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的,可要是搬了新家總不能把大哥一人扔這兒啊,這可怎么辦好,他不由得朝大哥看去。沈長富此時也很糾結,他知道沈家的家規(guī),祖宅是留給長子的,可是現在家里要建新房子了,總不能看著別人都去住新房子,他自己一個人留在祖宅吧。“爹,要不這樣,征求大哥的意見,看他是想留在祖宅,還是跟我們一起住,如果大哥跟我們一起住,那這祖宅就先作為工坊繼續(xù)使用,反正我原先也是打算建工坊的,總不能在新房子里繼續(xù)做這些東西吧。沈父想了想,不再猶豫,便道:“行,長富啊,你也聽到了,你怎么決定的?!?/br>“爹,我跟你們一起住。"沈長富可不想就他們一家留在這。沈父點點頭,對著沈長君道:“那明夭咱們去找村長問問哪里有合適的宅基地。”一家人聽了都對新宅子充滿了期待和向往。沈家的宅基地定在了村東頭,臨近村尾但也并不在最尾,這里離著王獵戶家比較近,原先這處有個茅草屋,人卻已經搬走了,所以這里就成了無主之地。這處宅基地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前后都有空地很是寬敞,沈家光是買下這處宅基地就花了80兩銀子。如今家里買了人,而且新來的下人,手腳麻利,上手很快,他們第一天來到獨家食肆干活的時候,安排王磊烤rou串,沒想到這家伙還挺有天分,沈長富只簡單說了一遍,他就上手了。烤的也很好,跟著他一起烤rou明顯輕松了不少。張虎和張飛負責做冰粥和沙冰還有糯米糕,這些都非常的簡單,江柳則負責奶昔和大棗糕。大棗糕在開店前準備一次,開店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烤好了,第二次是在中午的時候,每天限量80個。何氏則負責湯圓,但如今,已經進入了七月中旬,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吃湯圓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尤其是中午太陽最足,天氣最熱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人點湯圓的,所以何氏就會在江柳做棗糕的時候,幫他做奶昔。切都安排妥當,沈長君也有空忙著建房的事宜了,他在家里畫起了建筑圖。沈長君所畫的四進院子同樣是采用四合院的格局,只不過用途卻是稍作修改的。首先是大門,大門做成蠻子門,檻框、余塞、門扉等安裝在前檐檐柱間,門扉外面不留容身的空間,屬于北京四合院宅門中的一種。進了院門西側是建成一排倒座房,右側是一間門房,正對大門有影壁,左側有屏門。穿過屏門才能到二門,進了二門才是內院。二門是垂花門,四周以抄手游廊相連,臨近院門的東西兩側分別是廚房和衛(wèi)生間,接著是東西廂房,兩側廂房各兩間,東側是會客廳和客房,西側則是餐廳和浴房。沈長君把浴房做成幾個隔間,里面一應物品齊全,用起來方便,這樣的浴房,每進院子里都有。正房則是二層小樓,上下各三間房,南北通透。第三進跟第二進是一樣,不過除了衛(wèi)生間和浴房之外,其他的都是客房。最后面則是一排后罩房,也是上下兩層,上下各五間房。畫好之后,沈長君拿起來看了看,又在內院的院內四角畫上果樹,中間畫個葡萄架,三進的內院除了果樹之外,中間則是畫了個蓮花池。放下筆,沈長君又再次拿起來,看了又看,終于滿意的點了點頭。圖紙與沈父商量好后,就去找工人了。福盈縣有一處專門給大戶人家改建庭院的匠師堂,那里面的匠師手藝都很精湛。來到匠師堂正好有一名叫方山的匠師閑著,于是沈長君拿出圖紙與方山談了起來,沈長君拿的圖紙從外觀上看并沒有什么難度,二層樓對于大晉朝來說并不少見,之所以福盈縣沒幾家是因為福盈縣的百姓窮,但是地龍和炕卻是沒有的,到了冬天不管你家是窮是富,都是燒炭的。有錢你就燒,沒錢你也只能凍著。沈長君對搭炕駕輕就熟,但是對地龍卻沒有把握,他只知道如果要鋪青磚,需在地面下砌煙道,通過煙道傳煙并合理配置岀煙窗以達到把青磚溫熱而后傳到室內,使室內產生溫暖的效果。若是把所有房間的地龍相連達到統(tǒng)一供暖,這就需要硏究探索了。方山是個匠師,他很喜歡鉆研,如今對這個他不知道的領域頓覺很敢興趣,恨不得不要錢。白給沈長君干,不過想到手下還有一幫人等著吃飯的兄弟呢,難得他還能保留一絲清醒。匠師堂做工是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包工包料,一種是只包工不包料,以前匠師堂給大戶人家做工,大部分都是只做工不包料,因為大戶人家都有管事,像這樣的工程都是有油水可撈的,要是包工包料了,他們還撈什么呢。沈長君卻沒有這一顧慮,他覺得方山畢竟是做慣了這些的,對于哪些材料好哪些材料不合適要比自己這個門外漢清楚多了,所以只要能保證質量,全包給他們又有何妨,于是談妥了價錢。青磚瓦房而且還是二層樓,還要弄地龍,包括打井,最后定價是八百兩,八百兩可以在縣城買一處很好的庭院了。動工就在這兩天,但是還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等著他們,那就是該收莊稼了,麥子已經成熟,到了收割的時候了。作者閑話感謝小伙伴們的訂閱,求推薦票呀~~~本書由連城讀書獨家發(fā)表,請勿轉載!第六十一章、耕犁沈長君是第一次來到自家的田地,十畝上等田都種滿了麥子,五畝中等田種的大豆,三畝下等田里種的花生。他沿著自家田地轉了一大圈,這十八畝田地并沒有在一起沈家的田地,沈慶年,沈慶有,沈慶余的田地是在一處的,當初買地的時候就是一起買的。所以即使分家了,田地也是相鄰的。沈慶年家的田地左鄰沈慶有家,右臨隔壁沈二叔家。沈長君四處查看的時候也能看到相鄰田地的情況,發(fā)現大家種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上等田種了麥子,中等田種了大豆,下等田種了花生。所謂上等田就是肥力足,土層疏松易于耕作而且產量高。中等田肥力不高,土色黃里帶烏,耕作一般,耕作時泥土發(fā)散,田間雜草多。下等田呢,下等田就是瘦田了,土壤裂紋少而大,土壤一般都比較貧瘠。作為現代人特別是農民都知道“水田種稻子,肥田種麥子,瘦田里面種豆子。”沈長君家的上等田是肥田,但是他發(fā)現他們家的麥子長勢并不好,沒有施肥的痕跡,要知道“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更何況是麥子,肥料是重中之重。不過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既然已經能收割了,那就抓緊時間干活吧。沈長君以前是做過農活的,不過是在現代,如今頂著弱雞般的身體,尤其是兩只細皮嫩rou的雙手,剛割兩下麥子,手就被麥子刮疼了。不過男人嘛,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