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8
“如何不好!只要愛妃能夠開心,比什么都重要。”宋徽宗豪情萬丈的說道。 反正他的皇子眾多。 倪溪“撲哧”一笑,終于不再流淚了。 她情意綿綿的柔聲感激道:“多謝圣上?!?/br> 接下來的三個月,倪溪在那么多暗中觀察了許久,最后選定了趙楷。 趙楷今年十四歲,生母是個小妃嬪,生他的時候就去世了。比起其他母妃都在靠山強大的皇子,趙楷更像是個皇宮內(nèi)的隱形人。不過他并沒有什么憤恨之心,不與人爭搶,反而醉心于書畫,而他在這方面也確實天賦出眾,頗有宋徽宗的影子。 對于這個“新”兒子,倪溪表現(xiàn)的十分關(guān)心體貼,如同真正的慈母一般噓寒問暖,很快,就讓趙楷卸下了心防,將她當做真正的母妃來看待。 宋徽宗平日里常常來倪溪這里,來的多了,本來父子關(guān)系生疏的趙楷也漸漸進入他的眼里,發(fā)現(xiàn)這個兒子與他有同樣的興趣愛好并且天賦出眾后,宋徽宗興奮至極。 這樣一來,他來倪溪寢宮里的時間更多了,要么與倪溪一起濃情蜜意,要么教導(dǎo)趙楷書畫,三人宛如真正的一家人那般平和幸福。 三年后,在倪溪的不間斷誘導(dǎo)下,宋徽宗逐漸越來越喜愛趙楷,而太子趙桓越來越平庸普通,隨著一件件的錯事,宋徽宗索性廢了太子,改立趙楷為太子。 而作為太子的養(yǎng)母,倪溪也水漲船高,成為了皇貴妃,寵冠后宮。 宋徽宗不喜朝政,有時候因為潛心書畫便會讓倪溪代為批閱奏折,處理朝事。 這些外人都不知情。 而倪溪,也講每一件事處理的很好,不負宋徽宗重望。 宋徽宗見狀,更是放心了,也更加醉心于藝術(shù),漸漸放手交給倪溪。 宋徽宗的不問朝事,給了倪溪很大的機會。 她開始暗里搜集蔡京童貫等人的罪證,最后將這些罪證一齊交給宋徽宗過目。 宋徽宗龍顏大怒。 一想到自己竟然被人欺瞞了這么久,那些人背著他做了那么多的惡事,宋徽宗立刻下旨抄家處斬,將與這些事有關(guān)之人通通問責(zé)。 至于高俅,他的罪證也有很多,只是倪溪沒有交給宋徽宗,而是暗中見了高俅。 倪溪之所以沒有處置高俅,一方面是因為她當初入宮就是借著高俅干meimei的身份,兩人在外人眼里也算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且高俅這人極會鉆營,在倪溪入宮后施恩了不少,宋徽宗與太子趙楷對他印象都不錯。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俅本身就是草根出身,發(fā)跡純屬運氣和他的機靈。 這樣的一個人,會看清時勢,也更加好掌控一些,不像蔡京童貫,倔的跟驢子似得。 高俅見了這些,有了童貫等人的前車之鑒,他已然畏懼,被倪溪拿捏在了手里,不敢在像以往那樣肆意妄為。 眼下,朝堂不正之風(fēng)終于肅清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便是強國了。 大宋雖然被這些貪官污吏腐蝕了許多,但是基本的底蘊尚存,朝廷官員一部分被換血后,又有新鮮的血液加入,這一批人沒有加入任何黨派,也能放心的用。 而抄了童貫等人的家充盈國庫后,倪溪拿這些錢財首先將之前大宋軍隊被克扣的糧餉全部補發(fā)給軍隊,又從國庫里多劃了一筆提高了每年的軍費支出,用于練兵。為避免貪官污吏克扣,她將此事交給了宿太尉去做,讓宿太尉一一監(jiān)督下去。 宿太尉最是貼近宋徽宗身邊的人,本來倪溪作為一個女子干涉朝政,他是極為反對的,但是宋徽宗固執(zhí)己見,讓他反對也沒用。再加上后來倪溪做的一系列舉措讓宿太尉看出都是為了大宋好,只能默認了,就當做不知道這件事,畢竟倪溪所做的事都是假借宋徽宗名義做的。 一想到在幾年后大宋被金人逼迫的生靈涂炭,成為奴隸一樣的存在,倪溪就忍不住心里的悲嗆。 自古都是弱rou強食,金人兇猛,只有大宋的兵力上去了,才能抵御即將到來的災(zāi)禍。 她從軍中挑選了二十個擅長制作武器的人,給了他們大量的經(jīng)費,要求研制出比現(xiàn)在的火炮威力更猛殺傷力更大的武器。 當然,倪溪在其中也提供了自己的意見,功夫不負有心人,用了一年的時間,反復(fù)試驗后,這二十人研制出了車輪炮,只需要驢或者騾子拖動便可自由轉(zhuǎn)換方位,高低由使用的人控制,比之前方便了不少,而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連發(fā)的,炮筒內(nèi)一次可以裝下36顆□□彈,節(jié)約了很多的時間,再裝上倪溪特別改進的火/藥,殺/傷力提高了不止十倍,精準度也高了很多。 倪溪下令將車輪炮在軍中大肆生產(chǎn),又重新組建了一個炮兵隊,交由他們負責(zé)。 同時,在全國下令輕徭薄賦,讓百姓們安心生產(chǎn),休養(yǎng)生息。平民中旦凡有武藝的,都可以參軍為國效力,這樣一來,那些所謂的“綠林好漢”都少了很多,而軍隊的人數(shù)則是不斷壯大強健。 至于宋江那邊,用了兩年時間,剿滅了三大寇。在原著中,因為后勤保障不到位,梁山泊眾人傷亡慘重,損失過半,而這次,倪溪特地選撥了一位清廉公正的官員來負責(zé)戰(zhàn)事的后勤,保證不會出現(xiàn)糧草軍用物資短缺的情況。 不過,李逵與董平,在戰(zhàn)事中發(fā)生“意外”戰(zhàn)死沙場了。 內(nèi)部問題解決,終于可以著手對付金人了。 往年金人兵力強盛,很多地方大宋只能敢怒不敢言,眼下,卻不用在那么憋屈啊。 在宋人和金人的又一次摩擦中,宋人終于不再退讓,一個字,戰(zhàn)! 這些人,不給他們一個慘重的教訓(xùn)就會永遠虎視眈眈著大宋。 與其被動,不如先發(fā)制人。 大宋子民團結(jié)在一起,共同抗金,沒有內(nèi)患,軍事力量也強大起來,這樣的大宋,讓金人吃盡了苦頭。 金人沒想到,他們一直眼中的“病弱羔羊”居然也有化做雄獅的這一天。 在倪溪前期充分的準備下,大宋并沒有吃虧,反而讓金人跌了個大跟頭,獲得了第一次大的勝利。 無數(shù)宋人驕傲,激動。 宋徽宗早就不問朝政,朝事落在了太子趙楷身上,而趙楷年幼,由太子母妃倪溪代為處理。 父子兩都不喜歡朝事,由倪溪處理,兩人樂的輕松。 這一戰(zhàn)的勝利,宋軍士氣大漲,倪溪再次下令,一鼓作氣的打下去,打到金人怕了為止。 戰(zhàn)事持續(xù)了一年的時間,牽連范圍甚廣,最終的結(jié)果是,大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宋金簽訂合約,金人向大宋俯首稱臣,只怕金人沒有十幾年休養(yǎng)生息是別想恢復(fù)過來了。 外憂內(nèi)患解決后,大宋算是真正的進入了繁榮昌盛,史稱“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