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7
妹們。 應佩怕是外頭的小姐,生怕唐突了,忙往石頭后面躲住身形,偷眼看了眼,卻見原來是那朱家小姐,同一個丫鬟一塊兒出來,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應佩見了,心中不免喜歡,又見她如此花容月貌,更是神往。 不料正在此刻,卻聽那朱小姐道:“其他的倒也是極好的,只是這二奶奶言辭粗鄙,為人的名聲又很是不好,卻讓我心里意難平?!?/br> 應佩一聽,便愣住了。 卻聽那丫鬟道:“這二奶奶是商戶人家的出身,自然是有些上不得臺盤的,只不過二爺極有能為,如今她好歹也是四品誥命了,倒是不好小覷。” 朱小姐就嘆了聲,道:“果然是世間之事,并無兩全?!闭f著忽又冷笑道:“家里頭的眾人,聽我要定了這府里,難免嫉妒眼紅,只可恨偏在這點上給她們抓到了,以后指不定如何編排取笑我呢?!?/br> 丫鬟勸道:“小姐且想開些,橫豎只看在佩少爺面上,何況眾人都說,將來這應二爺還能再升,倒不如趁早兒定下的好……”說到這里,忽然放低了聲音,道:“何況不是都說著二奶奶名聲太壞,將來遲早晚兒地便要……” 朱小姐聽到這里,便才笑起來,點頭嘆道:“我只盼這一日早點兒來到罷了?!?/br> 應佩聽到這里,已經(jīng)暗自驚心,心中又是意外,又且憤怒,恨不得立刻出去說個明白。 只是自詡男子入內宅,她們又是外頭的,便不好相見,因此只是強忍,眼中卻仍透出怒意,心道:“我跟母親都以為她是個好的,沒想到她暗地里把我們想的如此不堪……若有其他壞處倒也罷了,最可恨的是她竟瞧不起母親,我若定了此女,我又算什么不孝的畜/生了?” 應佩暗中打定主意,卻忽然聽到朱家小姐“哎呀”一聲,拉著腔調兒道:“您老人家慢著點兒!濺了我一裙子泥呢!” 應佩不知為何,卻隱隱聽是徐姥姥的聲音,陪笑道:“姑娘,我不留神的,您別見怪……” 應佩聽了,忙抬頭看出去,卻見前方是一條鵝卵石鋪成的道兒,因前日落了一場春雨,旁邊坑洼里有些泥水,徐姥姥從朱小姐對面而來,怕跟她撞上,就下了石子路,不料偏一腳踩在泥水里,濺了三兩點在朱小姐裙子上。 徐姥姥一句話沒說完,便聽朱小姐那丫頭道:“是哪里來的老糊涂東西,可不長眼睛?就到處撞尸似的亂撞!” 應佩聽到這里,再也忍無可忍,便走出來,喝道:“你住口!”他快步走到徐姥姥身邊,便把徐姥姥攙住了,扶著到了鵝卵石路上,問道:“姥姥可無事么?” 徐姥姥見是他忽然出來,便笑著說:“佩哥兒,你打哪里來?我沒什么事,倒是弄臟了這位姑娘的裙子了,很對不住?!?/br> 那朱小姐卻不認得應佩,然而見他的打扮,卻似是個大家公子的模樣,猛地又聽到徐姥姥喚他“佩哥兒”,頓時便知道是應佩,一時面上有些不自在。 應佩轉頭,瞥著那朱小姐,淡淡說道:“你們見著老人家對面而來,不知道閃避也就罷了,竟還惡語相向,一條裙子值幾何?倘若老人家跌壞了,你們可賠得起?” 朱小姐聞言,臉上即刻便紅了起來,那丫鬟道:“這、這難道是我們的錯兒?原是我們先走過來,誰知道她從哪里鉆出來的呢?” 應佩喝道:“你住口!一個丫頭,也是這樣尖嘴利舌,看人下菜碟,是誰縱容你的?倘若這會子是夫人或者老太太打這里走出來,你們卻也不肯相讓的?只怕趕緊地奉承著還來不及!” 朱小姐聽到這里,便皺眉道:“佩公子,這話過了罷?” 應佩便看著她,冷笑道:“我的母親是商戶出身,我這人自也沒有什么見識修養(yǎng),說的話未免也難聽了些,倒是對不住了!想來以我的身份,自也高攀不起朱家的,麻煩回稟一聲!告辭?!?/br> 應佩疾言厲色地說完之后,便又對徐姥姥道:“姥姥太厚道心實了,出來怎也不帶個丫鬟,倒給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小覷了,以為你也是跟他們一樣下三等的人呢!” 徐姥姥只顧看著應佩,滿心動容感懷,幾乎不知說什么了,應佩便扶著她,一徑自走開了。 回頭之后,應佩便立刻同李賢淑稟明,只說跟朱家的事就此作罷,也不說緣由。 李賢淑反責怪他眼界高,不料徐姥姥暗中同她說了那天跟朱小姐的事兒,李賢淑才驀然明白,想到應佩,不由喜淚交加,就對徐姥姥道:“他們都說……我膝下沒有個親生的兒子,到底不是長久法兒,只是看了佩兒素來的形容舉止,又是這般相待,我心里已經(jīng)足了,還要什么親生的兒子呢?” 徐姥姥也很是替李賢淑欣慰,而懷真本聽聞跟朱小姐的事兒十有八/九要成了,忽然告吹,自然也來打聽,知道了各種緣由,心里也暗敬應佩,不提。 如此又過了兩日,眼見那沙羅國的使者將要啟程,禮部早就準備妥當,只等發(fā)付這一干人罷了,不料中途,竟出了一點岔子。 這一日,宮內忽然傳出一個消息來,尚未知真假,這消息卻還有兩個,第一宗,便是因為沙羅國換了新王,故而要另選一人前往和親,不料卻并非公主,而是應公府的一位小姐;第二宗,卻是成帝為新科狀元凌絕賜婚了。 這兩件事幾乎聯(lián)袂而至,頓時之間,攪得滿城風云。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小伙伴們,謝謝~~~(づ ̄3 ̄)づ╭?~ 找到順眼的書,是一種奇妙的緣分,當自珍惜;若是覺著不順眼,也不必惡語相向,就如之前某章里引用的“放妻書”一樣: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我是發(fā)奮的二更君,今晚上努力請久違的三更君出來蹦跶~ 第138章 且說只因那沙羅國的使者見了懷真,雖然覺得這女孩子年紀尚幼,可不管氣質姿色,都屬上乘,竟比本國千挑萬選出來的“奉養(yǎng)女神”更出色百倍。 原來沙羅所謂的奉養(yǎng)女神,都是選的極年幼的小女孩兒,錦衣玉食地包裹著,受萬人崇敬膜拜,故而沙羅使者一見懷真,便驚為天人。 又因知道懷真有那等奇異的調香本事,更是喜不自禁,自詡乃是上天的啟示,必然正是天賜王妃罷了。因此便向成帝提出,竟不要公主,反而要迎娶應懷真為新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