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書迷正在閱讀:劫色不成后引發(fā)的武林愛情故事、假如你男神失憶了、讓我做你哥哥吧、鬼話連篇[網(wǎng)絡(luò)版]、妖艷貨上位手冊、山海無經(jīng)、哥哥,帶我回家、風流盡頭(H)、重生之幸福要努力(H)、請與雄性保持距離
, 要是假冒偽劣,在這個圈子里基本沒戲。 幾個獵戶察覺到了這藥酒的好用,免不得也眼紅了一陣, 只是他們這樣的窮人,想要在家里置辦常用藥, 這個可能性實在是沒有, 沒錢買啊!至于拿東西換?這會兒剛說了麥子的事兒, 得寸進尺的討要似乎也過分了些, 所以只能省了這份心, 只是暗暗的在心里琢磨, 那天若是傷著了, 倒是多了老肖這么一個地方求助。有了這么個心思,對著老肖更加親和了些。不管是什么時候, 大夫什么的, 總是不能得罪的。 “老肖, 你這兒弄出這么塊地來準備種啥?” 吃完了飯,外頭的雨還在下,一時也不急著回去,這一幫子大老爺們自然只剩下聊天了。特別是陸家老大,他本就話最多,這時候不用他用誰? “還能種啥?總共也就七八分的地,前頭靠近大門的地方弄點樹木,沿著圍墻種上一排,我計劃種果樹,又能遮陽,又能吃果子。畢竟這里朝西,不種點樹,那到了夏天,這西曬的滋味可不好。還有這兒,靠著石壁的屋后,一長條的,種點菜,好歹能貼補一二,總不能老是吃野菜。至于外頭柴房那邊,我準備種點玉米,拿東西產(chǎn)量高,也能省點糧食?!?/br> 收拾出了這么大的地方,有這么好的院子,你要說老肖沒點炫耀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有人問,那自然不介意好好說說,也讓其他知道知道他家有多好。三塊地,三種用途,說起來也確實不錯,一邊說,那幾個漢子還一邊跟著點頭。 “確實,種果樹不錯,我家屋子邊上也種了些,家里小崽子也省的去林子里摘野果子了?!?/br> “種菜合適,我們這兒地少,可種菜還是可以的,加上野菜,這日子其實也不差?!?/br> “玉米?啥是玉米?” 前幾個他們覺得沒問題,他們也都是這么收拾的,可后面這個玉米,糧食,有點聽不懂了。而他們這一問,老肖自然立馬反應(yīng)過來,這玉米估計這里沒有,也是,這東西進入中國,甚至推廣開來是很后面的事兒了,雖然這會兒到底是啥朝代老肖一時還沒有弄清楚,可看他們說出口的糧食種類,大致也明白,估計在明朝以前了。因為他曾聽老家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員說起,那番薯似乎明朝的時候就有了,雖然種子原始,產(chǎn)量不夠,也不是什么主糧,可到底也讓不少貧寒人家多了點墊肚子的東西,而這里卻沒半點消息,從這個角度來看,大致年代倒是也能猜測一二了。 “哦,玉米啊,是老遠的地方傳過來的糧食品種,這東西就像是大個的高粱,產(chǎn)量不小,大概能有麥子一倍,能煮著吃,還能像是麥子一樣磨成粉,做窩窩頭吃,挺頂餓。唯一不好的是,這東西太耗地力,一般種上一二年,這地就要歇一歇,或者種上兩季豆子,上點好肥料,不然就容易欠收?!?/br> 雖然老肖覺得,若是能推廣一下玉米,不但他能賣點種子,還能順帶讓周邊的人也山民多點糧食,帶動一下周邊經(jīng)濟,挺有成就感,可這個時代畢竟不是現(xiàn)代,不可能有大量的化肥,更不像是后世,動不動來個科學(xué)種田什么的,光靠著原始的種植方式,不但這產(chǎn)量上不能喝后世動不動千斤畝產(chǎn)比,就是地力的問題也需要重視起來。所以他說的很有些保守。可即使這樣,這個數(shù)字一出來,也讓那幾個漢子眼睛都瞪大了。 “麥子的一倍?麥子可是一畝山地都能出一石半的,若是一倍豈不是三石?有這樣的產(chǎn)量,就是要換豆子種兩季怎么了?一年等于兩年的產(chǎn)量,兩年那就是四年的,還能繼續(xù)有豆子出產(chǎn),豆子也一樣能做糧食,這可劃算太多了。這糧食好??!實在是太好了?!?/br> 這時候糧食的計算的方式其實真說起來和老肖以為的是不一樣的,不是按照重量,反而是容量,一升,一斗,一石,以十為進階單位,而一升的白米,或者白面的分量,大概在十二兩到十六兩上下,越是粉類,越是密度大,這分量上越是重。所以老肖沒反應(yīng)過來,若是這玉米直接用顆粒種子來計算的話,那所謂的產(chǎn)量,三石的麥子,可能才450斤,而玉米三石,估計才400斤,這樣算的話,即使老肖用現(xiàn)代一半的產(chǎn)量來預(yù)計,那怎么也能有近四石,到時候還不知道會嚇死多少人呢。 即使這會兒說的是保守在保守,可這數(shù)字還是讓陸家大郎他們眼紅了,一個個忍不住討論起這種糧食種下去之后各家的糧食改善情況。 “我家那地方有五分坡地,往年種點菜,種點豆子也還成,你說我要是換了這玉米,那豈不是和一畝地一樣了?省著點吃,混上野菜什么的,那家里半年都不用愁糧食了?!?/br> “我家也有點菜地,零零碎碎的加起來,差不多也有這么些,哪怕是一半種這個,第二年輪著換地種,我估算也能有三個月的口糧?!?/br> “你們兩家人口多,男丁也多,吃起來費糧食,我家就我和我兒子吃的多,只要能有五分地種這個,大半年都能不用買糧食了,這樣算更加的劃算。可惜了,我那地方石頭多,種地實在是不成啊,能有如今那么點,還是不知道費了多少工夫呢。不過就是這樣,種了也劃算?。 ?/br> 這么一算,他們的眼睛都亮了,他們這些山民,和一般的農(nóng)戶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沒地,雖然山里住著,其實坡地不缺,可山里的地即使你開出來,也防不住野獸的偷食,時間長了,你這費力氣種植的多半成了動物的口糧,還能有多少的積極性?所以大半都只是在自家附近,看的住的地方開上一點子菜地,貼補一二生計。就是這一點菜地,也需要他們時不時的修補一下柵欄,周邊安置上幾個陷阱,才能保證順利收割。你說他們還能定下心種糧食? 可如今不一樣了,這一畝地能有兩畝的產(chǎn)出,甚至種植上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大的讓他們?nèi)滩蛔∠胫羰情_上一畝地,那家里將來是什么樣的松快。 “我家后頭還有一點散碎地,若是收拾收拾,兩分是有的,再尋摸尋摸,湊足一畝應(yīng)該也不難,最多我累上一陣子,多做點柵欄籬笆什么的,家里小子也多跑幾趟看顧,這樣忙上一季,這以后就不愁冬日沒獵物,沒飯吃了?!?/br> “這樣算起來,我那里其實也不是沒法子弄點地,只是那地方靠著山腳,往常怕野豬過來,所以一直沒收拾,你說若是我們湊一起,把野豬收拾一遍,那地方收拾了,怎么也能弄出兩畝吧,要是都種上,那該多美?”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么接下來不用說,自然是要問老肖這種子的問題了。老肖也不藏著噎著,直接將自己那一串玉米拿了出來給大家看,然后指著那些玉米粒說到: “我也就這么一串,剝出來能有多少你們一看就有數(shù)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