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許在他心里少賣5萬10萬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常儷總覺得楊易不夠成熟,所以她一直不愿意告訴他她的家庭情況。楊易沒有遲鈍到毫無所覺,以前他應該想過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問她,后來或許是忘記或許是有其它原因導致他沒問出口,總之他們兩個還沒談過這個問題。 楊易已經開始適應格勒的生活,在那邊學習生活了幾個月,他結識了新朋友,找回了一些曾經在貿大的感覺,所以沒有初到法國時那么寂寞了。語言學校的課程安排并不緊張,周一至周五每日半天課,周末休息,但凡遇上節(jié)日、紀念日都會放假。楊易利用萬圣節(jié)和圣誕節(jié)的假期去了巴黎和德國,他的下一個長假是在復活節(jié),他打算去西班牙和葡萄牙。 縱使常儷過去對國外沒有什么向往,她聽到楊易描述他的旅行時也會有些羨慕。北京是她去過的最大的城市,而楊易似乎已經準備踏遍整個歐洲。常儷突然覺得自己的視野太窄了,她生長的城市十幾年來都是一個樣,因此到了北京之后,看到各種日新月異的變化,她以為自己已經見過世面了??墒峭ㄟ^楊易講的各種見聞,常儷認識到這個世界太大了,而她連冰山一角都沒有完整地看過。 常儷覺得自己像是一只井底的青蛙,她以為她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突然有一天,有人用線把她扽到井口,讓她匆匆看了一眼井外的世界,然后又把她丟回井底。 她會甘心再留在井底嗎?還是她想順著井壁爬出井口,來到外面的世界呢? 網吧顯然不是一個適合思考的地點,于是常儷起身付錢回家了。 到家時,外面已經黑透了。常儷關上門后沒有立即開燈,而是借著月光走到沙發(fā)上坐了下來。這是她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即使是在黑暗中,她也不覺得害怕,可是很快這個地方就不屬于她了。 坐了好一會兒,常儷才起身開燈。在燈光的照射下,她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家以及家里的東西看起來都很舊了。等到日后白瑩搬進來,她應該會粉刷墻壁換掉家具。對這個房子來說,這不是一件壞事。過去她太堅持讓它保持原樣,結果反而使它顯得老舊過時。 過完年,白瑩終于湊夠了錢,常儷和她簽了房屋買賣合同書,兩人又去房管局過了戶,這套房子的戶主就變成白瑩了。 這些天,常儷一直在收拾東西。她自己的物品基本上都被她帶到北京了,家里只剩下常寧和白晶的一些衣物和書籍。常儷又去了一趟墓地,把他們的衣服都燒了。至于那些書,白瑩讓她留下來,等她將來有了安頓的地方再回來拿。 常儷回北京的時候,白瑩去火車站送她,大概是不知何時才會再見面,兩人都暫時忘記了買賣房子時的不愉快。白瑩還囑咐她:“你哥的婚禮你一定要回來參加??!”常儷點點頭。不過她們都知道這不太可能。 視野里白瑩的身影越來越小,就好像她的家鄉(xiāng)在她的世界里也越來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不見。 回到學校,考研成績還沒有出來。常儷不敢大意,一邊寫論文,一邊準備復試。她忙來忙去地倒忘了在第一時間查成績,等到林筱問她分數(shù)多少她才慌慌張張地打開網頁。在等待成績的一分鐘里,常儷緊張地出了一身汗??吹匠煽?,她多多少少有點失望,她考了345,林筱比她高15分。常儷曾經研究過清華歷年的分數(shù)線,她的分數(shù)大概在過與不過的邊緣,而林筱則很有希望上線。 在等待清華分數(shù)線的幾天里,常儷仿佛在天上和地下來回走了幾遭,日子簡直比當年失戀的時候還難熬。分數(shù)線出來之后,常儷馬上去看了,她差了5分,沒過。 5分的差距說多不多,如果能多做對兩道題她大概就能上線了。常儷可以接受慘敗,卻不能接受敗在距離成功如此接近的地方。同是靠近分數(shù)線的位置,一邊是險勝,而另一邊卻是憾敗。 林筱默契地沒有任何表示,這個時候,她的安慰可能會變成常儷心頭火的助燃劑。這把火一旦點燃,燒到的不只是常儷,還有她們的友誼。 常儷沒有回宿舍,她跳上一輛307去了中關村。她想找個地方理一理思緒,學校里到處都是討論考研分數(shù)的,這讓她心煩意亂。在中關村南下了車,常儷往第三極的方向走去,書店里那么安靜,一定很適合思考。 走到第三極大廈,常儷才知道原來年初這里就停業(yè)了,那段時間她只顧著考研的事,完全沒關注這邊的新聞。大廈里一副慘淡的景象,常儷不想多看,此刻她需要的是正面的信息。 常儷走到第三極外面的階梯上坐了下來,還是前兩年她和余恒來的時候坐的位置,不過這一次只有她一個人?,F(xiàn)在是3月份,不像上一次的天氣那么溫暖,常儷才坐了幾分鐘便覺得屁股底下冰涼。她只好站起身從階梯上下來,階梯旁邊就是海淀教堂,常儷還從沒去過教堂,于是她走進去,在最后一排椅子上坐下來。 教堂里非常安靜,并不像電視里國外的老教堂那么昏暗,它的建筑風格是現(xiàn)代化的,如果沒有前面的十字架,看著倒像是個大大的會議室。 常儷坐在那里靜靜地想著她的事,沒有人過來打擾她。 清華的分數(shù)線不夠,她還可以調劑,只是她知道有調劑名額的學校大概也不會太好,她不想去一所湊合的學校湊合讀兩三年,她寧愿去工作。不過這一屆的國考和京考去年底就結束了,她只能報名一些事業(yè)單位的考試,況且她還沒有下定決心準備就業(yè)。 當初常儷選擇考研當然有學歷方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她喜歡學校的氛圍。常儷從大一開始打工,她對職場有一些了解,她暫時還不想邁進那個環(huán)境,她想多留在學校幾年。 如果堅持留在學校,那么她必須接受調劑,或者復習一年再考。目前看來,調劑到好學校的希望非常渺茫,而且她還沒有一整年坐吃山空只為復習的魄力。想來想去,常儷覺得自己只能接受楊易的提議,把目光放到國外?,F(xiàn)在正是申請法國大學的時間,她還有語言成績,不如試一試,等到她拿到錄取通知書再考慮錢或者其它問題也不遲。 有了決定,常儷迅速地離開了教堂。經過那片階梯時,她想起了余恒對她說過的很多話:“什么都應該去試試,不要認準一樣就覺得是最好的”,“不管哪種美都應該去看看,這樣才能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把這筆錢作為你的教育基金,等你學成之后再通過你學到的東西把錢賺回來,這相當于是你給你自己投資”。 當時她只是隨便聽一聽,現(xiàn)在想起來這些話似乎都有了深長的意味。余恒只比她大兩歲,但常儷就是覺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