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7
因為當(dāng)初的登基內(nèi)情,早就有心防范甚至是對付楊家了。 在這種時候,太子蕭秬能夠說服楊淳熙來當(dāng)他的說客,那么他和楊家兩方的利益定然是一致的。 “爹爹也不必如此氣憤著急,且等等看再說吧?!瘪T淑嘉勸慰道。 馮異無奈地點點頭,眼下也只能如此。 然而沒兩天,朝會上就鬧出了大事件。 起因是翰林學(xué)士林嘉代表天下士子發(fā)聲,懇請隆慶帝出面澄清流言,以安撫天下臣民。 言語之間不知怎么就惹惱了隆慶帝,被隆慶帝當(dāng)廷杖責(zé)。 可憐一個風(fēng)雅俊秀的讀書人,硬生生被打得鮮血殷殷,當(dāng)時就昏厥過了去。 隆慶帝原本是想殺雞儆猴,所以見狀并未容情,而是嚴(yán)命繼續(xù)杖責(zé)夠數(shù),妄圖一次熄滅了眾人的心思。 誰知道別人都還沒有說話,太子蕭秬卻在此時跳了出來,維護(hù)林嘉不說,還懇請隆慶帝不要效仿周厲王,使得百姓道路以目。 隆慶帝當(dāng)時就氣得火冒三丈,直接命令侍衛(wèi)拿下太子蕭秬,講他押去東宮關(guān)押起來,沒有他的詔命不許任何人探視進(jìn)出。 此消息一傳出,頓時京城上下震動。 蕭秬可是大梁的儲君,就因為仗義執(zhí)言為民做主,就直接被隆慶帝拘禁了起來,這還得了! 一時間朝堂上吵吵鬧鬧,暗潮洶涌。 馮淑嘉得聞消息之后,私下里和嚴(yán)嬤嬤感嘆道:“太子殿下還真是敢吶……” 這是兵行險招,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性命難保。 畢竟,這大梁還是隆慶帝的天下,蕭秬只是儲君而已,而且還是一個因為母親和外家而不僅不被隆慶帝看重,甚至還被隆慶帝忌憚的儲君。 “只怕太子殿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眹?yán)嬤嬤感嘆道。 作為壽陽公主的心腹嬤嬤,嚴(yán)嬤嬤對于朝中后宮之事多有了解,尤其是事關(guān)楊皇后和太子蕭秬。 “自打圣上登基之后,對于楊家逐漸從一開始的信賴和親近而變得疏遠(yuǎn)和忌憚,因此對于皇后娘娘所出的太子殿下也不如早先慈愛看重……后來又出了拘禁皇后娘娘的事情……太子殿下只怕也是察覺到自身所處的危局,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以圖破局吧。”嚴(yán)嬤嬤感嘆道,“不管今后太子殿下命途如何,至少朝臣百姓都會稱贊他一聲‘忠孝節(jié)義’?!?/br> 假如蕭秬能夠順利登基的話,就會因此事而得朝臣百姓擁戴;假如被迫東宮易儲,那蕭秬也能憑借此事在青史上留下一筆。 如此看來,這倒還真是一樁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非旦如此,馮異得知此事之后,對于蕭秬刮目相看,再想起楊淳熙當(dāng)日的提議時,便不再憤憤指責(zé),而是沉吟思索,認(rèn)真考慮起來。 其實如馮異一樣的朝臣,又何止是兩三個。 一個是剛愎自用猜忌狠毒的君王,另一個是忠孝節(jié)義、為民仗義執(zhí)言的儲君,站在哪一邊,是可想而知的。 蕭稷聽說這件事情之后,對于蕭秬倒是感興趣起來。 若是蕭秬所做一切從心,那定然會是一位好君主;可若是這一切都不過是他招攬朝臣的“苦rou計”,那可就是個值得費心對付的對手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失算 蕭稷想,找個機(jī)會,他一定得親自會一會這位堂兄。 然而在他找到機(jī)會之前,一個他絕沒有想到的人竟然主動找上了他。 “李奉賢?”蕭稷得到稟報時,驚訝得立時站了起來,“他來做什么?” 他并不意外李奉賢能夠直接找上他,畢竟在一手催化隆慶帝和李奉賢的矛盾之后,他便開始逐步地走向人前,為之后和隆慶帝的決戰(zhàn)蓄勢。 讓他意外的是,李奉賢沒有拿著他的消息去和隆慶帝暗地里達(dá)成什么有利于自己的協(xié)議,而是親自找上了他。 隆慶帝于他來說是滅家毀族的仇人,此生不共戴天,可李奉賢又何嘗不是這樣? 當(dāng)初給隆慶帝出主意的是他,一力促成隆慶帝和西涼人的勾結(jié)的是他,親自揮動屠刀的也是他,如今他又來找自己做什么? 懺悔嗎? 可不像。 蕭稷猶豫幾息,抬頭冷笑道:“讓他進(jìn)來。” 柳元本有些猶豫,然而想到這里外三層的守護(hù),又見蕭稷一臉堅決,便沒有再開口勸說,抱拳低聲應(yīng)“是”。 蕭稷正襟危坐,一臉肅然。 這是僥幸逃出生天之后,他和李奉賢第一次的正面交鋒。 李奉賢被引進(jìn)來時,彎腰勾背、容顏憔悴,風(fēng)塵仆仆的模樣,哪里還有一點曾經(jīng)身為大梁第一異姓王的風(fēng)姿瀟灑。 若不是一雙鷹眼里依舊透著和以前一樣的算計的精光,只怕會讓人誤以為他不過是個再尋常不過的老頭子。 蕭稷沒有起身,也沒有招呼。 如此冷遇,意料之中。 因此李奉賢見狀面上并無任何失落和惶恐,站定之后,他竭力挺直腰桿,不想輸了氣場。 然而積壓而久形成的腰疾,讓他無論怎樣努力,身形總顯得有些佝僂卑瑣。 “小王爺別來無恙?!崩罘钯t扯出一抹笑來,率先拱手招呼。 他今日是來謀求合作以破解眼前的危局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不過是率先問個安而已,并不算什么。 蕭稷沒有起身,也沒有笑,直直地盯了李奉賢好一會兒,才冷冷道:“無恙?不,汾陽王這可說錯了。我有恙無恙,您難道還不清楚嗎?” 滿滿的憤怒和恨意,傾瀉而出。 李奉賢對此早有預(yù)料,順勢哀嘆一聲,叫屈道:“小王爺這話可就冤枉我了……有道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當(dāng)初也是奉命而為,迫不得已……” “好一個‘迫不得已’!”蕭稷聲音冰冷,嘲諷道,“汾陽王這是打量我人當(dāng)時人年紀(jì)小好糊弄的吧!” 說罷,待李奉賢強(qiáng)詞辯解,便直接攤牌道:“你打量西涼賊人為何沒能按照約定,及時入京救援于你?” 李奉賢聞言神色一凜,下意識地反問道:“難不成不是馮異……” “當(dāng)然是馮大將軍的功勞!”蕭稷毫不遲疑地給馮異表功,“至于那些僥幸突破防線的殘兵賊寇嘛……汾陽王想不想見一見他們?” 李奉賢當(dāng)時臉色一變。 竟然是蕭稷派人援助馮異,一起將西涼援軍擋在邊境線外! 他就說嘛,以馮異的本事和西北大營的實力,或許能夠阻擊西涼主力,卻絕對做不到不放任何一支兵士進(jìn)來。 原來是蕭稷搗的鬼。 既然如此,那他的底細(xì)蕭稷估計早就查得一清二楚了,所以此番會面才會如此倨傲又憤恨。 李奉賢稍稍慌亂一瞬,他很快便鎮(zhèn)定下來。 僥幸脫罪,本就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誘之以利,達(dá)成協(xié)作,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