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書迷正在閱讀:清熙宮渡靖風(fēng)華、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一、忠仆之妻、男主扭蛋[快穿]、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二、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四、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三、[黑籃+月刊]今天的他依舊很傲嬌、權(quán)傾朝野(互穿)
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師父一身絕學(xué)冠絕當(dāng)世,高山仰止,朕只恐不能及其十一,生怕大好河山誤于朕手,幸而有先生在。伯溫先生可還記得,昔年師父攜朕去尋伯溫先生之時……” 劉伯溫不覺一笑,道:“微臣從未忘記?!?/br> 如何可能忘記? 當(dāng)時隱居蘇浙的劉伯溫雖見帝星現(xiàn)世,卻從未想過竟會是一位女帝。因而當(dāng)瑤光攜徒弟張無忌前去拜訪之時,學(xué)貫古今、通曉天文地理又精術(shù)算卜易的劉伯溫完全呆了。 彼時瑤光尚且未滿二十,而張無忌也不過十三,因瑤光所習(xí)道家心法頗有駐顏之功,乍然看去,倒好似只有十六七一般。 劉伯溫再三確認(rèn),仍是有些發(fā)怔。 那一位做道姑打扮的少女揖手為禮,風(fēng)姿秀徹,靈秀之氣渾然天成,眉宇之間于堅韌中暗藏一抹凌厲與悲憫,雙眸清湛,瑩潤生光。 “聞聽此處是劉伯溫先生隱居之所,瑤光攜弟子前來拜見?!?/br> 每每回想到那一刻,陽無忌都會生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感慨與悵然來。 仔細(xì)想來,那是他的師父瑤光第一次將他帶入了明教的事務(wù)中,也是他第一次拜見自己另一位拜為老師的人,他不知道是否那時候師父就已經(jīng)想好了今后的路,給他指了一條方向,而他還懵懂不覺,只是亦步亦趨地追隨著她的腳步,直到她忽然離開,他才驚覺,原來他已需要自己去披荊斬棘、走出一條路來,好讓后人安然追隨,就如同昔年師父所做的一樣。 世上本沒有任何坦途,他之所以從未感覺到途中坎坷艱難,那是因為前方早有人踏平了荊棘坎坷、填平了崎嶇溝壑。當(dāng)他作為追隨者一路相隨之時,他只看到了師父始終悠然自若處變不驚,耳聽著旁人稱頌她賢明,卻并不十分明白那些贊嘆到底意味著什么,只有當(dāng)他也站在同樣的位置,至高孤絕、肩負(fù)萬民,重?fù)?dān)加身無可后退,他方才了悟——所謂明君并非定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之事,于無數(shù)道路中選出最平順的一條,那是何等的高瞻遠(yuǎn)矚與驚世才華。平凡之處方見不凡,正所謂“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她要的是天下太平,是萬民福祉,而非個人賢名。然而正因如此,滿朝文武才會甘心居于女子之下,誓死效忠。 陽無忌情不自禁地笑了笑,低聲道:“朕還記得伯溫先生當(dāng)時十分吃驚,道,不料明教教主竟是巾幗。” 劉伯溫也是一笑,道:“當(dāng)時先帝回道,伯溫先生生而為男,我生而為女,此是天意,有何稀奇?!?/br> 陽無忌道:“伯溫先生又道,貴客遠(yuǎn)道而來,不知所為何事。” 劉伯溫道:“先帝答,我為天下蒼生而來?!?/br> 話到此處,劉伯溫只覺往事歷歷在目。 他原本已有所動搖,想要出言逐客,但那妙齡女子一句話說出,浩然正氣盈于一身,他逐客之言不禁為之一滯,再難出口。 劉伯溫學(xué)貫古今,通六藝而博知陰陽,本有濟(jì)世安民之心,但未逢明主,不得不暫時退隱以待時機(jī)。帝星初現(xiàn)之時他已意動,倘若此刻來尋他之人是男子,恐怕他就不會有這種動搖。 劉伯溫道:“天下自有天下人,何須閨閣一女子費(fèi)心?” “師父答,若世有明主,我亦愿隱居山林、潛心修道。自古以來,天下每逢大亂,必有道家現(xiàn)世,每逢大治,必是儒家顯盛。而今世道紛亂、民不聊生,正是仗劍天下、清掃寰宇之時,若無旁人,便由我先行一步。我知伯溫先生大才,欲請伯溫先生助我,平天下、安萬民?!?/br> 劉伯溫道:“牝雞司晨終究名不正言不順?!?/br> 陽無忌更是笑了起來,順著說道:“師父反問,汝是公雞否?!?/br> 劉伯溫為之語塞,片刻后道:“自古以來,何曾有女皇主事?!?/br> “師父答,李唐武周,則天大帝?!?/br> 劉伯溫笑而不言。 當(dāng)年他被這樣一句話震住,不想對方竟是當(dāng)真欲行武后之志。 陽無忌笑道:“而后師父問,吾若為則天,汝愿做狄仁杰助我治天下,還是愿我尋來周興、來俊臣先斬除爾等一般搬弄口舌之人,而后治天下?” 劉伯溫微微一笑,道:“臣心有不忿,并未回答。” 陽無忌一笑,道:“師父續(xù)道,我尋伯溫先生,欲先生助我治天下,而非助我稱帝。伯溫先生一身所學(xué)若不奉天下,而與庸人同化污泥,豈不辜負(fù)圣賢。我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伯溫先生若不愿助我,也不過多些坎坷,而天下人共受之。” 劉伯溫笑道:“于是臣心悅誠服,拜見先帝?!?/br> 陽無忌長嘆一聲。 “是啊……彼時朕尚且不明白師父和伯溫先生在打什么啞謎。后來伯溫先生又道,天下大亂,反元不難,得天下卻不易。師父答,必有大亂而后大治,治世人心思變,亂世人心思安,故輕律法重禮教則事半功倍。然后,師父與伯溫先生在廬中擬定了農(nóng)耕六策。朕旁聽之,受益匪淺?!?/br> 劉伯溫道:“先帝才華天授,心胸開闊,廣開言路,不偏私,不怠惰,無驕奢yin逸,無窮兵黷武,臣便是欲效魏玄成,卻也無由上十思疏。陛下乃是先帝親傳弟子,名師高徒,不必過謙。先帝圣明,陛下賢明,是萬民之福?!?/br> 陽無忌笑了笑,許久方道:“朕只盼有朝一日,能不負(fù)師父潛心教誨,能面對師父大聲說,弟子已如師父所愿,天下太平?!?/br> 劉伯溫拱手道:“但教陛下記得今日之言,必有此日?!?/br>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 長安城中熙熙攘攘又過一日,諸般繁華隱于夜色之中,悠長鐘聲隨風(fēng)傳開。 無忌,我所求者,是天下太平,而非天下。我希望你也能記得這一點(diǎn)。 師父,無忌永遠(yuǎn)記得,永遠(yuǎn)都記著。 ☆、第76章 劍道王道 昭啟五年,夏。 金陵城郊。 幾名強(qiáng)人攔路劫道,卻不料被幾人攔下的青年道人輕笑一聲后忽然就消失不見了。幾人面面相覷,正怔愣間,一道藍(lán)影從幾人身后閃過,而后幾人相繼倒地。 青年身著水合色道袍,背上負(fù)著一柄長劍,頭戴逍遙巾,手執(zhí)一卷書冊,看來極是文秀。觀其姿容,清雋有余,沉靜中自有一股逍遙之意。 他這一次出手,就連衣角也沒亂,背上長劍更是根本沒有出鞘。 一旁林中忽然有人擊掌贊道:“好輕功,好身法,好氣度,好心性,武當(dāng)派宋少俠名不虛傳,果真有乃師之風(fēng)。” 青年道人微楞,轉(zhuǎn)頭望去,只見林中一名白衣男子信步走出,看來步伐并不大,卻在晃眼間就穿過十來丈遠(yuǎn)到了自己身前。他本待運(yùn)氣御敵,等到看清對方真容,青年不禁笑了起來,揖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