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快穿世界優(yōu)雅老去 第7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后媽是對照組、我是男主,我在宮斗、被敵國暴君寵幸了、同時在四本虐文里當(dāng)主角受、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方寧 兄妹骨科、蒼耳(高啟強(qiáng)夢女、骨科h)、惝恍世界、(綜漫同人)開局撿到一只名偵探、孽海【兄妹】
原來,鄭春花的丈夫王大柱昨晚暴斃了。 王大柱死亡之時,正好是村里吳二娘子在繡莊做完活計并返回家中的前后。而死亡的地點,則是在吳二娘子回家的必經(jīng)之路上。 當(dāng)吳二娘子在傍晚的昏暗光線下注意到倒地不起的王大柱時,還不等她驚呼喊人,自稱是出門尋找丈夫的鄭春花就出現(xiàn)了,并且當(dāng)即叫嚷了起來。 鄭春花哭訴是吳二娘子害死了她丈夫。至于理由么,鄭春花言辭鑿鑿地宣稱,吳二娘子和王大柱之間有jian情! 她還解釋說,自己察覺到此事后,丈夫王大柱便決意不再和吳二娘子糾纏了,但是吳二娘子卻感到惱羞憤恨,便想辦法害死了王大柱。 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人相信鄭春花的控訴。概因吳二娘子的口碑名聲一向非常好,絕對不是鄭春花和王大柱這兩口子可比的。且吳二娘子的夫婿無論哪方面都比王大柱出色,誰都不認(rèn)為吳二娘子會不顧名節(jié)和王大柱那樣的男人偷情。 而鄭春花撞見的吳二娘子和王大柱的尸體單獨待在一處,大約也是一個巧合。畢竟王大柱死在了吳二娘子這幾日經(jīng)常路過的地方,說是偶然撞見也是有可能的。鄭春花見眾人都維護(hù)吳二娘子,立刻就嚷嚷說她有證據(jù),她能證明丈夫王大柱和吳二娘子之間不清白。 大家見鄭春花一口咬定吳二娘子和王大柱有染,又信誓旦旦地說有證據(jù),難免都心生疑慮,就紛紛讓鄭春花拿出證據(jù)來。 而鄭春花也確實拿出了“證據(jù)”,就是她十二歲時從吳二娘子那里偷走的銀耳環(huán)。鄭春花說,這對銀耳環(huán)就是吳二娘子和王大柱偷情的證據(jù)。吳二娘子把這對耳環(huán)送給了jian夫王大柱做定情之物,然而王大柱回家后并沒有藏好耳環(huán),因此才被妻子鄭春花發(fā)現(xiàn)了端倪。 這所謂的“證據(jù)”銀耳環(huán),正是裴湘第一天成為“李仙姑”時對鄭春花提過的那對。那時的鄭春花因為裴湘輕易點出了她做過的虧心事,委實不安了好久,后來她害怕遭到報應(yīng),還私下里給吳二娘子送過豐厚的賠禮,算是對曾經(jīng)偷過銀耳環(huán)的補(bǔ)償。但不知為何,鄭春花一直沒有提出歸還銀耳環(huán)。 吳二娘子一貫溫柔敦厚,在鄭春花的哀求之下,再沒有對旁人提起失竊之事,沒想到這份好心卻成了今日鄭春花傷害她的“利刃”。 等到鄭春花從家中取出那對銀耳環(huán)后,先前一些覺得鄭春花在誣陷吳二娘子的村民也都不說話。因為這對銀耳環(huán)并不是樣式平常的首飾,它還有另一對一模一樣的,此時就戴在吳二娘子的jiejie——鄭春花大嫂的耳朵上。 這一下,大部分村民望向吳二娘子的眼神就都變了,皆充滿了鄙夷和憎惡。 見狀,吳二娘子的娘家人連忙站出來解釋,說是這兩對銀耳環(huán)都是吳家老祖母傳下來的東西,分別給了吳家兩姐妹。然而,吳二娘子的那對耳環(huán)很早就丟失了。 “我們吳家人都知道這件事,只是一直沒有對外人提過?!?/br> 吳家人想證明自家女兒是清白的,是被鄭春花誣陷的,卻有村里的長者問吳家人,弄丟了老人家傳下來的首飾后,為什么不聲張不尋找不報官?這么多年了,大家也從來沒有聽見任何風(fēng)聲。如今出事了,反而突然站出來說耳環(huán)早就丟失了,怎么看都像是吳家人在為吳二娘子做偽證。 這話問得吳家人面紅耳赤,也不知是氣的還是急的,一時之間都說不出話來。 最后還是吳大娘子不顧是否會得罪婆家,毅然站出來替meimei解釋。 原來,吳二娘子丟耳環(huán)的那天,正好就是吳家大娘子定親后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那天有機(jī)會進(jìn)入?yún)嵌镒臃块g的,只有當(dāng)時的吳大娘子的未來小姑子鄭春花。所以,在發(fā)現(xiàn)耳環(huán)丟失后,吳家人都沒有聲張。他們擔(dān)心這件事是一場誤會,會讓吳大娘子的未來婆家心存芥蒂,使得以后嫁到鄭家的吳大娘子難做。 吳大娘子解釋完銀耳環(huán)丟失的前因后果后,一些和吳家人走得近的住戶紛紛點頭,都覺得這確實是吳家人的處事風(fēng)格,這是一家子厚道人。 但是吳大娘子的婆家可不干了。他們是絕對不愿意承認(rèn)鄭家女不僅小小年紀(jì)就偷盜姻親家的東西,還誣賴嫂子的meimei。倘若這些罪名徹底坐實了,那他們鄭家的名聲也就毀了。 所以,吳大娘子的婆婆當(dāng)即就跳出來扇了兒媳婦一巴掌,咒罵她不知好歹,指責(zé)她為了袒護(hù)不知羞的吳二娘子而誣陷小姑子鄭春花。鄭家婆子威脅說,如果吳大娘子不認(rèn)錯的話,他們鄭家就休了她。 而吳大娘子在選擇站出來替meimei辯解的那一刻,就料到了鄭家人的反應(yīng),根本不會因為這些威脅而動搖。她當(dāng)即就抿著唇走到吳二娘子身邊,用行動表示她寧愿被鄭家休了,也不會改口。 且先不提鄭家婆子如何逼迫兒子立刻休妻,只說吳家人出面解釋后,一些村民又開始覺得吳二娘子是被冤枉的了。 但是,這時就有一些同鄭家有親的人站出來反駁說,這些話都是吳家人說的,誰能證明真假?況且空口無憑的,誰知道是不是臨時編出來的瞎話?反正如今的事實就是,吳二娘子的銀耳環(huán)確實在王大柱家中,那么,鄭春花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是真的。 就在兩方爭論不休之際,范宗華急急忙忙趕來了,同時吳二娘子的丈夫也從地里回來了。 吳二娘子的丈夫相信妻子為人,直接斥責(zé)鄭春花是在無賴誣陷。而范宗華也曾親耳聽過“李仙姑”說鄭春花偷了吳二娘子的耳環(huán),所以也認(rèn)為鄭春花在說謊。 有了吳二娘子丈夫的維護(hù)和范宗華的信任,吳二娘子的處境有所好轉(zhuǎn)。 這時,混在人群中的張娘子突然出聲提醒大家,應(yīng)該先查查王大柱的死因,還有就是抓緊時間報官。張娘子說,吳二娘子是不是有罪,去一趟官府就知曉了。 其實根本不用張娘子提醒,范宗華身為地方,自然知曉該怎么做。 緊接著,張娘子又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嘟囔道,怎么瞧著這王大柱的死因有些蹊蹺?身上連個傷口也沒有,又不像是病死的,倒是像被誰咒死的一般,或者是接觸了什么看不見的臟東西。 這一句話“恰好”提醒了正心虛驚懼的鄭春花。 鄭春花和丈夫王大柱之間早就沒有了多少恩愛感情。發(fā)現(xiàn)丈夫暴斃后,鄭春花并不怎么傷心,反而心生惡念打算借機(jī)陷害吳二娘子。 因為她嫉妒吳二娘子貌美手巧,嫉妒吳二娘子好人緣,嫉妒丈夫王大柱對吳二娘子的夸贊和垂涎,更是嫉妒吳二娘子的丈夫?qū)ζ拮右恍囊灰狻?/br> 鄭春花心中惡意翻涌,渾然忘了還有人也是知道那銀耳環(huán)丟失之事的。直到范宗華隨后趕到并出聲維護(hù)吳二娘子時,她才猛然驚覺自己忽略了什么。 心慌意亂之下,鄭春花突然聽到了張娘子的“猜測”,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頓時靈光一閃計上心來。 她當(dāng)即又繼續(xù)哭嚷道,一定是住在破窯里的那個瞎眼妖婆害了王大柱,因為王大柱曾經(jīng)去破窯那里鬧過事砸過東西。 “蒼天呀,絕對是李妖婆懷恨在心,便和吳二那個賤人聯(lián)手,才謀害了大柱。” 鄭春花這一哭喊,就把破窯里的李娘娘也給牽扯進(jìn)了命案里來,連帶著范宗華的話也不可信了。誰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謊偏幫李老太太呢? 隨后,不等官府方面來人驗尸,王大柱的家人便等不及要確定他的死因了,同時也不愿王大柱就這樣曝尸路邊,于是就請人去查看一番王大柱的遺體。 哪知道查來查去,這王大柱身上當(dāng)真沒有什么致命傷口,又不像是突發(fā)疾病死的。更加滲人的是,這王大柱死去時的表情很是平靜安詳,甚至看久了之后,還會覺得他的唇邊是帶著一絲笑意的。 王大柱的這種詭異死法,似乎印證了鄭春花的猜測,頓時惹得眾人驚懼慌張不已。于是便有了裴湘和展昭撞見的眾人圍堵破窯的一幕。 裴湘聽完范宗華的敘述和其他幾人的補(bǔ)充后,立刻明白這鄭春花是在誣陷吳二娘子。旁人不知鄭春花偷銀耳環(huán)的始末,裴湘還能不清楚嗎?再有就是,依照她對鄭春花的了解,大約也能猜到她為什么要陷害吳二娘子,無非就是嫉妒罷了。 至于王大柱的死因…… 裴湘的目光掠過哭得滿臉鼻涕眼淚的鄭春花,心里微微搖頭,隨后便朝著人群中的張娘子望去。 這張娘子不認(rèn)識此時的裴湘,但裴湘卻是知道她的。 作為李仙姑時,對方曾多次來找裴湘,希望可以重金購買一張格外靈驗的求子符。但是不論陰陽寶冊上關(guān)于張娘子的命數(shù)記載還是從卜算結(jié)果來看,張娘子此生都是沒有兒女緣分的,所以裴湘并沒有滿足張娘子的要求。 “這個張娘子當(dāng)時說的那些話,是無心的,還是有意的?她會因為求子符的事埋怨‘李仙姑’嗎?再有就是……” 就在裴湘暗自琢磨王大柱的死因時,圍在破窯前的村民們又開始嚷嚷著要壓著吳二娘子和李娘娘去衙門投案。 被打斷思路的裴湘嘆了一口氣,心知不能就這樣讓村民們把兩個女人送到縣衙。一來這李娘娘身份特殊,能不去衙門的話,還是不去為好;二來就是不愿意看見吳二娘子遭受這不白之冤。 ——哪怕去了縣衙后最終會真相大白,可這女子在縣衙的公堂上和牢獄里經(jīng)歷了一遭后,難免會身心受創(chuàng)。 “且慢,我不同意諸位的猜測,更不認(rèn)為李夫人會作法害人。依我判斷,這謀殺王大柱的真兇另有其人?!?/br> 裴湘抬了抬手臂,目光沉靜而嚴(yán)肅地望著在場眾人,語氣淡淡地說出了自己看法。 單看她的樣貌,明明是一名妙齡女子,可她周身的氣勢卻比許多執(zhí)掌過權(quán)柄的長者還冷峻深沉。 第83章 裴湘表現(xiàn)出的這副深沉凜然風(fēng)姿,讓在場的幾名族老和長者不由自主地重視起她的意見來,并沒有因為她的女子身份就表現(xiàn)出輕視或者不耐煩。 其中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者率先開口問道:“敢問如何稱呼?” “我姓裴?!?/br> 裴湘打量著出聲詢問的老者,認(rèn)出他是死者王大柱的族叔,不禁心中一動,旋即便對接下來如何查案有了初步想法,并迅速給自己編了一個新身份。 “我乃修行中人,師門和李夫人有些淵源。老人家,我觀你面相骨骼,近日家中必有小輩橫死,哎,想來你是死者王大柱的族親長輩吧?” 這王姓老者一聽裴湘此言,面上立刻多了三分尊敬之色,暗道這女子果然非平常人。 “原來是裴仙姑,失敬失敬?!?/br> 裴湘淡淡一笑,也不和這王姓族老繼續(xù)互相客套寒暄,而是開門見山地說道: “我了解李夫人的情況,她因為劫數(shù)在身,此時已然不能再使用任何修行手段了,更別提施法暗害人命。再有就是,我剛剛看了吳二娘子的面相,又傳袖一課,卜算出這吳二娘子近日有含冤受屈之難。既然她有冤屈在身,可見這王大柱之死另有隱情。但我也知曉,空口無憑,難以服眾。不如這樣吧,諸位給我一晚時間,我必然能夠找到真正的兇手?!?/br> 話音剛落,鄭春花就不樂意了,還有王家和鄭家的幾人,都面露拒絕之色。他們希望能夠盡快把吳二娘子和李娘娘押送至縣衙,并不太愿意讓一個陌生女人突然插手此事。 裴湘沒有理會不滿叫嚷的鄭春花,轉(zhuǎn)頭繼續(xù)對王大柱的父母長輩說道: “倘若你們一定要聽信鄭春花的話而令無辜之人受屈,我自有本事證明李夫人和吳二娘子的清白,但之后卻絕不會出手幫王家查清楚害死王大柱的元兇。屆時,王大柱能否大仇得報,會不會死不瞑目,就看縣太爺和捕快們查案斷案的本事了。” 這番話使得王家人面面相覷。事情鬧哄哄地折騰到現(xiàn)在,除了鄭春花一口咬定的吳二娘子和李老太太外,他們還真沒發(fā)現(xiàn)其他的嫌疑人。 要是真如裴湘所說…… 王家人皆心中猶豫不決。他們其實并不怎么相信本地縣衙的查案水平,再有就是,如果真指望衙役捕快們認(rèn)真調(diào)查案情和盡力捉拿兇手,那肯定要孝敬些錢財?shù)摹?/br> “他爹,只是一晚上……”王大柱的母親紅著眼眶輕聲勸道,“要不就同意了吧,反正就是現(xiàn)在去縣衙報案,大老爺他也要等到明天才升堂的。” 王老漢沉吟不語,臉上漸漸露出動搖之色。 “呵,衙門里的大老爺們都心明眼亮得很,肯定能幫大柱報仇的,你、你別在這里嚇唬人了!” 不等王家父母答復(fù),鄭春花就搶先答道: “我看你就是要包庇這個瞎眼老太太!呵,說什么她沒有法術(shù)了,呸,糊弄鬼呢,你說沒有就沒有嗎?” 這時,圍觀者中倒是有人說了句實誠話。 那人揚(yáng)聲道,早在月前,李仙姑就鄭重說過自己不能再給旁人卜卦算命了,而這些日子以來,她也確實就和普通的老太太一樣過日子,再沒有展示半點神通。 而這李老太太和王大柱之間又沒有多深的仇恨,記難道還真能為了謀害一個王大柱,就徹底封了自己的仙姑招牌?想想就不合理。 聞言,鄭春花狠狠瞪了一眼搭腔之人,抬手抹了一把臉,就要繼續(xù)張口辯駁。 這時,王大柱的親爹王老漢站了出來,他蹭了蹭鞋底,瞇著眼睛啞聲道: “大柱媳婦你閉嘴吧,這事兒我說了算!大家伙兒呀,我兒大柱死得冤枉,好好一個人就這么突然沒了……必須要讓真正的兇手得到懲罰,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 “這個、這位裴仙姑說得有理,不能放過真正的惡人。咳咳,老朽同意再等一個晚上。只是、只是——裴仙姑,你得先說明白你要怎么做,好讓老朽心里有個指望。再有就是,小老兒斗膽請仙姑顯露顯露神通,好讓咱們這些鄉(xiāng)野村民開開眼界?!?/br> 裴湘眼眸輕轉(zhuǎn),心知自己確實需要好好施展一回“神通”,來徹底坐實“裴仙姑”的身份。 想到這里,她和不知何時已然躍上樹梢并隱藏身形的展昭對視了一眼,而后用高深莫測的語氣慢條斯理地說道: “罷了,你不信任我的本事,也算情有可原。往常時候我是懶怠解釋證明的,但今日涉及一條人命和兩個無辜之人,我也不好多計較。喏,那我現(xiàn)在就施展一個小小的神通,好證明本仙姑不是信口雌黃的騙子。” 言畢,裴湘又遙遙望了一眼展昭所在的方位,瞥見對方微微點頭后,便心下一定,隨即就揚(yáng)聲道: “諸位,你們應(yīng)當(dāng)聽說過仙人點石為金的本領(lǐng)。我才疏學(xué)淺,修為淺薄,自是無法把石頭土塊變成真正的金子,但我可以施展個障眼法,讓隨處可見的石頭變成白亮亮的銀子。諸位可以仔細(xì)瞧瞧我這小小法術(shù)?!?/br> “石頭變作銀子?”另一位族老驚呼出聲。 裴湘頷首笑道:“無需過于驚奇。其實變出來的并不是真銀子,不過是一個小小障眼法而已。我這就給大家變出兩塊碎銀子來,諸位且看著吧。” 說著話,她就讓王老漢親自拾取兩塊不大的石子,又讓他和其他人檢驗了一番,確定那確實是普通石頭。 然后,她才在眾人的注視下輕揚(yáng)素手,不緊不慢地將這兩枚石子朝著不遠(yuǎn)處的一棵大樹樹冠上投擲而去。 待到兩枚石子依次沒入樹冠當(dāng)中后,裴湘拍了拍手,語氣自信地提議道: “好了,你們派個會爬樹的,去那棵樹上面找一找吧,應(yīng)該會找到兩塊碎銀子的。” 圍觀的眾人中立刻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跳了出來,表示他爬樹的本領(lǐng)特別厲害。之后這少年就在許多人的觀望下跑到了那棵大樹下方,然后果真異常靈巧地幾下就躥上了樹冠。 不多時,只聽樹上一聲驚呼響起。 緊接著,那名少年就從茂密的樹冠中探出大半個上身,并興奮地嚷道:“是真的!是真的!這里當(dāng)真有兩塊銀子!” 聽見少年的喊聲,不少人也都往樹下跑去,想第一時間去看看那變出來的銀子。不多時,高高舉著手并托著兩塊碎銀子的少年回來了,他一臉興奮地瞧著裴湘,目露崇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