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
去正好置辦新的。 父女倆說這話,鄭繡眉眼一動,想到了什么,對著她爹道:“正好年后田地都要重新準備租賃,爹把田契給我吧,我?guī)ダ镎?,咱們不在的時候,就托里正伯伯給相看個老實的佃戶?!?/br> 她刻意加重了‘老實’兩個字。 他們家的田現(xiàn)在都是友情價讓給二叔種,可即便這樣,二叔的佃租都是交不齊的。往后他們?nèi)瞬辉谶@里,那佃租怕是更收不到了。 況且二叔二嬸那樣的人,若是跟他們講道理,甚至撕破臉皮罵起來,他們?yōu)橹?,轉(zhuǎn)臉都能扔了臉皮攀上來。打蛇打七寸,這田地,就是他們的七寸。沒了他們的田,二房本就緊巴巴的日子,怕是真要喝西北風(fēng)了。 就讓他們喝西北風(fēng)去!鄭繡氣憤地想,真是升米恩,斗米仇。等他們真的吃不上飯了,就該知道怎么做人了! 鄭仁從前還擔(dān)心二房沒了這田地會沒飯吃,眼下卻是同樣也是煩透了他們,便取了田契,讓她去了。 第22章 租賃田地 第二十二章 鄭仁走后,朱氏便帶著笑臉,掀了棉布簾子進了屋。 “爹,娘,大伯讓你們搬到鎮(zhèn)上去住???” 鄭老太看了鄭老頭一眼,見他不表態(tài),便說:“還沒想好呢,我們在村里住了一輩子了。怕到鎮(zhèn)子上不習(xí)慣,而且阿榮又是在我身邊長大的,我也舍不得他?!?/br> 朱氏坐上炕,拉著鄭老太的手勸道:“鎮(zhèn)上的日子當(dāng)然比村里舒服啦,而且大伯家的日子那比咱們家是好多了,您二老跟著去,那是享福??!村上多少人做夢都想搬到大宅子里去住呢。” 槐樹村離鎮(zhèn)上近,近年來富庶一些的人家,都搬到鎮(zhèn)上去了。反正來回也方便。鄭老太的幾個老姐妹就都隨著兒孫搬走了。 不過鄭老太還是猶豫,“我跟你爹再想想吧?!?/br> 朱氏是整不明白這有什么好想的,她雖然不知道鄭仁一年能賺多少銀錢,但看大房的做派,一年百來兩銀子想來是有的。去了鎮(zhèn)上,鄭仁說不定還會買兩個丫頭來伺候,好吃好喝,高床軟枕,還有丫頭用……這樣的日子要給給她,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朱氏喋喋不休道:“爹的腿腳這兩年是越來越不方便了,刮風(fēng)下雨都會疼。去了鎮(zhèn)上,看大夫抓藥都更方便,大伯那么孝順,肯定還會使人伺候著。娘,你就是自己不想去,也該為爹考慮考慮?!?/br> 鄭老太也認真思考起來,她家老頭子年輕時吃了太多苦,近幾年身子確實是一日不如一日。 她還沒說話,鄭老頭已經(jīng)開口道:“好了,老二家的,這事我會同你娘仔細考慮的,你就不要再說了。馬上就到飯點了,你午飯做了沒?” 朱氏這天一早才從娘家回來,恰好聽到鄭仁和二老在屋里說話,就一直在窗戶底下站著。鄭仁走后,她就進屋來勸他們了,什么家務(wù)活還沒開始做呢。聽了鄭老頭這話,她也只能出去干活。 在娘家的時候,她被家里幾個歸寧的姐妹擠兌的不要不要的,明里暗地都諷刺她嫁了個沒出息的懶漢。她也下定決心,若是找到機會,一定要將自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不叫她們小看了去!沒想到,這機會來的這樣快,她自然不能輕易放過。 臨出去前,朱氏仍不忘說:“娘,你們在家里用的都是豆飯,去了鎮(zhèn)上大伯家,那可頓頓就白米飯吃了。”她哪里知道鄭繡他們其實是頓頓有rou呢,只是在她看來,頓頓能吃上白面粳米已經(jīng)是極好的日子了。 豆飯這種東西不好克化,尤其兩位老人,腸胃都不大好,吃下去更是不舒服。有時候晚上還會覺得胃里頂?shù)没?,難以入睡。甚至排便對他們來說都成了一種煎熬。 她走后,鄭老太又認真地問鄭老頭,“老頭子,你怎么想?” 鄭老頭雖然素來話不多,但家里重要的決定都是聽他的。 鄭老頭閉著眼睛養(yǎng)神,“你話怎么也這么多?這事兒我都說了要再想想?!?/br> * 鄭繡拿到田契,帶了半籃子雞蛋就去了里正家。 里正家里也有客人,是村上一戶莊戶人家準備年后分家,來請里正做見證。 那家人家姓杜,有三個兒子,兩個都十分能干的,最小的兒子卻是個傻子。兩個哥哥如今都娶妻生子,眼看著自家孩子日漸長大了,便不愿意供養(yǎng)者傻弟弟了。鄭繡不認得他們,只是看其中一個方臉?gòu)D人有些眼熟。 里正娘子親熱地迎了上來,拉著她道:“大姑娘新年好,快屋里坐?!?/br> 鄭繡道:“我來找里正伯伯有事的,不過他似乎在忙?我且等一等吧。” 里正娘子抓了一把瓜子遞到她手里,“大姑娘先剝兩個瓜子,你里正伯伯怕是要等一會兒呢。你要是急,把事先說給我也行?!?/br> “也不是什么急事,就是我爹說過完年就準備帶著我們搬到鎮(zhèn)上去,年后田地重新租賃,恐怕就要麻煩里正伯伯了。” 兩人也沒避人,一邊說一邊就進了屋。 堂屋里坐著杜家一家子,里正娘子就把她引到了里屋去做,兩人一邊剝著瓜子,一邊聊起了家常。 里正家就一個兒子,就是考了秀才功名的張秀才。張秀才也在青竹書院里念書,常年不歸家。就算是眼下過年時候,也是忙著和同窗好友相聚。里正娘子也隨他去,只是不免覺得冷清,鄭繡來了,她就像打開了話匣子,聽她說家里準備搬到鎮(zhèn)上去,就說:“鎮(zhèn)上那肯定是好的,平時家里就你和弟弟在,總教人不放心?!?/br> 其實里正家也算是富裕的,若不是為了攢錢供養(yǎng)兒子念書,也早就從村里里搬出去了。 * 朱氏在灶上忙活到一半,就聽到院子里有人在喊自己。 她擦了手出去一看,是村上的杜大嫂。朱氏嫁到槐樹村這么多年,也沒交到什么朋友,只是和這個杜大嫂還算投契。 杜大嫂見了她,朝她揮了揮手,然后拉著她到一邊輕聲說:“我剛從里正家里出來,你猜我遇著誰了?” 朱氏笑道:“還能是誰?咱們村上不就那么幾個人?!?/br> 杜大嫂四處一打量,確認周圍沒人,才又繼續(xù)道:“遇著你大伯家的大姑娘了!說是要讓里正幫著相看,再找佃戶?!彼焓献叩媒匀恢焓系哪腥瞬婚L進,早年分家分到的田地都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