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書迷正在閱讀:愉此一生、大祭司yin物語(撤換版)(高H)、rou餅子燉蛋短篇合集(H)、催眠師的性福生活(H)、癮(BDSM)(H)、Revolver(H)、吃我一棒(H)、總裁,你老公找你、美食之末世求生、重生當(dāng)軍嫂
矩,仍立了華太后的長子為太子,也就是如今人們口中的明華太子了。 在尋常的后宅之中,自然是母以子為貴,但在宮里,卻是子以母為貴,若非如此,當(dāng)時并不如何得乾德帝喜歡的明華太子是絕不可能獲封太子的。 原本,明華太子既然已經(jīng)成了太子,只要他自己不出什么昏招,就絕對能順利繼承皇位,但誰能想到明華太子確實沒有走錯路,但他卻沒能等到繼承皇位,就早早的因為一場突來的重病而亡了。 太子薨了,對當(dāng)時的其他幾位皇子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喜事,這意味著原本絕無可能坐上那把龍椅的他們有了這么一個機會。 于是,幾位皇子各自攜了自己的擁躉,將朝堂都搞得烏煙瘴氣的。 在那時,如今的景泰帝,算是幾位皇子之中最小,亦最勢弱的一位。 但誰能想到,這最不惹人注意的一個,竟然能一步步殺出重圍,最后坐上了所有皇子都想坐的那把椅子。 景泰帝的手段,由此就可見一斑了。 湯圓聽了沈熙的話就是一愣。 如果說,景泰帝早就對成國公府的事一清二楚,那么,當(dāng)初自家主子,又怎么可能差點喪命于一個丫環(huán)出身的姨娘手里? 沈熙能看出來湯圓在疑惑什么,對此卻不置一詞。 他如今是穆宗一脈唯一的男丁,就算他不姓慕,但皇室又如何可能不警惕著他? 就算穆宗之事離著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好幾十年,但民間可也一直沒斷過安宗一脈的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這樣的言論。 這樣的話聽多了,景泰帝若是對他沒有任何的防備才怪。 景泰帝在成國公府不可能沒有人,當(dāng)初桃姨娘算計著想要沈熙的命的事,景泰帝只怕也八成都是知道的,至于為什么沒有制止? 呵。 沈熙一死,穆宗一脈除了安陽郡主之后就再無任何血脈了,以安陽郡主與沈兆臨之間的關(guān)系,若沈熙真的出了事,又哪里還有可能生下另一個兒子? 一個無子的郡主,就算流著穆宗一脈的血,在景泰帝眼中,又能值當(dāng)什么? 如此不用自己動手,也不會招來任何非議就能讓穆宗一脈的血脈斷絕,景泰帝又如何會制止? 就是那些遼城的百姓,真要鬧起來了,直接將罪魁禍?zhǔn)淄瞥鋈?,不也就行了?/br> 沈熙猜想,這大概就是景泰帝當(dāng)時的想法了吧。 景泰帝既然將成國公府的事看在了眼里,自然也能知道更多。 沈熙查到的那些,又哪里有意外? 就算他不把這些送到景泰帝眼前,想必景泰帝也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聲張出來而已。 想到這些,沈熙道:“將查到的這些都整理出來,我要立刻進宮將這些呈給皇上?!?/br> 湯圓立即應(yīng)了“是”。 吩咐完這些,沈熙話題又是一轉(zhuǎn),面上的神色變得輕松了起來,“將這些交給皇上之后,我也該出門避避風(fēng)頭,等到咱們回來,想必皇上也能給個處置了才是?!?/br> 湯圓和元宵低頭應(yīng)諾。 然后,沈熙看似不經(jīng)意地道:“我的私產(chǎn)里,靈華山腳下,也有一個莊子吧?” 元宵第一時間就應(yīng)道:“回主子的話,主子名下確實有一個位于靈華山腳的莊子。” 沈熙很是滿意地點頭,“聽說靈華山的秋菊之美名揚京城,現(xiàn)在正好也快至重陽了,那就選了這個莊子住上幾日吧?!?/br> 元宵點頭,已經(jīng)在心里思索要如何安排這次的行程了。 但湯圓卻一臉疑惑地看了看自家主子,又看了看元宵。 “主子……”湯圓很是不解,“小的怎么不記得,主子名下還有一個位于靈華山腳的莊……” 湯圓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元宵一把捂了嘴。 元宵面色不變,朝著沈熙躬身一禮,“主子,小的這就下去安排去莊子上小住的事?!?/br> 然后不由分說拖著湯圓就往外走,只留下湯圓的嗚咽聲。 直到出了院子,元宵才松了手。 湯圓先是狠狠吸了兩口氣,然后一臉憤怒地瞪著元宵,“元宵,咱們好歹也一起額侍候了主子這么多年,怎么著也有些情分了吧,你這是哪里看我不順眼想當(dāng)著主子的面捂死我?” 元宵用著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看著湯圓。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湯圓都服侍了主子這么多年,竟然還不會看主子的眼色。 在湯圓肩上拍了拍,元宵一臉同情地道:“湯圓,你知道你以后會怎么死嗎?” 第173章 湯圓傻傻地看向元宵。 他怎么有些不明白元宵這是在說什么? 元宵又搖了搖頭,“一定是蠢死的?!?/br> 說完就再不理會湯圓,只搖著頭往外走。 湯圓這下能明白元宵這是在說他蠢了,不過他還是不明白啊。 “明明主子名下就沒有位于靈華山腳下的莊子啊,怎么著你現(xiàn)在還敢欺瞞于主子了?”湯圓追上去,嘴里還在嘀咕。 元宵這次干脆就不理他了。 今天沒有,難道明天還不能有了? 若真是如此,那主子還要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有什么用? …… 徐玉見被錦年和錦華攙扶著下了馬車。 靈華山腳下的這處莊子,是姜氏當(dāng)年出嫁時的嫁妝。 莊子有四百多畝田地,而且還都是極為肥沃的地,每年的出產(chǎn)極為喜人,離著京城又近,是賀氏當(dāng)年千挑萬選才作為陪嫁給了姜氏的。 徐玉見對這莊子并不陌生。 前面幾世,徐家的境況極為不好,生活在武定侯府里的人自然也活得極為壓抑,徐玉見就不只一次的被姜氏領(lǐng)著在這莊子上小住。 甚至,在侯府最艱難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侯府眾人的嚼用,都還是靠著姜氏這個莊子的出產(chǎn)撐過來的。 不過,這次重生之后,徐玉見還是第一次到莊子上來。 先將這極為熟悉的莊子打量了一番,確認與她記憶之中并無二致,徐玉見這才到了老太太所乘的馬車前,就著已經(jīng)被珊瑚掀開的簾子朝里面伸出手。 “祖母,已經(jīng)到了?!毙煊褚娸p聲道。