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的“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不是懷宇不用心,他準備了好幾樣禮物,可是最后都一一否定了,覺得還是只有這兩句話能代表他的心。像是為了呼應哥哥的禮物似的,懷瑾的禮物是一幅畫,畫的是除夕之夜梳著兩條長辮子的譚麗娘。 譚麗娘看著畫像中的自己,愣了一下后突然轉過身去了。懷瑾愣了一下,“娘是不喜歡這個禮物嗎?” “不是,”呦呦看譚麗娘忙著抹眼淚沒功夫回答,就替她回答,“娘是高興的?!?/br> “哦,我知道了,那個詞叫‘喜極而泣’,對吧?”懷瑾自得地回答。 譚麗娘過完生日緊接著就是懷宇的生日,依然是吃面送禮物,這次的禮物送得很有默契,除了懷宇壽星老之外的五個人,剛好湊成了“筆墨紙硯書”,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其實并沒有。 只能說這家人真的太默契了。 懷宇的生日之后沒幾天,縣學就開學了。拒絕了家人送他入學的想法,自己一個人背著行李卷提著藤編的書箱去了離家一條街外的縣學,從此以后成為一個“住校生”。 作者有話要說: 最后一章了最后一章了!大家來留個言作為本章的紀念吧!下一章就三年后了,呦呦就大三歲了啊,大家不說點什么祝福祝福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冬去春來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轉眼就到了皇上登基后的第三年, 這也是譚麗娘和花易巖成親的第三年。 這一年陶陶十六歲了, 經過二舅母的牽線介紹,認識了縣城米商趙老板家的小兒子趙田, 兩家已經交換了庚貼合了八字,本來打算今年的端午過文定中秋過大禮,剛好那時候趙田鄉(xiāng)試也考完了, 兩家好好cao辦一下。不過春節(jié)才過不久, 趙家的老太君趙田的祖母就病逝了,這件事就暫時耽擱下來了,不過兩家走動的頻繁起來了。 根據懷宇的情報, 趙田比陶陶大兩歲,也是秀才,不過并沒有在縣學讀書,而是請了一個先生自己在家讀書, 學問不好不壞,即便不是因為孝期不能參加鄉(xiāng)試,他的學問恐怕也考不上舉人。 至于長相, 呦呦曾經哄著陶陶讓懷宇帶著偷偷去瞧過,聽說那天是趙田出來買書。因為呦呦和懷宇經常去書店里淘新書, 老板都認識熟悉了他們,就讓藏在了書店柜臺后頭的小房間里, 簾子稍稍撩個縫就能一覽無余。 看完之后別說見過無數帥哥明星的呦呦,就是陶陶都有些失望。倒不是說趙田長得很難看,不過不帥就是了, 中規(guī)中矩的,如果滿分十分的話,梁朝偉金城武能打分到九點□□點五,趙田大概也就是個七分。這還是給了親情分的。 要說七分其實也不算低,可是沒辦法,誰讓家里的男人們都長得帥呢?別說懷瑾小家伙的可愛帥氣,就是懷宇也很帥氣,更何況成熟穩(wěn)重的帥大叔花易巖,那是不輸張涵予的硬漢。 審美起點那么高,七分當然不入眼了。 懷宇這一年已經十四歲了,在縣學讀了三年書,學問有了很大進步,之前花易巖去拜訪學院的夫子,夫子說可以讓他今年下場試試,考中頭名解元可能有點困難,不過肯定能中舉就是了。夫子還說,如果家里有條件,可以等孩子中了舉之后送到府城的青藤書院,那間書院雖然束脩高了些,但都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而且非舉人不要,教出來的學生在會試中,都是二甲必中的。 花易巖回來把夫子的話說給了懷宇聽,懷宇聽了后開始更加勤奮學習了,經常子時才睡卯出就起。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應對繁重的學業(yè)和辛苦的考試,懷宇每天都要鍛煉半個時辰,風雨不間斷,如果天氣晴好就跑步練習花易巖教給她的棍棒,如果下雨下雪就在室內練拳。 呦呦見狀,就把自己前世知道的諸如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等適合室內的鍛煉“傳授”給了他,謊稱是自己閑著沒事兒研究出來的。懷宇也不多問,反正呦呦從小到大都是“無事忙”,而且經常能“忙”出些新鮮有趣的事。 長此以往下去,懷宇的身體比原來好多了。 因為懷宇讀書辛苦,譚麗娘心疼他,于是隔三差五就做好吃的給他送去,頭一年家里住在鎮(zhèn)子上的時候次數還不多,后來越到后面次數越多也越來越頻繁。 花易巖就提出來干脆全家都搬去縣城好了,這樣離得近,做什么事都方便。一開始譚麗娘還遲疑猶豫著,后來說到縣城新開了一家私塾,專門教懷瑾這么大的孩子,聽說夫子是從府城一家學院告老歸鄉(xiāng)的,譚麗娘立刻決定搬去縣城住了。 相比陶陶和懷宇和懷瑾都長大了三歲,懂事了許多進步了不少,已經十一歲的呦呦雖然是一個大姑娘了,然而因為花易巖的寵愛和譚麗娘的嬌慣,依然是一副活潑開朗調皮搗蛋的性子。 如果說陶陶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那么用“靜若癱子,動若瘋子”來形容呦呦再合適不過了。 安靜的時候,她能老老實實在椅子上坐兩個時辰,只要手里頭有一本書就行,不必拘泥于書的類型,話本可以、戲文也行,甚至史書和武功秘籍都看過。主要也實在是這個世界的娛樂消遣實在太匱乏了,對于女子的限制雖然沒那么嚴格,可也不松快。 當然這是安靜的時候,如果不安靜的時候,用譚麗娘的話說,那真是“沒一會兒老實時候”,從整個院子就沒有她不到的地方,沒有她找不到的東西。尤其是后來鎮(zhèn)子上的的東西兩院中間的廂房扒掉又在東邊重起了一座后,原來廂房里的東西都被她找出來的,還有好些原本準備扔掉的東西也被她留了下來“玩”了。 不過,呦呦也不是真的玩,她總能用那些破舊的東西鼓搗出些有新的有用的玩意兒。比如懷宇和懷瑾現在用的可以放下一只毛筆一小塊墨條的“文具盒”,就是用兩片薄的木片做的。當然,主要動手的還是花易巖,呦呦大多數情況只負責口頭指導。 不過,呦呦可以保證,在此之前絕對沒出現過這種東西,懷宇和懷瑾是整個櫟陽縣,甚至整個大鴻朝的頭一份。當然,前提是這個朝代沒有再出現過一個類似的穿越女了。 除了愛鼓搗這些小玩意,呦呦最愛的是鼓搗吃食點心。自從那年正月十五在同福樓吃過了一次類似蘇式的點心,呦呦就念念不忘,后來又去特意吃了一次,還打包了一些回去,然后就開始按照記憶里的口味開始自己做。 不過也不知道是比例不對還是配方不準,總是做不出同福樓的味道。不過家里人從譚麗娘到小懷瑾都說她做的好吃,比同福樓的好吃,就連不愛吃甜食的花易巖都吃了兩塊,呦呦也就不再多計較那些。家人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