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話請回夢里說(序)
書迷正在閱讀:和風(fēng)sao嫂子的rou欲情緣、學(xué)姐的處女之身、絕色少婦教師的赤裸欲望、早熟的女孩、絳與誠、文革母子情、我的倆妻、張國rong的男風(fēng)之旅、與母親餐桌下的luanlun情緣、親愛的 我是你剛送到學(xué)校發(fā)洩用的禮物
【序言】 這篇作文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虛構(gòu)成分頗多,但也有一定的自傳性質(zhì) ,夾帶著大量的個人私貨,我也知道不一大會有人喜歡,畢竟,寫作文,并且敢 拿出來貼上網(wǎng)的人,他們心里一定認為自己是個傳奇,或者至少覺得自己的故事 跟別人不一樣。 其實,這些都是自騙自個兒,但總得有個理由說服自己吧,您相信真相么? 在某種程度上,我是不信的,我是一個學(xué)歷史專業(yè)出身的,我不信人類社會有什 么所謂的真相,也不可能存在絕對的真相,人們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并用 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催眠自己去認可自己的理由,除此之外,我們別無他法。 雖然世間是很悲觀的,我也努力讓自己相信真相是存在于世上,但我們窮此 一生,也只能接近歷史的真相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的真相卻也是最恐怖,最可 怕的,也許真相對于人們的漠不關(guān)心也會繞道而走,也許這或者是一個無線循環(huán) 的悖論,真正的真相永遠不為世人所知,源于人性的缺陷,因為我們一邊欲蓋彌 彰,一邊又努力去尋求真相,是多大的矛盾啊。 那些寫傳記的作家或為他人作傳,總少不了帶點沒有的事代入進去,不然, 讀名人傳記是一本非常乏味的口水仗日記罷了。 說了那么多,應(yīng)該是篇序言算了。 我一直都擔(dān)心,如果自己一直寫短篇下去,自己以后就會喪失寫中篇,長篇 的能力,盡管我的本作文是中篇(三萬多字),第二本也已經(jīng)放棄寫作 了。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按點擊率還是紅心來計算,簡直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您 相信為自己寫作這個說法么?這要看他們怎么想的?如果是發(fā)表在網(wǎng)上,筆下的 文字不僅僅是表達自己想法和與他人交流。 常常也看到很多人抱怨,也包括自己,「為什么我寫文章的時候,耗費了大 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構(gòu)思,貼出來卻應(yīng)者寥寥,甚至只有自己在唱獨角戲?」 有時我也會這樣安慰自己,就權(quán)當自己是偉大的藝術(shù)家吧,生前是不會被人 重視的,但我也有個擔(dān)憂,那就是死后也不會有人記得我。 我不知道我這樣的觀點會被代表著多少人,有我這樣的想法,后來我也明白 ,這種急功近利的想法是錯誤的,不單只低估了一篇作品的生命力(姑且算有吧 ,如果有人看得起),而且也把自己看扁了,無非就是一個尋求「知己的話題?!?/br> 當我們貼文出來,就代表著我們是個傳奇。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知己是個很奢侈的話題,不然就不會有古人說的, 「人生的一知己足矣」 的感慨了。 有時我也會很「阿Q」,心想著在某一天一定會有人看到我寫的文章產(chǎn)生共 鳴,正如我現(xiàn)在欣賞的「京城笑笑生、極品雅詞、泥人、菠菜粥」 他們等等,他們大部分都已經(jīng)不再活躍于色文論壇了,但我有幸接觸到他們 優(yōu)秀的作品,在他們作品的時候,何嘗不是與他們面對面交流,他們說的一 些話,正是我想了許久說不出,結(jié)果被他們輕輕松松地說出,這種感受,恐怕是 為知音吧。 正是這種想法一直鼓勵著我寫作,欣賞我的人,或許并未在這一小小的群體 當中,然而一定存在。 寫作,既然拿出來貼文,在一定程度上會迎合或者跟讀者交流,那么自然就 探索他們的口味。 所以,我也算是摸準了這里的讀者口味,差不多可以這么說。 還有一點,那就是,我不應(yīng)該放低姿態(tài),用懇求的方式來讓讀者可憐我,這 是我是可恥的行為,也是我的黑歷史。 亦正由于我這么做了,第二本第三章的紅心數(shù)量多了起來,我知道這是 讀者在憐憫我這個辛苦碼字的作者。 我是不想讓別人同情的,但我耐不住寂寞,所以才敲打出那一番話來,雖然 那番話沒什么,對他人來說——是很正常的,我也不是在強調(diào)自己另類,我實在 是太賤了,哈哈。 這篇如果沒什么意外,應(yīng)該是個中篇,哎喲,我怎么又給你們做承諾了 ,因為,我假如不這么做,我沒有勇氣鞭策自己的內(nèi)心去完成這件事,但如果真 正做到了,那也是很應(yīng)該的,是分內(nèi)的事,所以說,不論你承諾不承諾,其實都 沒不要。 真正讓我感到可怕的,是因為我已經(jīng)在行騙了,(參考我寫的另一篇雜文, 我到時會附上壓縮包),做不到的承諾,只能證明你無能、丟臉,沒面子了。 當然,對于那些臉皮厚的人,當然是不當一回事了。 記得以前歌星或明星退出娛樂圈是很讓觀眾、粉絲震撼的,他們言出必行, 跟古代的「金盤洗手」 性質(zhì)一樣,就是再也不干這行了,哪怕打死餓死都不能丟自己的臉。 他們覺得臉皮重要,有當年的「不食周粟」 的勇氣與氣魄。 自從張國榮言而無信后,當然,我也沒有調(diào)查過他是不是人,此外那些 明星紛紛效彷,一有點丑聞立即宣布退出娛樂圈(他們是被迫的,追根溯源,其 實張國榮也可以歸類于被迫退出),不管他們有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信息繁雜 更新?lián)Q代的快速發(fā)展到讓人遺忘過去的病態(tài)社會,大眾是麻木的,娛樂至上,只 需半年或者更短時間,就很快把事情忘掉,因為會有更加勁爆的丑聞、八卦吸引 著他們的眼球。 在這里,我也不是想說張國榮是因為丑聞纏身才退出,我不是當事人,不敢 貿(mào)然下結(jié)論。 但現(xiàn)在我說的關(guān)于承諾與信用。 古人季布的一諾千金,一直被代表華夏人應(yīng)該著做人要言而有信,做不到的 東西千萬不要答應(yīng),那么對于我現(xiàn)在這種行為,似乎也言之過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