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歲月道果開始成圣 第74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引妻入懷、躺平后,我成了豪門團寵、我在快穿世界優(yōu)雅老去、豪門后媽是對照組、我是男主,我在宮斗、被敵國暴君寵幸了、同時在四本虐文里當主角受、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方寧 兄妹骨科、蒼耳(高啟強夢女、骨科h)
再加上王半山夫子的思想傳播,以及西梁書院乃是安大家同意建造,一時間,天下讀書人如百川匯入海,盡數(shù)匯聚而來。 此刻,整個西梁書院,似乎都被星光所籠罩。 冥冥中,有一股濃郁的氣度飄蕩在整個書院之內(nèi),每一個角落都在回蕩著,那是文氣,讀書人的文氣。 不少讀書人尚且不知發(fā)生了什么,可是卻感覺在這一刻,自身對于學問的理解,在學習中的一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有如神助,意識清明。 文曲碑廬前。 王半山和朱火喜早已經(jīng)被莫名的力量給推動的退出了很遠,身形漫入竹海中,隱約能看到碑廬周圍浩然席卷,文氣翻滾! 王半山眸光熠熠,心頭震撼。 朱火喜捋著胡須,萬分不可置信。 “安公子……果然乃是天生的讀書人,文曲碑竟然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波動,老朽做學問這么些年,從未見過哪位讀書人能引動這般浩然。” 朱火喜感嘆道。 哪怕是前朝盛事時期的詩仙之流,亦是難以引動文曲碑發(fā)生這般變化。 “文曲碑乃是儒道至寶,我等對這件至寶的了解……太淺太少。” “不過,文曲碑若是能夠相助到公子,能夠讓公子得到大收獲,乃至幫助公子在心靈層面得以突破,那就已經(jīng)足夠了,是我等書院之榮幸?!?/br> 王半山感嘆道。 他太清楚如今的人間,安樂的地位和重要性。 安樂剛剛鎮(zhèn)壓了上蒼布置人間的升仙地,抵御下了一場上蒼的籌謀,這樣的人,乃是整個人間的榮光,與人間未來息息相關。 升仙地之事已經(jīng)說明,上蒼對人間是存在染指之意,如今安樂雖然封印了升仙地,但真的能夠保證未來升仙地不會繼續(xù)開辟?上蒼仙人不會再入人間,帶來天大的威脅? 王半山知道,未來……肯定會有更大的危機。 而安樂修為越強,度過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 故而,他覺得文曲碑能幫助到安樂,是一種榮幸。 二人靜立竹海,心情不錯,他們不知道安樂在文曲碑中能夠得到什么。 畢竟,安樂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引渡過浩然,那現(xiàn)在呢? “興許……公子能夠從文曲碑中,得見儒道圣人吧?!?/br> 王半山想了想,說道。 …… …… 安樂的心靈之力,慢慢的沉浸入到了文曲碑中。 眼前的畫面亦是開始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他看到了一片廣袤無垠的海,海水波光粼粼,卻又有星光映照,顯得十分的空曠,仿佛一眼看不到頭。 安樂一席儒衫,背負著手,漫步在這星光海洋中。 極目遠眺,一片無垠,分不清楚方向,看不到盡頭與目標,甚至連崖畔都沒有半點。 “文曲碑內(nèi),學海無涯?!?/br> 安樂若有所思。 如今的他,心靈力量強大,自然不會有半點慌亂,且自身修為在,底氣亦是十足。 他緩步而行,步履不急不緩,行走在海面,平靜的海面泛起層層漣漪。 安樂每一步行走,耳畔似乎都響徹起了朗朗讀書少。 低頭看向了底下的星光海面,卻發(fā)現(xiàn),海面宛若化作了一面巨大的熒幕,他孤獨的行走在海面上,而海的另一面,卻是有一幕幕畫面輪轉(zhuǎn)。 畫面之中,有穿著粗布衣裳的孩童,正在勤奮且刻苦的讀書,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 亦有趕考的書生,夜里點燈,頭懸梁錐刺股。 亦有少年風雨無阻,每日天微微亮便已起身,跨越崎嶇山路,走壞無數(shù)草鞋,來到私塾中求學,只為一聞那書香,窺那學海。 …… 安樂一邊行走著,他每一步落下,都會有讀書人勤奮苦學的畫面在漣漪擴散間,如水墨暈染般呈現(xiàn)。 安樂看的很認真,勤奮刻苦,這是每一位讀書人都少不得的品質(zhì)。 看過太多的畫面,安樂心靈微微波動,或許有所感悟,但是以他如今的心靈長河層次,這種層面的影響,卻無法對他的心靈力量提升太多。 走了不知道多久,看過太多海面另一端所映照出的勤奮刻苦讀書的畫面,安樂心如止水。 忽而,在瀚海中的前行走到了盡頭。 一座山岳拔地而起,高聳如云。 安樂止步,舉目望去,見得山巔之上有一道身影端坐,浩然化作長河緩緩流轉(zhuǎn),如一條神圣的長龍,蜿蜒在山岳周遭,形成一條山道。 目光被那身影所吸引,只因身影端坐,便吸引了天地間所有的光芒。 在那身影的上空,浮現(xiàn)兩個字,僅僅只是漂浮著,便散發(fā)出濃郁至極的本源。 “浩然?!?/br> 安樂看著那一個字,忍不住念出。 隨后,眼眸微微浮現(xiàn)出異色。 “源符?!?/br> “完整的源符?!?/br> 安樂掌握過完整的歲月源符,自然知曉完整源符的氣息與不完整源符的氣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而且,安樂能感受到,這源符中蘊含的莫大力量。 像是完全由浩然凝聚而成。 窺見這浩然源符,安樂才是有些恍然,為何文曲碑中能不斷的涌現(xiàn)出浩然力量,讓天下讀書人引渡浩然加身。 原來……文曲碑內(nèi)蘊含著完整的浩然源符! “小友,既然來了,便登山而上?!?/br> 忽而,安樂的耳畔傳來了蘊含笑意的聲音。 安樂看向了那身影,卻見那看不清楚模樣的身影,亦是看著安樂,眼眸中蘊含著智慧與儒雅。 撣了撣身上的儒衫,安樂抱拳作揖,隨后從海面上踏足山地,開始登山。 踩踏山地,安樂眉頭便是一挑,因為這山地的每一寸,居然都是以書籍堆疊而成。 “書山……” 安樂深吸一口氣。 文曲之內(nèi),得見學海書山…… 安樂忽然明白這位坐在山巔的身影會是誰了,儒道圣人。 人間儒道的創(chuàng)造者,讀書人的鼻祖,讓懵懂世人開了靈慧。 對于天下讀書人而言,面見儒圣,有如朝拜。 不過,如今的安樂早已非剛剛穿越那會,初入臨安時候的孱弱讀書人,他乃是十一境的強者,更是在上蒼與人間皆有顯赫戰(zhàn)績的存在。 邁步登山,書山有徑,尋常人無法踏足,但是對于安樂而言,書山的路,并不難行。 書山的風景極好,不一會兒,安樂便登臨到了山巔。 微風徐徐,可窺見漫漫的學海。 學海之中,映放著讀書人勤奮讀書的畫面。 “晚輩安樂,見過前輩。” 安樂看著那端坐在山頂磐石上,身著儒衫的老者,老者雖白須白發(fā),但是卻身材魁梧,有扛鼎之勢,力拔山兮的壯碩,不像是個讀書人,更像是地道的武夫。 老者眸光落在了安樂的身上。 眼眸中滿是復雜與感慨。 “你見到我,似乎一點都不驚訝?!?/br> 儒圣說道。 安樂笑了笑,亦是不拘一格,席地而坐:“文曲碑中有儒圣,在下早有猜測,早在在下將文曲碑從臨安挪移出來,安置在西梁城的時候,就有所感知了?!?/br> “文曲碑與武魁石,武魁石中……應該也藏有一位強者吧,應該與諸子百家的兵家有關?!?/br> 安樂的推測,讓魁梧的老者捋須而笑。 “好一個機智聰慧的少年郎?!?/br> 儒圣一笑,看向安樂的目光,帶著欣賞:“你于人間所做之事,老朽皆是知曉,有所感知,人間本源的變化,老朽感知更為清楚?!?/br> “你給人間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br> “藝高人膽大?!?/br> 儒圣贊嘆道。 說安樂藝高人膽大,并非嘲諷,而是真切的夸贊。 畢竟安樂獨戰(zhàn)趙仙游,戰(zhàn)勝對方后,還以一己之力封禁升仙地……這不是藝高人膽大是什么? 趙仙游可是真武帝尊的轉(zhuǎn)世身,那可是真武帝尊! 上蒼頂級勢力的掌控者,上蒼僅有的幾位極限強者之一! 安樂笑了笑,抱拳拱了拱手:“前輩謬贊了,只是人間本就修行枯竭,若是升仙地開辟,短時間內(nèi)能讓人間修行恢復,可長時間看來,卻帶來無盡的后患。” “上蒼是一界,人間亦是一界,總不能讓人間淪為上蒼的后花園,那對于人間世人而言不公平,我等作為人間站在修行頂端之輩,自當理所應該的站出來?!?/br> 話語很簡單,意思也很簡單,可是真的能夠做到的修行者卻是寥寥無幾。 不是誰都有足夠的勇氣去做這樣一件事。 畢竟,所要面對的……乃是上蒼啊! 魁梧的儒圣聞言,面容上浮現(xiàn)出的滿意之色愈發(fā)的濃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