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0
為樣品的不足而實驗不足,無法羅列出來而已。@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賈琰當然清楚橡膠污染意味著什么,但是,這個國家需要橡膠,大晉的霸業(yè)也需要橡膠,她自然也不會矯情,因為污染問題就棄之不用。她給瓊州新任總兵的屯田令里面,就有一條,那就是讓南海水師將士們在瓊州種植至少五百畝的橡膠林。 只是如今的火力發(fā)動機和橡膠產(chǎn)品都不成熟,因此還處于實驗室階段,無法投入使用,因此這一次針對茜香國和嚴家的動作,并不能把這兩樣東西馬上用上,但是利用其中的火力發(fā)動機給嚴家設個陷阱也不是不行。 就在朝堂之上,群臣都在為博陵公主的婚事上躥下跳的時候,賈琰忽然帶著兒子女兒去了滄州,參加新式水師的閱兵典禮去了。 水師的閱兵典禮,重要的不是人,而是船。 雖然賈琰在之前恐嚇高句麗的時候也用了槳輪船,可是槳輪船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槳輪船就跟龍骨水車一樣,極其消耗人力,就是采用輪換的行事,讓士兵們輪流去踩那個槳輪,等到目的地的時候,士兵們也會累得不輕。尤其是長距離的遠航,好比說,從北海到瓊州,這種遠距離的航行,對于士兵們的體力來說,著實是一種考驗。@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因此,這次的閱兵典禮,真正需要賈琰檢閱的,便是裝了火力發(fā)動機的槳輪船了。 這艘船是這個世界上最早以火力為動力的船只,而且還是戰(zhàn)船,船上裝了當時世界上唯一一臺火力發(fā)動機,而且還是用了橡膠做密封的火力發(fā)動機,直徑足足有一丈!幾乎是純銅所制,重量極其驚人。 在這艘船下水之前,沒有人相信,這艘船跑得起來。 所以,當賈琰表示要登上這艘新式巨艋的時候,群臣的一致反對,經(jīng)過一番爭吵,最后決定,由賈琰帶著博陵公主上船,參與這次新式船只的第一次試航,隨行的,除了北海水師的一船將士之外,自然少不了將作監(jiān)的工匠,以及,樞密使相丁濤等極少數(shù)的幾個臣子。其余的臣子,他們都跟著皇帝呆在岸上。 雖然當時丁濤的表現(xiàn)還不錯,但是根據(jù)后來,丁濤的后人公開的丁濤的手札的記載,當時丁濤跟著太上皇后上船的時候,是抱著舍命陪君子的賭命之念上船的。怎奈丁濤做好了船有可能跑不動或者會沉船的心理準備,可是真正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的,卻是這新式槳輪船的速度。 這個船速太快了以致于他在剛開始的時候差一點跌倒,然后被風嗆到了,以致于船都來到了萊州府碼頭,他都在咳嗽。 新式的槳輪船在萊州碼頭??苛税雮€時辰,賈琰接見了萊州知府嚴寬之后,這才叫人駕船,駛往栗林口碼頭,然后才回返滄州。 這是大晉火輪船的第一次試航,半個月之后,這艘火輪船又跑了一趟高句麗的對馬島?;疠喆俣然胤禍嬷荩?jīng)過了一個月的檢修,第三次前往瓊州的試航開始了,這次的試航,火輪船將在雙嶼港??浚a給煤炭,然后南下前往瓊州。 第296章 這次的火力槳輪船的試航讓博陵公主興奮不已, 就是在回京的路上, 都不停地跟弟弟meimei們炫耀。 皇帝的鑾輿十分寬大, 足夠讓賈琰并皇帝、博陵公主、寧國公主、楚王、晉王、越王幾個都坐在上頭。實際上,這次外出, 賈琰只帶了三胞胎外加博陵公主, 也就是說, 晉王和越王都留在京里,呆在太上皇身邊,只有博陵公主、皇帝、寧國公主、楚王四個跟著賈琰臨幸滄州。 而跟著母親參與這次火力槳輪船的,只有博陵公主一個而已,因此, 無論是皇帝還是寧國公主和楚王幾個, 都坐在那里聽jiejie分享這次試航的感受。 別的不說,光丁濤幾個官員,還有好幾個士兵被風給嗆著這件事情,就足夠博陵公主笑話他們好久了:“當年母后叫將作監(jiān)復原野史上日行千里的槳輪船的時候, 那些腐儒們就上躥下跳著說那是稗官野史不可信,結(jié)果被硬生生地打臉!這次他們又不信, 結(jié)果又被打了一次!真真好笑!” 臉色最精彩的,自然是蘭臺寺大夫尹贊,這個老家伙,原本是本著要好好體驗這次的試航然后回到滄州的時候狠狠地上一輩子彈劾太上皇后浪費錢財浪費國家資源的, 可是現(xiàn)在,這老頭兒也老老實實的了。 這個老頭兒也是少數(shù)幾個安生地呆在船艙里面, 因此沒有被風給嗆到的主兒。至于那幾個嗆到風的主兒,有兩個正腹瀉,如今躺在滄州的驛館里頭,要過些日子才能回京。 博陵公主不提則已,一提,皇帝就想起來了。 他道:“可留了太醫(yī)在滄州驛館?!?/br> 不管怎么樣,那也是他的臣子,如果因此一病不起,他卻不理不睬,回頭少不了有人把暴君這個名頭扣在他頭上。 皇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夏謹連忙道:“啟稟萬歲,王太醫(yī)、胡太醫(yī)兩個已經(jīng)留在了滄州驛館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賈琰靈光一閃,道:“應該不是胡庸那個庸醫(yī)吧?” 不是賈琰多嘴,也不是胡庸這個家伙醫(yī)術(shù)高超,而是原著里,胡庸這個庸醫(yī)太出名了。 賈琰知道胡庸,皇帝卻不曾聽過這個名字,只能把好奇的眼光投向自己的心腹。 夏謹立刻知道,這個胡庸這輩子肯定完了。 他道:“啟稟娘娘,這個胡庸本是頂了他父兄的名頭進的太醫(yī)院,擅長的是婦科,卻是醫(yī)術(shù)醫(yī)德都不成,如今已經(jīng)去了惠民局。今日留在滄州的這位胡銘胡太醫(yī),只是跟胡庸同姓而已,連同鄉(xiāng)都不是?!?/br> 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本來就要去惠民局輪值、為百姓義診,也算是國家對百姓的一項福利政策。只是這個胡庸既然得了太上皇后如此評價,他的前程肯定是完了。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回到太醫(yī)院,如果他的運氣好,還能夠留在京師的惠民局,運氣不好,說不定就會被外放到外地甚至是邊陲小城去了。當然,更大的可能則是,他的醫(yī)術(shù)不過關,最后得罪了人以致于落得個被吊銷了醫(yī)簿的下場。@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原來如此。” 聽見夏謹這么說,賈琰這才放了心。 她問道:“這次為了槳輪船,將作監(jiān)上上下下可著實辛苦了。吩咐下去,將作監(jiān)的工匠,按照等級,領一百到五百兩銀子,學徒從二十兩到六十兩不等。出事的工匠,領撫恤金五千兩,家中免兩人徭役。傷殘的工匠,領三千兩的安置銀,家中免兩人徭役。出事或者傷殘的學徒,也領兩千兩和一千兩紋銀,家中免一人徭役。這筆銀子,不走國庫,走本宮的私庫?!?/br> 賈琰這里一開口,立刻有秉筆太監(jiān)和侍讀學士起早懿旨,交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