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
隨他們折騰去,趕明兒娘就我閨女過?!?/br> 安然點點頭:“這話是?!?/br> 心里卻琢磨安記,怎么跟自家的字號一模一樣呢,莫非自己跟安府還有什么干系,不能吧。柳大娘見她出神,只當(dāng)累了,又囑咐幾句,便讓她歇著,自己去了。 安然惦記著安記的事兒,有些睡不著,翻來覆去,天黑了才睡過去,這一覺差點兒睡過了頭,不是干娘叫劉喜兒來喚她,可真晚了。 忙著起來收拾妥當(dāng),去了大廚房,到了才知道,根本不用著急,早上飯本來也用不著兩位大廚親自出馬,老爺早上喜吃清淡,粥配上油鹽的小卷子,再搭幾個拌的清爽的小菜就成了,更何況,昨兒大老爺根本沒住在府里。 四位姨娘也都有各自的小廚房,除了個別想吃的,三餐茶飯都在自己院里就解決了,只要府里不擺宴,大廚房便格外清閑,連人都少了大半,就留幾個輪值的支應(yīng)著以防萬一。 安然來了才知道,卻也沒閑著,又開始收拾灶房,昨兒不過粗略收拾了一遍,今兒沒活兒,正好可以底細(xì)收拾。 病從口入,這廚房要是不干凈,一是影響廚師的心情,二一個,也有可能把細(xì)菌帶入菜里,人吃下去就會生病,既然今兒不用做菜,太陽又好,就把菜墩兒以及用的家伙什都搬出去放到太陽下頭曬著,沒有紫外線燈,也只能用這種原始的法子消毒。地面上積的油膩,用刀一點點鏟了,再用堿水刷幾遍,直收拾的里外放光,才算滿意。 安福進來的時候,都差點兒以為走錯了地兒,這青磚的地面讓這丫頭擦得都能照見人影兒了,安福也是到這會兒才想起來,今兒大老爺不在府里,高趙兩位大廚不用過來大廚房,安然這個幫廚也不用在這兒待著了。 不想,這丫頭倒真是勤快,把個灶房收拾的纖塵不染,便這么干凈了,還在哪兒干呢,不禁道:“今兒沒事兒,你也早些回去歇著吧,明兒再過來便是。” 安然看了看四周:“等我把這墻擦了。” 安福愕然看了看四面墻,心說,這得擦到什么時候啊,得了,反正自己話到了,這丫頭非要累著自己,可跟自己沒關(guān)系,轉(zhuǎn)身走了。 安然這一頓收拾,一直收拾到天都黑了,還沒完呢,晚飯點兒過去,大廚房的人差不多都走了,半截兒俞大娘來了一趟,勸她歇著未果,便跟她說,前后院門都鎖了,讓她一會兒走的時候從角門出去,并把角門的鑰匙給了她,也走了。 等安然都收拾好,把院子里的菜墩等東西也都挪進來歸了位,都不知什么時候了,這里沒有表,那個沙漏,安然如今也沒看太明白,做菜的時候大都估摸著時間,別的時候也就只能看天了。 安然往外看了看,天上一輪皎月明明亮亮的,那銀白的月光傾瀉下來,穿過廊檐落在院子里,仿佛一匹銀白色的綢緞鋪設(shè)開來,美麗至極。 以前現(xiàn)代的時候,除了中秋,安然從來沒想過看天上的月亮,想看也看不著,急速發(fā)展的城市文明,帶給人類便捷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如此皎潔的月光,在現(xiàn)代,除了在遠(yuǎn)離城市的山區(qū)能偶爾見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大概早就忘了有月光為何物。 如此皎潔的月光真是大自然賦予人們最美麗的禮物,不止月光還有星星,鋪滿整個夜空的星星,散出滿天星輝,美得如夢似幻。 安然仰著頭沉浸其中不知多久,直到肚子傳來一串咕嚕聲,才想起自己除了早上喝了碗稀粥,吃了個油鹽卷子,這一天竟然都沒吃飯,怪不得餓呢。 餓了自然要做吃的,大廚房里不缺食材,只是做什么,倒讓安然頗有些躊躇。想想不禁好笑,之前在外廚房,天天挑水劈柴的時候,干娘留在鍋臺上的半塊干巴餅子,都覺分外美味,如今到了這里,敞著口的好東西,倒不知吃什么了,可見人果然不能過的太好,日子太好了,就容易矯情,倒不如清苦些,或許還有滋有味。 剛要進屋忽然瞥見,那邊兒兔籠子邊兒上的小筐里,有半筐青青翠翠的東西,走過去拿起來看了看,竟是苜蓿草,想來是喂兔子的,在月光下越發(fā)翠的水靈。 看著這些苜蓿芽,安然倒想起一個久違的吃食來,苜蓿餅,爺爺講古的時候,總是說,以前鬧災(zāi)荒的年月,能吃上一塊苜蓿餅不亞于如今的山珍海味燕翅鮑魚,故此,一到開春,爺爺就會背著簍子跑到郊區(qū)摘苜蓿芽做苜蓿餅,差不多成了安家的傳統(tǒng)。 便是那年爺爺住進醫(yī)院加護病房,自己也沒忘做了苜蓿餅送去,只可惜生命即將耗盡的爺爺,只吃了一口,便再吃不下了。 想到此,便把半簍苜蓿提了進去,苜蓿餅是極簡單的老百姓吃食,簍里已是摘了最嫩的芽葉,只用水洗干凈,架到一邊兒瀝水,水瀝干了切碎,倒入面粉,鹽,揉成面團,切小劑子,搟成薄餅,放在鍋里烙熟,再切成角,放到盤子里就成了。 安然拿起一塊咬了一口,那股子久違的味道,充斥味蕾,竟讓她眼眶酸酸的想哭。 安然正沉浸在思念爺爺?shù)那榫w里不可自拔,卻忽聽見一個頗富磁性的聲音傳來:“你吃的什么?” 安然愣了一下,急忙抬頭,窗外的院子里不知何時站了一個男人,一襲青衫,頭上戴著一頂黑巾涼帽,正好站在月色里,月光打在他身上,越發(fā)顯得身姿挺拔,五官隱在光影里,看不清晰。 不過,安然猜著這般挺拔的男子,應(yīng)該不會是個丑八怪吧,等他走近了些,看清他的臉,安然才真的理解清俊二字的意義,這男人真把儒雅清俊詮釋到了極致,便自己這樣不好色的,都不覺愣了一下,下意識答應(yīng)了一句:“苜蓿餅?!?/br> ? ☆、第 18 章 油潑辣子面 ? “苜蓿?記得上曾言 :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莫非就是這個?”男子的聲音頗賦磁性,從他嘴里念出這幾句來,很有幾分韻味。 安然看過這個典故,大概意思是說窮的盤子里只有苜蓿,苜蓿本是牲口吃的東西,隨處可見,于野草無異,后世便常用來比喻居官清廉,東坡居士也曾有詩句云:“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焙髞斫o爺爺再做苜蓿餅,安然都稱苜蓿盤,被爺爺收錄到安記的新食單中,用以告訴安家后代子孫知足常樂。 倒是不想這男人竟隨口便能說出來,可見不是只識字這么簡單,那么,這男人是誰?這時候跑到大廚房來做什么?安然打量猜疑的目光相當(dāng)明顯,男人卻仿佛絲毫也不在意,邁步走過來,站在窗外,沒看安然,卻盯著盤子里的苜蓿餅看了一會兒,忽然伸手捏了一角吃起來,一角苜蓿餅吃完,又拿了一角。 當(dāng)他的手第三次伸向盤子,安然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