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麻婆豆腐開始 第148節(jié)
那就是每次自己再出新菜的時候都要想好久。 而且現(xiàn)在開店也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了,雖然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因為一塊錢的麻婆豆腐而來紅紅飯店吃飯的顧客,但是這個比例已經(jīng)少了很多。 再聯(lián)想到蕭景、妙妙巫這些做視頻的up主。 陳年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做一些這方面的東西了。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做視頻,畢竟現(xiàn)在這個時代可能做視頻的傳播度更廣,而且展示起來也更加的方便。 但陳年又想了想如果要做視頻的話那肯定要做精品視頻,但現(xiàn)在自己還不會這些,完全沒有接觸過。 可是公眾號的話又屬于是私域流量,這個他倒是會,但如果讓顧客們關(guān)注公眾號,這推廣起來還有點麻煩,如果加入一些功能的話這還要花錢。 主要是沒時間去運營。 所以陳年打算先建一個紅紅飯店美食群,到時候如果有什么活動都可以在群里說,如果出了新菜也可以在群里告訴大家一聲免得有人不知道。 而且關(guān)于下一道新菜,也可以在群里發(fā)起投票。 等到時候有條件做自媒體了在把這些粉絲引流到,自媒體的賬號上。 如此一來,也算是有了第一波的粉絲基礎(chǔ)。 但陳年又不想用自己的個人微信來做這些。 “還是等明天的時候再出去買一個手機,再辦一張電話卡吧?!?/br> 到時候搞幾個群,一個大眾一點的,還有常來的熟客也可以搞一個單獨的群。 打定主意之后,晚上又在廚房里面研究了一下素菜,現(xiàn)在店里面的rou菜太多了,是時候出幾個素菜了。 不過要出什么素菜陳年還得好好想一下。 晚上回到家中睡覺的時候打開了老郭的相聲。 “雅俗共賞,雅要雅得那么俗,俗要俗得那么雅。你光雅,常昆曲最雅,但唱多了,臺下都是一群人抱著康熙字典在哪,看一場戲下來比種地還累,這不行。你光俗,于老師一上來把褲子脫了,這也不行。必須得雅俗共賞。怎么樣能做到雅俗共賞呢?讓于老師脫了褲子唱昆曲?!?/br> 還是一如既往的段子,一如既往的有趣。 聽著聽著上下眼皮開始打架,宛若貓和老鼠中的湯姆。 陳年覺得現(xiàn)在就是把兩根火柴支撐在自己的上下眼皮子之間,估計自己也能把火柴撅斷。 放在床頭上的鬧鐘滴答滴答的轉(zhuǎn)著,不斷重復,不知疲倦。 一代新人換舊人,陳年現(xiàn)在都是用手機來設(shè)置鬧鐘,基本已經(jīng)忽視了這個曾經(jīng)每天都離不開的枕邊之物,但鬧鐘還是沒有氣餒,企圖向手機這個妖艷小婊砸宣布陳年的主權(quán)。 但剛要睡著,忽然手機里傳來一聲清亮的唱腔。 “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好家伙! 陳年當場睜開眼睛! “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up主尿一居然在做視頻的時候沒有把唱的這一段去掉。 被驚醒之后的陳年一時之間有點睡不著。 于是看看許久未看的菜譜。 已解鎖菜品:「麻婆豆腐」「紅燒rou」「蔥油拌面」「胭脂鵝脯」「鍋包rou」】 【完美版「鍋包rou」已出售653/1000份】 【「胭脂鵝脯」夢境待開啟】 “還有個胭脂鵝脯?” “這就有點矛盾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會了胭脂鵝脯這道菜,會不會進去之后當場又被宣布這道菜完成了,然后再傳送回來?” 但陳年又想了想,估計菜譜不會讓自己原地tp。 那樣做意義何在? 不過,既然這道菜還沒有體驗過其中的故事,陳年想了想,晚上也沒什么事情所,不如開啟一下看看。 結(jié)果這道菜剛開啟,陳年忽然感覺到困意襲來。 “好家伙,這有點快……” 念頭剛剛閃過,陳年就已經(jīng)被強迫著進入了夢想。 當陳年的漸漸出現(xiàn)自主意識,此時他卻有些不能動彈。 不知道自己是在干啥,也可能是在故事加載中…… 但是加載劇情怎么連個過場畫面都沒有? 這個時候,陳年在腦海里胡思亂想著,每一次自己在進入夢境學習,蘇醒的時候都要聽到一些音樂,或者是誰在說話把自己叫醒。 “算了不著急,先等著吧?!?/br> 陳年一邊等著,一邊猜測自己這次要進入的夢境是什么樣子的。 “胭脂鵝脯是一道紅樓菜,會不會讓自己去紅樓夢里面?正好可以去看看尤三姐、王熙鳳、多姑娘、晴雯的嫂子、司棋等等……” 但是菜譜向來不按照常理出牌。 迄今為止,出現(xiàn)過的夢境有古代、有現(xiàn)代、有民國時期、也有改革開放時期,但是真真假假的也難說那一段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歷史。 這些世界更像是平行世界。 就在陳年猜測的時候,忽然一道聲音響起。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br> 聲如筆筆勾,音似劃劃描。難免輕聲合,恐驚卷中人。 全然沒有煙火氣息。 一聽就是標準戲腔了,在這聲音的背后是不知名的樂器奏響。 可陳年聽著這些戲詞,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全都能聽懂,明顯這就是吳語,當初陳年在雪蔥油拌面的時候在上海呆了好幾年,雖說上海話和吳語有許多語調(diào)不同之處,但總是殊途同歸的。 而且自己當初又在大夏的揚州待了一年,光是唱戲就聽了得有上百場。 所以此時的戲腔不會對陳年造成什么聽力上的障礙。 但是這句,聽著怎么有點耳熟呢? 第182章 春雨班 在這婉轉(zhuǎn)悠揚的戲腔聲中,陳年緩緩睜開眼睛。 屋子內(nèi)的構(gòu)造很熟悉,和陳年當初在上海的時候居住條件差不多,就是屋子稍微有點漏風,設(shè)施稍微有些簡陋。 滬上風格的東北雜木質(zhì)柜子,但看起來就像是二手的一樣,一個四四方方的橫臥著的木頭大箱子,這基本已經(jīng)是這個時期人們家里的標配了,一方滿是蟲蛀痕跡的桌子,上面還有許多裂紋,邊緣處是一些缺口,而且這破破爛爛的木桌還是個瘸腿,其中有一條腿比其他幾條腿短一些,下面墊著一塊長條形狀的石頭。 在桌子的兩邊是兩條長凳,總之賣相也不咋地。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不知道裝著什么的大缸。 不用說,又是一如既往的貧窮開局。 屋子里面有些潮濕,有點熱,不過這種環(huán)境陳年完全可以適應(yīng)。 而就在此時,陳年的腦海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記憶。 現(xiàn)在自己所處的位置是江蘇昆山。 而時間是民國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936年。 “昆山?” 想到這個地名,陳年忽然明白了外面唱的這不就是昆曲嘛。 而且這不就是牡丹亭嗎? 第幾出陳年不知道,但剛才那一句明顯就是出自于牡丹亭的名句。 隨后,陳年又得知現(xiàn)在自己是一個廚師。 專門給一個叫做春雨班的戲班子做飯。 這戲班子在昆山也屬于是比較大一些的戲班子了,上上下下一共五十多個人,所以在此地有自己的戲園子,如果是有人花錢相請,他們也會帶著各種吃飯的家伙去接活。 而陳年現(xiàn)在所住的地方只有陳年一個人住,這也是戲班子內(nèi)廚師的特權(quán)。 畢竟是管飯的。 剛才的時候自己是在午睡,結(jié)果一覺就睡到了下午的四點多。 好在廚房里面的食材足夠。 而且這戲園子里一共要準備兩種飯菜,第一種是大鍋飯,主要給班底、檢場、大門臉等的人吃的。 還有一份屬于是小灶,主要是給班頭、角兒等的人吃,他們在吃的上面有些講究的。 平時要求還好一些,凡事第二天或者是當天有演出的,那在吃上面就要求高了。 太辛辣的不能吃。 太酸的不能吃。 太涼的不能吃。 太油膩的也不能吃。 煙不能碰,酒不能沾。 所以平常吃飯的時候基本都是一些清淡的,連rou菜都很少見。 而大鍋菜隔三差五還是有rou菜的,因此有時候這大鍋飯比小灶的伙食還要好。 當然,下來之后就說不準了,畢竟那些唱戲的角兒平常都是需要保護嗓子的,中藥、水果等等這也是不小的開支。 尤其是班主,每天沒事做的時候都要在嘴里含梨片。 非常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