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好像很短,只是迎面刮來的風怎么也吹不散他心頭的悲涼之感,拉緊韁繩將馬拉停,突然一種濃重的疲憊感就那樣涌上了全身。校場內的站著的哈哈珠子和諳達們,看著一人一馬停在跑到中間也不見動彈,不禁面面相覷,最后還是幾個在身邊侍候多年的小心翼翼的上前去,一個把馬牽住,其他人看著一臉不知道怎么形容的表情的太子,心里都有點怵。“爺,可是累了?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回毓慶宮?”德喇是太子最為寵信的哈哈珠子,為人也機靈通透,是承祜也點頭稱贊過的,因著這層原因,在太子面前也很是能說得上話。回毓慶宮?保成抿了抿唇,他害怕自己回去見到那個人,一時失控會做出些什么過激的事情來,但是不回去,這整個紫禁城又有什么地方能讓自己全然放松不用防備的?一時黯然,翻身下馬,一言不發(fā)的離開了校場。小柱子遠遠的跟著,看著太子爺漫無目的走著,心里有了些擔憂,如此失神的主子從來沒有見過???上午還好好的,怎么這會就?直到紅霞漫天,保成瞇眼看著天邊如血的殘陽,重重的嘆了口氣,旋即收起了他的悵然難過,腳步一轉回毓慶宮去了。回到毓慶宮,越過幾扇雕花黃梨木門,來到西閣,他知道哥哥一定在里面看書,因為承祜最近迷上了那里面窗戶外看到的景色,而且那窗邊設了個炕,很適合這樣寒冬臘月的天窩在上面看書品茶,別有一番風雅滋味。“你回來啦?!甭犚婇_門聲承祜從書中抬起了頭,看見是保成便揚起了一抹溫柔的笑,如冬日的陽光,不熾熱卻暖人心扉。保成突然覺得心里有點堵,很快,每天回到毓慶宮都不能再看到這個人笑著迎接自己了,這樣溫柔的笑容,是不是也要分享給另一個人了呢?“怎么了?”看著他突然有點陰沉的臉色,承祜有點擔憂的問道。他只是搖了搖頭,慢慢走了過來,脫靴上炕,伸出手去摟住承祜的腰,臉貼在那略顯單薄卻從來都讓他無比安心的胸膛上,一如小時候不開心就摟著哥哥撒嬌的樣子。這個懷抱也不再是他的專屬,會有另外一個女人靠在上面,感受哥哥提供的安心。真是……好討厭。承祜為著他的反常皺起了眉,低頭看著他閉上眼睛貼在他懷里的臉,雖然平靜無波他卻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疲憊和煩躁,不禁有些心疼,抬手回抱他,像小時候哄他那樣輕輕拍了拍他,柔聲道:“哥哥在這呢?!?/br>他聞言只覺得心中一酸,連忙把整個臉都埋進承祜的懷里,如果你一直都在毓慶宮里該多好。“你……要成親了,出宮了吧……”他終于忍不住悶悶道,語氣悵然。承祜心中嘆了口氣,這個孩子對自己太依賴了,這是帝皇的大忌,這樣善感的性子怎么是好?想來他的出宮開府也是一件好事,讓他一個人面對深宮的爾虞我詐或許能讓他更加的殺伐決絕。“以后在宮里就要你自己照顧自己了,萬事小心。”你就只有這樣的話對我說?只有出于哥哥對弟弟的擔心所給的叮囑?你就沒有一點不舍?保成在心里大喊,卻一個字都不敢訴諸于口,只能更加用力的摟緊他,像是想把他揉進骨血里面。承祜看著懷里的少年,感覺到他明顯的不滿,心中也是不舍,只是他明白該狠心的時候就是要狠心,也就不說話。保成幾乎把自己的嘴唇咬破才忍住那質問,久久沒有聽見承祜的聲音,心中滿滿的苦澀幾乎要把他溺斃。早該想到的,他畢竟沒有你對他的那般不堪感情,你想聽的不舍話語也只是癡心妄想罷了。人世間最苦的莫過于心悅君兮君不知。哥哥,我喜歡你,比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要喜歡你,你,知道嗎?作者有話要說:那兩個伊爾根覺羅氏不是一家的,一個是正黃旗一個是鑲黃旗,其實我也真不明白為什么同一個姓卻不同旗籍~~~~o(╯□╰)o承祜他岳父是一個蠻牛叉的人,清初大臣,順治九年進士一直平步青云到康熙四十一年死,到乾隆中期還入了賢良祠。孫子還在雍正元年娶了十三的二女兒做了和碩駙馬,想想雍正對十三一家多好的,能把十三女兒許給他們家就知道這樣一家子無論家世還是什么的都夠厲害的,一門清貴咧~~~~~不過他老婆是索額圖他女兒烏云珠,還是一個女詩人,本來就只生了個兒子,我在這里杜撰個女兒給了承祜做嫡福晉。認真算起來就是表妹了,而且伊桑阿從親戚關系上算來是索額圖一派的,但其實這個人很厲害,應該說是聰明,他死后沒幾年康熙不是把索額圖給鏟除了但是卻沒有把伊桑阿一家算進去,那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在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皇后臺村有個伊桑阿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葬的就是這位爺,從墓的建造宏偉和布局就可以看出康熙真的是十分十分重視這位大臣咧~~~~~話說為了給承祜找媳婦我快找死了,嘔心瀝血也不為過……所以說寫清還突然插入一個阿哥是一件很找虐的事情……不對,我是插入了兩個,承祜和十一,而且歷史上兩個也都是早夭的……o(╯□╰)o胤禹是真有其人,在康熙22年11月23日生,卒于康熙23年06月,母親是貴人郭絡羅氏,并沒有排序,而真正的十一阿哥叫胤茲,是宜妃生的,康熙24年5月生,康熙35年7月死了,也是一個木有長大的娃。我很懷疑老康能活下來的兒子是不是把精華都吸收了所以才能長大啊~~~~我就是把這兩給蝴蝶了一下。其實查不到胤褆大婚的時間,只能用他第一個孩子的出生時間來推了~~~至于這個出宮分府,有的資料說是阿哥們十五歲后,有的說看皇帝意思~~~反正說法不一,我這里就統(tǒng)一大婚了就出宮分府了,也不限制在十五歲了~~~至于其他人的大婚,我也用他們第一個孩子來推了,給大家說明一下。算是給大家普及了一下清朝知識,其實吧寫清為題材的作者都能把自己磨練成清史研究家了……我去圖書館借了好次清史的書,人家管理員哥哥都好奇的問了我一句你歷史系的啊?囧o(╯□╰)o~~~~。第38章年宴同時準備兩位阿哥的婚禮和府邸修建,工部禮部內務府全都忙碌起來,加之年關將近,宮中又要準備過年,真的是忙得太監(jiān)宮女們恨不得爹娘給多生兩條腿兩只手。很快便到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