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句后,便是笑而不語了。 馬車噠噠的慢慢悠悠晃著,還是把趙子殷送回了京城暫住的地方。便是唐國公府后門臨街的一條巷子胡同內(nèi),一處小小的四合院。 這里是唐國公府給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臨時居住的地方。 對于劉元德來說,趙子殷是幫閑。對于唐國公府而言嘛,趙子殷就是吃白食的。所以,他住的地方,環(huán)境一般般。 這不,連沈鑄的馬車,也進不去這條巷子。只能在巷子口時,讓趙子殷下馬車,自個兒步行回居所。 “謝沈世兄相送。” 在馬廂內(nèi)時,趙子殷拱手一禮,謝了話。 待趙子殷下了馬車時,他又成了醉漢的模樣,讓馬栓兒給攙扶住了。 望著趙子殷主仆二人離開的背影,沈鑄抬頭望天一眼,然后,幽幽長嘆一聲。 未曾多語什么,沈鑄上了馬車,讓他信任的車夫是趕車離開此處。 又過兩日,趙子殷得消息,劉元德召見他。 當然,不在唐國公府,而是在一家茶樓的雅間。 有茶香裊裊的屋內(nèi),劉元德在閉目品茶。 趙子殷靜靜的坐了下首,待主位坐著的東道主尋問話。 “昨天,米氏為本官誔下長子?!?/br> “本官很高興,想你是米氏的娘家親人,便召喚你來,把此好消息告知你?!?/br> 劉元德睜眼了,嘴中是緩緩的講了話。只是,他平靜的眼神中,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他添了長子的喜悅。 “你不妨替本官傳個話,給米氏的娘家?!?/br> “在靈安縣城時,米氏有些小錯,但是,米氏一族的做法,很有方寸。本官很滿意。些許往事,本官既往不咎了?!?/br> “諾?!壁w子殷應(yīng)一語。 第42章 劉元德,唐國公的親侄子。 跟他兩位堂兄不同,這位出身后不久,爹娘相繼去逝的名門公子,是在伯父伯娘的親自照顧下長大。當然,說是親自照顧,也是水份頗深的。像唐國公要上朝參與政事,國公夫人要理府內(nèi)府外的事情,自然是沒空閑整天管住一個親侄兒的日常起居如何? 真正照顧劉元德長大的,是他身邊的奶娘和丫鬟小廝們。 而唐國公夫妻嘛,就是想起侄兒了,便是喚來身邊關(guān)愛幾句,以示在意罷了。 當然,要說如此,在劉元德本人看來,也是足矣。 小小稚童到翩翩君子,再至成家立業(yè),到外放一地任官,接著又是調(diào)回京城升遷。 一路行來,劉元德的心境是成長蠻快的。這中間,自然也是借了助力良多,除了親伯父的勢力外,當然,也少不了他的妻族助力。 劉元德的妻子,是前朝的東胡大族歸附后,而世居幽州的大族。 雖然血統(tǒng)上而言,是東胡蠻人。但是,漢化已久,除了個性爽朗外,在劉元德眼中,與漢地的女兒也沒甚兩樣。更何況,他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不錯,更是育有三個女兒。 晚間,劉元德忙碌一天后,歇得自然是正院。 “平安郎才出生兩日,已經(jīng)長開了,看著鼻眼就像夫君?!?/br> “倒不像咱們的閨女,全似我一般長相恐怖,將來可如何選了夫婿?” 劉妻先是高興,后是擔憂的說道。 因為是東胡出身的原故,劉妻是生得人馬高大。跟她纖纖君子的夫君一比,她就竟然還要高了一兩分。 再加上東胡人的鼻間深陷,不合了中原士子的審美,頗是異類的感覺。 于是,看著越長越像她本人的三個閨女,劉妻愁將來嫁女的事情。 畢竟,在劉妻看來,世上的男子,不是個個都像她的夫君,愛慕她這個牛高馬大的異族女人。 “無妨?!?/br> “咱們的家世,不挑著門第嫁。三個女兒長大了,在寒門中擇優(yōu)秀的子弟為女婿便成。” 劉元德輕笑出聲,說了他的想法。 “倒也成。” 劉妻聽后,那兩撇粗了些的眉,也是松開了。臉上笑容多了,便道:“我今天去看望過坐月子的米姨娘,她又哭著想見平安郎……” 話到這,劉妻聲音也是轉(zhuǎn)喜為憂,問道:“我這般不讓米姨娘見著平安郎,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劉妻的問話,倒不是真在意米姨娘可憐,還是不可憐? 她在意的是,劉元德這個夫君要用米姨娘的娘家人,米姨娘又是平安郎的生母。中間會不會有影響嘛。 “米氏太小家氣,平安郎給她養(yǎng),我不放心。” “再說,咱們膝下總得有個兒子?!?/br> “將來三個閨女出嫁了,也還得有親弟弟護著才成?!?/br> “便是女婿待閨女不好了,還有小舅子打上門討說法……”劉元德討好了妻子的話語,從嘴里講出來時,倒是沒有半分平日里的一本正緊神色。 劉妻是非常受用的。 “也是有了平安郎。若不然,我心不安。” “是我不爭氣,傷了身子,若不然……” 話到此時,劉生是默然神傷起來。當初,劉元德這個夫君外放,她為何沒有追隨?就是因為她生第三個閨女時,難產(chǎn)傷身,已經(jīng)無法再生育孩子了。 若不然,唐國公夫人敲打后,留下她在京城照顧了三個親生閨女時,劉妻豈會善罷干休? 要曉得,草原的兒女最是性子直爽,有一是二,有二是二。 劉妻未嫁良人前,還是少女時,就是風風火火的脾氣。只是,嫁給了中原人,又是生了三個閨女,這么些年下來,她的性子是被世事給磋磨的圓滑些了。 男人的事業(yè),男人的家產(chǎn),總歸要個繼承人。 劉妻是個明事理的,她自然曉得,這世道的中原人最忌諱什么? 那便是無兒子,絕門戶嘛。 劉妻自認為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她不能生了,讓別的女人生了夫君的孩子,她同意。但是,孩子得歸她養(yǎng)著。 這也是劉妻唯一的要求。 “咱們有平安郎,足矣。” 劉元德說了這一話后,又道:“至于米氏那兒,讓她好好養(yǎng)身子?!?/br> 其實,要說在靈安縣城的日子,劉元德作為一縣之尊,過得還是挺舒服的。溫鄉(xiāng)軟玉的生活,紅袖添香的陪伴,米未央在劉元德的心中,也不是沒一點份量的。 只不過,一切在米未央一碗紅花藥,落了劉元德的子嗣后,便是讓劉元德的心思淡了。 八月,秋風習習。 趙子殷在京城中,收到了家書。 厚厚的一疊,讓趙子殷一一打開,看得是心情愉快。同時,也是份外想家,想念家中的嬌妻孩兒們了。 “茵姐兒的字,倒不錯。一段時日沒見到,有進步?!?/br> “箓哥兒、策哥兒的畫畫……哈哈哈……”趙子殷越瞧,越是開心的笑起來。笑過后,趙子殷忍不住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