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6
己的法子一說,看著靈素道:“他們在這里賴著,不過是不想另外租房子付錢,若是叫他們知道住這里也不是‘白住’的,他們自然就死心了。打蛇打七寸,這對人也一樣,你光想著自己怎么占理,沒用,得去想人家那么做的因由是什么。 “這事兒也是給你長長記性,別自己家里都沒顧全呢就滿世界管人家的好歹去。這世上的人也不是個個都該幫的,在求人伸手的時候,他們自己已經盡力了沒有?多的是往那兒一躺覺著自己慘就是旁人欠他似的。這樣的人,就算真的多慘,也不能伸手。一沾上除非你落到同他一樣境地,或者還不如他了,要不然反咬一口入骨三分。 “這次這幾個人給哄走了,回頭不定怎么說這房子的主家呢。他們只會記恨把他們趕走這回事兒,不會去想已經白住了多少日子、已經從人家那里得的好處。這樣的人,幫來干嘛?!” 靈素趕緊把學來的本事用上:“這樣確實不妥當,師兄教訓得很是?!?/br> 大師兄一愣,小眼睛都瞪大了,好一會兒才“哼”了一聲,那意思大概是——“算你識相”。 作者有話要說: 盡量維持日更,時間不能保證了,抱歉抱歉 第393章 圣人在齒 事情順利解決,方伯豐跟姚瓦匠商量之后,先修繕老司長家的院子。等那頭都完事了,自家這頭才開始動工。 一邊趁空往和樂坊搬東西,一邊姚瓦匠又帶了人按著方伯豐給的圖紙擺了樣,算了工料,交予方伯豐先預備起來。 方伯豐便問道:“如果能多用些菌生板,是不是能快些?” 姚瓦匠道:“那是自然的,且那板子做炕面也好,熱得勻凈,也有大戶人家專門買來做內墻的,隔音隔熱又輕巧不占地方,比堆泥砌磚的可便當多了。” 方伯豐想了想便道:“那還勞駕重新算一下工料吧,能用菌生板的咱們就都用菌生板好了?!?/br> 姚瓦匠吃了一驚,這菌生板如今外地來等著買的實在太多,雖縣里對本地人有照顧,太多了也還是不成的。不過一想方伯豐本來就是衙門里的官員,這點方便只怕還是有的,便答應著真的依著這路子重新算去了。 方伯豐拿到了新開的單子就同自家兒子商議,問道:“這是咱們家自己種啊,還是去坊里買?” 湖兒緊著搖頭:“不買不買,他們或者會說不收錢,轉頭就從我們的份子里扣了,肯定的。之前娘說這些遲早有用,叫嶺兒做了菌種拿去后山種了些板子收著,蓋書樓的時候用了一些,應該還剩了不少?!?/br> 方伯豐還真不知道這事兒,就去問靈素,靈素神識往靈境里一掃:“有啊,你要多少?” 方伯豐本打算著不管是自家種還是去坊里定,怎么也得要十天半個月的功夫,沒想到家里就有現成的,便把數目給她瞧了,又笑道:“現在的家底我都沒數了,這么些東西,你都給藏什么地方去了!” 他是無心說笑,那個心虛的卻不免一驚:“唔,就是后山尋地方堆著唄,如今咱們山上人也多了,更沒地方放了?!?/br> 方伯豐點點頭:“上回我去,還是老司長帶著我進去的,鬧得我跟做客一樣?!?/br> 也是沒法子的事兒,那群人,他們是不知道根底,有內行的要知道了非得驚掉眼珠子不可,如今在他們這鳥不拉屎的山頭聚齊了,說來都沒人信。 靈素現在一邊要忙山上醫(yī)藥的事情,另一邊又要顧著七娘和果子杏妮兒的新買賣,加上飯莊子上劉玉蘭還在馬塘鎮(zhèn)呢,也離不了人,紹娘子還不時地尋她商議幾句,真是分/身乏術。 方伯豐見這情勢,就打算自己把蓋房子的事兒一肩擔了。結果他這里正忙活,衙門里又給新派事務了。 去年他的養(yǎng)土法已經得了褒獎,今年經過多半年的試行,發(fā)現他寫在養(yǎng)土法后頭的那些古怪的飼養(yǎng)家禽家畜的法子竟也十分有用。好事趕早不趕晚,縣里決定叫農務司協(xié)助坊務的,趕緊把這些法子在縣城里推行起來。 因這里頭涉及到一些酵汁的制作,坊務的可不懂,就非得農務司的出面不可了。 這東西當日幾乎就是方伯豐一人所著,農務司里的人也不曉得具體該怎么cao作。只好先由方伯豐給農務司上下細說一回,再叫他們同坊務的一塊兒散入四城里“布道”去。 他那掐草尖兒兌糖水悶酵汁子的法子,下屬們聽了都忍不住樂:“您這是不是做酒的時候做呲了,才得了這么個東西?然后您估摸著又心疼了不舍得扔,往自家堆肥上一潑,哎,還真有效果!” 方伯豐都沒好意思說,這東西我可想不出來。也只好由著他們打趣。 第二日知縣大人身邊的兩個幕僚來了,把之前試行的效果和涉及數目都大概說了一邊,這下真把人給鎮(zhèn)住了。昨天他們只當玩笑聽的,現在聽說什么能養(yǎng)雞養(yǎng)豬還不易得病,尤其雞圈豬圈還沒臭味兒,還用不著十天半個月的掄膀子除糞,一個個都正經起來,一邊聽一邊開始往紙上記。 官田試行那邊是最死性的地方,他們要說是如此,那絕對是試了又試的真事兒。這事兒要是真的,不說教給縣里百姓如何如何,只說自家后院里要是能安生養(yǎng)幾只雞、養(yǎng)兩頭豬,這一年又多多少出息?從前難,是難在那個味兒實在不成,縣里地方又窄,鄰里容易因此起齟齬。 這法子果然可行,教人家之前,少不得自己家里先用起來。 等這里說得差不多了,方伯豐又去找了知縣大人,他的意思是,這個事兒不止是縣里的得教,村里的也不能落下。 他道:“雞舍豬圈都先挖起三五尺的土,之后用一半鋸末配上土回填,鋪上軋短的稻草,再噴上酵汁水。之后雞屎豬糞落在地上多會被化進里頭,這鋸末填土的肥力也會越來越強。隔個一年半載,可以取一部分出來做肥料,剩余的重新拌料回填。這樣的畜肥都不用再堆化過,且肥力和肥效都比尋常的畜肥更好。 “這宗好處最后還得歸到田地里,縣里養(yǎng)了是多一分出息,村里說起來,這好處就大了。用上這個法子,我們試行之后估算過,一畝地耕種所得的秕谷稻草等物,足夠養(yǎng)十五到二十只雞,只用此法,九成左右的雞食不需外求。且這些雞在雞舍里所產的肥料,又能用在地上,實在是兩全其美……” 知縣大人等他叨叨夠了,才道:“很好,聽著有理有據,回去細寫一個文報來,尤其有試行的各樣數錄千萬都要記全了。等寫好了拿來我看吧?!?/br> 方伯豐聽了曉得是準了這事兒的意思,挺高興地答應了。 這邊知縣大人說畢了公事,也不放他走,又同他閑聊起這一陣子縣里的事情來。方伯豐便又說了許多沿河沿路的桑枝修剪、水路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