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事,卻從來沒有像這樣,被一個凡人的攻勢沖的手忙腳亂。他有顧忌,有羈絆,有不舍和憐惜,就有了畏懼。他怕自己傷了他,所以總是謹(jǐn)慎的躲避他的攻擊,連壓制的時候都是收了力度的,而季玖卻不怕自己會傷了他。季玖不怕。因?yàn)闆]有憐惜之心。所以這場角力,尚未開始,勝負(fù)已定。季玖掙脫出來,赤腳站在地上,抽出了架上長劍,“鏘”一聲,寶劍出鞘。劍鋒指著伊墨的眉心。。“往后不要再上我的床。”季玖說。季玖說:“否則我砍了你?!?/br>季玖說:“我不是沈清軒,我是季玖。別拿我當(dāng)沈清軒?!?/br>伊墨說:“在我看來,并無不同?!甭灶D,又道:“你砍不了我。”“一刀砍不死,千刀百刀總能砍死你的?!奔揪领o靜道:“否則我就砍了我自己。”伊墨聞言笑了,仿佛覺得眼前一幕好笑,又仿佛是譏笑,笑里三分滑稽,七分嘲諷。季玖站著,劍鋒筆直的指著他,在這樣的笑容里動也未動。對峙片刻,伊墨斂了笑意,神情冷漠下去,再開口,仿佛洞察一切的犀利:“你在害怕。”季玖未答,劍鋒卻以rou眼不可見的速度顫了一下。伊墨洞若觀火。一剎那,伊墨伸手握住劍鋒,鋒利的刃頓時嵌入掌心,血液滴滴答答的墜下來。握著劍柄的季玖的手,又顫了一下。伊墨緘默著,施力將長劍扯住,不論傷口深可見骨,他將它從季玖手中硬生生扯了過來。握著劍鋒,長劍倒懸在手里,伊墨前行了一步,季玖后退了一步,而后站穩(wěn),不再退卻。伊墨血淋淋的手撫上了他的喉頭,繼而施力,季玖閉上眼,感受著血腥與窒息一齊來襲,心中卻是平靜,覺得若是死在他手里,也算是一場塵埃落定。有了這樣的念頭,季玖就坦然了,不作絲毫抵抗,許他掐在自己脖子上的手越收越緊。伊墨看著他臉上逐漸漲紅,紅色快速蔓延,四處游走,仿佛一場血色的狂歡。側(cè)過耳,伊墨認(rèn)真的聽著他被掐緊的喉嚨里傳來的嘶嘶聲,仿佛一種奇異的生物,在發(fā)出瀕危的信息。伊墨又湊近幾分,湊近他耳畔,冰冷的不蘊(yùn)含任何感情的聲音響起,仿佛陳述,陳述給那個逐漸失去知覺的人聽:——“季玖,在你心里,是認(rèn)了這龍陽之好的?!?/br>——“自第二次開始,你就喜歡我對你做的事?!?/br>——“所以你跳進(jìn)河里,你覺得自己臟?!?/br>——“這份喜歡本該是個秘密,只有你自知,現(xiàn)在卻被我知道了?!?/br>——“所以你在害怕?!?/br>伊墨靜靜的說,而后緩緩松開手,在身側(cè)響起的劇烈咳嗽聲中,他的聲音也失去了起伏的情緒,變得異常冷清:“季玖,我可以允許你的口不對心,我也允許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即使做錯了事,我也不會惱你。”“因?yàn)槟闶羌揪?,你要做季玖。我不會阻止你?!?/br>“你知道,我并不介意殺了你。所以,不要用你那渺小卑微的性命威脅我。”“季玖,請你務(wù)必記住這一點(diǎn)?!?/br>季玖從劇烈的咳嗽里平靜下來,聽著那人的聲音響起,又停頓,又響起,再停頓,最后……無聲無息。他直起身,環(huán)顧四周,人已經(jīng)消失,只余滿室血腥,經(jīng)久不散。第二卷·十四伊墨走了。離開將軍府,連夜回了山中,那有沈家別院的山林,是沈清軒埋骨的孤嶺。站在山中唯一的小院里,四周景物依舊,各種花樹結(jié)了果,成熟的未熟的果子掛滿了枝頭。沈清軒還住在這里時,最喜歡叫人從樹上摘果子吃,偏不吃那些洗凈擺好了的,用他的話說:果子的魂還沒走遠(yuǎn)呢。他時不時抱著些現(xiàn)摘的桃李在懷里,啃的汁水直流,或酸的直眨眼。后來離山回到沈宅,每到豐收時節(jié)也喜歡在果林里閑逛,走的累了,就讓小寶騎在肩上,送他上樹摘果子。小寶一摘就摘一堆,個個都是熟透的香甜,被沈清軒抱下樹,便席地而坐,那些果子洗都不洗就開吃,吃到最后仿佛吃醉了,臉上紅紅的,捧著肚子躺在樹下,呼呼大睡。伊墨都記不太清,到底將這兩個吃果子都能醉倒睡著的人,從樹下拎回房多少次。如今沈宅已經(jīng)湮滅了,多年前的一場大火將它化為廢墟,梨桃果樹,也在那場大火里消失的無影無蹤。現(xiàn)在那片地又重新起了宅子,是一戶方姓人家,也是商賈之家,卻比起當(dāng)年沈家遜色許多,園子造的流于艷俗,市井的很。伊墨再沒有去看過。唯獨(dú)這山,還是百年前的模樣,巖石綠樹,蒼蒼郁郁,山頂溫泉依舊終年煙霧繚繞。連那小院,都無甚改變,只是兩年不曾回來,院中家什風(fēng)吹雨打,腐朽了些,庭院薔薇旁的一張木椅也已朽爛。那個坐在椅上嗅著薔薇微笑的人,也在土中沉睡百年,化為枯骨了。伊墨覺得不適,仿佛心頭壓了些什么,壓的他喘氣都變的艱難,想與人說說,四周卻只有飛禽走獸,在忙著準(zhǔn)備食物過冬。伊墨去了沈清軒的墳前,那青石墓碑有些泛白了,被光陰洗刷過后,連這樣頑固的石頭都褪了一層顏色,也不知這世上還有什么可以長久光鮮。沈清軒的墳上黃土依舊,卻無一根雜草,四周也打理的干干凈凈,顯然是常有人來清理。伊墨知道,到這山中的人,都會到這座墳前看看,擦一擦塵土,拔一拔雜草,逢節(jié)日祭日,也會來這墳前燃上一些紙,貢些祭品。仿佛這小小沈清軒,變成了雍城的土地爺。細(xì)想一番,其實(shí)也正常的很,一百多年前,他與沈清軒相好的事,全城都傳揚(yáng)開了。信息越是封閉,人類對信息就越是渴求,雞毛蒜皮大的事,都可以口口相傳,從一個城傳到另一個城。他們都是不事張揚(yáng)的性子,這點(diǎn)事,卻也壓不住的被傳揚(yáng)出去?!就蛢?。整理】沈清軒在世時,鄙夷唾棄的那么多。當(dāng)面喚沈公子,背后都要補(bǔ)一聲兔兒爺。沈清軒死了,這些人卻轉(zhuǎn)而說他的好了,什么賑災(zāi)度荒,捐銀造橋,修繕書院等等,風(fēng)口一致調(diào)轉(zhuǎn),只說他的好與善,那些壞了人倫綱常的事,則再也不提。連府衙修縣志時,都將這樁事,涂抹成了風(fēng)流佳話,鑄成當(dāng)?shù)氐膫髌婀适隆?/br>說到底,也是人死為尊。況且,沈少爺墓碑上,可是有那妖親筆所提,自詡未亡人。誰又敢再生詆毀之心呢?嫌活的命長了么?!再后來,又有沈家那場大火,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