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6
前面,是立了三位皇子。朱高熙、朱高晸、朱高孜三兄弟,皆在這兒立著, 似乎在等待了永和帝的一聲吩咐。 事實上是永和帝把兒子們晾那兒,一直沒給了一個準話兒。 過了多久? 許是許久吧。 永和帝批完了奏章后,才是擱了筆。 這時候, 永和帝端了御案上的茶盞,小小的飲了一口,再度擱回了茶盞后。永和帝說道:“高晸、高孜, 你們兄弟二人都有意南征?” “回父皇, 兒臣自請南征。” “兒臣亦是?!?/br> 朱高晸、朱高孜兄弟是一前一后,都是表了態(tài)度。 永和帝聽了這等話,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長子。永和帝又問道:“對于你兩個弟弟的意愿, 高熙你如何看?” “二弟、三弟好勇尚武,實乃我皇家的好男兒?!敝旄呶跽f了這一話后,恭敬的繼續(xù)回道:“兒臣以為,一切唯聽父皇圣裁。” “當然,兒臣也有一點點的淺見?!敝旄呶醣砹藨B(tài)度后,說了自己的看法,朱高熙道:“父皇,兒臣以為,南征之事,不可草率。南邊山林之地,瘴氣迷漫,大軍征伐前,還需要更加詳細的探查清楚南藩小國的情況。若能多得當?shù)氐闹Γ雭碚鞣ヒ皇?,更為妥當一些?!?/br> “至于是征是伐?全由父皇一意圣裁。二弟、三弟若愿隨軍南征,當為我皇家表率,此乃佳譽美談?!?/br> 朱高熙的態(tài)度就是朱高晸愿意去,當然好。朱高孜愿意去,更好了。 兩個弟弟一心想立功勞。 可問題是他父皇怎么想? 朱高熙想表現(xiàn)出來的,只是一個兄長的態(tài)度。他這個兄長啊,一定是支持了弟弟意愿的。 “是嗎?” 永和帝淡淡的說了兩字。 “南方夏秋兩季,皆是雨季綿綿。唯有春冬兩季,才合適大軍征戰(zhàn)。這大軍南下,非是一時之功。此事,還是再議吧?!?/br> 永和帝最終,和了稀泥。 顯然,永和帝對于南邊的小藩國在邊境招惹來的麻煩,還是暫時準備按下不提的。 至于心頭的火,永和帝還是要出一出的。 不過,不是現(xiàn)在。 帝王一怒,興兵伐之,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永和帝自己也是戰(zhàn)上場掙得了許多功勞的帝王。對于草原,永和帝和他的軍隊是熟悉的。可南邊? 南邊就未必了。 大周朝,天下十三州。 南北的風(fēng)土人情是不同的。南北的氣候更是不同的。 大軍打仗又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成的事情。沒把握前,永和帝自然不會輕易的開了戰(zhàn)端。就是要打,也得讓手下的拱衛(wèi)司出動,把情況摸清楚了再談。 大軍不動,情報先行。 永和四年。 春。 三月三,風(fēng)光秀美時。 永和帝這一天沒在燕京城的皇宮中。 這一位帝王去了城外的靈谷寺。 寺里的道衍和尚接風(fēng)了帝王的到來。永和帝在靈谷寺中,給佛主上了香。然后,就是由得道衍和尚陪著用了齋飯。 飯后。 飲茶之時。 禪室之內(nèi)。這賓主二人靜座著。 檀香裊裊。 “事情查得如何了?” 永和帝慢慢的問了話道。這時候,永和帝的語氣是平靜的。平靜的他自己都以為,其實,也許他想知道的答案,他早就知道了。 他只是在求證了,自己的猜測。 “按圣上的吩咐,有眉目了。” 道衍和尚恭敬的回道:“一切如圣上吩咐的查證。此事當是靈仙道姑以妖法誘惑了德妃,由德妃在后宮之中使用了秘藥?!?/br> “皇后娘娘之死,與二十八前的事情,還有靈仙道姑確實相互關(guān)連甚深?!?/br> 道衍和尚說了這話后。 就是再度起身,爾后,拿了一個木匣子,恭敬的遞到了永和帝跟前的小桌上。 永和帝這時候并沒有打開了小木匣子,而是靜靜的坐那兒。 其實,有些答案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 哪怕沒有實在的證據(jù)呢? 二十八前的舊事,永和帝很清楚,當年害了皇后的人是誰?與之相關(guān)連的人又有哪些?當年的舊事,已經(jīng)是查的很清楚。 只是,永和帝一直有些逃避罷了。 因為,永和帝放不下帝王的自尊心。他不想承認了,曾經(jīng)還是燕王的他,是一個有眼無珠的男人。 二十八年前,他愛上的女子,他在意的女子,也許一直拿他當一枚棋子。 否定自己,從來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 特別是永和帝這等帝王。 那又如何呢? 事實就是事實。 “朕會讓拱衛(wèi)司配合你,查出來她的下落?!?/br>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br> 永和帝拿著那個小木匣子離開了,他走之前,對道衍和尚吩咐了此話道。 “諾?!?/br> 道衍和尚對帝王的吩咐,拒絕不得,自然是應(yīng)承下了這一份差事。 這一年,春末。 高麗國的使節(jié)來大周朝的燕京城朝賀。 當然,除了高麗國王奉上的貢禮外,又送來了兩位高麗國王的義妹。當然,意思不需要多表明了,這是高現(xiàn)國王奉給上國皇帝的女人。 永和帝這一位自然是收下了高麗國王的貢禮,而且,還是賜了回禮。 當然,兩位高麗國王的義妹,永和帝同樣笑納了。 如果不笑納,這不是打了高麗國王的顏面嗎?對于高麗國這等一心一意想抱了大周朝粗腿,還是非常聽話的藩臣之邦,永和帝是不會掃了對方國王顏面的。 畢竟,對于草原上的胡人,永和帝一直沒安了好心。他可想在草原上開疆拓土的。 嗯。高麗一個小藩臣,也許有大用,也許沒用,誰知道呢? 至少,這個藩臣是他父皇在時收納下來的。哪怕為了上國的體面,永和帝也還是要維持一下了東方的傳統(tǒng)朝貢關(guān)系。 燕京。 皇宮。 元殿熙。 福娘很頭疼。 兩位高麗的國王義妹,注定了的后宮嬪妃啊。問題在于? 父皇永和帝沒說了,給這二人什么待遇? 福娘疼的地方就在這兒。 要知道了,后宮不同的品級,那待遇可是萬萬不同的。 可這等事情吧,永和帝沒發(fā)話,福娘又是不敢多嘴的。畢竟,她就是一個大皇子妃,又是一個暫行管理宮務(wù)的。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福娘就請這二位高麗國王的義妹,一起住進了曾經(jīng)德妃李順姬所居的景仁宮。然后,兩人皆是住了東西配殿。 至于待遇,就按著嬪位給的。 因為,一宮主位的待遇,沒帝王的吩咐,福娘可不敢自己添的。至于再往下了,怕給低了有麻煩,干脆就比主位低一等的正四品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