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書名:宮女為后 作者:鵲上心頭 從長春宮的淑女到坤和宮的皇后, 付巧言一路像是開了掛。 雖然她確實人美聲甜,勾人心魄,可宮內(nèi)傳言, 主要原因還是有年夏天,皇上在她塌上睡了一夜。 上聽到傳言,啟唇微笑:巧言,巧言,果然生得一張好嘴…… ================== ☆、進宮 三月春淺,正是乍暖還寒。 付巧言披著半舊不新的藕荷襖子,正垂首站在隊伍中。 隊伍很長,大半都是十來歲的小娘子,卻鴉雀無聲,沒得一個敢大聲喧嘩。 不多時,東角門又開。 付巧言匆匆抬頭掃了一眼,便又垂下頭來,一聲不吭。 隊伍緩慢地前進著。 約莫走了半盞茶的工夫,東角門便又關(guān)上了。 天氣寒冷,不知何時又刮起北風,她穿得本就不夠厚重,不多時就哆嗦起來。 冷風刺骨,那一層薄薄的襖子仿佛紙糊的,付巧言咬緊牙關(guān),努力讓自己站得穩(wěn)些。 突然,一聲細語自身后傳來:“jiejie,你冷嗎?” 付巧言一愣,微微偏過頭去瞧她。 只一側(cè)臉,卻讓那小娘子瞪大雙眼。 寒風中,只見付巧言雪膚烏發(fā),柳葉彎眉婉轉(zhuǎn)繾綣,眉下是一雙璀璨如華的漆黑眼眸,端的美麗非常。 那小娘子顯然未曾想她長得如此出塵,一時呆立在那,好半天才憋出一句:“jiejie,你真漂亮。” 付巧言聞言立即扭回頭,沒有跟她說一句話。 少女見她不理人,也沒多做糾纏,沉默了下來。 東角門開了又閉,閉了又開,約莫半個時辰之后,終于輪到付巧言等在門前。 這是長信宮的偏門,外面行約半個時辰便是鏡街,但凡是黃門宮女出宮辦事,約莫都走這里。 因著偏僻,所以采選宮人秀女便從這里進出。百多年來,無數(shù)年少貌美的小娘子們從這里入宮,有的到了年紀出宮,也有的最后坐上鳳椅,執(zhí)掌六宮。 所以,這名不見經(jīng)傳的東角門,也被百姓稱為貴人門。 這日守在門口的是兩個御林軍的新兵,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還未弱冠,見著最前面的付巧言一雙柳葉眉彎彎暖暖,便按捺不住多看她幾眼。 付巧言打小長得就好,對這種視線最是熟悉不過,她趕緊又壓低了頭,恨不得拿帕子捂住自己的臉。 以她的樣貌,從前在海棠巷中已十分扎眼,如今一旦要留在宮里恐怕更是難熬。 可她沒得選,這是她唯一能走的路。 不多時,東角門又開。一個約莫四十幾許、面長眼細的姑姑走出來,沉聲道:“進了宮,不可東張西望大聲喧嘩,一個跟著一個,隨我進來?!?/br> 付巧言趕緊快走幾步,默默跟在了她身后。 她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只一味盯著腳下那青石板路,恍惚間以為還在家中巷里。 約莫一刻之后,她們在一處小花園前停了下來。 那姑姑停下來,轉(zhuǎn)身挑著細眼道:“一排站十個,站好了抬起頭,動作都麻利些?!?/br> 付巧言剛好是第一個,她趕緊按照姑姑的意思站到第一排最靠左的位置,微微抬起頭。 從進來到現(xiàn)在,除了那姑姑說這一句,還真是一點響動都無。 一百來年少的小娘子,似都不存在一般,她們寂靜無聲,仿佛比那花草還要安靜。 等他們都站好后,付巧言余光瞅著,從另一側(cè)小徑過來約莫五六個人。 她不懂宮里規(guī)矩,也不知穿那青紫顏色的是什么身份,只知是三個黃門并三個姑姑,不緊不慢地緩步而來。 索性宮墻的巍峨擋住了寒冷的風,她站在這里便不再覺得寒冷。 那六個人到了園子里就散開了。 雖然抬起了頭,但付巧言還是低垂著眼睛。 這六個宮人走的很快,不多時幾乎全部看完,因為位置較偏,直到最后才有一位穿著繡蓮六幅裙的姑姑走到她跟前。 付巧言沒抬眼,只能呆呆看著她繡鞋上那一抹蓮影。 也不知那蓮花是誰人所繡,只見細膩的粉白花瓣舒展開飽滿的弧度,美麗無雙。 那姑姑似看到什么一般在她身前微微頓住,少頃付巧言聽她淺淺吸了口氣,卻什么都沒說,徑直回到最前邊。 付巧言終于熬過了這一關(guān),她微微低下頭,心臟幾乎都要跳出胸膛。 爹娘保佑,選上我,選上我吧。 她這樣祈禱著著。 選上了,便有銀子了。 前面的管事宮人似乎還在商量,約莫一炷香后,由那細眼姑姑道:“聽我叫了號,便留原地不動,沒叫到的跟這位叔叔出去,聽明白了嗎?” 她雖是說了一個問句,下面的小娘子們卻都沒回答。 很快,她便按照小娘子們的站位順序,一個一個叫起號來。 在叫了許久的號之后,后來的黃門中一位略胖些的站了出來,輕聲細語道:“各位姑娘,隨我來吧。” 付巧言松了口氣,這一次叫走的六十人中,并沒有她。 然而她還沒來得及高興,下一輪的篩選便又開始了。 她們繼續(xù)跟著那長臉細眼的姑姑,行至花園深處的一處樓閣。 說是樓閣,但這兩層的宮殿十分壯闊,殿前有一處寬敞的戲臺,想必是平時皇族們聽戲游樂之所。 付巧言從小便在巷子里長大,她父親雖然是個教書先生,卻頗有些見地。 在她四五歲時便給她開了蒙,也送她讀了書,直到他病逝之前,也從未斷過女兒的書本筆墨。 所以付巧言只匆匆一瞥,便窺見這樓閣的名字--百禧樓。 這一次,那姑姑直接同守著閣樓門口的宮人打了招呼,帶著她們徑直進去了。 百禧樓的一層十分寬廣,四面全部掛有厚重的帳幔,待她們一走進去,立刻便覺一股暖意襲來。 這里還燒著幾個火盆。 等他們四十個小娘子站成四排之后,那長臉姑姑又道:“幾位總管和姑姑們要細觀,安靜些,聽他們的話便是?!?/br> 由于剛才是從另一個方向走到百禧樓來,所以這會兒付巧言站在了第二排中間的位置。 那些總管太監(jiān)和管事姑姑們很快便活動起來,他們手里拿著軟尺,挨個丈量小娘子們的手腳腰肢。 之前縣里的主簿夫人說過,宮中小選極嚴。面暗無光者、瘦小矮短者、口熏體臭者、發(fā)黃枯損者,乃至口齒不清者皆是不要,這還只是初選而已。 也不知是湊巧還是不湊巧,輪到付巧言時,又是那位穿繡蓮六幅裙的姑姑。 這位姑姑看起來約莫三十幾許,長相平常,倒是皮膚十分白皙。付巧言剛虛十三,尚未及她肩膀,被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