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來回到東屋。 剛跑到東屋門口,就遇到泡茶回來的陶陶,她立刻攔下陶陶,從她手里接下茶盤進(jìn)了東屋,給譚麗娘和那個媒婆各斟了一杯后,就在譚麗娘身邊坐下來不走了。 媒婆自我介紹姓安,婆家姓祝,大家都叫她“祝婆婆”。這位祝婆婆同譚麗娘寒暄著,喝完了一杯茶,想要進(jìn)入正題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坐在她身邊的呦呦一直用戒備和警惕的目光看著自己,仿佛她下一刻就要干壞事一樣。 這樣想著,媒婆就忍不住先心虛了幾分。可不是下一刻就要干壞事了,攛掇人家娘改嫁還不算壞事嗎?再加上沈秀才說的“給四個孩子一筆錢不讓他們跟來”的條件,她更覺得自己心虛,簡直想要落荒而逃了。 譚麗娘察覺到媒婆的心思,本想著讓呦呦回避一下,后來轉(zhuǎn)念一想,呦呦這個孩子平時聰明機(jī)靈,而且想事情頗有一份不同之處,就吞回讓她出去玩的話,想著讓她也幫自己思考思考,畢竟陶陶不止是自己的女兒,也是呦呦的jiejie。 譚麗娘就把自己的思量跟媒婆說了,媒婆和呦呦不約而同地露出驚訝和哭笑不得的表情——原來譚麗娘以為自己(媒婆)是來給陶陶說親的! 媒婆下意識地看一眼呦呦,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看一個小孩子。只是她總覺得,這個姑娘太聰慧太不好惹了,就剛剛那么輕飄飄一眼,自己就覺得渾身發(fā)冷,這可是大夏天啊。 祝媒婆猶豫了一會兒,想著家中柜子里放著的五十兩銀錠子,再想到沈秀才許諾的“不管成不成定金都是你的,成了再給一百兩”。一百兩啊,她怎么能不心動。 “那個,譚娘子,你誤會了,我不是為你家大娘子來的。”祝媒婆盡量忽略譚家小娘子不善的目光,同譚麗娘解釋,“我是來給你提親的。” “什么?”譚麗娘愕然。 “沈家莊的沈秀才今年剛過四十,長得一表人才,年紀(jì)雖然大點(diǎn),但是年紀(jì)大知道疼人。家中又良田兩百畝,正房夫人三年前病逝了,想找一個知書達(dá)理的續(xù)弦,他雖然有兩個兒子,但是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成親,您嫁過去就是當(dāng)家娘子?!辈坏茸T麗娘反應(yīng)過來,祝媒婆像連炮珠似的把話說完,“我是看了這么多人家,才想到譚娘子你的,這可是門好親事。” 祝媒婆沒敢說是沈秀才點(diǎn)名要娶譚娘子的,她實(shí)在是怕了炕上坐著的小娘子吃人的目光。 等到祝媒婆的話說完差不多有一炷香,譚麗娘才回過神來,“你是說,來給我提親?”說完像是不可置信似的,看向身邊的呦呦。 而這一炷香的時間里,呦呦腦子里已經(jīng)生出了七八個破壞這樁親事的主意了。不過,就算不同意,話也不能從自己口中說出來。呦呦想了想,有了主意。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呦呦決定破壞掉沈秀才的求親,但是這種話絕對不能直接說。她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伸手拉拉譚麗娘的袖子對她說:“您沒聽錯,沈秀才來向您求親呢!還說您去了就是當(dāng)家娘子,管著家里好幾個小妾呢!” 祝媒婆不可置信地看向呦呦,自己可沒說過什么小妾的話,小娘子你不要無中生有! 呦呦不理她,徑自往下說,“還說有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成家,娘不必?fù)?dān)心沒人養(yǎng)老。您放心,哥哥jiejie和我會照顧好弟弟,我們四個會好好的,等哥哥休沐了,就讓花叔叔送我們?nèi)タ茨??!?/br> 呦呦假裝特別懂事,“我們不給你做拖油瓶”,最后特意在“花叔叔”三個字上咬了重音。 祝媒婆著急,小娘子雖然你說的是事實(shí),可也不能這么□□裸地說出來啊,還有,那個花叔叔是誰呀?看來譚娘子還挺搶手啊,難怪沈秀才肯出這么多錢這么大方了。 其實(shí)祝媒婆白著急了,不止她,呦呦也白著急了。既然譚麗娘都沒同意花易巖的求親,又怎么會同意別人呢? 譚麗娘知道呦呦什么心思,在心底微笑了一下,拍拍呦呦的手示意她別急。然后轉(zhuǎn)過頭對祝媒婆露出禮貌的笑,“祝婆婆,辛苦您跑這一趟,不過恐怕要讓您失望而歸了。我并沒有嫁人的打算。” 祝媒婆大概也預(yù)料到這種情形了,失望肯定會有,但是一對上譚娘子身邊那個小娘子的眼睛,祝媒婆就什么都不敢說了。她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居然會對一個十歲不到的黃毛丫頭產(chǎn)生懼怕。 祝媒婆同譚麗娘客氣幾句后,就準(zhǔn)備告辭了,譚麗娘也不多留,送祝媒婆出去的時候,還塞了一個荷包給她,“辛苦您走這一趟,小孩不懂事,您不要同她一般見識?!?/br> 祝媒婆推辭了一會兒就收下來了,等離開譚家所在的街道,祝媒婆就把荷包打開了,里面裝了一個五兩的銀馃子。想不到譚娘子挺大方的!祝媒婆思量著,也很快就明白譚娘子的心思,家中四個孩子,從大娘子開始陸續(xù)都要說親,以后有用得著自己的時候呢。 送走了祝媒婆,譚麗娘轉(zhuǎn)回來發(fā)現(xiàn)東屋沒有人,走到西屋只有陶陶一個人正坐在椅子上看書,不由得疑惑,“你meimei呢?人去哪兒了?” 陶陶聽見聲音從書里抬起頭,看向站在門口的譚麗娘,仔細(xì)觀察了一下她的臉色,仿佛和平常無異。陶陶放下手里的書,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門口,沒有立刻回答譚麗娘的問題,而是問出一個她自己關(guān)心已久的問題。 “娘真的不打算再嫁了?”然后不等譚麗娘回答又補(bǔ)充一句,“就算花叔叔再次求娶也不再嫁?” 譚麗娘站在門口,沉默不語。過了片刻剛想說“不嫁”,陶陶卻擺手不想聽了,“娘不是找呦呦,她去隔壁啦!”陶陶作為譚麗娘的女兒,能對她的心思猜出一二,更何況她剛剛還沉默了那么久,心中自然有數(shù)。 這下輪到譚麗娘吃驚了,“我一直在大門口,她怎么去的?我怎么沒看到???” 聽到譚麗娘的疑問,陶陶突然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怎么去的?爬墻去的!”陶陶一想到呦呦把裙子提起來綁到腰間,手腳并用像只壁虎一樣攀在墻壁上,上不去下不來的樣子就格外好笑。最后還是用暗號把花叔叔引來幫忙拉她上去的。 聽到呦呦居然學(xué)會的爬墻,譚麗娘一口氣梗在胸口,轉(zhuǎn)身就走,幾步來到西邊墻下,手里握著一個什么東西一用力就扔到隔壁院子去了,然后叉著腰大喊了一句,“花易巖!你給我出來!” 彼時呦呦正在花易巖的院子里吃西瓜。呦呦第一眼看見這東西的時候還挺驚奇,如果她的初中生物和初中歷史的記憶沒出錯的話,西瓜這個物種應(yīng)該在五代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國的,沒想到在這兒也能看見。挺好!不錯! 花易巖的說法是今早他去縣城路過有賣的就買了幾個給兩家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