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7
去各試寫一本書的開篇來,兆先你也仿著寫一份,我替你們配圖,回頭就辦一個選稿大會,叫京中官紳百姓們票選出最好的文稿,這可算公平了吧?”公平。唐伯虎起身應道:“伯虎無異議,祝兄與我愿試為之?!?/br>李兆先自然沒有二話,李東陽、王九思、邊貢自恃才力,又不愿拂眾人的面子,便也答應下來。番薯宴吃到這里,幾人腹內(nèi)都憋著一股氣,便也不再留下用酒席,各自拿了一份大綱回去寫。崔燮立刻安排人去訂黃家花園——如今這花園常叫人包了排戲或是辦各種盛事,得提前半年才能訂著。不過他也不大著急,這六份稿子就得寫一陣,寫出來他還要分鏡、畫線稿、做色指……等到正式刊印出來,恐怕也就到明年了。他寫了封箋兒叫計掌柜準備此事,自己先整理出了番薯種植和食用指南。論文寫好后,忽然發(fā)現(xiàn)幾位常用的作者都被發(fā)去寫錦衣衛(wèi)了,沒人幫他編排,轉(zhuǎn)了一圈,只好厚著臉皮去求同年費宏。費宏與他同做講讀官,每天太子要聽他講農(nóng)經(jīng),費宏也跟著聽,聽說要寫教人種番薯的連環(huán)畫文稿,便欣然答應:“虧得你是尋我,若是別人還得多看一遍書,我已陪著太子聽你講得清清楚楚了。”費同學真是個好人。崔燮不禁緊握住老同學的手,深情地說:“子充兄幫了我的大忙!此事就交與吾兄了,來日再有人獻上這樣利國利民的良種,燮定然還要請子充兄來共作新書,施惠百姓。”費宏不曾多想,痛快地同意了,回家便從書架上翻下一摞,先研究套路,再跟著套路寫稿。他當初在國子監(jiān)坐監(jiān)時,也是每作一篇文章就叫人爭相傳看的,如今雖然不像那時能專心寫文章,卻也還寶刀未老,很快寫出一篇。他頭一次寫這種稿了,不免慢了些,細了些,足足花了一個月工夫才琢磨好。這篇剛寫成,崔燮就給了他一篇,竟是要讓他寫菜譜。費宏這么個正統(tǒng)君子,這輩子都沒進過廚房的人,為了寫好紅薯淀粉怎么加工,硬是站在院兒里看著仆人磨了一下午紅薯泥,后來又盯著人曬粉塊、蒸粉漿,最后飽飽吃了一頓鹽、醋、芝麻醬、蒜泥調(diào)的紅薯粉皮。還挺好吃。他又認認真真地寫了一篇食用指南,裹好了交給崔燮。然而這篇剛寫完沒多久,崔燮就又在散值之后攔住了他,滿面激動地說:“子充兄聽說沒有?有宋末遷居安南的百姓萬里迢迢入貢,來給吾皇獻上了一種極美味的番豆,名曰花生,能榨絕好的香油!”費宏下意識答道:“這個也寫菜譜?”☆、第284章上一位福建布政使剛回中樞任職,繼任的布政使又獻了番豆,同樣是值得吏部重重記一筆的大功。這種番豆花落而生,果實卻不生在枝頭而生在土中,所以叫作落花生。其實可食、可榨油,榨出來的油金黃香醇,絕無菜子油、黃豆油的臭氣,榨得油又比黃豆更多,百姓們房間屋后種上幾畦,一年就不愁吃油了。而且花生煮著吃、炒著吃、炸著吃味道都很好,適合做下酒菜,裹上糖又能做出許多香甜的糖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東西。崔燮不能給費宏幾袋花生就讓他自己回去琢磨如何吃、如何寫。他親自把費宏帶回家,在后園藏書樓前擺上桌椅,從謝家借的廚子,上了一杯灑花生碎的點茶,又做了滿桌的琥珀果仁、霜糖果仁、花生糖、花生酪、水煮花生、炒果仁、炸果仁、花生餡酥皮點心……然后請了謝瑛一起吃。坐在鄰居家院子的地皮上,用著鄰居家的廚子,做熟了能好意思不請人家嗎?崔燮坐在上首,費宏這個客人坐下首,謝瑛在中間打橫相陪,一道品嘗安南向化之民送來的新鮮食物。謝瑛叫人燙了五年陳的高梁酒,親自替高鄰和貴客斟上,笑著說:“今年福建進的花生也不多,我是托了兩位的福才能這么早嘗到貢果,這杯酒算是一點謝意。”費宏認真地答道:“我也是蒙和衷兄相請才有機會嘗到此物,怎能當這個謝字?倒是我這個客人叨擾了兩家主人,該斟酒道謝?!?/br>他喝酒時拈了個炒得干生生的果仁,擱進嘴里嚼了嚼,頓時驚嘆:“說是豆,竟和咱們大明產(chǎn)的黃豆、碗豆、蠶豆都大不相同,這口感實難形容……”又香又脆,卻又不是黃豆那種酥脆,而且甜咸皆宜,做成酪后更是細滑香甜,也不似豆?jié){那樣有股豆腥味。雖然滿桌子擺的其實都是這一樣花生,卻不覺得口味重復膩煩。費宏邊吃邊問這菜是怎么做出來的,謝家廚子就在旁應答,解說得十分詳細。吃完小菜和點心,又端上了花生炒雞、花生蓮藕燉排骨、花生燉金銀蹄、醬燉花生等嘎飯。這花生香得純正,不染其他rou菜,只紅衣上略帶苦味,剝了皮隨便往什么菜里扔一把都甚好吃。崔燮這個做主人的盡力招待,謝瑛坐得近,也不時給他讓酒布菜。費宏吃完了,一部稿子也有了腹案,就要向謝瑛借那廚子,回去寫文章時好隨時詢問。謝瑛自無二話,當場就叫廚子跟他走,崔燮又命家人去裝一匣御賜的花生,叫他到費家做。費宏辭謝道:“有廚子就夠了。我是東宮講官,這花生早晚也得賜到我這里,不必再偏你的東西了?!?/br>謝瑛含笑謝道:“費修撰要寫的這是關(guān)乎百姓生計的文章,回去空對著個廚子,不親眼看見他做菜,可要怎么寫?我也是伺候御前的人,陛下回頭自也會賜下花生,崔賢弟給你的你就先拿走用吧,回頭我的分他些就是了?!?/br>費宏推辭幾次,終于卻不過,連廚子帶花生帶謝家的酒都拿走了。臨行時崔燮送他到門外,費宏還跟他感嘆了幾句:“有謝同知這樣的鄰居,是和衷的福氣啊。我家舊鄰居也沒有這么親厚的。當初陛下賜你這宅子,還有人說是與錦衣衛(wèi)鎮(zhèn)撫使同住不好,怕你這文弱書生要吃虧,卻不料……不,該說是陛下早有知人之明,知道謝同知會照顧你。”崔燮得意地笑了笑:“可不就是——”說了半句,又想起面對的是費宏,外頭還有別人,忙又把話頭轉(zhuǎn)過來,夸起天子的仁厚來:“當初咱們陪侍陛下做題的人,如今哪個不得厚恩賞賜?陛下寬仁溫厚、又善納諫,有仁君之望,不然怎會有海外僑民來投?”從宋末元初就為避禍亂逃到安南的舊民,大明立國后,那么多任皇帝在任時都沒回來,偏在本朝歸來獻良種,豈不正因為當今天子圣德過于父祖么?費宏琢磨了一陣,認真地說:“確實由陛下寬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