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錯,那姓明的弟子,當是自己的明長至伯伯。明秋月從前提過自己小時原在上真派,后來才去到東南,被托付給了平寧派。也難怪巫陽認識他,想來那村子與上真派之間,來往應當是極多的。他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么,末了問:“宋婉兒與巫陽有何關系么?”那小道士撓撓頭:“我也不知。不過上陽村是離上真派最近的一個村子,那村里向道之人也多,與咱們派里關系極近。聽聞宋婉兒若不是踏錯了這一步,大巫師應當是她才對。”里頭還有這么一重,尋洛細細忖著,巫陽定是知曉這地底秘密的,那說不定宋婉兒也知道。因而宋真如今想利用這秘密,便不足為奇了。只是不知這地底下藏著的東西,真的能如宋真所言那般起死回生么?多想也是無益,安心等凌晨便是了。寅時一到,尋洛被方四叫了起來,到院中見一行人總共十來個,想必皆是方欽的心腹。眾人等方欽來了,一路摸著黑又到了那地牢的入口處。仍舊是那道觀似的入口,進去了轉的彎卻不是原來的。第一回進去時的那口子已毀,通向地牢的路也便不一樣了。這地下也不知藏了多少機關,才能呈現(xiàn)出這般的效果。不一會兒走完了通道,尋洛才發(fā)現(xiàn)這地牢其實不算小,昨日是擠滿了人,因而瞧上去十分逼/仄。方欽行在前頭,此時正停在那溝塹處,往下看了看。眾人屏息,他忽地回頭問:“方七,今兒是什么日子?”尋洛一愣,答:“三月三十啊,盟主,今兒怎么了么?”“沒怎么。”方欽笑笑,“剛剛第一眼見著這溝塹時,想著明兒個便是蛇月,長龍只剩了個尾巴,忽地又記起今年閏三月。本以為槐夏就要來了,都有些熱了呢。”尋洛眼皮子一跳,面上佯裝懵懂地看了方四一眼。方四朝他一笑,看向方欽:“盟主,長龍要探頭了?!?/br>這一句之后,溝塹下頭忽地傳來一聲巨大的響動,像是水壺在耳邊沸騰了,在寂靜的空牢中十分清晰。尋洛一驚,垂眼看下去。昨日的那種悶熱感又上了頭,空氣中的陽石味道忽地濃起來。尋洛十分詫異,方欽身后幾人顯然也不知何事,小聲議論了一會兒,方四便道:“這上真派下頭藏著的東西,傳聞能治百病,若是無病,也能能增強功力。甚至有人說,這里頭的東西能起死回生?!?/br>原來如此。尋洛想起方欽那雖仍舊強勁,卻不如以前的功力,忽地明白了。方欽的武功邪門,許是有些致命弱點顯現(xiàn)出來了,讓他不得不想辦法盡快解決掉。想必是在這關頭聽聞了這傳言,借了處理上真派之事的契機,專程來的。這一句之后,跟著的人皆驚了,有人眼前一亮,問:“那盟主下去了,功力不就還能再上一層么?”方欽一笑:“話雖如此,下頭卻有棘手的東西守著,下不去。”“活的?”尋洛問。方欽點點頭:“活的?!?/br>在場之人不約而同沉默了片刻,后面一人上前來:“盟主,您直說了吧,為您赴湯蹈火,小的在所不惜!”方欽一抱拳:“兄弟的話,方欽記在心里了。”他頓了頓,道:“確實是需要人下去,但是我說句實話,一旦下去便是兇多吉少的事。”他說著環(huán)視了眾人一圈,目光無差別地從尋洛身上掃過,最后落在了一人臉上。汗水從臉頰處掉落,那人握緊了拳:“盟主,我去了!”他說著便要往下跳,方四忽地喊了一聲:“等等!”尋洛轉眼看了他一眼,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方四已在他背后推了一掌。他一個不妨,踩在溝塹邊上差點踏空,反身一把拽住了方四的衣袖。旁邊有人驚呼了一聲,方四回手便是一招,厲聲道:“老二,你去吧!”同時握了匕首直刺向尋洛面門。尋洛背后是溝塹,前面是兵器,便側身一仰,堪堪躲過了這一招。正想反擊,那處的地面卻承受不住,一下便空了。落下去的瞬間,他聽見一把沙啞的嗓子響起:“我來遲了!”究竟是何處出了問題?可事情既已發(fā)生了,尋洛也不會浪費時間琢磨。他反應極快,當即施展輕功,可那溝塹太深,幾無立腳之處。情勢迫切,下頭也不知什么情況,他摸出了柳葉短劍,反手用力一插,想借一把力。卻不曾想那溝塹的壁面十分堅硬,一劍刺下去發(fā)出叮一聲響,登時一陣火花四濺。好在柳葉短劍是玄鐵所鑄,沒那般容易破損,無論如何,好歹是將下降的過程放慢了一點。沒有光看不清,只知越來越熱,且陽石味越來越濃。尋洛突然覺得自己也許不會死在那未知的活物口下,而是會死在這氣味之中。不多時似乎已快要到底,他抽回短劍,反手在崖壁上一拍,運氣翻滾出去,準備好了迎接地面的沖擊,卻未料那地面竟十分柔軟。他就地滾了兩圈,卸掉身上壓過來的力。終于是舒了一口氣。細細聽著,周圍沒什么異動,也不知在上頭聽到的聲音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他記起落下來時聽到的那句“來遲了”,是梅寄的聲音,他絕不會弄錯。這人不是自稱莊九遙的師弟么,怎地又會跟方欽混在一起?他呼了一口氣,閉上眼,片刻之后睜開,再適應了一會兒,已能依稀瞧得見四周情景了。本以為下頭會有許多尸體,地面上卻似乎一物也無。面前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場地,尋洛靠著這一方的崖壁,依稀瞧見另一邊已在極遠處了。上頭的地牢雖寬,跟此處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奇的是,方才那濃烈得幾乎令人窒息的陽石味道,到了底之后竟已聞不見了。莫非那什么陽石暗河是在崖壁上不成?伸手摸出火折子,卻不知該用什么點火。他蹲下身細細地瞧,看見不遠處有一根火把狀的物事,過去撿起,上手一摸他已知道了,是一截人骨。約莫是大腿骨。他伸手丟掉,站起身來。自己雖是個天門里頭的刺客,卻也不像天蘿那般,有拿人骨頭點燈的習慣。再去摸那崖壁,仍舊是十分冰涼堅硬。這地方也是奇,崖壁這般堅硬,地面卻柔軟得緊。順著那崖壁往前摸去,手指忽地撞到一個冰涼的東西,尋洛一怔,摸上去,竟摸到是個燭臺的形狀。他靜了一瞬,又往上,果真摸到了燭心。沒有唏噓也沒有喜悅,只是平淡地吹燃火折子,摸索著點燃了那高燭。又借著這光,看見那崖壁果真是極堅硬的石材,偏黑。燈臺應該是玄鐵的,觸手冰涼,深深沒入那崖壁之中。一側頭,又看見約莫六尺外的另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