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5
事物?!?/br> “我已經老了,老到不愿意‘晚節(jié)不?!N已胰艘簧┭鰺o愧于天地,我一生亦求如此。只盼陛下牢記今日之事,在場各位牢記今日之事……” 她一字一頓。 “唯有心如磐石,不偏不倚,才不會讓任何人有‘揣測’之心!” 作者有話要說: 薛太妃是個執(zhí)著到頑固的人,一生重視尊嚴勝似性命。稱心只看到了薛太妃的高傲,卻不知道她的高傲來自于哪里,所以她錯了。 第203章 成長?陣痛? 姚霽在剛剛學習“歷史”的時候,就聽過一句話,那就是“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的真相是什么,根本已經沒有人知道,人是會造假的,史官也是人,自然會粉飾和抹黑,很長一段時間,歷史學是在不停的懷疑、重建、再懷疑、再重建的過程中前進。 但有一點,未來世界所有的史學家都承認如此。 那就是歷史具有修復性和前進性。 人類社會的進化,一定是向前前進的,隨著民智開啟的程度越來越深,歷史的潮流總是裹挾著所有的人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因為在“人”的內心深處,是希望過上“更好”的日子的。 一旦出現(xiàn)丑惡的、倒退的、影響人類發(fā)展的短暫停滯,歷史的“修正性”就會出現(xiàn)干涉,從人類社會上表現(xiàn)出來,那就是“革命”。 所以每一位暴虐者都怕“革命”,因為大部分倒行逆施之人,都是違背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的,所以大部分掌權者坐上那個位置,第一個想到的是“維持穩(wěn)定”,而非國家的長久發(fā)展。 在他們看來,權利應當為獲得勝利的人服務,為最終“成功”的人服務,而不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前進而服務。 姚霽一進入這個系統(tǒng)作為導游,來到的就已經是這個時代里最文明和最發(fā)達的國家,而無論是劉未還是劉凌,不提私德,在對于百姓的態(tài)度上,都不是嚴苛和殘酷的。 她在西方組和北方組的同事,曾經有過回來會大吐特吐,甚至去尋找心理醫(yī)生調劑的過去,聽說系統(tǒng)剛剛開始進行推演之初,有觀察者好奇進入,甚至見過人吃人然后把人皮剝下來做衣服的事情,也有見過一次殉葬上萬人被活生生用石錘砸死,自那以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再進入蠻荒時代,直到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敢?guī)А坝慰汀边M入。 即便如此,作為“歷史”已經前進到很遠處的觀察者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不自覺的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 就猶如讓現(xiàn)在的人去看xue居時代的野人如何茹毛飲血,其實那時候捕獵已經算是很進步了,可你會因為他們會使用骨槍去打獵就覺得他們很“先進”嗎? 姚霽一直帶著游客進出代國,見過劉未、見過袁貴妃、走馬觀花一般的游歷過無數次皇宮,卻一直對這個時代人人畏懼的“皇權”不以為然。 不是是投胎投的好罷了。 不過是比誰更心眼手辣罷了。 封建集權制度這種東西,實在太看人,如果攤上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勢必天下大亂,哪里是什么先進的東西? 可如今她卻被薛太妃深深的震撼了。 在見到稱心下毒手殺害李七娘的時候,姚霽曾經下意識地大喊大叫著呼救,她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她的良心都讓她無法眼睜睜地看著這樣的兇殺案就這么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 然而無論她如何呼救、如何試圖救下這個姑娘,都是徒勞?,F(xiàn)實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她,她就是個“觀察者”,做不了任何事。 像姚霽這樣的人,根本不愿意接受看到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卻無力阻止的事實,她那時甚至厭惡起這個時代,厭惡起這個人吃人的愚昧社會,厭惡這為了一己之私可以隨便將其他人的性命置于死地的惡毒。 她揣測過薛太妃在幕后指使,也揣測過稱心是被人買通的內應,甚至揣測是不是那位選妃的女子給了她什么好處,然而揣測到最后,她心中卻隱約知道,如果是這個“人治”大于“法治”的時代,這姑娘很可能最后就白死了,連兇手是誰都不知道。 她是史學家,不是游客中那些“傻白甜”,知道歷史中有許多真相最后被掩埋的原因,不過就是“真相”大不過“權利”罷了。 是的,她一面覺得薛太妃不是這樣的人,一面又覺得沒有她的“指使”,一個年老無依的宮人,斷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至于結果,在她看來,一方是素昧平生只是有些姿色的天真少女,一方卻是幫他處理宮務將他一手帶大傳授他知識、護庇他前行的長輩親人,所謂帝王權謀,自然是以利為先。 也許抓不到兇手,也許抓到了,然而最終被犧牲的,不過就是那個可憐的女孩,和可能會為幕后真兇頂罪的替罪羊稱心。 所以劉凌壯士斷腕的一聲“既然是稱心姑姑……”,讓姚霽發(fā)出了“果然如此”的嘆息。 果然無論劉凌再怎么溫和,他也是帝王,是一個有著自己軟肋、會護短的少年,一旦事關摯愛之人,就會…… 可薛太妃接下來的話和行動,卻大大出乎姚霽的意料之外。 她居然自動擔下了罪責,并且將錯誤歸集與己身,自請出宮? 身為長輩和宮中女人們的典范,薛太妃用自己的擔當,教導了她們什么是“責任”和“氣節(jié)”。 “原來是人……” 姚霽腦子里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剎那間融會貫通。 為什么歷史會不斷前進,為什么即使再落后的時代,亦會有層出不窮的光輝,是因為…… 時代不一樣,人是一樣的。 希望身邊的人能更好,希望這個國家能更好,希望這個時代會更好,每一個抱有如此想法的“人”,猶如黑暗中指路的明燈,指引所有人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也許會迷茫,也許會走失,也許明燈也會熄滅,前途一片灰暗,可只要曾有過光在那里,提醒所有人還有路,路就會不斷的被人開拓出來。 劉凌是有缺點,他不是完人,更不是完美的帝王,可就如薛太妃身為“后宮之主”,會有稱心這樣的宮人揣測她的想法,去用陰暗的手段維護她的地位一般,也會有前赴后繼,用自己的言行和擔當,去引導這位帝王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他完不完美,有什么重要呢?沒有一個皇帝是一帆風順的,薛太妃在用李七娘的人品、稱心的人命,以及自己的一切來教導劉凌。 有些錯誤,是不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