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才悠悠的回去。 等李平查完了書,又準備和林清玩偶遇時,才知道林澤林清帶著一大幫人,已經(jīng)啟程去京城,參加會試了。 而元氏和小李氏,也在這段時間給她定下了一門合適的親事,李平知道后本想抗議,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氏哪里聽女兒的什么婚姻自由論,她好不容易才給她找了一個家里不錯,本身又肯上進的,各方面都不錯的富家公子,怎么會因為女兒鬧小性子而壞了婚約,再加上他們已經(jīng)給林家賀完了,大女兒也看了,林清也去趕考了,李錦和元氏就直接和林家告辭,把女兒打包回家,讓她呆在家里安心備嫁了。 ……… 林清坐在馬車上,看著了半晌手中的簡易地圖,發(fā)現(xiàn)以他的知識水平,還真看不懂,就隨手把地圖丟給林澤,問道:“哥,咱怎么走?” “先走陸路,然后到運河邊上乘船,就可以直接到金陵?!绷譂烧f道。 林清點點頭,先朝和現(xiàn)在的朝廷定都都是金陵,所以他們要一路往南走,而到達南邊,顯然走運河更快,更舒服些。 林澤翻過來身,問:“到了京城,你打算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林清問道。 “當然是你打算住哪了?”林澤問道:“你是打算包個院子,還是買個宅子?” 林清想想,說:“還是包個院子吧,京城不比咱老家,什么都講究規(guī)制,我一個舉人,去京城買不了什么好院子。” 林澤點點頭說:“也是,要想在京城買個好宅子,買好位置,必須有一定的品級,咱還是先包一個,等你中了,咱再做打算?!?/br> “而且京城寸金寸土,房子也是極貴的。”林清說道。 林澤聽了,笑了,說: “你還用擔心銀子的事,你出門的時候,爹爹和兩位叔叔,不是給了萬斤鹽引么?” 林清想到他出門前,他爹從懷里掏出的一個荷包,荷包里的一卷鹽引。 前朝雖然有交子等銀票出現(xiàn),可由于朝廷不穩(wěn),在加上朝廷印銀票不加節(jié)制,所以銀票很快如廢紙一樣,到了今朝,雖然朝廷也想印銀票,可百姓們都不買賬,寧愿用金銀銅板,也不愿兌換銀票,生怕過幾日就變成一張廢紙。所以現(xiàn)在市面上,是沒有銀票的。 而人們一旦出遠門,最好的方法就是兌換一些金銀,縫在衣服里。 而這次林清去京城趕考,林父考慮到路途遙遠,帶大量的金銀不僅不方便,還容易招招賊,就從鹽號中拿出一部分鹽引,給他帶上。 鹽引是鹽號提鹽的憑據(jù),無論誰,只要拿著鹽引,就可以去鹽場按數(shù)量提鹽,所以只要拿著鹽引,就可以到任何一個鹽商那里去兌現(xiàn)銀,朝廷其實從來不用管理鹽商,因為有鹽引的就是鹽商,而鹽商納的鹽稅,都在買鹽引的錢里,所以才有鹽引一本,一本萬利之說。 想當初,林父把一沓鹽引塞到他手中,認真的說:“兒啊,你這次去京城趕考,爹爹也幫不上,這一萬斤鹽你帶上,好路上用?!?/br> 林清:……… 他為什么感覺這么咸呢? 第五十五章 林清摸了摸胸口, 為了防止被偷或者不小心掉了,林清特地讓王嫣在他里衣里縫了個小口袋, 然后把鹽引放在里面, 又用線縫死,在到達金陵之前,他是不打算動鹽引的, 反正他除了鹽引還在包袱里帶了一些盤纏,足夠路上花的。 至于鹽引,他打算到金陵再用,畢竟金陵是京都,物價都極貴, 沒足夠的錢,可不好生存。 “對了, 哥, 這一萬斤鹽引,要換銀子,大約能換多少?”林清雖然知道他爹從鹽場買鹽引用多少錢,可他從來沒賣過鹽引, 畢竟鹽引對于鹽商極為珍貴,可以說是鹽商的命脈, 鹽商只有拼命的買鹽引, 可很少有賣鹽引。 這次要不是他去科考,關乎這整個林家的命運,他爹和兩個叔叔也不會咬牙從鹽號中抽一小部分鹽引給他, 要知道當初他和他大哥分家的時候,林父可是連鹽號動都沒敢動,更別說分鹽引了。 林澤估算了一下,說:“在金陵,這一萬斤鹽引,賣上千兩銀子應該很輕松?!?/br> “這么值錢?”林清驚訝的說:“朝廷不是規(guī)定鹽300斤為一引,一引要銀六錢四厘,稱為“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運輸)銀三兩。也就是300斤的鹽引,總共銀六兩六錢四里么?” 林澤扶額,嘆氣說:“小弟,我現(xiàn)在真慶幸幸虧爹爹沒把鹽商傳給你,要不不用一年,你就能把整個林家敗光。朝廷確實規(guī)定300斤鹽賣六兩六錢四里,可實際呢,你覺得你拿著六兩多銀子,鹽場能給你一張鹽引?你知道每年爹爹光在鹽場上下打點用多少錢,你知道爹爹為了買一張鹽引,需要給鹽場多少錢? 我和爹爹算過,一張300斤鹽引,沒有十兩以上的銀子,根本拿不出鹽場,這還不算每年過年孝敬的錢。 而且,每年淮北淮南兩大鹽場產(chǎn)的鹽都是有數(shù)的,所以鹽引的數(shù)也是一定的,雖然朝廷劃為十片,可每一片的鹽其實都不寬裕,鹽引自然也不寬裕,每個鹽商手中的鹽引也就是剛剛夠,你沒看以前每年放鹽時爹爹都親自監(jiān)工,就怕運鹽的時候少了,到時不但會出現(xiàn)鹽荒,還會被朝廷怪罪。 所以鹽引這個東西,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鹽商嫌多,一旦市面上出現(xiàn)鹽引,鹽商都會高價收購,一張300斤的鹽引,在金陵絕對五十兩不止,要是到了川中,那絕對可以值上百兩。川中鹽荒,已經(jīng)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 當然你也不用擔心鹽引貴鹽商會虧本,反正鹽引貴,鹽商賣的鹽價格也高,你去金陵看看就知道了,金陵鹽號的鹽價,絕對是咱林氏鹽號鹽價的好幾倍,咱沂州府靠近淮北鹽場,又靠海,再加上私鹽販子多,所以鹽價才便宜。 不過即使咱賣的便宜,還是有五倍的利潤,至于金陵那,絕對有不低于十倍的利潤,至于川中,那絕對二十倍不止。” 林清聽了,不由感嘆,難怪世人都知道鹽商有錢,他們家那邊私鹽泛濫,還能五倍的利潤,何況別的地方。 想到林清對錢財一向不甚精通,林澤叮囑道:“你要是想拿鹽引換錢,你別去,給我我給你去兌,省得你被人坑,賤賣了?!?/br> 林清點點頭,說:“嗯,你一說,我也怕被人坑了,還是你去換好。” 林清和林澤說完,林清掀開簾子,看了看外邊,說:“大哥,咱這是到哪了?” “馬上要到徐州府了,到了徐州府,咱就可以從徐州府的碼頭上船,一路南下。”林澤說道。 “聽說徐州府很是繁華?”林清問道。 林澤點點頭,說:“徐州府有運河的碼頭,無論向南向北,水運都極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