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5
穿了件褚色宮袍,幾乎與那金桂的樹皮同色,秋司膳一時不查,到險些沒看清楚。 因怕離得近了暴露行蹤,秋司膳聽不清兩人的對話,只敢隱身在一株大松樹后頭,接下來的一幕卻讓她大跌眼球。 白嬤嬤背對著秋司膳,秋司膳雖瞧不到她臉上的表情,卻分明看到,她竟對著郭尚宮行禮,依稀是十分恭敬。 而郭尚宮臉上的表情十分冰涼,一幅頤氣指使、指手畫腳的神情,哪里像是名義上的干女兒,到更似是主子對著奴才的呵斥。 往日在宮內(nèi)德高望重,連后宮主子也要敬她三分的白嬤嬤此時卻一反常態(tài),一直恭著身子連連點頭,沒有半分抱怨的意思。 兩人在樹下足足立了一柱香的功夫,都似是郭尚宮一直對著白嬤嬤呵斥,白嬤嬤大約偶爾想辯解幾句,便被郭尚宮眉梢的戾氣所止,只能更深地彎下腰去。 秋司膳瞧得連眼也不眨,驚訝地發(fā)現(xiàn),白嬤嬤離去時,竟行了個奇怪的禮節(jié)。 她起身示范,有些東施效顰的拘謹,滿含愧疚說道:“奴婢離得遠,大約便是這個樣子,并不像尋常宮中的禮節(jié),更覺得好生奇怪?!?/br> 于秋司膳來說,這種禮節(jié)奇怪又陌生,她那日只是初見。對慕容薇和溫婉來說,這種禮節(jié)已然跟前世的夢魘深深聯(lián)系在一起。 前世里蘇暮寒得了天下,后宮里便廢除了西霞自來盛行的宮廷禮節(jié),奴婢參見主子,改用的便是千禧教這種不倫不類的怪姿態(tài)。 想當年流蘇逼著慕容薇向自己行禮,叫人扭住她的右臂搭到左肩,非要強迫她雙腿同時彎曲,做這種奇怪的禮節(jié),被慕容薇一口淬在臉上,惹了個惱羞成怒。 好在溫婉趕來解圍。她雖然被建安遣送回來,卻依然是蘇暮寒親封的公主,流蘇只是個普通的嬪妃,自然不敢下她的面子。 兩人相視一望,彼此都從眼間讀到了從前的苦澀,慕容薇心間還有深深的屈辱。今夜為流蘇慶生是假,要借這丫頭的口向外再傳遞些消息才是真。 死丫頭留在自己身邊已然時日無多,便叫她好生發(fā)揮一下余熱。 已然心中有數(shù),白嬤嬤既是千禧教的線人,她又向郭尚宮行這種禮,便唯有一個解釋,便是郭尚宮在教內(nèi)的地位高于白嬤嬤,或者說白嬤嬤在宮內(nèi)一舉一動,都在郭尚宮掌控之中。 消息來得太振奮,拿上等的荷包賞了秋司膳,慕容薇滿意地點頭:“你今次做得很好,以后依舊暗地里盯著她,不許打草驚蛇,也小心自己莫要露了馬腳?!?/br> 秋司膳領(lǐng)命謝恩,淺淺幾句便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奴婢曾受羅嬤嬤大恩,唯一的meimei又在大公主身邊侍候,自當為公主馬首是瞻。大公主若有吩咐,奴婢莫不遵從。 此時才恍然,怪不得秋香與眼前的秋司膳有幾分相像。兩人本是堂姐妹,當年一同入宮,一同彼此照應(yīng),如今又同為一位主子效力。 如今真相已然大白,那棵金桂樹看來不但是宮里宮外互通消息的渠道,還是她們在宮內(nèi)秘密聯(lián)絡(luò)的地方之一。 壽康宮的偏僻有利也有弊,即因著偏僻方便了皇太后與老太君私下來往,卻也因著偏僻助長了那些賊人的膽大包天。 如今有了蛛絲馬跡,便不愁這些人不盡數(shù)落網(wǎng)。 兩人細溫著秋司膳方才每一句話,慶幸這一世郭尚宮還沒來得及陷害羅嬤嬤,便已經(jīng)先露出了自己的狐貍尾巴。 “怪不得去年母后下那么大的力氣肅整后果,也不過捉住幾個小嘍啰,卻釣不住最后的大魚,幾次瞧著上鉤,最后關(guān)頭卻被她們逃脫。但凡后宮有些風吹草動,又如何能避過白嬤嬤與郭尚宮的眼睛?” 慕容薇隨手將溫婉的團扇拋回針線簸籮中,狠狠地揮了揮手:“夏三哥直接將手伸到內(nèi)宮只怕不大方便,難道又要向老太君借人?”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參研 初秋的風清寒而颯爽,天邊最后一抹夕陽如重金濃過的油彩,將層層晚霞渲染得溢彩流光,發(fā)出瑰麗的色澤。 溫婉眸間被夕陽鍍了層淺紅,更添了凝重與探究,蹙著雙眉欲說還休。 她示意貼身的婢女守在外頭,先不提方才那一茬,而是將慕容薇拉到身邊,悄聲說道:“你且別急,我想起了另一樁重要的事情?!?/br> 溫婉淡淡的語風輕柔地劃過慕容薇的耳間,聲音雖低,問得卻仔細:“阿薇,你可記得當年陛下中毒,有好幾次明明極為兇險,太醫(yī)們都請皇后娘娘預(yù)備后事沖喜,結(jié)果陛下卻又熬了過來,是為得什么?” 昔年崇明帝中毒也是慕容薇心中梗著的一根利刺,幾番探查間一直沒有結(jié)果。若說羅嬤嬤被人栽贓已然有據(jù)可依,對崇明帝中毒卻是沒有任何頭緒。 崇明帝身邊戒備森嚴,大總管玄霜親自負責他的一飲一食。 玄霜本就是先帝給崇明帝留下的暗衛(wèi),他的忠貞已然經(jīng)過了兩世的考驗,絕不可能如白嬤嬤那般,是崇明帝身邊一條蟄伏的毒蛇。 這般鐵桶一樣的戒備,那毒究竟是誰、又是什么時候下到崇明帝的身上,慕容薇依然半分也尋不到端倪。 溫婉這些日子卻是一直在考慮前世的種種,經(jīng)由前時杜側(cè)妃借一塊淬毒的木版?zhèn)?,她心里豁然開朗。 當日只是認定毒從口入,溫婉和慕容薇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御膳房以及那些貼身侍候的人身上,卻未曾想過,衣物、器皿都可以成為沾著毒藥的東西。 當年崇明帝中的毒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秦恒不像,其實卻有著最根本的共同點,便是一次毒發(fā)不足致命,總在反反復(fù)復(fù)之中。 不是下毒人實在摸不準藥性,就是那人太過精通,能以細小的份量控制中毒者的癥狀。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下毒人明明想要痛下狠手,偏偏沒有一次致命的機會,或許是他們手里毒藥份量本就不足。 溫婉心里其實更傾向于后者,秦懷既敢弒父篡位,對身為太子的兄長秦恒必定沒有半分兄弟之情。若能一招性命,絕不會任由秦恒盤桓病榻長達數(shù)月之久。 秦恒中毒之后,神智時迷時清。有段時間酷暑難當,溫婉力排眾議,與他移居別院避暑。那段時間秦恒明顯精神不錯,臉色也紅潤飽滿。 是在回到皇城太子?xùn)|宮之后,秦恒的病情又驟然加重。 如此,便可以大膽假設(shè),那毒最有可能是投在秦恒平日所用器具之上。別院里干干凈凈,秦恒大有康復(fù)之態(tài),自然又使那狼子野心的秦懷食不知味。 秦懷不敢等到秦恒痊愈,他借口國不可一日無君,聯(lián)合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