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的旱災(zāi)?。?/br> 過了一段時間, 真的傳來她娘快不行的消息。她嚇傻了, 再也顧不上別的了, 拿了家里的一袋糧食,就往娘家趕。 就算會被男人打,她也認了! 她拿的只是她自己的那份口糧!要死, 不過是死她一個人! 孩子們……也只有期望后娘對他們好點了…… 當(dāng)她趕到娘家時,她爹和她娘的眼神都亮起來了。她看得到他們眼里的驚喜。 她眼淚撲簌簌地直掉,沖過去跪在了二老面前:“爹,娘!閨女不孝,現(xiàn)在才來看你們!” 她娘已經(jīng)很虛弱了,躺在床上,連手都抬不起來。流著淚對她道:“回來……就好……” 她爹眼眶里泛著淚花,看著她手里裝著毛谷子的大布袋,把她拉到一邊:“你娘快不行了,她以前最愛吃的就是rou餃子,剛剛還嚷著,想在死前吃餃子。你也別拿糧食過來了,就給她做頓餃子吃吧。” 她已經(jīng)不記得自己當(dāng)時的反應(yīng)了。 只知道自己渾渾噩噩回了趟家,拿了些鹽rou,又把小麥磨成了粉,帶回娘家。在娘家的灶房里做了兩大海碗rou餃子,給爹和娘端了過去。 她娘倚靠著她,借了她的力坐起來,一口熱乎乎的,滿是rou香的餃子吃下去,滿是皺紋的臉頓時就笑開了:“臨死了……居然……還能吃到……餃子……” 一個猝不及防,她的眼淚就滴到了碗里。 她娘怔怔地看著她眼淚滴落的地方。 她再要喂她吃餃子,她卻拼著最后一點力氣,把碗推開了。 “我老了……也活夠了……你還年輕……”她娘望著她,“好好……活下去……” 一下子就斷了氣。 她爹在一旁抹眼淚,對她勸道:“你娘心愿了了,這也算是得了善終。” 她卻哭得自己的心肝脾肺都快出來了一樣。 后來,她爹把剩下的餃子全吃了。但糧食卻堅決不肯收她的。也跟她娘說的那般,說他已經(jīng)夠老了,也已經(jīng)活膩了。早點去陪她娘,他覺得挺好。 她沒辦法,只能把糧食丟在娘家,自己飛奔著跑回婆家。 一頓打肯定是免不了的。 可第二天,那袋糧食竟神奇地又出現(xiàn)在她家門口。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她爹送回來的。 她當(dāng)時哭了又哭,她男人也感動不已,再沒提她沒跟家里商量,就偷偷拿糧食回家的事。 本來吃的就不夠,她不敢讓她爹老這么跑遠路。干脆過個兩三天,就給她爹做頓混了點rou沫子的餃子,偷偷送回娘家。 她爹要不肯收,她就趕緊跑路。 這災(zāi)荒年的,食物最容易被偷,天氣又炎熱。煮好的餃子不趕緊吃了,那可真是太糟蹋糧食了! 就這樣,她爹好歹撐下來了。 她男人雖然心痛rou和糧食,但好歹看著不是頓頓送、天天送,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 其實,不止她遇到了這樣的事。 很多人都遇到了。 死去的人,當(dāng)然很不幸。但活著的人,也時時刻刻被自己的良心拷問著。 而現(xiàn)在,有了糧食雙蒸法和小球藻搭配使用的做飯法子,家里糧食少耗了好多! 她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接濟她爹了!也終于能對得起任何人了! 包括對得起她自己! 這旱災(zāi),還是天殺的旱災(zāi),可她卻看到了希望。 她把家里能拿來繁殖小球藻的器物,全都拿出來了。每天沒事兒就把它們在大太陽底下,用鍋鏟翻攪不斷。要不了幾天,水體就全變綠了! 然后,她高高興興地搬了兩大陶罐小球藻回娘家,順帶還捎上了一大袋糧食。 “爹,我跟你說,以前不是流行過一段時間糧食雙蒸法的蒸飯方法嗎?來,這袋糧食給你,你以后就用雙蒸法來蒸飯,再把這個陶罐里的小球藻加到飯里一起蒸。吃一次,可以抵好久餓!” 接著,她原原本本地跟她爹進行了一番講解。 她爹最初還照舊推拒,指著院子里擺的陶罐,對她說:“你把這些東西全拿回去,爹這邊公社也在號召大家養(yǎng)小球藻。爹現(xiàn)在餓不著?!?/br> 可等她解釋清楚,把小球藻水體加到糧食里,用雙蒸法蒸出的飯有多么耐餓,又讓她家少耗了多少糧食后,她爹終于頭一次收下了她的糧食。 還是想吃飽肚子的。 誰不想吃飽肚子?。?/br> 她娘餓了那么久,餓得在臨去前都有了執(zhí)念,嚷著要吃頓餃子,才能安心上路。她爹又怎么可能例外呢? 嚷嚷著活久了,活膩了,不過是怕自己這個老不死的,會拖累兒女罷了。 從這天起,劉福鵝心頭壓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挪了窩。再沒堵在她心窩窩上了。 只是,日子雖說好轉(zhuǎn)了,糧食也消耗得特別少了,大家心里還是沒有徹底踏實下來。 糧食耗得再少,總歸是在耗的。 民以食為天。而當(dāng)了一輩子莊稼人的社員們,就只認地里的莊稼,才是他們真正的天。 大家肚子是飽的,心里卻擔(dān)憂著日后的餓。 這天早晨,劉福鵝給全家做好早飯,伺候公公、公婆吃好后,就跟她男人一起去隊部領(lǐng)活兒出工了。 這時期,生產(chǎn)隊里每天干什么農(nóng)活,在哪塊地上干,每個人具體干哪些活,怎么干,還有隊里對大家的具體要求等等,都是要在出工前,由隊長給隊員們開會明確的。 而今天呢,她和她男人分到的活兒,是薅秧。 所謂的薅秧,其實就是到稻田里拔雜草。說是拔,其實為了省勁兒,也為了給秧苗攢養(yǎng)料,還有更便宜的干法。 大家頭頂戴個大草帽遮陽,在稻田里借著水的浮力,抓著雜草雙手一頓亂搓,把它搓成一團,再深深地按進稻田泥里深處。 這樣,雜草免不了只能在泥地深處腐爛,還能變成養(yǎng)分,滋養(yǎng)秧苗。 劉福鵝原本就對這批秧苗沒啥信心,下了田也就下了。老老實實地薅秧,眼睛都不往別處瞅一下。 可她沒薅幾株秧苗,就看到一株顏色特別鮮綠,長得特別有精神的秧苗。 她愣了一下,喲,其它苗子都要死不活的,就它長得還這么好。但她也就感嘆了一下。 繼續(xù)薅。 可沒薅幾株,居然又撞上株好苗! 她這才引起重視了,趕緊抬頭往田里四處瞅。 這一瞅,才發(fā)現(xiàn),這畝稻田竟有好些秧苗都長勢喜人!這些好秧苗數(shù)量稀少,但混在那么多孬秧苗里,著實讓人看到了希望??! 她轉(zhuǎn)頭去看她男人。 她男人顯然也發(fā)現(xiàn)了稻田的變化了,正張著嘴,不敢置信地四處張望。 望完了,還抖著手,指著旁邊另一畝田,說不出話來。 很快就邁著大步,沖那畝田奔去。 明明田里都是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