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2
鐵石般的心腸還是一軟,溫聲道:“我也一直在給皇上祈福。上次那道衍法師進宮的時候不也說了嗎?皇上是先苦后甜的命格,以后只會越來越好?;噬喜挥脫摹!?/br> 趙璽就張著一雙大眼睛問太皇太后:“那我以后想回來的時候還能回來嗎?” 太后太后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趙璽已經(jīng)朝李謙望過去,并道:“姑父,你鎮(zhèn)守京城,會幫朕看好這個家吧?若是朕想回來的時候,你能去金陵接朕嗎?” 這才是趙璽今天帶他來見太皇太后的真正用意吧?! 李謙在心里感慨。想到慎哥兒,覺得趙璽也真是不容易。 何況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事,趙嘯肯定憧憬過。 他想一想,也不為過吧? 李謙站了起來,神色凝重地給趙璽行了個大禮,道:“臣只要皇上一旨令下,萬死不辭!” 趙璽松了口氣,松開了藏在衣袖里汗淋淋的手。 他沒有機會和李謙多說什么了,李謙卻比他想像的更耿直。 也許,這也就是為什么當初曹太后選了李家,嘉南郡主選了李謙的緣故! 接下來趙璽的笑容變得真誠不少。 他陪著李謙在太皇太后這里用了午膳,說了會話,就很有眼色地把時間留給了李謙和太皇太后,自己回了乾清宮。 只是他一回到乾清宮,阿福就悄悄地告訴他,韓同心回娘家是想把和韓家做姻親的金海濤調(diào)到金陵去。 趙璽冷哼了一聲。 他們是想把金海濤變成他們手中的一把刀吧! 不過,這也無妨。 他和韓家、簡王府都像是一根繩上的蚱蜢,金海濤保護他們的同時,也能幫他擋一擋。 趙璽讓人去叫了高嶺進來,和高嶺說了很多的“心里話”,又把金海濤的事告訴了高嶺,問高嶺該怎么辦好:“原本金陵衛(wèi)都指揮使,我已經(jīng)和汪大人說好了讓人擔任的。我為這件事,我還同意他們在江南設了一個江南巡撫。” 他非常的苦惱。 高嶺則是滿嘴的苦澀。 他先是眼睜睜地看著趙翌做了十年的傀儡皇帝,如今又看著趙璽做傀儡皇帝。 只是這一次,高嶺不想再等了。 他問趙璽:“皇上希望我如何做?” 高嶺知道,趙璽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樣無知和天真。 果然,趙璽道:“這件事,你應該去和我姑父商量商量才是?!?/br> 他自己沒辦法正面和汪幾道等人交鋒,只能指望李謙。 高嶺愕然。 趙璽笑道:“我今天和他一起去見了太皇太后,他這會兒還在慈寧宮說話呢!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可我感覺他是個很好的人。就算不能給我們出個主意,你能借著這件事和他說說話、敘敘舊也是好的?!?/br> 當初遼王的事,如果沒有高嶺幫忙,也不會那么順利。 高嶺明白過來,在出宮的門口等著李謙。 過了末初,李謙果然出了宮。 看見高嶺,他有些意外。 畢竟當初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京城守備是高嶺。 他熱情地上前和高嶺打招呼,稱高嶺為老上司。 當年李謙曾經(jīng)在禁衛(wèi)軍做過侍衛(wèi)。 或者是做禁衛(wèi)軍統(tǒng)領時間長了,高嶺神色端穆,不笑的時候格外嚴格,笑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有點勉強。 “早想和你說說話了?!彼χ?,“一直沒有什么機會。我馬上要跟著皇上南下了,再不把你逮住,可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陪我一起去喝喝茶去?!?/br> 李謙欣然應允。 ☆、第九百三十九章 添亂 朝廷南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會自然地親近江南的官員,李謙覺得,趙嘯的壯大已經(jīng)是不可避免了,那就得想辦法為趙嘯制造點麻煩。 簡王力挺金海濤任金陵衛(wèi)都指揮使的事他還不知道,但高嶺這個兩朝天子近臣有話跟他說,他肯定是要聽一聽的。 高嶺也沒有走遠,就在離皇宮不遠,一個禁衛(wèi)軍們常去的小茶鋪子里請李謙喝茶。 從前李謙在禁衛(wèi)軍的時候沒有少和那些同僚過來。 小茶鋪的老板居然還認得他,恭敬地上前給高嶺請了安,問李謙這兩年是不是高升了,怎么不見他過來喝茶。 李謙頗有驚奇,笑道:“沒想到您老人家還記得我?怎么就知道我是高升了不是辭官了呢?” 小茶鋪老板嘿嘿地笑著指了指高嶺,言下之意是你既然能和高嶺肩并肩走進來,肯定是升官了,并半是恭維半是真心地道:“禁衛(wèi)軍的小伙子我見得多了,可像您這么精神,還出手那么大方的,不多!“ 當年李謙剛剛進京,兩眼抹黑,一個也不認識,正是建立自己人脈的時候,因而每次禁衛(wèi)軍的那些同僚出來,他全搶著付帳。沒想到禁衛(wèi)軍里沒交到幾個朋友,倒給這小茶鋪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人說笑著,那小茶鋪的老板就把他們迎進了一間雅室,并親自給他們沏了壺他們點的茉莉花茶,上了茶點,這才退了下去。 高嶺和李謙寒暄了兩句,就把金海濤的事告訴了他。 李謙訝然。 在他看來,金海濤這是丟了西瓜撿芝麻。但這種事誰也不好幫誰當家。也許人家金海濤覺去江南生活,做天子近臣更好呢? 他安慰高嶺道:“我覺得您做您的禁衛(wèi)軍統(tǒng)領挺好的,為何要去做金陵衛(wèi)指揮使?” 從品階上來說,金陵衛(wèi)指揮使比禁衛(wèi)軍統(tǒng)領要低兩三品。 皇上既然讓他來跟李謙說這件事,可見就沒有想瞞著李謙的意思。 高嶺直言道:“皇上覺得禁衛(wèi)軍既然在我手里,不防把金陵的防衛(wèi)也交到我手里來。只是再高一點的職務怕引起別人的懷疑,低一些的職務又怕有什么變動的時候我被人攻訐。” 趙璽最相信的人應該說還是高嶺。京城的防務,他心目中最佳的人選是高嶺??上魩椎热撕秃喭跤辛私灰?,力茬簡王世子上位,趙璽又不敢把話說明了。汪幾道等人反駁趙璽的決定就是用高嶺沒有軍中任職的經(jīng)驗為由,廷議的時候眾人更傾向于簡王世子——這種職務,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什么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簡王世子就占了身份的便宜。 高嶺既然想爭這樣的職務,資歷的事不解決了,以后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他一說李謙就明白了。 說實話,他還真有點同情高嶺。 服侍過兩任皇帝,別人像他這樣的,早就是權(quán)傾朝野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