地鍋,李逸把地鍋架在了灶臺上,然后就把盆中的酒水倒進了地鍋里。 隨后,他把甑桶扣了上去,小頭朝上,然后把下方的出酒管插在了甑桶側(cè)面留好的孔里,兩側(cè)墊片嚴絲合縫。 出酒管的內(nèi)側(cè)有一個接酒的漏斗,李逸把它調(diào)整到甑桶的中央位置,然后就將天鍋架了上去。 “去把冰箱里的冰塊拿來?!?/br> 李逸打開了灶火,沖吳壘吩咐。 很快,吳壘就抱來了一整袋凍得硬邦邦的冰塊。 李逸已經(jīng)往天鍋里加了半鍋冷水,見吳壘拿來了冰塊,李逸就讓他把冰塊放進了天鍋里。 劉藝菲和趙金麥都好奇的在一旁看著,她們很想知道,用這么簡單的工具,是怎么蒸出高度酒的。 將天鍋架好后,李逸就拿來了一些紗布,用水浸濕后,就塞在了甑桶與天鍋地鍋之間接觸的地方,堵住了所有縫隙,保持了密封。 跟著,他就拿過了幾個準備好的玻璃燒杯,放在了出酒口的旁邊,靜靜等了起來。 直播間里,很多觀眾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有人用這種傳統(tǒng)工具蒸酒,都在彈幕區(qū)好奇討論著。 “能行嗎?這工具看著有些糙???” “怎么感覺跟蒸饅頭似的?” “這不是我老家蒸飯的甑子嗎?居然能拿來蒸酒?” “我是釀酒專業(yè)的,這套東西雖然看著老了點,但還真能蒸酒?!?/br> 在觀眾的好奇下,灶臺火焰蒸騰,地鍋中的溫度開始漸漸上升,里面的酒水原漿,也一點點被加熱了起來。 隨著地鍋中酒水溫度提升,逐漸超過了78.3c,出酒管中也漸漸開始有一滴滴的透明酒液滴了出來。 看到有酒液滴出,吳壘忍不住驚呼:“出酒了!” “別一驚一乍的?!?/br> 李逸吐槽了句,將燒杯對準了出酒管。 很快,原本一滴一滴的酒水,漸漸開始增量,沒一會兒就匯聚成了一股涓涓細流。 帶著桃花香味的酒氣開始彌漫,趙金麥好奇的湊近聞了下,頓時就捂著鼻子退了回來。 “是白酒!” 她一臉嫌棄。 “這是燒酒?!?/br> 李逸笑道:“白酒在古代指的是白色的米酒,這種蒸餾酒在漢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唐代以前都叫溜酒,宋代以后改叫燒酒,到了現(xiàn)代,才改成白酒的。” 聽到他的話,吳壘有些疑惑的問:“我好像聽說,蒸餾酒是元代才傳進國內(nèi)的???怎么漢代就有了?” “這種說法是清人記載的,但具體是不是是真的,現(xiàn)在還沒有定論?!?/br> 李逸看著出酒口流出的酒水,一邊解釋:“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記載,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國內(nèi),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章穆的《飲食辨》里也提到,燒酒又名火酒,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于中土。 這是清代學者考究的論據(jù),但現(xiàn)代學者經(jīng)過大量考證發(fā)現(xiàn),宋代就已經(jīng)有蒸餾器來蒸餾花露了。 而燒酒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唐代,白居易的詩里就寫了那句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 李肇在《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就有一種名酒叫劍南之燒春,也就是現(xiàn)在川省名酒劍南春的前身?!?/br> “?。课疫€以為劍南春是現(xiàn)代品牌,原來唐代就有了?” 趙金麥很驚訝。 李逸笑了笑,解釋:“其實就是現(xiàn)代酒廠從古書里找了個名酒的品牌,借用了名號,打造的現(xiàn)代新品牌。 味道和釀造方法,其實和唐代的劍南燒春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品牌運作嘛!” “我就知道?!?/br> 趙金麥嘿嘿笑著,調(diào)侃:“逸哥你把人家老底揭穿啦!可別收律師函了。” “不至于。” 李逸不以為意,笑道:“又不是它一家這么干,不都這么玩么? 大家都是為了宣傳,要說酒的口感和工藝,現(xiàn)代早就把古代酒甩得十萬八千里了。 之所以要搞個古酒的名號,就是為了多賣點錢嘛!” 第266章 一杯倒 聽到李逸的話,直播間里議論紛紛。 “這可不止是多賣點錢??!一個名字能多賣好幾百!” “大哥別說二哥,所有吹古法釀酒的,有幾個是正兒八經(jīng)的糧食酒?不都是勾兌的么?” “白酒的水可太深了,什么味道都能調(diào)出來,什么顏色,氣泡,掛杯,全都能上科技?!?/br> “一句話,不如逸哥!” “逸哥這好歹是用正兒八經(jīng)的糧食釀的酒吧?還真比那些勾兌酒強?!?/br> 李逸一邊守著接酒的燒杯,一邊看了眼彈幕,笑道:“差不多得了,你們可別吹得太狠了,不然我可真要被律師函警告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