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5
等身份哪敢奢望成為了太孫殿下的嫡妻?莫說嫡妻,就是指成一個侍妾,咱們家都得跪謝天恩?!睂O英娘這話一出口,孫母就是忙說道:“那哪一樣,如今你可是圣上指婚的太孫妃?!?/br> “娘,是不是我被指為了太孫妃,大家伙就都覺得高枕無悠?將來指著我給舅舅、姑姑,還有族中都帶來了榮華富貴?”孫英娘搖搖頭,一聲嘆息。 孫英娘望著她親娘,目光幽幽,她說道:“娘,從古至今里,皇家的帝王有多少是皇后所出?又有多少皇后被廢了?” “那些失敗的后族,下場如何?”孫英娘這話一問出口,孫母是傻在了那兒。 “那哪能一樣。英娘,你不同,你不同?!睂O母只能這般講了兩句。 “有什么不同的?不外乎,如今我還只是一個被指婚,要成為了太孫妃的閨閣少女。離著皇后的位置,還遙遠著。瞧瞧,娘,我連皇后都不是,若是將來太孫殿下登基了。我這個太孫妃沒本事,被廢了呢?”孫英娘苦苦的臉色,問了這么一句。 孫母更是嚇壞了。 “英娘,你可不能這般想。你是太孫殿下的嫡妻……” 孫母忙勸了一句話道。 孫英娘握著奶茶的杯盞,她端在了掌心,望著那奶茶在杯盞中,一杯的奶白色。孫英娘淡淡一笑,說道:“娘,皇家的富貴動人心?!?/br> 第277章 “你瞧,女兒還沒有嫁進皇家呢,大家不都是以為能沾一沾富貴榮華了嗎?”孫英娘用一種特真誠,特純結(jié)的眼神望著她娘。 孫母被瞧得怪不好意思的。 “娘,您是盼著女兒好?盼著弟弟好?” 話到這兒時,孫英娘慢慢的緩了語氣。她停頓了一下后,才說道:“女兒就弟弟一個嫡親的兄弟。將來女兒能富貴了,弟弟肯定是榮華一起得享?!?/br> “只是,娘,您愿意本來屬于弟弟的富貴榮華,讓舅舅們、讓姑姑們,讓族中的其它人去分享,又或是破壞掉嗎?” 孫英娘這一問話,把孫母嚇住了。 “英娘……” 孫母喚了女兒一聲。 孫英娘這時候覺得她應(yīng)該加一把火。人有親疏遠近,孫英娘這回的舉動,不光是為了她自己,更是為了她的嫡親弟弟。 “娘,女兒是認真的。十分的誠懇,請求娘,守護好女兒的嫡親弟弟。莫要讓本來屬于孫氏的富貴榮華,成為了流水,付之東流,最終白白落走?!睂O英娘這時候語氣更誠懇了。 “英娘,你說,娘聽著?!?/br> 孫母看明白了。 女兒英娘這是有話想她這個親娘講明白啊。 “娘。人多了,心就雜亂了。那天下的富貴是有數(shù)兒的。您想想,若是舅舅們、姑姑們、還有族中的親戚們,全數(shù)巴巴的成為了依附于弟弟身上,不事生產(chǎn),不事勞動,只想想讓弟弟把富貴分出來,分與他們的子孫后代……” “若干年后,會是何樣?” 孫英娘這般講后,嘆道:“唯一的結(jié)果,就是這些子嗣少有優(yōu)秀者?!?/br> “像女兒這等嫁進皇家的,那宮廷之內(nèi),豈會沒有爭寵的?在外的親戚,非但不能幫了女兒,還盡是拖了后腿,三天兩頭的惹了麻煩。那宮里與女兒一起爭寵的女子,會如何做?”孫英娘想到了這里后。 她就是又說道:“女兒就聽說了,當今圣上的后宮,算是稱薄的。那也是納了九位嬪妃。如今呢?這九位嬪妃,還活著的人,只有半數(shù)的五人。其中一個吳庶人,還是幽禁于冷宮之中。娘,您還覺得,宮里的富貴榮華是憑白落下來的嗎?” “女兒聽嬤嬤們講過的?!?/br> “宮廷爭斗,娘家人惹了事端,定然會牽連到后宮之中的。”孫英娘望著孫母,她非常誠懇的說道:“女兒嫁給了太孫妃殿下。將來若是有個一兒半女的,必然會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弟弟,就是未來的國舅爺?!?/br> “但是,這有一個前題,就是女兒的嫡妻之位得坐得穩(wěn)妥?!?/br> 孫英娘指了親戚女眷們住在孫宅中的那個方向,她說道:“娘,若是一桿子親戚,人人都想女兒幫扶了。那么,女兒能幫了幾人?又會有多少人沒幫扶上了,憑白的在心中記恨上了。升米恩,斗米仇?!?/br> “女兒寧可冷清些,人人都不幫了。將來,唯幫扶了弟弟一人即可?!?/br> “只愿弟弟老實忠厚,平平安安長大,將來得享了皇家賜下的爵位食邑。”孫英娘這時候,話說到這份上。 孫母還能不明白嗎? 女兒就是要讓她這個親娘明白。幫扶弟弟可以。 幫扶了其它的親戚,免談。 就孫母的心底而言。女兒重要,可兒子更重要。至于親戚們?那哪能重要過了她的嫡弟兒子啊。 “英娘,你的話,娘會跟你爹講明白的?!?/br> 孫母最終就是講了這么一句話。 孫英娘聽了她娘的話后,是笑了。她回道:“嗯,咱家有娘這等明白人,我自然是心頭放松了。就是嫁進了皇家,也是心底踏實的?!?/br> 孫英娘沒什么高深的理由。 不外乎,就是讓她的爹娘明白了。這親兒子重要?還是親戚們重要? 這個選擇題,完全不需要多想的。 世人眼中,肯定是親兒子比親戚重要啊。 親戚嘛,那還論個親疏遠近呢。親兒子,那叫繼承香火,繼承家業(yè)的。就是百年之后,奉了血食的,也是親兒子啊。 孫母告辭時,也是跟女兒達成了默契。 這事情,孫母自然是與孫父談了。談過后,孫氏夫妻就是有了一致對外的態(tài)度。那便是親戚嘛,可以淡而處之。最主要還是教導好了親兒子,這可是將來孫氏的期望啊。 瞧瞧女兒給的話,未來的國舅爺。 想想,孫父、孫母心底還是美滋滋的。 至于孫英娘? 孫英娘在其后的日子里,發(fā)現(xiàn)沒親戚女眷們來打擾了。她就是知道了,她爹娘的態(tài)度。這很好,有些事情爹娘處理了。 孫英娘是樂得清閑的。 至于為會不會被人誤以為冷情冷性了。 孫英娘更明白著。她是要嫁進了皇宮,她的往后一輩子與這些親戚們,無甚來往了。若真是背了太多的人情債? 怕是還不完啊。 還不如君子之情淡如水。 特別是教養(yǎng)嬤嬤們告訴了孫英娘,皇家為何挑了名第不高的媳婦人選時? 孫英娘更是愰然大悟。 皇家,就是想不要強勢外戚。當然,更希望這些外戚盡數(shù)得了富貴后,就安份老實的趴著,別惹事兒。 這點子要求,真心不高。 孫英娘覺得,她的娘家完全可以做到的。 冬月過去了。 永和六年,臘月來了。 毓慶宮。 福娘在翻了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