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房的情況,大家都彼此了解,此番因為趙榮昭的事,老祖宗袖手旁觀,擺明了是站在方霏那邊,宋大奶奶轉(zhuǎn)身就帶著一群姨娘表孝心,立馬又給搬回來一成。 二老爺搖著頭,長嘆一聲,沒再說話。 ☆、060 婚事 回到綠玉軒,時辰尚早,方霏躺在貴妃榻上,找了本書看打發(fā)時間。 “夫人,來吃點水果消消食?!敝躮ama端著果盤過來,放到榻上的小方桌上,笑呵呵地道:“還是老祖宗面兒大,我還擔(dān)心宋大奶奶會埋怨你,看今兒這光景,大奶奶壓根兒就沒往心里去,這下我可放了心了。” “宋大奶奶是個識大體的,是非分明,自然不會較真?!狈仅徚怂谎?,淡淡地道。 周mama心里頭高興,一說起來便停不住口。 方霏在一旁聽著,心里頭卻一直在想鋪子里的事兒,時不時搭上幾句話,直至快三更天,才回臥房歇下。 因著要回娘家一趟,次日,方霏起了個大早,草草用了早飯,便去管事房打理家務(wù),安排雜事。 周mama留下來挑選禮品,總不能次次都讓方霏空著手回娘家,上一次是去得匆忙,加上老太爺過世,沒來得及準(zhǔn)備。田氏見到周mama,第一句話便是‘喲,我們家大姑娘回門來了?怎么空著手?’ 四鄰都看著,幸好當(dāng)時方霏不在,不然,還不得尷尬死。 等方霏從管事房回來,周mama這邊也備好了禮物,交給方霏一一過目。 家中攏共就四口人,給田氏準(zhǔn)備的,多是些補品,名下的兩個姑娘選了些衣料,給她們做衣裳,又挑了一些平時賞丫鬟用的簪頭首飾、耳墜子等姑娘家喜歡的小玩意兒,反正那母女三人也分不出好歹來。 方裴是方霏一母同胞的親弟,正在念書,周mama便找了懂行的人,挑了套上等文房四寶出來。封了做禮物。 回來后,周mama遞上禮品單子,方霏大致掃了一遍,點點頭,吩咐周mama去打包,又親自去了書房,挑了幾本古籍塞到給方裴的禮物中去。最后。又讓周mama多備下一份尋常禮尚往來的禮物。 打點妥當(dāng),水蓮照例又被留下來看家,周mama挑了兩名小丫頭。又去前院找趙大管事要了四名會些功夫的護(hù)院家丁,一行人從角門出去,穿過趙家鎮(zhèn),往渡口走。 暴雨季節(jié)已過。洛河水位持平,河流也不再湍急。船只走得很穩(wěn),不多時,便到了對岸。 “周媽,你帶著他們先去我娘家吧。我去鎮(zhèn)上接阿裴?!眲傁麓?,方霏便吩咐周mama。 “讓他們自己個兒去吧,我跟你著您一道兒去接裴少爺?!敝躮ama不放心。回想起上次的事,仍舊心有余悸。 “他們不認(rèn)識路?!狈仅瓕⒅軏尷唛_幾步。才道:“我二娘那人你也曉得的,你親自過去妥當(dāng)些,省得他們回去笑話,我接了阿裴就過來?!?/br> 周mama斜睨著身后跟著過來的人,想著田氏那副尖酸刻薄的樣子,要是被這些人看了去,回去還不知道會傳成什么樣子,方霏的擔(dān)心倒也不是并無道理。 “要不,我讓那幾個小子跟著你?”周mama始終不放心,沖著一旁的幾個家丁那邊抬了抬下巴。 “不必了,此番拿的禮物多,你讓人跟著我去,那些盒子怎么辦?”方霏一口拒絕,又去寬周mama的心:“也就幾步路,你們拿著東西走得慢,沒準(zhǔn)兒我和阿裴還能趕在你們前頭到家?!?/br> 周mama遲疑半響,才松了口,再三叮囑道:“夫人你自己小心著點,我到了就過來接你?!?/br> 說完,便分了道,周mama帶著丫鬟家丁,捧著禮品去了方家村,方霏獨身去了方家鎮(zhèn)。 方家鎮(zhèn)規(guī)模極小,不足趙家鎮(zhèn)五分之一,一條直街通到底,貫穿了整個鎮(zhèn)子。 “大姑娘!”方耿昨夜里回了方家鎮(zhèn),連夜將十里八鄉(xiāng)收回來的稻米送到了河對岸,得知方霏今天會過來,一大早便候著了,見了方霏,老遠(yuǎn)的便打招呼。 方霏快步走進(jìn)鋪子,開門見山地道:“耿叔,鋪子里的事情,我都聽說了……” 兩人邊往內(nèi)堂走,邊說著話,到了僻靜處,方霏從袖袋中取出幾張銀票遞過去,“耿叔,鋪子里不能沒有流水銀子,這些銀票你拿去先使著?!?/br> “不行不行!”方耿一口回絕,連連罷手,將遞到手邊的銀票推回去,“大姑娘,我這里還能周轉(zhuǎn)得過,這些銀子,你自己攢著,等將來離了趙家,用處大著呢?!?/br> “你先拿著,不夠我還有,往后賺回來給我存著就是。”方霏將銀票再次遞去,“我在趙家吃喝不愁,手里邊也不缺銀子,放在我那也沒用,就當(dāng)我存在你這。” “那就多謝大姑娘了,等周轉(zhuǎn)過來,就給你存回去。”話說到這份上,方耿也不好再推辭,手上也正好缺銀子,只得收下。 “耿叔你自己看著辦就好?!狈仅灰詾橐獾匦π?,又問起店里的情況,“對了耿叔,這次你去外縣收到了多少米?能不能周轉(zhuǎn)過來?” “陳谷收了不少,倒是能應(yīng)付到新米出來,就是長途跋涉的,費時又費力,賺不到不少?!碧崞鹕馍系氖拢焦㈩D時愁上眉頭,“最擔(dān)心的還是錢家,等新米出來,他們?nèi)羰沁€大肆收攬的話,咱們又得去外縣,到時候別說賺錢,不折了本錢就是不錯了……” 自打昨天從南街的鋪子里出來,方霏便一直在考慮此事了,點點頭,安撫道:“我已經(jīng)想到了辦法,只要能撐到新米出來就好。” “哦?大姑娘想到辦法了?”方耿將信將疑,面露喜色。 方霏點點頭,左右看了一眼,才湊過去在方耿耳邊小聲說了自己的打算,末了,補充道:“如若能成,請先生的事,還得靠耿叔你出面打點一二?!?/br> “此法可行,我午后就去?!狈焦⒈硎举澩?,一口應(yīng)承下來。 “不急,等那邊敲定了,再去請也不遲?!狈仅Φ溃呁米?,邊道:“耿叔,我要去看看阿裴,回去也還有事忙,就先走了?!?/br> “我送送大姑娘?!狈焦⒚c頭答應(yīng),上前欠身引路,一直送到了鋪子外的長街上,被方霏再三的催促,才轉(zhuǎn)身回了鋪子。 方家鎮(zhèn)上只兩家私塾,就讀的多半是鎮(zhèn)上的孩子,村里的孩子極少。 一是學(xué)費貴,常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二則是因為路遠(yuǎn),孩子又小,早晚要人接送,中午還得送飯菜,一天三趟下來,哪里還有時間干農(nóng)活? 再加上村里的鄉(xiāng)民世世代代都以務(wù)農(nóng)為主,認(rèn)為孩子只要數(shù)得了數(shù)就行,用不著念那么多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