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紡織廠花、[綜]刀飛劍跳式神蹦、茶花前的超級偶像、當(dāng)男神遇到小甜妞、全能竹馬求轉(zhuǎn)正、重生九零有空間、你奈我何、重生的meimei、[綜]替身、曙光,曙光,你去哪兒了??
,你說那個啊,那哪兒能算?!群仙嶺里頭是神仙碰頭、凡人難進(jìn)的地方。再說了,那群豺群豺,一出少則二三十頭,多則四五十條,老虎難敵,孤狼避走,誰還能獵了它來不成。” 邊上剛才說笑的嬸子插話道:“這你又不知道了吧。早兩年,鐵網(wǎng)莊還抓到過一群呢,可惜讓逃走了一半,只抓了十幾頭。就那,也夠他們一莊上的整年賦稅了,還使不了呢!只是那惡豺記仇又黑心,后來他們都不怎么敢過河去了。人多就見不著它們,一落單就受襲,河對岸好容易開出來的幾十畝山地,也半荒廢了。這誰種地去還帶一隊(duì)獵戶??!索性能都捉了也好,偏又不能,嘖,這畜生也不好惹啊?!?/br> 一時(shí)眾人都接過話頭,說起德源縣附近各處打獵的趣話來,靈素聽得津津有味,只覺著比方伯豐那般干巴巴地念書可有趣多了。 說著說著就說邪了,一會兒功夫,連狐貍精蛇精兔子精都出來了,靈素心里翻個白眼,就靈界那些妖獸,想要生智化身都萬無其一呢,就這里這些身上丁點(diǎn)靈力都沒有小獸們,還指著變成個美人來同書生們喝茶讀書?真是做夢了。 她聽著沒趣了,便問七娘:“你說這會子活計(jì)多,就是這些么?” 七娘也不愛聽那些神神鬼鬼的,便接了話道:“入秋田地都收了,剛好交稅啊。你看這些皮子,八成都是抵稅抵來的。朝廷每年都會出個數(shù),若是收來的多出許多來,或者就會轉(zhuǎn)頭發(fā)賣;若是還不足,就要出市價(jià)再收。這進(jìn)進(jìn)出出都是咱們百雜行的事兒,自然活計(jì)就多了。你等著瞧吧,這個之后,準(zhǔn)定還有羊毛絨線的事兒呢。那個更煩人,黏黏纏纏的。” 靈素又問:“這些皮子朝廷收去做什么的?” 七娘想了想道:“那用處可多了去了。做鞋子,做衣裳,還有軍中用的皮甲……” 靈素哦了一聲,又道:“那羊皮都有了,又要羊毛何用?” 七娘噗嗤笑出聲來,看著她道:“你們家里難道沒有冬天的?你連個羊毛都不知道了!這羊毛可以制氈,可以捻線,做成了衣裳披搭,怎么也比薄片子單衫暖和吧?咱們這里冬日雖不像北邊傳得那般邪乎,可也不好過得很呢?!?/br> 邊上青嫂見靈素果然不知道,便跟著道:“咱們這里到了十月底,就挺冷的了。也得穿棉襖棉褲棉靴子。咱們這里冬日里又多雨水,比嶺北干冷地兒更難過些。尤其是外頭要做活計(jì)的,這鞋子要是一濕,真是凍得了不得!若有皮子做得皮靴,就好多了,不像布底的,踩幾腳就滲透了?!?/br> 第30章 備冬 七娘看著靈素道:“你可別跟我說,你還沒見過棉襖呢……” 靈素點(diǎn)頭:“真沒見過,我就一身夾衣是最厚實(shí)的了。” 七娘捂著嘴驚道:“唉喲我的天吶,趕緊的吧,這一進(jìn)十月就開始涼了。你別看現(xiàn)在日頭一照沒什么,等下兩場雨,立時(shí)就涼了。還有棉靴子,多絮點(diǎn)棉花才好。冬天總是凍得腳趾頭冷,最好烘著火熜別動彈。偏偏咱們這里越近年事兒越多,雖都是小事,來回來去走可也夠討厭的?!?/br> 青嫂道:“你看你看,正經(jīng)說不了兩句,你就要帶壞人家?!?/br> 又轉(zhuǎn)頭對靈素道:“放心,這德源縣里頭,只要有銀錢,什么買不著?老茂昌的老棉鞋,好著呢,若是狠狠心,買個皮殼的,穿一冬天也不帶滲水的。還有風(fēng)和樓,量體裁衣,若是自己來不及做,直接到那里定一身兒,放心,且凍不著你?!?/br> 七娘在邊上笑開了:“喔喲喲,青嫂真是大財(cái)主口氣。那老茂昌的老棉鞋,還皮殼的?夠自己做三四雙的了吧!還有風(fēng)和樓,那是咱們小老百姓能去的地方么!還說我?guī)崛思?,我看您老人家才是把人往邪路上帶呢!您自己是大?cái)主,就別用您那一套教我們了,我們可買不起那些東西?!?/br> 青嫂道:“你小丫頭片子,一年到頭還少掙錢了?還同我這兒嗙嗙的?!?/br> 七娘不接這話,反對靈素笑道:“你呀,聽我的,趕緊去你們后街布莊上把布扯了,抽空就開始做吧。若有不會的,左鄰右舍問問,別瞎花那冤枉錢!雖是比咱們自己做的好看些,也值不了那許多銀子!你曉得老茂昌的皮殼長靴子多錢?一貫……一只!!你說說,不是土財(cái)主誰買它??!” 靈素不由得神識往靈境里剩下的那堆散碎銀兩上掠過,咂咂嘴道:“好、好貴……” 七娘看看青嫂:“看到?jīng)]?她都覺得貴呢!” 青嫂笑道:“一分錢一分貨,自己做不出來那樣的鞋子。自己做一雙穿兩年,他們那里買一雙,能穿個七八年不帶壞的。分來算算,還是合算的?!?/br> 兩人便開始細(xì)說自己做鞋的耗費(fèi)同買鞋子的好壞來,靈素聽得云里霧里,只記得要趕緊預(yù)備過冬的行頭,別的卻是聽不太明白了。 到了中午,行里是不管飯的,便都散了,青嫂叮囑她們未初三刻前需得到這里,靈素記在心里。這縣里有鐘鼓樓,上頭一根圓柱子,柱子上立著只大公雞,大公雞自一早五更時(shí)候立在最頂頭,之后便漸漸往下落。那柱子上有五根色彩各異的橫杠,每下一杠便是一個時(shí)辰,直到落到底,恰是黃昏起更時(shí)候。要知道時(shí)間,只看那公雞所在便是。 靈素到家時(shí),方伯豐也回來了,兩人各吃了一碗面,就說起過冬的事兒來。 方伯豐道:“我正想同你說這個事兒呢,我的衣裳夠穿的,你自己得好好做兩身。棉鞋也是,我有一雙,你也得新做?!?/br> 靈素便問:“你的衣裳鞋子都在那邊箱子里?” 方伯豐點(diǎn)頭。靈素便不做聲了。 因如今要在縣里裝船外運(yùn)的商戶多了,河道調(diào)度事情多,方伯豐也沒在家多耽擱,趕緊又去了。 靈素這才進(jìn)里屋把方伯豐那兩口箱子打開來細(xì)看。 一口里頭都是些舊衣裳,上頭還不少都帶補(bǔ)丁的,看那補(bǔ)丁上的針腳,也是小的上頭的粗疏,后來的就好上許多。靈素心知這定是方伯豐小時(shí)候自己補(bǔ)的,后來做多了,才熟練起來。心里不由得有些發(fā)酸。想想十二三歲就開始自己一個人讀書做飯,自己補(bǔ)衣裳,又嘆一口氣。 再看另一口箱子里,有兩身夾衣,看著比如今他身上常穿的那一身新,想來是從前自己婆婆還在世時(shí)估摸著兒子長大后的身量做的。另外一件短襖一件長襖,里頭的棉花都發(fā)硬了。還有兩條棉褲,也是一般情狀。至于他說的棉鞋,便是一雙四層底的蚌殼樣的棉鞋,也是穿舊得了,卻刷洗得很是干凈。 都看完了,靈素默默坐在一旁,好一會兒,才起身將那兩件夾衣拿出來同那件夾綿長襖比劃了兩下。又看一遍靈境里的銀錢,心里就有了主意。 還沒到時(shí)候,她自己先往百雜行去了,卻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