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2
,似再說什么機密之事:“楊公公您可曾發(fā)現(xiàn)剛才薊海將軍那邊有幾位大人臉色不善?” “哼?!睏钊粲抟宦暲浜?,他怎么會沒看到! “下官也是有些擔(dān)心公公。這常言道文死諫,武死戰(zhàn),馬革裹尸乃是武將的榮耀,只是人既死,旁人見著也傷心,這樣的情緒下,做出什么過激的事兒倒也能理解。” 楊若愚不悅:“你的意思反而是咱家的不對了?” 唐愈道:“俗話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頓了頓,“下官也是擔(dān)心公公,三日后下官便要歸京了,這北地只有公公一人留在此處。哎……” 楊若愚袖中的手不由握緊。 “下官與楊大人一道從京城出來,從京城到北地,明里暗里公公一直關(guān)照下官,下官心里都明白?!?/br> 楊若愚面無表情,他什么時候關(guān)照過這小公子了? 卻聽唐愈道:“要不是公公來監(jiān)軍,下官武庫署的差事肯定沒法子這么順利的就清點完。這些長久在外的將軍們各個都是刺頭,要不是公公在此處坐鎮(zhèn),下官的差事十有八九是辦不成的?!?/br> 這倒也是。 楊若愚微微點頭。心道這唐愈到是頗有眼色,難怪圣上會點了他與自己一道來,再聯(lián)想到唐愈一路來都十分安分,雖然剛才扯袖子打斷了自己的話,但也是因為見了那些將軍眼色不善所以才有此舉。 “公公為何不趁勢替北地眾軍寫一封請功的折子讓下官帶給圣上呢?” “請功折?哈?!”楊若愚氣的發(fā)抖,他本就是個睚眥必較的人,薊海雖然對他有還算有禮,但薊海手下的那群武夫各個都不拿正眼瞧他,別以為他不知道,那群武夫私下是怎么稱呼他的,他沒將此事上報朝廷,都是他大度了! 唐愈勸道:“有句話,下官說出來公公可能不喜,但……” “你說!”楊若遇道。在他眼里,唐愈算是自己人,既然知道他會不喜,但敢當(dāng)著面說,那也算是有幾分膽色。 “北地戰(zhàn)事一連數(shù)次敗,朝中肯定已有異議?!?/br> “哼,這又不是咱家的事,那些武夫打不贏,咱家能有什么辦法!” “正如公公所言,戰(zhàn)敗薊海將軍肯定要負責(zé)主責(zé),可朝中諸公怎么想呢?他們會分的這么清楚嗎?公公現(xiàn)在是久離京城,若朝中有人說了什么話,公公縱然是一身清白,也無法及時向圣上澄清啊?!?/br> “唔……”楊若愚深思起來。朝中對內(nèi)侍監(jiān)軍也有非議,更何況宮中內(nèi)侍也并非一塊鐵板,他這監(jiān)軍的差事多少人眼紅,這一點楊若愚清清楚楚。 “所以,公公不妨給北地做個人情,給他們上封請功折。如此來有兩大好處,一是北地上下都會感念公公恩情,二來朝中諸公也能得知北地大勝,自然也不會有什么流言蜚語了?!?/br> 唐愈說完,便靜靜站在一旁。 楊若愚思量半晌,笑道:“沒看出來,唐大人心思如此縝密?!?/br> 唐愈道:“多謝公公夸獎?!?/br> “你說的有理,咱家就不跟那些武夫計較了。再說,此仗本就是贏了,哼,若咱家不上折子,朝中一些官兒就愛捕風(fēng)捉影。”楊若愚道,“那個捐軀的將領(lǐng),咱家會替他向圣上請賞的,這下薊將軍也不會說咱家薄情了?!?/br> “公公一直都是秉公辦差?!碧朴?。 “唐大人莫要夸咱家了?!睏钊粲捱@回笑的更真切了些,“唐大人此番回京,圣上少不了要召見大人的,回去后定有封賞,唐大人這才是年輕有為啊?!?/br> 唐愈那里聽不出楊若愚的話外之音,無非是暗示他回去后不要亂說話,至少不要說楊若愚的壞話。唐愈本不愿與此等小人結(jié)敵,雖然御史大夫府的公子不懼這等小人,但小人難纏啊…… 這怕是唐愈此行最大的收獲了。 楊若愚要請?zhí)朴跃?,唐愈推辭不過,便也去了,席間自然答應(yīng)了楊若愚,回京后不會多說北地是非,而這也是唐愈的本意。 三日后,薊海雖未親自相送,但派了心腹之人護送唐愈出北地 “此刻將軍若離開將軍府太打眼,還望唐大人見諒。將軍說,等北地戰(zhàn)事一了,定會去京城請?zhí)拼笕撕染??!?/br> 唐愈道:“若大人到京城,還請讓我做東,不醉不歸。” 幾人閑聊了幾句,見四周無人,那心腹壓低聲音道:“大人的恩情,北地將士都牢記在心?!?/br> 唐愈一愣,那心腹已策馬走遠,對唐愈道:“唐大人一路順風(fēng)!” 唐愈拱拱手,策馬帶著身后人馬回京。 其實,他完全可以不攙和到北地將士與楊若愚的明爭暗斗中。 其實,他可以將北地所有的事都視而不見,只將份內(nèi)之事做好便罷了。 “呵……還是沒長進啊。”唐愈低頭自嘲一笑。 然而他還是做了,他只是,不希望將士的血白流…… 可他勸說楊若愚上輕功折,也不過是緩和矛盾罷了。若想北地真正平復(fù)戰(zhàn)事,就不能有楊若愚這樣的監(jiān)軍在此。但楊若愚是皇上心中一等一的心腹,他一介外臣,又該如何勸說皇上收回監(jiān)軍之令呢。 北地風(fēng)沙四起,烈風(fēng)刮的臉上生疼。唐愈不由抬手著這風(fēng),眼前被吹得迷糊一片,他空有一腔報國之情,竟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與此同時,另一只監(jiān)軍隊伍已快馬加鞭的趕到了吳國。自古本地軍都對監(jiān)軍都是又懼又恨。聽說北地的監(jiān)軍是個內(nèi)侍,而來吳國的是一位正兒八經(jīng)的將軍,經(jīng)一對比,吳國將士們的心情更復(fù)雜了。顯然那位內(nèi)侍,是皇上的頭號心腹,派他去,證明朝廷對北地的重視。然而一眾大老爺們,被一個太監(jiān)監(jiān)軍,這在感情上頗為微妙;來吳國的是一位年輕的將領(lǐng),純的不能再純的爺們,但他官職不高,也意味著皇上對吳國的輕視…… 不管心情如何復(fù)雜,對待監(jiān)軍那就必須要恭敬待之。 吳國丞相禹東白親自來迎,帶眾人先去吳王宮后,再去歇息。不要以為這是折騰他們,相反卻是重視之道,哪怕再累,剛一到吳國,就受到了吳王的接見,恰恰意味著吳國不敢怠慢他們。 “形式主義害死人啊……”隊伍里的霍明明低聲喃喃。 禹東白微楞,霍明明站位靠前,這聲恰好竄入了他耳朵里,雖然不太懂,但八成不是什么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