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9
,陪著朕練一練吧!” 那些強撐著才沒有御前失儀直接趴下的臣子算是切身體會到了林瑜的運動量,想必這些人對林瑜口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此印象深刻入骨,畢竟林瑜還說了,他并不介意在每一次的大朝會之后添上練武這一項。除了武官,大概沒人會打心底里的贊同這一點。 可能還有如今的白宰相,眾人回想起換了一身勁裝,拿著劍興致勃勃地和林瑜斗了個不亦樂乎的這個明顯常在校場上來往的宰相——自然是常來往的,沒看見身上的衣裳都是特別合身的么? 一老一少身上還帶著新鮮水汽的君臣從外面回到內殿的書房之中,見過了那些臣公的狼狽之態(tài)心中火氣稍歇的林瑜撐著臉若有所思:“以后大朝會都來這一次也不錯?!边@不是后世都有運動會么,他就來一個武斗會,等哪天文官中能有一個斗得過武官的時候,相比這個國家也會大不一樣。 白安笑得不懷好意道:“皇上英明,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體魄想必也不太好。沒有也一個好體格,怎么給皇上效忠。”他當上了文官,還是文官之首,可并不代表著連一把劍都提不起來。事實上,早年他走南闖北的時候,大多也就隨身帶一把劍而已。偽朝的治理之下,可不是什么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真正太平盛世,他手中劍沾上的血還是不少的。 輕松過后,重新轉向正題,倭國的事情其實不需要林瑜再多cao心,那是管云飛的活,在林瑜過目之前,白安還會再過一遍,有什么不妥的當時就改了。至于差點讓朝臣打起來的什么待遇之類的問題還真是小節(jié)。說實在的,就算林瑜將人往牢獄里一關,朝臣們照樣拿他沒辦法。 只不過,鑒于這時候倭國王室那可憐的身體素質,看在他們值錢的份上,林瑜才放棄而來這個想法。萬一死了一個,那將士們的一番辛苦豈不就是浪費了? 據暫時駐扎在倭國的楊成棟來報,倭國這時候正在緊鑼密鼓的預備著前來覲見的事宜,王室一家子的到來也就百姓們看個熱鬧新鮮罷了,這些人只怕連林瑜的面都見不到,一切還要等使臣來后,簽訂合約才見分曉。 倒是楊成棟奏章中提到的關于這個國家想要效仿古人,派遣遣漢使的事情,提醒了林瑜一件事。就像是遣漢使一般,他還愿意接受和漢朝存在著宗屬關系國家的王子王孫前來,進皇家學院學習?,F在這樣的孩子不多,但是等分封令一下,數十年一過,皇家學院可能就需要擴建了。 這些人也不是質子,甚至這些孩子在長大之后,朝廷會將這些人送回國中,并助他們奪得更高的位置。如此一代又一代,漢朝宗主國的印象就會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周邊的所有國家之中。 如今可以確定的屬國就有朝鮮,想必知道皇家學院以后皇帝的子孫都會進去學習的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將人給送過來。而倭國這一邊就麻煩一些,理論上來說,他是愿意的,但是這不能是從他口中說出來,而必須是戰(zhàn)敗國自己爭取來。 不過,這也不急。畢竟到時候倭國的使臣不會在京城只呆上一兩天,這其中有的是機會讓他們了解到一些比較重要的‘小道消息’。 在此之前,倒是剛頒布的征召令比較重要。所謂征召令其實就是移民,只不過和以后的封國不一樣的是,這些農戶依舊還是漢民,算是在中央的治下,以后會有鄉(xiāng)官、知縣、知府等一級級的官員從中央派過來。林瑜也有考慮過封國屬地民眾的國籍問題,結論是,自然還是漢朝國民。 其實沒有什么需要過多考慮的,畢竟無論未來的發(fā)展如何,中央永遠是國民的后盾。 只有這一點,亙古不變。 第113章 朝廷的征召令都出來了,這個在林瑜印象中原本叫做澳洲的大陸自然有了一份新的名字, 名喚蓬萊, 取蓬萊仙境之意。相對于朝臣們取的那些繞口的不行的字眼,這個名字更廣為所知, 對移民的宣傳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次的征召令針對的是那些無地的農戶, 江南的地方工廠將將興起, 吸納的也只有江南一地的人, 中原腹心一代還有著大量的佃戶。這些佃戶就像被王奇帶走的那一批一樣, 承受著地主沉重的剝削, 甚至這樣的情況在山東文教之地更加嚴重。 新朝建立以來,已經廢除了各種不一樣的匠、農等戶籍,取而代之的是統(tǒng)一的漢朝國民戶籍。在戶籍更換的同時, 根據漢律也廢除了原本官府所承認的良賤之分,不再承認蓄奴的合法性。 也就是說, 再也沒有了死契沒有了家生子這些東西。如果需要仆役,可以簽活契, 但是這些人依舊是法律所承認的良民,再也不能非打即罵, 如果有人告狀的,主人家也是要吃官司的。 但是,這樣的律令在頒布下去的時候, 自然會引來大戶人家的不滿, 乃至于抵抗。明著抗法是不敢的,但是那些大小丫頭婆子一直在宅院里頭生活, 能接觸得到多少外界的消息。就算有官府有請那些說書人專門給百姓講解刑律,為此還編了很多的小段子,但是漢律那么大,就算只是挑著和百姓們息息相關的律法講解,那么人正好聽到關于戶籍那一段的可能性有多少。 所以,就像是歷朝歷代一般,出現了隱戶這個東西。不過不同于前朝,本朝的隱戶非是為了逃避稅收,而是那些大戶人家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財產’。 自然這樣的隱瞞終究是沒有用的,他們的莊子終究要有人去種吧?莊地所屬的鄉(xiāng)官難道都是瞎子不成?因此針對中原腹地的一場清查戶籍人口的運動隨著征召令一起展開。 戶籍清查已經有過一次,一般識相的人家都不敢有所隱瞞。而像孔家那樣的大地主仗著是地頭蛇不知道隱下;額多少的人口。所以這一次那些被查出有隱戶的人家,可不僅僅是擔上一個隱瞞不報,還得加上之之前一次清查中欺瞞朝廷的罪名。 后一項的罪名甚至都不需要去收集,前面一次清查的時候,那些人為了打發(fā)官府,隨隨便便寫下的寥寥數人仆役名單下簽下的大名就是現成的罪證。 孔嶧成盯著上頭自己幾個月前親手簽下的大名,恨不吐突出一口心頭血。這便是抵賴都無從抵賴起啊,拿著這張簽字單子的還是那個笑瞇瞇的小吏。對了,本朝沒有小吏了,全都由科舉中考中的人來擔任各級的職位。這些人雖然趕著吏員的低賤活計,卻享受著和官員一般的優(yōu)厚待遇,只是隨著職位的高低有所遞減而已。而且,這些人和官員之前是沒有絕對的壁壘的。 不像是前朝,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在本朝已經沒有了官吏之分,自然不會再出現世襲的衙役吏員這樣的堪稱地方毒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