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1
看見了江水眠。 李顛張大嘴:“……你作什么妖呢?” 江水眠打著陽傘,穿了一身灰色條紋的百褶裙,蕾絲邊白襯衫和有點類似于西裝似的短上衣,腰間是鑲著金扣的寬腰帶,珍珠項鏈和珍珠耳環(huán)一個不少,帶著深粉色的無檐小帽,蓋住下頭的盤起來長發(fā),帶著蕾絲手套坐在那里剝花生嗑瓜子。 她涂著口紅的嘴唇微微一張,磕了瓜子,將瓜子皮扔到旁邊空座的紙袋里,穿著高跟鞋的腳蕩了蕩:“怎么了?” 李顛:“……” 江水眠……你真是要當場上最閃亮的那個啊…… 作者有話要說: 趁著2017求婚了。今年斷更,明年再更! 祝大家明年都順順利利,心想事成哇!明早我要去廟里,正好把大家的份都拜上233333 ☆、第117章 科學斗毆派因為在中華武士會登記過, 所以初選賽都不用參加, 不過到了下午, 就有她跟一些同樣擁有晉級賽事的門派的比斗了。 江水眠只參加兵器械斗類,在中國武行里,基本兵器都是不開刃,人不穿甲的,輸贏一般只點到為止,刀往脖頸一比, 自知技不如人的自然告退。不過肯定也有對對方和自己估量不夠, 導致受傷的, 雖然沒開刃, 但也都是鐵器, 力道之下骨折見血都常見, 這都是所有武人心里早有準備的。 科學斗毆派的名字被大喇叭念到的時候,宋良閣幫她拎著長皮箱, 送她下場。場下四個臺子,各自進行賽程,等到后頭的半決賽之類的才可能場內(nèi)只有一個臺子。大概是模仿了拳擊臺, 四周也有繩索, 江水眠穿著高跟鞋踏上臺階,百褶裙倒也輕便, 她微微提了一點裙擺,鉆過繩索下頭,走上臺。 對方看到賽程上是“科學斗毆派”, 心里就一咯噔,遠遠看著江水眠娉娉婷婷的走過來,甚至還穿著高跟鞋,臉色鐵青。 江水眠穿的囂張,態(tài)度卻很好,她摘下蕾絲手套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禮。 因為械斗比武更容易見輸贏,所以一般是三輪比試。先是每人各自選武器,比如江水眠若先拿了一把□□,對方就可以選稍顯克制的兵器。反之亦然。這樣兩輪后,才是各自背對,不互通的情況下隨便選兵器,以此來平衡兵器相克帶來的落差。 第一輪是江水眠先挑,宋良閣這個隨場教練在臺子邊打開了箱子,江水眠拿了斜在箱子里最長的那件兵器,道:“我選唐刀?!?/br> 這把唐刀,刀柄稍長,不同于日本刀改型后略有弧度,它還是保持著驚人的筆直,雖未開刃,仍然寒光凜凜,刀尖的形狀讓他既可以劈砍也可以刺擊。宋良閣的錢除了花在給江水眠買衣服和上學以外,就是花在玩兵器上了,這把刀還是他有一年跑到河北托一位老師傅做的,技藝已無從復制,只能推測當年的鍛造技巧然后模仿形制。也在他的囑咐下加了一點柄長,如今柄長已超過全刀三分之一。 誰先挑兵器,就總?cè)菀茁湎嘛L。對方琢磨的是一寸長一寸強,果不其然挑了一把所謂的“方天畫戟”模樣的長柄兵器。江水眠知道這都是民間按照古文所想象出來的兵器。戟是有鉤掛功能的長兵,這一點在古書中有描述,民間就推測是棍頭加半長的刀,旁邊再有一個或兩個新月形的刀鉤。到了近代考古后,才知道戟其實是帶有橫叉的矛。 但這并不代表民間想象出來的呂布薛仁貴用的“方天畫戟”不好用。 宋良閣在她上場前,才小聲道:“這次是全國各地都有人來,并非是在天津那一片兒地,國術館在全國各地都有好多家。天外有天,莫要輕敵。” 江水眠點了點頭,拿著唐刀走到場中,甜甜一笑,又行禮道:“科學斗毆派,江水眠?!?/br> 對面的中年男子瞧見江水眠白生生的手抓著一把總長近一米三的唐刀,臉上神色也有點難看,甚至是一種自我懷疑。 他還是道:“聽說你師父得李存異先生真?zhèn)?。在下師從張策先生,名劉子修。從奉天來的?!?/br> 江水眠恍然。張策也是欒老那一代的武行名家了,聽說去年被張家父子請到東北,他做了保鏢,還教少帥武藝,做奉天軍隊教習,也算是一位摻和政界的大師了。 她還以為第一場頂多遇見一些雜魚,沒想到是張策的徒弟。 裁判做武行短打裝扮,看起來像是以前拳擊裁判轉(zhuǎn)行過來的,看著臺子上舞刀弄槍也有些怕,他掏出帕子擦了擦腦門,請雙方先各退三步,然后放下手喊了一聲開始,就連忙往臺下鉆去。 江水眠卻不著急動手,她雙手拿刀立在身前,只近了一步,但已經(jīng)到了劉子修的長兵攻擊范圍內(nèi)。幾乎看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這個一身洋裝涂著口紅卻手拿唐刀的女人。 果不其然,劉子修一手拿住戟,以驚人的力道,從右下朝她揮來。 江水眠刀身一偏,迎著戟來的方向劈下去。 劉子修的師父張策,人稱臂圣,練得是一身硬功夫。這劉子修顯然也是——這年頭鍛造技術不夠好,戟的重量相當驚人,他居然能一手揮動,手上功夫自然也驚人。江水眠劈下去,和他的力道擊在一處,人一震,右手都有點痙攣,往后退了半步。 劉子修面露得意,他似乎也覺得女子習武不過如此。江水眠不著急,她便不打,只退,看著劉子修單手揮戟??梢哉f,單手揮戟是為攻,揮動后立刻換手,來緩沖重量的慣性,也防止空門大開,換手后反方向揮戟,但為了換手,他就不能側(cè)面對著敵人,而要正面都對著敵人,讓兩只手都能處在隨時攻擊的狀態(tài)。 這些事情,劉子修學習時或許是體會出來的,或許是師父總結(jié)出來的,但這也是這個打法符合力學的最優(yōu)選擇。 不過戟頭太重,兵器兩頭重量不平衡,劉子修多是用手臂和胳膊肘架住戟,不攻擊時保持戟頭微微向下,然后平砍或者斜向上砍—— 江水眠邊退邊擋,鞋跟踩得臺子木板噠噠作響,百褶裙的裙擺搖曳的就像探戈,來回幾招下,也觀察透了劉子修的出招。 他換手是可以讓身前被防御住,但是空門大開的時間,則變成了他出招前—— 劉子修已經(jīng)逼著這個洋裝女人轉(zhuǎn)了幾圈,旁邊幾個場下比完的也都過來看,臺子上響起了一陣噓聲,可她就跟背后長眼似的,快退到臺子邊界就心里有數(shù),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