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仰。任何一位救死扶傷,懸壺濟(jì)世的醫(yī)者,都值得敬仰。任何一位兢兢業(yè)業(yè),恪守本職的人,都值得景仰。哪怕他們不會之乎者也,哪怕他們從未識字,哪怕這世間沒有為他們留下只言片語。” “何為,沽名釣譽(yù)?”宋問眼神略帶狠戾,看向臺下諸生:“奢華享樂,明知疾苦卻不聞不問。以己身的才學(xué),扭曲世間的是非。以所謂的先賢之言,掩飾自身的過錯。就是沽名釣譽(yù)!若先賢今日還尚存在世,看見這樣的場景。怕也是要同我一樣,說聲放屁!” 宋問:“只得其名不得其意,也只是文過飾非而已。若讀圣賢書,連所學(xué)何事都弄不清楚,那還讀什么書?做什么先生?” “如何為師?如何育人?先教他們做一個人罷!” 宋問昂起頭道:“我先前說的,又有何錯?” 臺上夫子道:“倒是請宋先生說說,該是教他們所學(xué)為何?” 宋問上前一步,擲地有聲道:“為天地立心!” 她轉(zhuǎn)身,面向眾學(xué)子:“為生民立命!” 字字鏗鏘有力:“為往圣繼絕學(xué)!” 張開雙臂,落下語音:“為萬世開太平!” 幾句說得豪邁激昂,震耳發(fā)聵,叫人熱血沸騰。 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似乎都帶著一股力量。她的身影,她的神情,都彰顯著一股氣勢。 她也像她說得那樣。 向前!向前!永不后退! 天地間,若有正氣,那他們現(xiàn)在看見的恐怕就是。 閉上眼,就是壯闊的沙場,就是浩瀚的河流,就是廣闊的天地。 每一個詞都在他們耳邊不住回蕩。 天地!生民!往圣!太平! 場下寂靜片刻,然后轟然爆發(fā)出一陣叫好聲。 作者有話要說: 為“好名字都被貓取了”的長評加更~ 第100章 戛然而止 就她口中的這份決心, 這份志向, 實在難叫人不折服。 若先前, 他們還對宋問有兩分輕視,認(rèn)為她不過是個能言善辯之人。那么如今,確實要放下對她的成見。 這位年輕人, 有才學(xué),有抱負(fù),有狂妄。她雖然才二十一歲, 但的確不輸于任何一個人。 為人師表, 就是要向指路明燈一樣, 能幫學(xué)生找到方向, 幫他們驅(qū)逐迷惘。 看看臺下情不自已的叫好鼓掌的諸學(xué)子,現(xiàn)在不就是這樣嗎? 因為激動而微微臉紅,眼神堅定。他們愿意為這位不是自己書院的先生送去夸贊。 在這一刻,已經(jīng)無所謂詩會的輸贏了。宋問就是贏了呀。 周邊嘈雜聲不斷。 唐毅看著宋問, 想到自身的處境,生出一股自慚形穢的感覺來。 宋問同他真是不一樣, 無所畏懼。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彼褪且粋€站在高山上, 站在逆流中的人。放任自由,豪放不羈。恐怕連風(fēng)也追不上她的腳步。 而后挺直腰背,笑了笑。 羨慕別人做什么?每個人有不同的路而已。 王義廷不知望向何處。 他想起先前問宋問,問她是為了什么? 許多人其實就是為了那些簡單的事情。但在官場里,這些簡單的事情, 不知何時變得可笑。 宋問的話,有股激濁揚(yáng)清的力量,讓他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 場內(nèi),各人各有各自的心思。 同一番話,聽在耳朵里的卻是不一樣的東西?;蚋形蚧蚓磁寤驊嵑?。 宋問站在臺上,握住扇子,難掩得意。臉上早就收了那股決絕的狠意,朝幾人躬身施禮道:“承讓承認(rèn),失敬失敬。方才只是答題而已,幾位先生不會介意吧?” 白須先生擺擺手,失笑道:“吾老矣。” 旁邊的先生道:“正是因為后生可畏,才有此番感慨。宋先生,來日向您討教。” 宋問回禮。 轉(zhuǎn)身向自己的學(xué)子揮手,云深學(xué)子起跳回應(yīng)。 旁邊禮官望向臺上,等著眾人開口。 宋祈盯著宋問,臉上不出情緒。然后別開視線,等他人評判。 許賀白歷來不是個多話的人。本次自發(fā)現(xiàn)國子監(jiān)有所貓膩之后,更是一個字未說。 李伯昭輕聲拍掌,毫不掩飾的點頭贊許,轉(zhuǎn)身對旁邊的宋祈道:“這孩子不肯入仕,實在是很可惜吶。聰明,能明察秋毫。大膽,但是不沖動妄為。謹(jǐn)慎,但是不固步自封。一點也不像一個年輕人。若是他肯入仕,我倒是覺得,他很有太傅當(dāng)年的風(fēng)范。是一位可造之才?!?/br> 旁邊禮部尚書聽聞,插話道:“看來御史公很看好他。可是這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了吧?畢竟如何說,他也不過剛過二十。王侍郎二十歲的時候,也還在戶部磨礪。” 李伯昭笑了笑,沒做解釋,也沒做反駁。 吏部尚書開口道:“我兒愚鈍,不及宋先生?!?/br> 先前王義廷能出來,也是有宋問的一番功勞。外人不知,他卻對此人很是佩服。淡泊名利,絕不是四個字那么簡單的。 禮部尚書笑道:“王尚書向來如此謙遜。” 吏部尚書朝他略一抱拳,結(jié)束了此話題。 禮部尚書起身道:“太子殿下,您如何看?” 唐清遠(yuǎn):“好,說的好。宋先生選題生僻,略帶偏激,但見解頗有新意,文采斐然。能夠自圓其說,有理有據(jù)。就策論來講,實在是出眾?!?/br> 策論不看對錯,只看論證或提策。 禮部尚書:“那本場策論,是宋先生贏了?” 幾位先生作揖,而后下臺,并無異議。 宋問道:“其實我倒是無所謂輸贏。今日與幾位先生討教,已是受益匪淺。” 眾人:“……” 就她先前那副嘴臉,誰信吶? 宋問走下來,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眾生坐回座位,等待下一場比試。 其實也別的比試了,前面已經(jīng)有過六場比試。只剩最后一項。是以時候雖然還早,詩會已經(jīng)接近尾聲。 實在是沒有預(yù)料到。禮部沒有做更多的準(zhǔn)備。 原本就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