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書迷正在閱讀:第24條婚規(guī)、桃花滿滿、賤妾、協(xié)議婚妻、有魚、神獸修仙手冊、重生之幸孕少夫人、當(dāng)不成主角的我只好跑龍?zhí)琢耍綜]、家養(yǎng)小嬌妻、末日蕭歌
往年都是開春前后才開的,今年也不知道為什么……” 她興高采烈的說著,張晴卻等不得她將話說完便面色異常,雙眼亮晶晶的卻又有些發(fā)直,打斷她的話擺手道:“去取我的棲鳳琴來。” 說罷轉(zhuǎn)身就走。 看她行去的方向,是尋梅苑。 妙香和鶯語面面相覷。 取琴、尋梅苑,難道小姐要在尋梅苑彈琴? 受涼了怎么辦? 得攔著! 可是誰去攔?誰又能攔得?。糠蛉撕痛笮〗銊傋?,侯爺在招待王爺和皇子…… 憑她兩個從來在主子面前說不上話的丫鬟? “快去吧,”鶯語蹙眉對妙香擺手,先順著小姐吧,小姐若是動了怒,就誰都別想攔得住了。之后又道:“去請趙嬤嬤來?!?/br> 對了,還有趙嬤嬤!妙香提起裙子轉(zhuǎn)身就跑。 前頭張喚出去時(shí)管家孫盛已經(jīng)將梁王一行迎至外院的世安閣奉茶。 梁王與張喚是舊識,雖然并未曾打過幾次交道,但是梁王此人一向放縱不羈、最是善飲,喝了酒與什么人都能聊到一起,又從來不端著王爺架子,因此為人行事十分粗莽又酒量極好的張喚便入了他的眼緣。 見到張喚梁王就大聲嚷嚷道:“快快備酒,本王今日帶了幾位小友與你共飲。” 梁王是當(dāng)今圣上的弟弟,太妃之子,大概是因?yàn)樗麖男∨c世無爭,又嗜酒如命,他母妃黎太妃又與當(dāng)今太后十分交好。因此,他至今仍留在京城沒有封蕃。 但是也因?yàn)樗麑ψ约菏址趴v,不重養(yǎng)生,現(xiàn)如今還不到三十歲,那雙下巴和肚子就已經(jīng)耷拉下來了。 聽梁王如此說,候在旁邊的孫盛忙笑著湊趣道:“王爺還帶了新鮮鹿rou,小的讓人送去廚房了?!?/br> 梁王不拘泥于俗禮,張喚面對王爺皇子卻不能如此。 他上前一步,單膝跪地給梁王行禮,說了句:“參見王爺?!?/br> 起身后便向梁王身邊看去,站在那兒的幾個少年,各個龍章鳳姿。 其中個頭最高,年紀(jì)大約在十七、八歲的穿著紫色鑲金邊盤領(lǐng)右袵袍的青年,大概就是大皇子了。 他旁邊兩個少年都是十四、五歲,一個穿著寶藍(lán)色修身圓領(lǐng)袍,另一個穿著一身黑。 若單看相貌,一眼就能看出穿藍(lán)的少年和大皇子有幾分相像,他二人都遺傳了當(dāng)今圣上狹長的鳳眼和斜飛的長眉,區(qū)別是大皇子是下頜尖削、薄唇,而七皇子卻是方臉。 三人齊齊站在那里,最令人矚目的不是龍子鳳孫的大皇子和七皇子,而是穿黑的寧國公的孫子周琛。 其實(shí)他三人的長相可以說不相上下,兩個小的長大了也都會出息成少見的美男子,相差懸殊的是氣質(zhì)。 大概是剛從軍營回來的緣故,周琛身上有一股逼人的英武之氣,眼睛不自覺的會露出銳利的鋒芒,雖然他對此有所掩飾,但是卻逃不過馳騁沙場多年的張喚的雙眼。 京城里的世家子弟,到了十八、九歲讀書不成的,都會到京衛(wèi)或者五城兵馬司謀個差使,有這么個差事傍身,說出去也有面子、娶親時(shí)也能抬抬身價(jià)。 但是寧國公周令先卻把他這個唯一的才十歲出頭的孫子送去了大同。 大同是什么地方?那是要真刀真槍與韃子拼命的,大同總兵熊應(yīng)又是個不留情面的主兒,不然三郎這么些年怎么連趟家都不回? 不過現(xiàn)下看來,這周令先還是有些眼光的,原本在京城里胡作非為的混世魔王,在大同軍營里待了兩年多點(diǎn)兒就出息成了這個樣子。 雖然張喚之前沒有見過周琛,但是寧國公這位孫子的“美名”他卻是比張陽更加清楚的。 被周琛這么一比,大皇子的氣質(zhì)就有些陰柔了。 而與周琛年紀(jì)相仿的目光明朗的七皇子被周琛和大皇子襯托得十分純?nèi)弧?/br> 皇家的孩子向來早熟,尤其是男孩子,性格少有風(fēng)光霽月的,能有這樣目光的孩子,要不就是被保護(hù)得太好還沒接觸到宮里那些明爭暗斗;要不,就是他城府太深,表面的朗然都是他裝出來的。 總之,眼前的三個年輕人,沒一個是善茬兒。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籟 張喚看向三人的目光不過停頓了一息的時(shí)間,思緒百轉(zhuǎn)間他首先對著大皇子行禮道:“參見大皇子,”他膝蓋還未著地的時(shí)候,周琛已經(jīng)率先讓到了一旁,他便緊跟著接了一句:“參見四皇子?!?/br> 大皇子迅速上前親自將他攙起,態(tài)度謙和,“張侯爺快別多禮,我和兩個弟弟是跟著皇叔來湊熱鬧的,”說著看著四皇子和周琛道:“他兩個還說要在貴府四下里走走看看呢?!?/br> 四皇子跟著他的話笑嘻嘻的點(diǎn)頭,周琛見機(jī)上前給張喚行禮。 “小侄見過侯爺。” 張喚點(diǎn)頭,攜了他的手看著他問道:“你祖父可好?” 一直未作聲的梁王見狀打著哈哈道:“那老頭子還不是就是老樣子?”說著對張喚招手,“你跟他一個小孩兒有什么好說的,派個人領(lǐng)他倆去逛景兒去吧。” 定北侯與寧國公兩個,是出了名的死對頭。 也不知道最初他倆是誰先招惹了誰,反正每次定北侯進(jìn)京述職寧國公都會尋些由頭給定北侯添些堵,這次那個御史就是寧國公的人。 而定北侯更干脆,他從來不像寧國公那樣背后使陰招,但是只要叫他看見寧國公,便不是奪了寧國公的笏板、官帽扔到屋頂上,就是忽然伸出腳把老頭子絆個大跟頭。 但凡他倆同時(shí)上朝,其余大臣就別想有什么正經(jīng)事兒參奏,只能聽他倆打口水仗了。 萬幸的是雖然他二人互看不順眼,卻還沒鬧到影響社稷的地步,鬧騰來鬧騰去,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否則以他兩個的能力權(quán)勢,要真心想置對方于死地,無論最終誰勝誰負(fù),這大周朝的天地都要動蕩三分。 梁王見定北侯直不楞登的看著寧國公的孫子,生怕定北侯一時(shí)犯渾把太后這個眼睛珠子給看禿嚕皮兒了,便趕緊的出言提醒。 還好定北侯不是那恨他爺爺將情緒報(bào)復(fù)到孫子頭上的人,松了周琛的手轉(zhuǎn)身邀大皇子入座,又吩咐孫盛領(lǐng)著四皇子和周琛到府里各處賞看。 妙香跑回尋芳閣問過了小丫頭才得知,因?yàn)榇笮〗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