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書迷正在閱讀: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fā)制人
專門作詩嘲諷他。高展明閑得沒事也不會去太后面前嚼皇帝的舌根子,最后落一個兩頭不討好。高展明道:“皇上給蘇翰林看了一首他寫的詩?!?/br>高嬙問道:“什么詩?”李長治做了一首詩專門寫蒼蠅,說著蒼蠅四處亂叮,還故意拿給高展明看了,顯然實在諷刺高展明這個眼線。高展明心里暗暗嘆了口氣,道:“吟牡丹的,倒也沒什么。”不等高嬙提問,高展明道:“姑媽,我能不能……請調出翰林院?”高嬙道:“你可是嫌翰林院的活太清閑了?”高展明老實點頭:“孤兒,侄兒不怕吃苦,想多歷練歷練?!?/br>高嬙道:“你在翰林院待一兩年,也不過是混個資歷。過些年,哀家就讓你做上翰林大學士,不比那蘇瑅差。”高展明一怔:“太后打算讓我一直留在翰林院嗎?”高嬙冷笑,道:“好孩子,你今年參加科舉,倒是讓哀家有了主意。這科舉選出來的進士各個淺薄,遠不如先時九品中正制。哀家一直想讓皇帝廢除科舉,重新實行九品中正制,可惜反對的人太多,一直難以成行。你在翰林院,進士科考之事是由禮部和翰林院負責的,禮部審完了卷子,就要送到翰林院來,出題、審題、制定考規(guī),都是翰林院所為。尤其你又是今朝三元及第的進士,關于科舉的事,你上折子,也比旁人更有說服力?!?/br>高展明驚訝道:“姑媽是想……”高嬙道:“今年的科舉舞弊事件便鬧的事一團亂,民間已有非議之聲。禮部哀家已安插好了人,到時候你和禮部的人里應外合,將這科舉再辦砸兩次,到時候皇上便是不想取消也不得不取消了。”高展明一時無語。他當日向高嬙說,若是為他清查此案,會使科舉因舞弊事件遭受非議,不過是想利用高嬙的勢力還他一個清白罷了,沒想到高嬙竟真的將主意動到了這上頭。廢除科舉,他第一個就不同意。察舉和九品中正制全由舉薦的官員說了算,并無一個公正的衡量標準,對于豪門望族鞏固自己的權勢更加有利,對于天下的莘莘學子卻不公平。高嬙道:“哀家煩那蘇瑅也不是一兩天了,可惜一直拿捏不到他的錯處。他身為翰林學士,能直接對皇上進言上奏,折子不必過哀家的眼。皇上被那些輕薄的進士們用讒言唬得不知深淺,說想再多開恩科,廣選賤民入朝,倒要把那些功績不斐老臣給排擠出去了。你在翰林院,替哀家盯著皇上和蘇瑅以及那些翰林,若有什么動靜,便來匯報給哀家?!?/br>高展明更加無奈。他參加科舉,便是想令自己游離于高家的勢力之外,高嬙卻死死地將他攥在手心里,倒是十分信任他,連探子眼線這樣的活都交付于他。高展明敷衍了兩聲,將話題一轉,道:“姑媽,侄兒前些時日給您的折子可看了?”高展明身為翰林,能直接向皇上上折子,可是他上的折子,李長治是必定不屑啟用的,好歹高嬙信任他,他也有機會能夠經常見到高嬙,他便轉向高嬙進言。早在他還在吳郡從商的時候,他就一直想改制變法了,他努力讀書,一心做官,是為了施展天下民生大計的抱負,而不是為了與那股勢力勾心斗角的。高嬙顯得不大在意:“看了,你先前同樣的折子不是已經給哀家遞過一份了么?”高展明干笑道:“那是一個月前了?!币粋€月高嬙都沒有給他任何回應。高嬙道:“你倒對田地和稅收很感興趣。那些不是什么當務之急,你也別在那些事上花費太多時間才是。”又道,“哀家聽說那平陽郡公……”高嬙又向高展明數(shù)落了一堆趙家的不是,高展明心不在焉,沒怎么聽進去。高嬙根本就對他的政見沒有任何興趣,高嬙肯用他,也不過是因為他先前說了惱恨趙家的話,且見他又確實有些才干本領。高嬙道:“明兒,你去寫一道折子,數(shù)落那趙貴妃擅寵,逼皇上早些立儲,寫完了交過來,明日哀家找人遞上去?!?/br>高展明心煩意亂,敷衍地應了一聲,便起身回去了。高展明剛出仙居殿沒多久,好巧不巧,竟遇到了金天有等幾名今年的新科進士。高展明知道這些人被封為郎官,在殿前侍候,正打算上前向他們打招呼,卻見金天有身邊的一名新科進士突然搖頭晃腦,用手揮桿著什么,似乎是他身上有什么蟲豸。卻見那新科進士看了高展明一眼,口中道:“哪里來的蒼蠅。”高展明一怔。那新科進士裝模作樣揮趕了兩下,做出才看見高展明的模樣,熱情地笑道:“高翰林?!?/br>高展明沒什么與他斗嘴的興致,敷衍地笑了笑,轉身回翰林院去了。高展明剛回到翰林院,一進門就撞見了蘇瑅。高展明向他行了禮后便匆匆進去,蘇瑅上下打量著高展明,兩人擦肩而過的時候,蘇瑅嚴肅道:“高翰林,你是皇上欽點的翰林學士,當以皇上為首。切勿玩忽職守?!?/br>高展明一句話也不辯駁,走進屋子,往椅子上一癱。唉,這日子,可不能這么過下去了。他一定得想出辦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才是!第四十九章自請外放沒多久就到了秋日。新的一批秀女入宮,而前年為皇帝誕下皇子皇女的嬪妃將受到冊封。翰林學士撰寫祝文、寶文,禮部官員負責主持冊封等儀式。前年因為科舉舞弊案,禮部許多官員受到牽連而被停職革職,禮部的許多官員都是新上任的。安國公嫡長子高元照原在禮部任職,趁著這個機會高家將他升到了禮部侍郎,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由于禮部官員是剛剛走馬上任,是權貴的親信,并無真才實學,對于一些事物尚不太熟悉,最后竟把冊封儀式弄得一團糟,將一個新誕下皇子本該加封為才人的寶林錯弄了,依舊將她擢升寶林,折騰了一通,反倒不升不降。翰林官員撰寫的冊文乃是根據(jù)禮部官員所提供的材料書寫的,最后冊文自然也寫錯了。那才人到李長治面前痛哭了一場,李長治知道后十分震怒,在宮里大發(fā)雷霆。當著眾翰林的面,李長治問道:“禮部是誰負責此事?”蘇瑅道:“是新任禮部侍郎高華尚?!?/br>李長治又怎會不知道是高華尚呢,他無非故意一問,然而有意無意地看了眼一旁的高展明。這篇冊文的初稿是高展明擬的,不過他也只是按照慣例擬寫了祝文,最后定稿是由翰林學士定的。高展明事先已經知道此事,他特意回去查過,的確是禮部的官員弄錯了。那位受封的才人是去年才剛被升為寶林的,前年還是個御女,興許是禮部新舊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